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雅克萨之战签订的条约是哪个?雅克萨之战是哪个皇帝指挥的

雅克萨之战签订的条约是哪个?雅克萨之战是哪个皇帝指挥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167 更新时间:2024/1/21 4:47:33

雅克萨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

公元17世纪,满族崛起于东北,建立清朝,并入关夺取了对全国的统治权。这时候,世界上早期殖民主义势力正方兴未艾,大肆从事对外扩张,许多国家和民族遭到前所未有的劫掠、奴役和蹂躏。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接踵来到中国的东南沿海,沙皇俄国也窜至中国的北部和东北边疆。清王朝,从它建立全国政权的时候起,就遇到了复杂而棘手的同西方国家的矛盾,面临着中国历代王朝从未经历过的险恶的国际形势。

从明崇祯九年(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起,俄国侵略军开始入侵中国东北边疆,先后占据了黑龙江上游的尼布楚城(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和雅克萨城(今黑龙江漠河东南)。俄军在尼布楚与雅克萨建筑寨堡,设置工事,勒索责税,绑架人质,建立殖民农庄,奴役和镇压当地的中国各族居民,并不断向黑龙江下游进行骚扰、扩张。

黑龙江流域是满族的故乡,是清朝的发祥地,王朝统治者自然不能容忍俄军在这里为所欲为,驱逐入侵军、收复失地成了朝廷十分强烈的愿望。康熙皇帝曾说:“朕13岁亲政之后(康熙帝亲政在康熙六年,1667年),即留意于此(指俄国侵占黑龙江流域),细访其土地形胜、道路远近及人物性情。”可见清王朝的统治者早已看出来自沙俄的侵略势力不可低估,一直密切注视着北方边防,抵抗侵略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但是,在入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正集中全力,争夺对全国政权的控制,不可能用很多力量去顾及黑龙江的防务。直到清康熙二十年(1681)平定三藩叛乱之后,才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东北,开始作武装驱逐侵略者的各项准备。

清廷奉行的方针是军事斗争、外交谈判和充实边防三者并举。他们在和俄国长期交涉的过程中逐渐懂得:没有强大的武装,不建立巩固的边防,不经过激烈的斗争,是不可能劝说俄军放弃侵略、撤出中国领土的。同时,清朝统治集团也懂得:中、俄两国都是封建大国,不可能用军事力量彼此压服,只有通过谈判,商定两国都可以接受的边界线,才能保障边境的安宁,才能保持长期的和平。所以军事斗争的结果还是要举行谈判,用兵的目的是为了自卫,为求得比较公正的解决。

康熙皇帝总结了中国军民三十多年来同俄国侵略者进行斗争的经验,制订了周密的计划,进行了细致的准备工作。康熙二十一年(1682),即平定三藩之乱后的第二年,康熙帝在四月到盛京(沈阳)谒陵后,由抚顺、兴京(今辽宁新宾西)、哈达城(今辽宁西丰东),出柳条边,五月到船厂(今吉林市),航行于松花江上,亲自视察边防情况。同年九月,康熙派副都统郎坦彭春率领数百人,以捕鹿为名,到雅克萨附近侦察地理形势和水陆交通。郎坦等回到北京后报告说,“攻取罗刹(清朝对俄国人的称呼)甚易,发兵三千足矣”,并建议立即采取行动。康熙没有同意这种单纯从军事上考虑的意见,认为必须作更为充分的准备,先在黑龙江(今黑龙江黑河东南)和呼玛尔(今黑龙江呼玛河口)两地建城驻兵,贮存粮食,修造船只,筹划屯田,开辟驿路,以求战而能胜、胜而能守。

康熙二十二年(1683)夏天,第一批官兵一千人在副都统萨布素率领下到达瑷珲(今黑龙江黑河南)。次年秋,又有乌喇宁古塔官兵及增派的达斡尔官兵一千人,携带家属到黑龙江屯田驻守。这两批军队共有两千人,是守卫边境、对俄作战的主要力量。清军到达瑷珲后,即在黑龙江东岸古城的废墟上建立城堡,城名黑龙江,设将军驻守,萨布素担任第一任黑龙江将军。

清军进驻黑龙江后,在当地人民的配合下,拔除了俄军在黑龙江中下游的许多侵略据点,收复了大片中国领土。但清朝统治集团并不是单纯采取军事手段,每次战斗都先礼后兵,派人进行政治劝说,表明只要俄军停止侵略,就愿意同俄国保持和平。而俄国方面则野心不死,准备顽抗到底。俄国政府将黑龙江地区殖民占领的军事机构作了全盘调整,任命熟悉情况并以精悍骁勇著称的弗拉索夫和托尔布津分别担任尼布楚和雅克萨的督军,增调援兵,贮存粮食物资,构筑工事,加固城防,准备赖在这里,长期盘踞下去。清廷除了用武力驱逐侵略者以外,已没有其他选择了。

