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清平大小金川之战时间 清平大小金川之战过程介绍

清平大小金川之战时间 清平大小金川之战过程介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990 更新时间:2024/1/19 6:41:49

清平大小金川之战是乾隆朝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叛乱,维护西南边疆稳定的两次大规模战役。同时也位列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之二。

与乾隆其他九大武功相比,偏居川西一隅、仅有弹丸之地、数万人口的大小金川,却致清王朝先后共投入了近60万人力、7000万帑币,其代价远远超过乾隆的其他任何一次武功。

乾隆初,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夺取小金川泽旺印信,“意欲并吞诸蕃”,又攻明正土司(今康定)。1747年,清军3万人分两路进讨,久而无功,川陕总督张广泗被清廷处死,改派岳钟琪为总兵,刻期进讨。1749年,莎罗奔请降,大金川事件初告平息。

以后,大小金川之间常有冲突。到18世纪60年代,金川局势再度紧张,又一次引起清王朝的关注。1766年,清廷派四川总督阿尔泰联合9家土司会攻大金川,小金川土司僧格桑(泽旺子)却与大金川土司索诺木(莎罗奔侄孙)联合反清。1771年清军败绩,清廷又将阿尔泰革职,派温福入川督师,向金川进兵,第二次金川之役由此开始。1773年,温福战死,清廷又派阿桂为将军,增兵金川。经多次血战,清军死伤众多,终于于1776年初取胜。历时五年、死伤逾万人、耗银7000万两的第二次金川之役至此结束。

战后,清朝在大小金川分置阿尔古、美诺两直隶厅。

战争背景

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到明末清初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当西南少数民大小金川之战族地区从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过渡时,世袭土司仍强迫人民无偿服役。土司中又一再发生侵吞其他地区土地,甚至公开武装叛乱的事件。清廷采纳云贵总督鄂尔泰疏议,在西南掀起大规模“改土归流”高潮,改土官为流官,革除土司制,建立州县制。“改土归流”的政策,在云南和贵州取得很大成效,但在四川当时却只实行于与云、贵接壤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川西藏区,则发生了大小金川事件。

金川祸乱

清廷出兵征伐大小金川的起因是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助女欺凌其女婿小金川土司泽旺,并不奉清廷四川总督和巡抚的约束。这样一件区区小事,且以大小金川偏僻弹丸之地,使得动乾隆皇帝兴动四万大军,并从云贵调将前往督讨。除了速战速决、一举平定所谓“叛乱”的意图外,清廷最为惧怕的是汉人与苗人、瑶人诸部接近,害怕明朝遗老遗少以孤臣孽子之心,选定天高皇帝远的大小金川为最后抵抗基地。

平定大小金川同平定云、贵、粤的目的一样,主要在于清除反清复明的策源地,搜求潜伏隐匿于苗山瑶洞的明朝遗民,打击支持反清复明的西南少数民族的武力,以求平定西南,使清朝江山长治久安。平定大小金川战役中,清军将帅极力搜求的是一位替土司出谋划策的汉人王秋。这位王秋卧薪尝胆,窜伏苗洞,老谋深算,不仅深得土司信任,甚至卧底清军督帅张广泗之侧,左右清军的战略部署,使清军屡屡遭挫。后来这一情况被密报到乾隆那里,乾隆大惊,囚张广泗至京并怒斩之。王秋是反清复明之士,他选中大小金川为最后抵抗地,不仅因为这里形势险要,易出难进,而且地产金沙,其民朴质,愿效死力,易于策动。综合这些情况分析,完全可以把大小金川之战,看作是南明遗民抗拒满清的最后一战,而满清王朝和乾隆皇帝也是这样来看待这次战役的。所以乾隆才不惜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投入,不惜牺牲这么多将士,不惜杀其多员督军大臣,甚至在第一次平定纳降之后,又第二次出兵彻底扫荡。乾隆皇帝本人对这次战役的关注和重视极为特别。当平定的露布飞马送达北京紫禁城后,乾隆皇帝竟亲诣东陵、西陵,礼泰岱,告阙里,受俘庙社,上皇太后徽号,勒碑太学和大小金川,文武官员依次封赏。如此郊劳备致,比对于开疆辟土者有过之而无不及。乾隆心中知道,满清的一统江山这才算真心巩固底定了。

