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井冈山会师人数有多少 井冈山会师后部队的名称和编制序列

井冈山会师人数有多少 井冈山会师后部队的名称和编制序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78 更新时间:2024/1/23 15:23:10

1928年4月28日的井冈山会师主要有三支队伍,一支是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一支是朱德陈毅的湘南起义部队,还有一支是贺龙的南昌起义部队。当然井冈山会师的部队不仅于此,虽然普遍的说法认为这些部队后来被合编为红四军,但关于会师后部队的名称和编制序列问题依然存在疑问。

井冈山会师有多少人

井冈山会师的主要武装力量包括:①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②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队伍;③湘南起义农军;④井冈山袁文才、王佐领导的两支地方武装;⑤根据地内各县组织的暴动队、赤卫队等各种地方革命武装等等。1928年5月4日宣布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统辖3个师9个团计1万余人(后取消建制,红四军缩编为4个主力团,计6000余人),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规模最大、兵员最多、影响最深、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革命武装部队。

井冈山会师后部队的名称和编制序列

名称

关于井冈山会师后部队的名称问题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朱、毛会师后,就成立了“工农红军第四军”;而韩泰华在《党史研究资料》1981年第11期撰文认为,会师最初定名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来才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笔者认为韩泰华的说法比较正确。因为,1928年5月2日,毛泽东就是以“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委书记”的名义给中央写信的。同年5月13日,中共江西省委“就目前军事情况给党中央的报告”也称井冈山部队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928年5月25日,在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军事工作大纲》中提出“在割据区所属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以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同年6月4日,党中央给朱、毛并转前敌委员会的信中说“关于你们的军队,你们可以正式改称红军。”此后,部队才正式称为“工农红军第四军”的。

编制序列

关于会师时的编制序列问题,至今也有3种说法:

“两师六团一教导大队”说。依据是1928年5月2日,毛泽东在永新写给中央的信中说“前湘特委决定朱毛两部合编为第四军,指定朱任军长,毛任党代表。朱部编为第十师,毛部编为第十一师。湘南各县农军编入两师中,朱兼第十师师长,宛希先任党代表,毛兼第十一师师长(本为张子清,因他受伤毛兼代),何挺颖任党代表。另一教导大队,陈毅任大队长。”1928年7月,任湘南特委书记的杜修经向湖南省委的报告说有6个团。“两师六团一教导大队”说是指第四军下辖第十师、第十一师和教导大队,第十师下辖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第十一师下辖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团,陈毅任教导大队大队长。

“三师九团”说。主要依据是1928年5月13日,《中共江西省委向中央的报告》中说“据一吉安被俘而放回的一 连指导员讲,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即朱毛的部队)有枪4500多支,共十、十一、十二3个师,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宛希先代),军委书记宛希先。十师长朱兼,为第二十五师余部所编,为全军精锐;十一师长毛兼,为江西工农革命军编,十二师长陈毅,为平、醴、耒一带农军所组成。”文中说到有3个师,但没有讲有几个团。1933年8月1日,何长工在《红色中华》发表的《井冈山斗争与中国工农红军的创造》一文中说: “至1928年3月末(注:应该是阴历),朱德同志领导‘八一与湘南暴动的遗产带入井冈,与毛部会合,在宁冈砻市始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军长兼十师师长,毛党代表兼十一师师长,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十二师师长,共编九团。……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党代表何长工,二十九团团长胡少海,党代表龚楚,三十一团团长张子清,党代表何挺颖,三十二团团长袁文才,党代表陈东日,三十三团团长戴成本,党代表黄克诚,三十四团团长李奇中,党代表黄义藻,三十五、三十六团不详。特务营长宋乔生。”何长工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明确了当时是“三师九团”。此外,当年的老红军黄克诚、肖克、李奇中、李克如、朱良才等均回忆是3个师、9个团,并明确指出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3个团,还说出了第三十四团团长为邝郎,党代表邓宗海;第三十五团团长黄克诚,党代表李一鼎;三十六团团长李奇中,党代表黄义藻。

“三师六团”说,主要依据是1928年9月1日,陈毅的《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说“到了4月朱部2000余人,湘南农军8000余人,毛部千余人,袁、王各300人,如此庞大军队有统一指挥训练的必要,乃决定成立红军第四军,以朱为军长,毛为党代表,改编为三师,率(卒)以枪械不足乃改编为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6个团,取消师部由军部直接指挥全军约1万余人,枪仅2000余。”