康熙二十四年(1685)六月,清军进抵雅克萨,先遣返俄俘费咬多里等三人入城,带去了两件公文:一件是康熙致沙皇的信,一件是清军都统彭春给雅克萨俄军的咨文,要求俄军立即撤离中国领土,对侵略者发出最后警告。

六月二十三日,清军统帅部移至雅克萨城下与俄方对话,但俄军头子托尔布津却出言不逊,并故意挑衅。二十四日,清军列阵,包围雅克萨。二十五日,有一队俄军从黑龙江上顺流而下,企图冲进雅克萨,被清军拦截,在江面上展开激战,毙伤俄军四十多人。接着,清军又架起大炮,向雅克萨猛烈轰击,城内到处起火,俄军伤亡惨重,心胆俱裂,走投无路。清军多次把劝降信射入城内,投降条件十分宽大,俄军只要撤出雅克萨,保证不再重来,就可以保全性命,并允许俄军带走自己的武器和财物。至此,托尔布津无可奈何,只好竖起了降旗。清军准许七百多名俄国人撤出雅克萨,并把他们送到额尔古讷河口。另有巴什里等四十五名俄军不愿回国,要求留在中国,随清军回到瑷珲。雅克萨据点内还有一百六十多名被俄军扣押为人质的中国索伦族、巴尔虎族人民,全部获得释放。第一次雅克萨战斗以俄军的战败、投降和撤出雅克萨而告终。

托尔布津率领俄军从雅克萨退到尼布楚,但侵略的野心不死,仍想卷土重来。这时,由俄国政府委派的一名普鲁士军官拜顿率领六百名援军抵达尼布楚。同时,他们打听到,清军战胜后已全部撤回了瑷珲,并没有在雅克萨留兵驻守。因此,托尔布津和拜顿立即率领俄军八百多人又重新占领了雅克萨,并全力构筑城堡工事,妄图负隅顽抗。

康熙二十五年(1686)七月,清廷不得不再次出兵,萨布素率清军二千余名进抵雅克萨。先释放了俄俘鄂克索木果,令他带信入城,再一次警告俄军:“你们又偷偷返回,重建城堡,据守其中。还欺凌我方渔民猎户……今我大军已兵临城下,绝对不会轻易舍弃。尔等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你们将被逐出,无力卷土重来,结局便是如此。”但俄军自以为兵多粮足,负隅顽抗,频繁出城攻击。而清军士气高昂,又有当地各族群众帮助,屡次挫败出城掠战的俄军。在战斗开始以后的几天内,就打死了一百多个侵略军官兵,俄军头子托尔布津也中炮毙命。

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和包围,俄军大多战死、病死,八百多名俄军最后只剩下六十六人,粮食弹药亦消耗殆尽,尼布楚方面也无力派援军来,困守雅克萨的侵略军只能坐以待毙。

十一月,正当雅克萨围城旦夕可下的时候,一批俄国信使从莫斯科星夜奔驰,来到北京,路上历时几达一年之久。原来,俄国政府已知道雅克萨战争的消息,康熙的几封信也先后被人带到莫斯科。俄国政府清楚:中国进行自卫反击的态度非常坚决,因此十分焦急。可是,当时俄国正由彼得一世的姐姐索菲亚公主执政,贵族们争权夺利,统治很不稳定,又在西方连年作战,兵疲财尽,不可能再派大批军队到中国,困守在雅克萨的饿军眼看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沙俄政府为了缓和远东方面的紧张局势,决定接受清廷的建议,举行边界谈判,并派出了以戈洛文为首的谈判使团。

清朝统治者表现了极大的和平诚意,以礼接待俄国信使。在雅克萨唾手可得的情况下,同意了俄国的请求,停止战斗,解除包围,并实现单方面撤军。第二次雅克萨战斗由于中国方面倡议和平谈判并停火撤军而宣告结束。此后,中俄关系的历史进入了谈判阶段。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1689年9月7日),中俄双方经过长达三年的艰难曲折的谈判,正式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和俄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正式文本是拉丁文本,由双方代表签字盖章。条约共六条,实质性部分包括:中俄东段边界的划分,越界侵略和逃入的处理,中俄往来贸易的规定等。

中俄东段边界的划分是条约中最重要的部分。条约明确规定,以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和额尔古讷河为两国的分界线。又规定,外兴安岭和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暂行存放,留待后议。清政府在领土方面作了重大让步,将尼布楚及其以西直至贝加尔湖原属中国的领土让给了俄国,以换取俄军撤出雅克萨。所以条约又规定了俄国在雅克萨和额尔古讷河南岸的据点全部拆毁、迁移。