战争过程

第一次平金川

乾隆十一年(1746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劫夺小金川土司泽旺﹐经清朝干预后释还。次年,莎罗奔又攻明正土司(今康定)等地,清朝派兵前往“弹压”,遭到莎罗奔的抵制。乾隆帝调张广泗任川陕总督,自小金川进兵大金川征伐莎罗奔。莎罗奔率众奋力反抗,清军屡失利。十三年四月,乾隆帝又命讷亲督师前往增援。莎罗奔构筑碉卡,严密为备。张广泗与讷亲互不协力,莎罗奔乃大破清军。同年十二月﹐乾隆帝以贻误军机罪斩张广泗,讷亲亦赐死,改用傅恒为统帅。起用已废黜还籍的名将岳钟琪率军自党坝大破金川军。因莎罗奔曾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岳钟琪用兵于川西北羊峒(今南坪)藏族地区,雍正元年(1723年),岳钟琪又奏请授予莎罗奔“金川安抚司”印信,所以莎罗奔闻岳钟琪军攻入,遂在乾隆十四年正月降。乾隆帝为笼络人心,诏赦莎罗奔,事遂平。

再平金川

乾隆三十六年,大金川土司索诺木(莎罗奔侄孙)与小金川土司僧格桑(泽旺子)再次发动反清斗争﹐乾隆帝命温福、桂林分别自汶川及打箭炉(今四川康定)攻小金川。索诺木派兵助僧格桑抗击清军。十七年五月,桂林兵败被黜,乾隆帝以阿桂代桂林。十二月,清军攻占小金川美诺官寨,僧格桑奔大金川。次年六月,小金川藏族反攻清军,收复美诺,清军死三千人,主帅温福战死。时乾隆帝在热河,闻报后,决定以阿桂为定西将军,加派健锐营、火器营兵两千、黑龙江及吉林兵两千入川增援。十月,复攻占美诺。清军第二次征伐金川以来,受到当地藏族人民的坚决反抗,深陷重围,屡遭失败。乾隆帝恼羞成怒,命令阿桂等人在讨平小金川后,立即以全力征伐大金川。为抵抗清军的进犯,大金川增垒设险,严阵以待,其防守远较小金川为严密,坚持斗争长达两年,终以众寡不敌而失败。四十年七月,索诺木鸩杀僧格桑,献尸请降,不准。八月,清军攻破大金川勒乌围官寨。次年正月,复攻破索诺木最后据守的堡寨噶尔崖,索诺木出降。清军第二次出兵大﹑小金川,历时五年,耗费白银七千万两,官兵死伤数以万计。事平后,清朝在大﹑小金川设立懋功、章谷、抚边、绥靖、崇化等五屯,驻军屯垦,以防再次发生反抗事件。

战争结果

经过大小金川之役,此后清朝在这一地区废除土司制,改置州县。巩固和发展了西南地区自雍正以来“改土归流”的成果,加强了边疆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历史影响

在这些平定叛乱、维护大一统国家的战争中,平定新疆准噶尔和回疆的战争,平定大小金川之役的阿桂用兵五年,耗帑三千余万两,辟地一万余公里;平定云、贵、粤的战争,前后用兵十二年,耗帑七千余万两,领土未有增加,但改革了三省政治;而平定大小金川的战争,前后两次,历时七年,耗帑七千余万两,杀张广泗、讷亲、阿尔泰、温福四员大臣,阵亡将士三万余人,杀抗命苗番两万以上,而所平定之地,不过是四川省西北部的深山荒野,纵深仅仅二百余公里。与朝廷大军作战的,亦只是人不满三万、武器装备非常落后的大小金川沿岸的藏民。

比较一下这三次大的平乱战争,大小金川之战实在是得不偿失,这其中一定有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北京西山圆形城堡之,是乾隆皇帝专门为征讨大小金川而修筑的模拟战场。八旗军中的精壮将士二千余人组成的一支特种部队“健锐云梯营”,日夜在此演习山地战和攻坚战。这里就是乾隆团城演武厅。

大、小金川之役是清朝中期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战争对清朝政府维护国家统一、保证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安全,保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虽然战争给大、小金川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给嘉绒藏区带来了痛苦,但是,战后,乾隆皇帝在嘉绒藏区实行的一系列积极的经营措施,对金川地区,乃至嘉绒藏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嘉绒藏区的民族融合和发展,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封建化进程。

