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刘备在发动夷陵之战前都做了哪些事情?

刘备在发动夷陵之战前都做了哪些事情?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696 更新时间:2024/2/2 11:09:09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此战过后,三国进入了长达四十年的稳定对峙时期。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在刘备伐吴之前,吴蜀双方为了增加己方的政治筹码,都进行了很多努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夷陵之战前,刘备和孙权在开战前进行的博弈:

刘备向曹丕示好

公元219年,在孙权袭杀关羽夺取荆州的那一刻,其实刘备已经决心要伐吴,但为了避免曹魏出兵干预,刘备其实进行了努力。建安二十五年(220),刘备听闻曹操薨,派遣韩冉奉书吊唁,并致赙赠之礼(锦布)。

这其实是刘备向曹丕释放的善意,自公元199年刘备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叛离曹操之后,刘备和曹操一直处于极端对立的状态。刘备现在不惜放下身段,主动向曹丕示好,其实就是在为伐吴做准备。在刘备看来,曹丕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举兵伐吴,和自己一起灭了吴国;第二,坐观成败,以收渔翁之利。

曹操时代,和刘备一样,同样视对方如死敌,从来没有互遣使者的先例。曹丕延续了曹操的态度,听闻韩冉来使,厌恶刘备因丧求好,命令荆州刺史夏侯尚见到韩冉就杀了他,于是韩冉在上庸停滞不前。后来听说曹丕称帝的消息,就带着诏书返回成都了。曹丕决绝的态度,这意味着永远不会和刘备缓和关系。

孙权纳贡称臣

孙权虽然军事水平二流甚至三流,但是政治外交水平还是很高的,这也是孙策看重孙权的原因,孙权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两面派!早在孙权和吕蒙决定袭取荆州时,已经提前向曹操请降,并且劝曹操称帝,这正是提前布局,避免两面受敌。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为魏王,孙权继续自己“厚脸皮”的特点,遣使向曹丕祝贺,并送了很多礼品,同时从北方买了许多的战马。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后,孙权便遣使请求成为魏的藩属,并将降将于禁等送回北方。十一月,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

很明显,曹丕对刘备、孙权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一方面是由于孙权“装孙子”的技艺高超,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相较于孙权,曹丕实在太嫩了,对刘备的成见太深了。这也影响了整个夷陵之战的战局,由于曹丕选择了孙权,刘备不得不分兵江北(黄权率一万人)防备曹魏军队。

曹丕“错误”的抉择

孙权屈身忍辱向曹魏称藩,曹魏很多大臣都向曹丕庆贺,但刘晔却认为孙权并没有臣服之心,这次只是逼不得已才称藩。刘晔更建议曹丕乘虚领兵攻灭东吴,以绝后患,刘晔认为:孙权无故请降,肯定是有紧急情况,之前孙权袭荆州杀关羽,为了应对刘备的怒火,所以才请降。

孙权希望一方面可以避免我们出兵,另一方面可以向我们求援,让刘备分兵防备。现在天下三分,我们占有十分之八,吴蜀本来互相结盟,我们进攻一个,另一个就会救援。现在他们互相攻伐,是上天要灭亡他们,我们应该趁机出兵进攻吴国,这样一来用不了几个月,吴国就会灭亡。吴国灭了,蜀国就没有外援了。即使我们和蜀国平分吴国,蜀国也坚持不了多久。

可惜曹丕说什么,人家孙权来投降称臣,如果我发兵讨伐,这样让天下其他人会产生疑虑。而且曹丕不顾刘晔的反对,封孙权为吴王,为日后孙权称帝给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公元222年夷陵之战后,曹丕发觉孙权并非真心归附,便举兵伐吴,三路出师,结果却是徒劳无功。

三国时期为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呢?因为有三方势力同时并存,从物理学上来说三足鼎立似乎是更加稳定的存在。所以鲁肃、诸葛亮这样的智者,早早就规划好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三方并存就很容易出现二打一的局面,也是各方都努力追求或者避免的局面。

刘备伐吴,许多人认为是三国一统最好的机会。假如当时曹丕听从刘晔的建议,出兵进攻吴国,这样蜀国在西,曹魏在东,吴国两面受敌,很难不被灭亡。吴国如果灭亡了,蜀国又能坚持多久呢?可惜,曹丕这样的公子哥,满足于孙权的表面臣服,等反应过来,陆逊已经击溃刘备,孙权的尾巴又翘起来了……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辛布里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辛布里战争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辛布里战争