为何会出现不一致的3种记载呢?这主要是因为从4月28日会师到5月底,编制上有过两次变化:5月2日前,毛泽东在连以上干部会上决定四军下辖第十师、第十一师、教导大队,两师下辖6个团。5月4日,会师大会时,又建立了一个十二师,原因是把湘南各县农军编人第十师、十一师有困难,所以就补建了一个农师,也就是十二师,十二师师长由陈毅兼任。

标签: 井冈山会师

更多文章

  • 明代卫所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卫所制

    明代卫所制明代卫所制是由明太祖创立的一种军事编制制度,它受到了隋唐的府兵制的影响。朱元璋剧照明代卫所制中的“卫”与“所”分别是指两个等级。明代军事制度的主体是卫所制,该制度既承接了古代军事运转的一般方式,同时也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可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军事

  • 什么是募兵制 募兵制与卫所制有什么联系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募兵制

    什么是募兵制募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它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吴起。到底什么是募兵制呢?唐玄宗画像在春秋时期,国家征兵只是针对于世家子弟中的男丁。但是随着战事的发展,这已经无法满足国家战争的需要。于是便开始向普通大众征壮丁,但是这些从普通百姓中征来的壮丁,并没有军饷可拿,甚至于粮食和武器的问题也需要他们

  • 募兵制与卫所制的异同点 明代卫所制有什么缺点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募兵制,卫所制

    募兵制与卫所制募兵制与卫所制都是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了向社会的征集士兵的一种制度,虽然两者的目的相同,即使百姓积极的参军,从而扩大政府的军队。但是募兵制与卫所制在促使百姓参军时所采取的手段并不相同。朱元璋剧照募兵制指的是政府以雇佣的方式招募士兵,其在唐朝的实行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唐玄宗在位期间为了加强

  • 一二八事变背景 一二八事变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一二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背景一二八事变背景错综复杂。1931年九月十八日,日本悍然发动了对东北的进攻。东北地方当局采取不抵抗政策。而南京政府对于此事事件的反应也不积极。这激起了国民的不满,各地爆发反日游行。日军几乎占领整个东北,但是碍于国际影响,企图建立满洲国来掩盖侵略事实。一二八事变图片因为此次事件,日本在国际

  • 一二八事变主要战场 一二八事变伤亡情况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一二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简介一二八事变简介是什么呢?一二八事变发生在1932年的上海,是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自导自演的一次冲突。1932年一月二十八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对中国第十九路军发起进攻,后者迎战。一月二十九日,蒋介石复出,同时制定一面交涉,一面抵抗的对日作战原则。这也是国民政府在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的方针。一

  • 三湾改编的故事 三湾改编中的毛泽东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湾改编

    秋收起义结束之后,毛泽东意识到要创造中国革命的光明前途必须要对当时的军队进行停整,因为在此之前由于军队建设方面的不足我党已经损失了不少人马。三湾改编除了教科书上的几句歌功颂德,背后其实还有很多的细节,而这些细节才更让人感动。究竟三湾改编的故事是怎样的?三湾改编中的毛泽东又是怎样的呢?1927年大革

  • 三湾改编中明确的原则 三湾改编对党和军队建设的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中,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就是“支部建在连上”,这也是三湾改编中最重要的一个举措。为了实现这一举措,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最终让党的军队有了一次改头换面。那么,三湾改编对党和军队建设具体又有哪些意义呢?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

  • 通道会议的意义 通道会议中央红军命运出现转机开端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通道会议

    遵义会议是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但在长征中党一直(特别是在早期)行走在生死之间,早期的通道会议骑士也是党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当时的中央红军随时可能被敌人剿杀,而这次会议是其命运出现转机的开端。目前,一些党史著作对于通道会议与通道转兵,只是点到为此。甚至,有人还认为通道会议并没有解决中

  • 援越抗法的历史背景 援越抗法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援越抗法

    援越抗法的历史背景援越抗法的历史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日本派兵侵占了中南半岛,也包括越南在内。日本投降后,法国企图恢复在越南的殖民统治。但是当时的越南已经有了印度支那共产党,他们反对法国的殖民统治。援越抗法图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在战争中遭受了

  • 威瑟堡行动简介 威瑟堡行动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威瑟堡行动

    威瑟堡行动简介威瑟堡行动是作为法西斯的纳粹德国在二战时期对挪威和丹麦进行的攻击,而纳粹德国之所以对丹麦进行攻击是因为丹麦除了可以作为德国对挪威作战的集结区,还能作为一个与德国接壤的国家,当然还是控制起来比较好。威瑟堡行动图片威瑟堡行动简介中介绍到,在德国占领了丹麦之后,延后了对丹麦犹太人进行逮捕和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