标签: 大小金川之战

更多文章

  • 准噶尔之战是谁平叛的 准噶尔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准噶尔之战

    准噶尔之战,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之战,是一次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正义战争。背景准噶尔部的兴起准噶尔部是蒙古厄鲁特部的分支,明清之际兴起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伊犁河一带。清代初年,准噶尔汗国首领巴图尔珲台吉及其子僧格向皇帝称臣入贡。僧格弟噶尔丹继位后,依旧向清廷称臣。康熙十八年(1679年),噶尔

  • 清缅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清缅战争谁赢了 清缅战争伤亡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清缅战争

    清缅战争,是1762年冬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清军自卫反击为开端,围绕中缅边境地区的领土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背景缅甸贡榜王朝建立后,凭着其军力,迅速压服中缅边境上的诸多土司。在对原缅属各掸族土司确立统治后,开始派出小股部队配合这些掸族土司的部队向中国管辖的内地土司强制要求征收传统的&ldquo

  • 雅克萨之战签订的条约是哪个?雅克萨之战是哪个皇帝指挥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公元17世纪,满族崛起于东北,建立清王朝,并入关夺取了对全国的统治权。这时候,世界上早期殖民主义势力正方兴未艾,大肆从事对外扩张,许多国家和民族遭到前所未有的劫掠、奴役和蹂躏。葡萄牙、西班牙、

  • 刘备在发动夷陵之战前都做了哪些事情?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此战过后,三国进入了长达四十年的稳定对峙时期。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在刘备伐吴之前,吴蜀双方为了增加己方的政治筹码,都进行了很多努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夷陵之战前,刘备和孙权在开战前进行的博弈:刘备向曹丕示好公元219年,在孙权袭杀关羽夺取荆州的那一刻,其实刘

  • 辛布里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辛布里战争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辛布里战争

    辛布里战争,又叫做条顿入侵,发生时间前113前101,参战兵力,罗马及其同盟约40万,日耳曼30万以上。导火索是诺里亚战役,影响是罗马人和日耳曼人的全面战争爆发。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共和国与南下意大利的日耳曼部族辛布里、条顿、安布昂等部族之间进行的战争。这可看做是罗马文明与日耳曼人的第一次接触。在战

  • 条顿堡森林战役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条顿堡森林战役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条顿堡森林战役

    条顿堡森林战役,古罗马最强盛的时代所遭到的最惨痛的失败,发生时间公元9年9月9日,参战方分别是日耳曼部落,罗马帝国,最终结果日耳曼人获胜,赢得独立,此战役使强大的罗马停止扩张,西方文明的版图大致形成。简介前1世纪恺撒占领高卢使得日耳曼人成为罗马人的直接邻居。这个接触始终不和平。恺撒于前55年和前53

  • 明清战争伤亡人数 明清战争明朝赢了几次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清战争

    明清战争(1618年1683年),战争的双方,一为明朝,一为后金(后成为清朝),间或涉及第三者农民军政权。战争背景明清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早在战争之前,在明代女真各部就被努尔哈赤所兼并,他们试图脱离作明朝政府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明朝中央政府作为合法政权,不可能允许东北地区的背叛和分裂。这种尖锐的

  • 山海关之战三方参战兵力介绍 山海关之战主要人物及历史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山海关之战

    山海关之战(一片石之战)是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四月,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大顺军的重要战役。背景公元1643年(清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清太宗皇太极驾崩,清世祖福临继位,因福临年幼,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多尔衮洞悉明朝连年与农民军

  • 阳平关之战爆发的背景原因介绍 阳平关之战过程与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阳平关之战

    经常有人慨叹,东汉光武帝刘秀是真正的“位面之子”,运气好到爆,人生非常完美,似乎上天都在帮助他。比如昆阳大捷,刘秀几乎已经陷入绝境,突然一阵飞沙走石,帮助刘秀击溃了新莽军队。其实,古往今来但凡能成就大事者,总会有一丝运气眷顾。如果梳理曹操一生,你会发现曹操也是被上天眷顾的那个

  • 波苏战争爆发的原因 波苏战争的双方伤亡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波苏战争

    波苏战争一般指苏波战争,发生时间是在1919年2月1921年3月18日,是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两个新政权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最终结果波兰守住华沙,苏俄保住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签订里加和约。1919年2月14日,波兰人已经在Kobryn、Pruzhany、Zalewian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