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鸦片战争与闭关锁国的关系 什么是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

鸦片战争与闭关锁国的关系 什么是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17 更新时间:2024/2/2 9:44:27

鸦片战争的失败是由于闭关锁国使清王朝逐渐落后于西方世界,因此鸦片战争闭关锁国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呢?鸦片战争闭关锁国之间又有哪些必然的联系呢?

早在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收复台湾之前就实行“海禁”政策,沿海居民禁止靠近海边,以此方式来断绝台湾岛与大陆的联系。虽然清王朝最终收回了台湾,但这一举措也使得沿海一带民生凋敝,目光所及,荒无人烟。好在康熙皇帝爱好西洋自然科技,他开放了多个通商口岸用来与外经商,因此此时的清王朝还能接触到许多西方的科技。

到了雍正皇帝即位的时候,沿海的通商口岸就只剩下了四个了,这就大大降低了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沟通。雍正皇帝虽然也对西洋科技情有独钟,但此时中西之间的交流已经远不能和康熙朝相提并论。到了乾隆年间,乾隆帝在雍正帝的基础上加大闭关锁国的力度,严密监视和控制在华的西方商人。到了乾隆晚期的时候,整个大清帝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就只剩下了一个广州十三行了,而且还只能在官府严密控制之下才能对外卖贸易。

中西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终于在乾隆死后四十年的鸦片战争中,清王朝一败涂地,这才使人们联想起这场鸦片战争闭关锁国之间关系巨大。可此时为时已晚,被西方列强打开的国门永远失去了保护“天朝上国”的作用。

鸦片战争后的清政府怎么样了

第二系鸦片战争后,政府官员内部矛盾层出不穷,殖民者的压迫统治和掠夺,可以说鸦片战争后的清政府内忧外患,整个政府内部分化为了洋务派和顽固派两个派别。一部分思想开明的官员吸收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号召效仿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抵抗外来侵入,这些被称作“洋务派”,而并一部官员则墨守成规,只知道一味的求和忍让,这一部分被称作“顽固派”。

“洋务派”在皇室内部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则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代表,这些人共同发起了一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主张的洋务运动,提倡学习西方的各种先进技术,例如;光、电、声和火车等等。同时他们还打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提倡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以及兴办办工厂,制造器械,以达到抵御外来侵略的目的。

“顽固派”主要以倭仁和宋晋为代表,在加上一些地方官员,他们的思想比较守旧,认为守住国之根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洋务派和顽固派因为立场不同,从而导致相互之家的矛盾不断加深。但是洋务运动对于鸦片战争后的清政府,绝对是最好的选择,不仅对当时的经济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以后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先决性的作用。另外洋务运动还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日后中国向现代化迈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以上就是对鸦片战争后的清政府这一问题的解答。

什么是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

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并非虎门销烟,虎门销烟只是导火索。这场战争的爆发有它的偶然因素,但更多的是它的必然因素。

除了虎门销烟之外,英军舰队封锁珠江海面也是英军将要发动鸦片战争的标志之一。封锁珠江海面,就断绝了大清水师想进入南海,从后面包抄英军舰队的可能。这无疑是开战前的一个重要信号。英国侵略者还通过封锁珠江海面使得广州这座南中国的中心城市断绝了外援,更掐断了广州城及其附近城市的经济命脉。使得广州军民得不到来自中央的任何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只能孤军奋战,靠军民自保。

更多文章

  • 淮阴侯韩信之死:功臣末路断头颅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淮阴,韩信,之死,功臣,末路,头颅,吾如,淮阴,人为,余言

    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看《史记淮阴侯列传》,总感觉那个无双

  • 单骑退兵三十万 郭子仪不愧大唐第一牛人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单骑,退兵,三十万,不愧,大唐,第一,牛人,唐朝,安史之乱

    唐朝安史之乱对唐朝打击很大,但幸有大将郭子仪在,唐朝才得以中兴。如果没有这个人,唐朝或将在安史之乱中灭亡,但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边塞少民族经常入侵唐朝边境。大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北方的少数民族首领仆固怀恩不满朝廷的封赏,纵兵劫掠,带领朔方军对抗唐朝朝廷。但朔方兵有不少人以前曾追随郭子

  • 曹营五虎大将 张辽有何能力做到后来居上?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营五,大将,张辽,有何,能力,做到,后来居上,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曹操最擅用人,手下文臣武将群星灿烂。除去诸夏侯曹因为亲属原因备受恩宠外,异性武将中最有名的是曹魏五子,也就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那张辽为何备受曹魏恩宠,成为五子第一人呢?说起排名,在中国一向有讲究。首先是论亲疏,于是才华平平的夏侯惇成为仅次于曹操军中统帅,斤斤计较的大款曹洪也可

  • 国民革命有什么样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国民,革命,什么样,影响,生在,1924年,1927年,间的

    发生在1924年到1927年间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与近代的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的影响更为重大而深远,其意义在于沉重地打击了把持近代中国政坛的旧军阀势力,为开启民智、推翻帝制、走向共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国共

  • 国民革命运动是因为军阀割据混战引发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国民,革命,运动,是因为,军阀,割据,混战,引发,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运动指的是1924年至1928之间的一系列影响着中国命运进程的大事件的统称。这次革命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也结束了中国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使民主主义在中国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1924年1月份,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通过了两个决议,即国民党内部的改组以及第一次

  • 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具体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具体,介绍,太平军,北伐,军

    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是太平军北伐军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役最终以清军的彻底胜利告终,在这场战役中太平军北伐军的最后一支队伍被清军战败,李开芳突围失败,被清军俘获,最终在北京城被凌迟处死,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标志着太平军北伐军的全军覆没,北伐战争的彻底失败。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太

  • 详细对比太平军北伐和国民革命军北伐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详细,对比,太平军,北伐,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意义,深

    国民革命的意义深远,对当时,甚至如今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国民革命发起的北伐战争,击溃了盘踞在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几个大军阀,基本上结束了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打开了民主主义的新局面。1926年,以北伐总司令蒋介石为首的北伐军,对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的军阀进行战争,使吴佩孚、孙传芳等大军阀结

  • 白袍将军陈庆之:不射箭却以七千兵马破32座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庆之

    梅长苏,海宴小说和电视剧《琅琊榜》主人公,全书的灵魂人物。琅琊榜首,江左梅郎,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宗主,前为赤焰军少帅林殊,才华无双,后因梅岭惨案,身中火寒之毒,改名换面,蛰伏江湖。虽缠绵病体,但容颜灵秀,气质清雅,心怀赤子,精通音律,才冠绝伦,蝉居琅琊公子榜榜首。为平多年冤案,他以一介白衣之身,化名

  • 宋仁宗之仁者误国:宋仁宗与西夏立国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仁宗

    仁宗之“仁”(一)公元1023年1月(北宋乾元二月二日),宋真宗皇帝驾崩,他的第六个儿子赵祯即位,年龄仅13岁,由于年龄尚幼,由刘皇后以皇太后身份监国,垂帘听政。赵祯做了40年的皇帝,公元1063年驾崩,死后庙号为“仁宗”。仔细研究中国历史上对那些已故

  • 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 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百年战争

    图为:1340年,英国舰队在斯鲁伊斯战役打败法国海军,百年战争开始。英法百年战争发生于1337年至1453年间,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是英法两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英法两国间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然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从而进行长达百年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