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陈胜吴广的阴谋 大泽乡起义是场骗局!

陈胜吴广的阴谋 大泽乡起义是场骗局!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271 更新时间:2024/2/2 10:50:42

陈胜吴广和他们900多人的兄弟,因为天降暴雨,不得不在大泽乡那地儿歇着,这么一呆,耽误去边疆戍边,朝廷的律法不答应,按照陈胜的说法,犯这事儿,要被拉出去砍头。反正是个死,这帮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造了反,拉起大旗,攻城拔寨,另起炉灶。上过中学的人对大泽乡起义的前因后果,都很熟悉,没啥说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官逼民反、不得不反的经典之作,以后很多希望从事造反行业的人,在起家的时候,基本上都沿用了这个模式。比如,造反前,先弄些鬼神符咒之类非人力所及的东西,宣布造反必定成功,前途一片光明(大部分人能活下去,小部分人还会活得更好);杀掉官府的人,算是代替大家纳了投名状(谁想单独逃跑,就说这事儿是谁干的);再说大道理,一般是朝廷昏庸,奸臣当道,官吏残暴,平头百姓活得不容易,想幸福很难,以此表明不去造反,活着更惨;提出鼓动大家造反的口号,为了让文化水平有限的大多数人记得牢、喊得响,口号一般要朗朗上口、简明易懂、直奔主题。虽然后世的很多造反或者说起义,省略了以上程序,但大部分不会超出这个范畴。很多人把陈胜、吴广的起义看成农民的临时暴动,不是说不可以,但较起真来,却也不太像,相反,更像是一次有蓄谋的兵变。

种种迹象表明,陈胜、吴广并不是什么黔首之类的人物。这俩人都有像样的名和字,陈胜的字是涉,吴广的字是叔。那时候,一般人也就是有个名字,而叫起来,也是不伦不类的,比如,刘邦在成为“刘邦”之前叫“刘季”,这个名字也可以被翻译成“刘三儿”或者“刘家老三”,这样的名字肯定不是一个有头脸的人物应有的大号。在那时,有名字、有字号的人都是些有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人,比如张良,字子房——这名字叫起来比“刘季”这个名字像样多了。因此,仅从名字上看,如果说陈胜、吴广是普通老百姓,大概没人信。

这俩人在这支人马中分别担任屯长的职务,虽然屯长不是太能说了算的人物,但也不是任人摆布的角色。能担任这样的职务,之前也应该是有头有脸的,最起码有一定的爵位、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和拥有让上面的人信服的管理能力,想想看,让一个没见过多少世面的人当屯长,不合规矩还在其次,关键是干活不得力,净给组织添乱,让他们带着大家上阵杀敌,自己却第一个怂起来,相信秦朝政府也不会答应,关键是丢不起人,让兵士和敌人嘲笑。

后来,陈胜一杀进城,身边一下子凭空冒出很多看样子有社会地位的主儿,比如跟着他混事业的武臣、昭平之类。这些人帮着陈胜去外面跑马圈地,基本上都能做到攻城略地,不像是太窝囊的废物,绝不是那种只会跟着别人凑份子、看完热闹一哄而散的人物。而这些人愿意第一时间积聚到陈胜周围,把他们看成陈胜不得志时的旧友或者以前只闻名不照面的朋友,也是相当合情合理的。能和这样的人认识,得到他们的拥护,相信陈胜也不应该是没成色的普通人。

以前,陈胜在乡下给人打短工,混口饱饭,却跟大家说什么“苟富贵,勿相忘”,让大家嘲笑,却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看这样子,他肯定是觉得自己以前很有地位,现在落差很大,和这帮吃饱了、倒头就睡的没心没肺的家伙同吃同住同劳动,深感活得没激情、没奔头。把这种耍酷、遭人恨的模样赤裸裸地摆出来,要不是他实在是憋得难受,很难理解他这么做的还有其他什么动机。这么看,陈胜以前要么做过鸿鹄,要么见过鸿鹄,总之,他一定知道一种鸟比燕雀飞得高,他想“飞得更高”,与刘邦见到秦始皇的大排场后说“大丈夫当如是”实属同理。他不是凡人,更不想当凡人,在这方面他应和刘邦是一个级别的。

标签: 陈胜吴广阴谋大泽乡起义骗局陈胜吴广他们90

更多文章

  • 二百七年几年间为何丢失的领土大部分在东北?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二百,七年,年间,为何,丢失,领土,大部,分在,东北,清朝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由满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一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现在中国的历史书上明确写明的清政府至民国期间丢失的领土有150多万平方公里。但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高速发展,各种史料的不断发掘,人们逐渐的发现其实领土远不止150万。网络上现

