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国袁绍曹操相争之时 刘表为何不趁机北伐?

三国袁绍曹操相争之时 刘表为何不趁机北伐?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540 更新时间:2024/2/2 9:44:58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后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李傕等入长安,刘表遣使奉贡。李傕任命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以为己援。

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

公元200年,盘踞北方的两大诸侯袁绍和曹操,终于到了必须兵戎相见的时刻。此时,袁绍已经消灭了幽州的公孙瓒,拥有了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四州之地,而曹操也消灭了徐州的陶谦、刘备势力,使得兖州、豫州、徐州连成一体,而此时,吕布已死,起初盘踞南阳,后来退守淮南的袁术也一败再败,在199年被曹操彻底消灭。此时的北方除了远在辽东的公孙度,偏居凉州的马腾韩遂,再无其他诸侯。

袁曹之间的斗争历经多年,一直到207年,袁绍之子袁尚袁熙被公孙度杀死,以袁绍势力被消灭,曹操一统北方告终。其间,刘表有多次机会争雄天下,可惜全都放弃。最有名的是在公元207年,袁尚和袁熙远遁乌丸,倚靠乌丸大单于蹋顿庇护,以求咸鱼翻身,重夺冀州。当时,刘备寄居荆州,曾经向刘表建议突袭许都,可刘表没有采纳。等到曹操率领大军胜利归来,《汉晋春秋》中刘表说:“不用君言,故失此大会也。”刘备回答说:“今天下分裂,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若能应之于后者,则此未能足为恨也。”

刘备说这些话,不过是安慰刘表。转过年来,到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开始南征,刘表也随即病逝。其实,就算是刘表还活着,要想改变荆州的命运也是难上加难。

那刘表究竟为何,放弃了自己此生最后一次进军中原,争霸天下的大好机会呢?

是刘表没有胆量吗,没有见识吗?

在公元190年,荆州刚刚经历刺史被杀的混乱,刘表孤身单骑进入荆州。当时的荆州,外有诸侯窥视,内有宗贼霍乱。刘表采纳荆州本土杰出人物蒯越、蔡瑁的建议,杀掉盘踞荆州各地,不服官府管辖的宗贼首领,在江陵、南阳站稳脚跟。然后派遣蒯越游说割据襄阳的农民义军势力,许以富贵,不战而得襄阳。之后南收零、桂,北据汉川,不用几个月就消灭了各地豪强势力,坐拥荆州千里沃土将近二十年。刘表不可谓没有胆量,没有见识。

对袁绍和曹操的基本对策,是刘表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第一个,刘表有野心,但并不贪心。

当初,刘表的手下长沙太守张羡反叛,刘表写信表明心志:“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此天下之大义也。”刘表和自立为帝的袁术不同,和另立皇帝的袁绍也不同,和有宏图远略的曹操更不同,刘表有野心,但并不贪心。

刘表的荆州刺史是朝廷正式册封的,而之后多年,即便是在天下诸侯纷纷自立的时候,刘表也没有断绝对汉帝的供奉,该交的钱都交。而对于关东联军的首领袁绍,刘表也一样表示尊重。董卓作乱,废立天子,袁绍是关东义军盟主。之后,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袁绍也宣称拥有衣带诏讨伐曹操。谁是谁非,刘表无力决定,于是,刘表即尊奉皇帝,也尊重盟主,两边不得罪。

标签: 三国袁绍曹操相争之时刘表为表为何不趁机北伐

更多文章

  • 改变华夏历史的十大战役 千万别说你不知道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改变,华夏,历史,十大,战役,千万,别说,不知道,国人,必知

    国人必知:正是这十场大战,改变华夏历史,造就了泱泱大中华!1.逐鹿之战交战双方:炎黄与蚩尤这场战争是华夏民族的正名之战,也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战争”,这场战役以炎黄大胜蚩尤告终,而影响却是异常深远。正是这场战争的胜利,确立了汉族在中华民族中的主体地位,并正式开始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东夷西戎