    辛布里战争,又叫做条顿入侵,发生时间前113前101,参战兵力,罗马及其同盟约40万,日耳曼30万以上。导火索是诺里亚战役,影响是罗马人和日耳曼人的全面战争爆发。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共和国与南下意大利的日耳曼部族辛布里、条顿、安布昂等部族之间进行的战争。这可看做是罗马文明与日耳曼人的第一次接触。在战

  • 条顿堡森林战役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条顿堡森林战役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条顿堡森林战役

    条顿堡森林战役,古罗马最强盛的时代所遭到的最惨痛的失败,发生时间公元9年9月9日,参战方分别是日耳曼部落,罗马帝国,最终结果日耳曼人获胜,赢得独立,此战役使强大的罗马停止扩张,西方文明的版图大致形成。简介前1世纪恺撒占领高卢使得日耳曼人成为罗马人的直接邻居。这个接触始终不和平。恺撒于前55年和前53

  • 明清战争伤亡人数 明清战争明朝赢了几次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清战争

    明清战争(1618年1683年),战争的双方,一为明朝,一为后金(后成为清朝),间或涉及第三者农民军政权。战争背景明清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早在战争之前,在明代女真各部就被努尔哈赤所兼并,他们试图脱离作明朝政府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明朝中央政府作为合法政权,不可能允许东北地区的背叛和分裂。这种尖锐的

  • 山海关之战三方参战兵力介绍 山海关之战主要人物及历史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山海关之战

    山海关之战(一片石之战)是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四月,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大顺军的重要战役。背景公元1643年(清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清太宗皇太极驾崩,清世祖福临继位,因福临年幼,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多尔衮洞悉明朝连年与农民军

  • 阳平关之战爆发的背景原因介绍 阳平关之战过程与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阳平关之战

    经常有人慨叹,东汉光武帝刘秀是真正的“位面之子”,运气好到爆,人生非常完美,似乎上天都在帮助他。比如昆阳大捷,刘秀几乎已经陷入绝境,突然一阵飞沙走石,帮助刘秀击溃了新莽军队。其实,古往今来但凡能成就大事者,总会有一丝运气眷顾。如果梳理曹操一生,你会发现曹操也是被上天眷顾的那个

  • 波苏战争爆发的原因 波苏战争的双方伤亡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波苏战争

    波苏战争一般指苏波战争,发生时间是在1919年2月1921年3月18日,是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两个新政权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最终结果波兰守住华沙,苏俄保住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签订里加和约。1919年2月14日,波兰人已经在Kobryn、Pruzhany、Zalewianka

  • 华沙战役爆发的原因 华沙战役的双方伤亡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沙战役

    华沙战役,波苏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又称之为维斯瓦河的奇迹,发生时间是在1920年8月13日-1920年8月25日。主要指挥官是图哈切夫斯基、约瑟夫·毕苏斯基,最终结果波兰获胜。战役序幕苏俄在1920年反击波兰人发动的“基辅行动”,波军从基辅一直败退至首都华沙外围

  • 元朝两都之战时间介绍 两都之战形势图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两都之战

    两都之战是1328年(元致和元年、天历元年),大都(今北京)的元武宗一系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的泰定帝两系势力,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内战。战争背景元朝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323-1328年在位)为了防止身后出现皇位之争,登基次年就立了五岁的儿子阿速吉八为太子。1328年(致和元年)七月,泰定帝

  • 钓鱼城之战爆发的背景 钓鱼城之战的历史地位 钓鱼城之战打了多久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钓鱼城之战

    钓鱼城之战是公元1259年,蒙古军围攻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的战斗。背景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之下,开始东征西讨所向披靡,横扫亚洲和欧洲。蒙古先后灭掉西辽和西夏,又在1234年与南宋一起灭掉了金朝。南宋在失去金朝作为北方的屏障后,却面临比金更强大的蒙古南下威胁。在金国被灭掉4个月之后,

  • 蒙金战争金军战斗力怎么样 蒙金战争总共打了多少年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蒙金战争

    蒙金战争,发生于1211年(金大安三年、蒙成吉思汗六年)至1234年(金天兴三年、蒙窝阔台汗六年),是由成吉思汗发动、木华黎继续、窝阔台汗完成的攻灭金朝的战争。战争背景蒙金世仇女真族原来是在辽朝统治下的弱小民族,但女真人向来以能征善战著称于世,“人一满万,天下无敌”,这是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