  • 熊秉坤对武昌起义有什么贡献 熊秉坤的主要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熊秉坤,武昌起义,什么,贡献,主要,熊秉坤,武昌起义,关系

    熊秉坤和武昌起义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如果没有熊秉坤的组织和领导,那么当时整个武昌起义的过程就不会如此顺利,清政府的统治也便不会如此快的被推翻。所以说,没有熊秉坤或许就没有当时的武昌起义,而武昌起义也让熊秉坤的名字迅速传遍中华大地。当时熊秉坤发动武昌起义的背景是这样的。在当时已经有很多人士都不满清政府

  • 春秋战国时期长平之战:赵国胜率大吗?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战国,时期,长平,之战,赵国,胜率,大吗,战国,末期,可

    战国末期可以说是秦与赵的争霸史,在历次交战中,赵国取胜的记录还多于对方,而赵与秦此消彼长的分界线在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

  • 武昌起义与熊秉坤有怎样的联系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昌起义,熊秉坤,怎样,联系,熊秉坤,武昌起义,关系,十分

    熊秉坤和武昌起义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如果没有熊秉坤的组织和领导,那么当时整个武昌起义的过程就不会如此顺利,清政府的统治也便不会如此快的被推翻。所以说,没有熊秉坤或许就没有当时的武昌起义,而武昌起义也让熊秉坤的名字迅速传遍中华大地。当时熊秉坤发动武昌起义的背景是这样的。在当时已经有很多人士都不满清政府

  • 隆兴北伐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隆兴,北伐,最终,结果,是什么,隆兴,北伐,结果,生在,宋孝

    隆兴北伐的结果隆兴北伐是发生在宋孝宗继位之后的第一年,也就是隆兴元年,即1163年,战争的双方是南宋军队和大金军队,这场战争是南宋为数不多的主动发兵的一次战争,宋孝宗是南宋最想有所作为,最想恢复宋朝原来的国土的一位皇帝,但是由于南宋的军队不争气,最终只能是与大金进行议和,达成了隆兴和议。下面详细介绍

  • 五胡乱华三百年的动乱和血腥 只因贾诩一句话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胡乱,三百,年的,动乱,血腥,只因,贾诩,一句话,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宦官当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大将军何进谋诛阉宦不成反为所害,而何进所召的并州牧董卓(还兼有前将军、斄乡侯的官职和封号)已经在进军洛阳的途中,同时董卓受何进密令又上书曰:“中常侍张让等窃幸乘宠,浊乱海内。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臣辄鸣钟鼓如洛阳,即讨让等。”欲以胁迫太后诛宦官,但董

  •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后怒斥南迁论的太监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土木,堡之,明英宗,被俘,怒斥,南迁,太监,土木,位于,中国

    土木堡是位于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土木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正统十四年六月,(1449年)是改写明朝历史的惊魂之年。瓦剌首领也先大举进兵明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明英宗不顾群臣反对,七月明英宗令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数十万大军

  • 巨鹿之战影响如何 巨鹿之战的历史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巨鹿,之战,影响,如何,历史,评价,巨鹿,之战,项羽,5万

    巨鹿之战,项羽5万兵力对秦军四十万兵力,破釜沉舟,义军歼灭王离军,章邯军投降。此战让项羽确定了领导地位,秦王朝名存实亡。巨鹿之战影响如何与项羽北上救赵、俘虏王离、迫降章邯的同时,刘邦趁秦军主力被牵制在河北,也乘虚自率一军向西进发,首先进入关中。于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突破武关,十月进入咸阳,秦

  • 刘邦收复成皋的绝世妙计:“一骂破城”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收复,成皋,绝世,妙计,amp,ldquo,一骂,破城

    比“一笑倾城”更牛的是“一骂破城”,来看刘邦收复成皋的绝世妙计,“一骂破城”具体是如何做到的呢?细节是怎么样的?小编为您细细道来……话说刘邦在和项羽在正面作战总是捞不到便宜,便令汉军大部队高筑壁垒,按兵不动,养精蓄锐,以待天时。同时,派将军刘贾(刘邦的大表哥)、卢绾两人率两万人马,从白马津渡过黄河,

  • 巨鹿之战的真相被司马迁掩盖?项羽没有打败章邯?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巨鹿,之战,真相,司马迁,掩盖,项羽,没有,打败,章邯,巨鹿

    巨鹿之战让项羽一举成名,他杀秦将苏角,俘获大将军王离,涉间不降自杀,迫使章邯大军战败投降,彻底扭转了诸侯军队面临的不利局面。而战争中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更是精彩不已,然而这些只是司马迁撒的谎?首先,破釜沉舟是司马迁的艺术夸张。虽然破釜沉舟这事听起来挺鼓舞士气的,但是干起来一点也不靠谱。按照史记中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