《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平等的条约。双方代表都在各自政府事先指示的范围之内进行谈判交涉,没有也不可能用武力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最后达成的协议并没有越出中俄国政府愿意接受的范围。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在尼布楚条约签订后的一段时间内,中俄的东段边界稳定了下来,边境相对比较平静,两国人民之间的和平交往和贸易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标签: 雅克萨之战

更多文章

  • 刘备在发动夷陵之战前都做了哪些事情?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此战过后,三国进入了长达四十年的稳定对峙时期。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在刘备伐吴之前,吴蜀双方为了增加己方的政治筹码,都进行了很多努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夷陵之战前,刘备和孙权在开战前进行的博弈:刘备向曹丕示好公元219年,在孙权袭杀关羽夺取荆州的那一刻,其实刘

  • 辛布里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辛布里战争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辛布里战争

    辛布里战争,又叫做条顿入侵,发生时间前113前101,参战兵力,罗马及其同盟约40万,日耳曼30万以上。导火索是诺里亚战役,影响是罗马人和日耳曼人的全面战争爆发。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共和国与南下意大利的日耳曼部族辛布里、条顿、安布昂等部族之间进行的战争。这可看做是罗马文明与日耳曼人的第一次接触。在战

  • 条顿堡森林战役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条顿堡森林战役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条顿堡森林战役

    条顿堡森林战役,古罗马最强盛的时代所遭到的最惨痛的失败,发生时间公元9年9月9日,参战方分别是日耳曼部落,罗马帝国,最终结果日耳曼人获胜,赢得独立,此战役使强大的罗马停止扩张,西方文明的版图大致形成。简介前1世纪恺撒占领高卢使得日耳曼人成为罗马人的直接邻居。这个接触始终不和平。恺撒于前55年和前53

  • 明清战争伤亡人数 明清战争明朝赢了几次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清战争

    明清战争(1618年1683年),战争的双方,一为明朝,一为后金(后成为清朝),间或涉及第三者农民军政权。战争背景明清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早在战争之前,在明代女真各部就被努尔哈赤所兼并,他们试图脱离作明朝政府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明朝中央政府作为合法政权,不可能允许东北地区的背叛和分裂。这种尖锐的

  • 山海关之战三方参战兵力介绍 山海关之战主要人物及历史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山海关之战

    山海关之战(一片石之战)是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四月,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大顺军的重要战役。背景公元1643年(清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清太宗皇太极驾崩,清世祖福临继位,因福临年幼,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多尔衮洞悉明朝连年与农民军

  • 阳平关之战爆发的背景原因介绍 阳平关之战过程与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阳平关之战

    经常有人慨叹,东汉光武帝刘秀是真正的“位面之子”,运气好到爆,人生非常完美,似乎上天都在帮助他。比如昆阳大捷,刘秀几乎已经陷入绝境,突然一阵飞沙走石,帮助刘秀击溃了新莽军队。其实,古往今来但凡能成就大事者,总会有一丝运气眷顾。如果梳理曹操一生,你会发现曹操也是被上天眷顾的那个

  • 波苏战争爆发的原因 波苏战争的双方伤亡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波苏战争

    波苏战争一般指苏波战争,发生时间是在1919年2月1921年3月18日,是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两个新政权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最终结果波兰守住华沙,苏俄保住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签订里加和约。1919年2月14日,波兰人已经在Kobryn、Pruzhany、Zalewianka

  • 华沙战役爆发的原因 华沙战役的双方伤亡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沙战役

    华沙战役,波苏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又称之为维斯瓦河的奇迹,发生时间是在1920年8月13日-1920年8月25日。主要指挥官是图哈切夫斯基、约瑟夫·毕苏斯基,最终结果波兰获胜。战役序幕苏俄在1920年反击波兰人发动的“基辅行动”,波军从基辅一直败退至首都华沙外围

  • 元朝两都之战时间介绍 两都之战形势图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两都之战

    两都之战是1328年(元致和元年、天历元年),大都(今北京)的元武宗一系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的泰定帝两系势力,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内战。战争背景元朝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323-1328年在位)为了防止身后出现皇位之争,登基次年就立了五岁的儿子阿速吉八为太子。1328年(致和元年)七月,泰定帝

  • 钓鱼城之战爆发的背景 钓鱼城之战的历史地位 钓鱼城之战打了多久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钓鱼城之战

    钓鱼城之战是公元1259年,蒙古军围攻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的战斗。背景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之下,开始东征西讨所向披靡,横扫亚洲和欧洲。蒙古先后灭掉西辽和西夏,又在1234年与南宋一起灭掉了金朝。南宋在失去金朝作为北方的屏障后,却面临比金更强大的蒙古南下威胁。在金国被灭掉4个月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