  • 鸦片战争与闭关锁国的关系 什么是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鸦片战争,闭关锁国,关系,什么,开始,标志,鸦片战争,失败

    鸦片战争的失败是由于闭关锁国使清王朝逐渐落后于西方世界,因此鸦片战争闭关锁国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呢?鸦片战争闭关锁国之间又有哪些必然的联系呢?早在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收复台湾之前就实行“海禁”政策,沿海居民禁止靠近海边,以此方式来断绝台湾岛与大陆的联系。虽然清

  • 淮阴侯韩信之死:功臣末路断头颅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淮阴,韩信,之死,功臣,末路,头颅,吾如,淮阴,人为,余言

    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看《史记淮阴侯列传》,总感觉那个无双

  • 单骑退兵三十万 郭子仪不愧大唐第一牛人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单骑,退兵,三十万,不愧,大唐,第一,牛人,唐朝,安史之乱

    唐朝安史之乱对唐朝打击很大,但幸有大将郭子仪在,唐朝才得以中兴。如果没有这个人,唐朝或将在安史之乱中灭亡,但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边塞少民族经常入侵唐朝边境。大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北方的少数民族首领仆固怀恩不满朝廷的封赏,纵兵劫掠,带领朔方军对抗唐朝朝廷。但朔方兵有不少人以前曾追随郭子

  • 曹营五虎大将 张辽有何能力做到后来居上?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营五,大将,张辽,有何,能力,做到,后来居上,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曹操最擅用人,手下文臣武将群星灿烂。除去诸夏侯曹因为亲属原因备受恩宠外,异性武将中最有名的是曹魏五子,也就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那张辽为何备受曹魏恩宠,成为五子第一人呢?说起排名,在中国一向有讲究。首先是论亲疏,于是才华平平的夏侯惇成为仅次于曹操军中统帅,斤斤计较的大款曹洪也可

  • 国民革命有什么样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国民,革命,什么样,影响,生在,1924年,1927年,间的

    发生在1924年到1927年间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与近代的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的影响更为重大而深远,其意义在于沉重地打击了把持近代中国政坛的旧军阀势力,为开启民智、推翻帝制、走向共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国共

  • 国民革命运动是因为军阀割据混战引发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国民,革命,运动,是因为,军阀,割据,混战,引发,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运动指的是1924年至1928之间的一系列影响着中国命运进程的大事件的统称。这次革命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也结束了中国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使民主主义在中国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1924年1月份,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通过了两个决议,即国民党内部的改组以及第一次

  • 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具体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具体,介绍,太平军,北伐,军

    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是太平军北伐军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役最终以清军的彻底胜利告终,在这场战役中太平军北伐军的最后一支队伍被清军战败,李开芳突围失败,被清军俘获,最终在北京城被凌迟处死,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标志着太平军北伐军的全军覆没,北伐战争的彻底失败。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太

  • 详细对比太平军北伐和国民革命军北伐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详细,对比,太平军,北伐,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意义,深

    国民革命的意义深远,对当时,甚至如今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国民革命发起的北伐战争,击溃了盘踞在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几个大军阀,基本上结束了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打开了民主主义的新局面。1926年,以北伐总司令蒋介石为首的北伐军,对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的军阀进行战争,使吴佩孚、孙传芳等大军阀结

  • 白袍将军陈庆之:不射箭却以七千兵马破32座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庆之

    梅长苏,海宴小说和电视剧《琅琊榜》主人公,全书的灵魂人物。琅琊榜首,江左梅郎,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宗主,前为赤焰军少帅林殊,才华无双,后因梅岭惨案,身中火寒之毒,改名换面,蛰伏江湖。虽缠绵病体,但容颜灵秀,气质清雅,心怀赤子,精通音律,才冠绝伦,蝉居琅琊公子榜榜首。为平多年冤案,他以一介白衣之身,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