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揭秘樊城之战徐晃怎么会赢关羽

揭秘樊城之战徐晃怎么会赢关羽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332 更新时间:2024/2/2 4:44:15

樊城之战徐晃怎么会赢关羽

东汉末年的建安二十四年秋,当时关羽围樊城。汉水突然暴涨,曹魏军于禁所领的七军被洪水淹没,全军覆没,关羽率军将包围樊城,并且日夜急攻。城内的曹仁被围困,粮食欲尽,樊城旦夕不保,岌岌可危。

樊城之战影视剧照

樊城是曹魏在荆州的重要据点,一旦樊城失守,那么由此以北的广袤平原无险可守,曹魏只得退回宛城(今河南南阳)一线,在这样的局势下,曹魏派出了徐晃去协助曹仁来与关羽抗衡。

那么,樊城之战徐晃怎么会赢关羽的呢?

首先,徐晃赢关羽的第一个因素是徐晃的兵力多于关羽。当时徐晃手下的士兵多为新兵,其实是难以与关羽领导的军队争锋的,所以徐晃当时进阳陵坡去驻扎,等待援军。援军到了,徐晃才开始进攻。徐晃当时的兵力达到数万,而关羽的兵力相对分散,而且荆州和益州相隔太远,关羽调兵太难,当时关羽抵抗的兵力大约五千左右,可见当时徐晃的兵力是有一定优势的。

其次,徐晃赢关羽的第二个因素是徐晃使用了声东击西的计谋,不仅造成关羽兵力分散,还给关羽来个措手不及,徐晃扬言攻打围头,却出其不意去袭击四冢。关羽匆忙领兵应战,被徐晃击退。

再者,关羽的军队因为之前的打仗,已经是疲惫之师,而徐晃的军队都是有备而来。这是徐晃赢关羽的第三个因素。

第四,徐晃赢关羽的第四个因素是徐晃治军严谨,有勇有谋,后来曹魏的军队在摩陂集合就可看出,因只有徐晃部下的军营整齐,将士驻阵不动。

第五,徐晃还趁胜追击,冲入关羽的包围圈内,把关羽逼到撤围而走,关羽手下的将士很多投沔水而死,关羽大败。这个是徐晃赢关羽的第五个因素。

以上,就是樊城之战徐晃怎么会赢关羽的几大因素。

樊城之战背景

樊城之战是指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蜀国刘备手下关羽率兵围攻荆州(今河南新野}和襄阳(今湖北襄樊),史称樊城之战。

樊城之战影视剧照

那么,樊城之战背景是什么呢?为什么最后孙权倒戈曹操一起对付关羽有了这樊城之战的呢?

话说樊城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当时的中央政治背景是,东汉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衰弱,社会危机日渐深重,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再加上刺史制度的变动,群雄割据四起。这些地方豪强们一开始凭借着自己的财力组织武装保卫家园,逐渐后来实力越来越强演变成拥有私人武装的大军阀,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涌现出诸如了曹操、刘备等的大军阀,而中央政府面对这样的景况,更加无能为力,反而依赖他们维持地方的稳定,当时东汉共分为十三个州,每个都有豪强割据。各方势力彼此互相交战,人民生活越来越艰苦。

另外,当时割据势力的实力分布背景,是以曹操、袁绍孙坚父子与刘备等人为最大的几大势力。在这几大势力中,曹操“挟天子以令不臣”是众多军阀势力中最大的一个,曹操兵力已伸到扬州,孙权一直致力扬州无力攻下,刘备败走夏口,所以此时孙权刘备集团和曹操的关系激化,于是,孙刘集团组成军事上的联盟对抗曹操,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曹操退到北方。孙权刘备共同瓜分荆州。而这时,孙刘集团的合作基础外部威胁暂时消失,导致这两个集团政治基础松动,矛盾也慢慢出现。接下来,随着刘备夺取益州,孙权日益不安感起来,公元215年刘备取蜀,孙权向刘备讨还荆州,刘备不从。孙权令吕蒙拿下长沙、桂阳、零陵。刘备起兵五万赶赴公安,孙刘两军大战一触即发之际。曹操在这时进攻汉中,刘备面临着两方的威胁,只能与孙权议和,刘备只能把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土地归还孙权。只能说在这个时候孙权刘备各自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尽可能更多的占领荆州的意图也日渐显露出来,孙刘联盟关系名存实亡,孙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付刘备身上,这时三国的格局实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樊城之战爆发。

标签: 揭秘樊城之战徐晃怎么会赢关羽樊城之战徐晃

更多文章

  • 黄桥战役与皖南事变有什么联系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黄桥,战役,皖南事变,什么,联系,黄桥,战役,皖南事变,可以

    黄桥战役与皖南事变黄桥战役与皖南事变可以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黄桥战役一般都被认为是皖南事变发生的原因。因为在黄桥战役中,中国共产党凭借着少数的军队力量成功地战胜了具有大规模兵力的中国国民党军队,而在皖南事变中,中国共产党同样是以少数的兵力,但是却遭到了国民党的致命一击,可以说两场战争有了十分不同的

  • 魏灭蜀之战与晋灭吴之战的相同点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魏灭蜀,之战,灭吴,相同点,魏灭蜀,之战,灭吴,三国,后期

    魏灭蜀之战与晋灭吴之战三国后期最激烈的强者消灭弱者的吞并战当属魏灭蜀之战与晋灭吴之战。在公元263年,魏国派钟会、邓艾为将率军进攻蜀国。蜀国派姜维、廖化率军在剑阁阻击魏军。蜀利用艰难的地形把曹魏大军阻挡在剑门关外。正当两军相持不下之时,魏将邓艾采用迂回之法,带领部分精锐军队绕过阴平,越过百余里小路,

  • 阴晋之战使用的计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阴晋,之战,用的,计谋,哪些,阴晋,之战,用的,计谋,著名

    阴晋之战使用的计谋阴晋之战,著名的军事家吴起时任魏国将领以五万兵力大败秦军五十万大军,其间必有缘故,那魏国究竟用了什么计谋呢?阴晋之战图片阴晋之战使用的计谋包括:稳扎稳打的战略;避敌正面,迂回后方、两面夹击、战前激励等战术.一场战争的胜利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进攻和防守谋略,经济力量对比、外交关系的

  • 国民革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国民,革命,生的,影响,是什么,国民,革命,影响,生在,19

    国民革命的影响发生在1924年到1927年间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与近代的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的影响更为重大而深远,其意义在于沉重地打击了把持近代中国政坛的旧军阀势力,为开启民智、推翻帝制、走向共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什么原因导致五四运动爆发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什么,原因,导致,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原因,竟是,为什

    五四运动原因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会有五四运动的发生呢?其实爆发五四运动的原因很多,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李大钊画像五四运动爆发之前,俄国正在进行卫国斗争,也就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思想传到了中国,影响了很多的中国的知识分子,其中就包括五四运动的先锋李大钊。李大钊受到十月革命的鼓舞,他也希望借助马

  • 揭秘吴国二宫之争起因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揭秘,吴国二,之争,起因,二宫,之争,起因,孙权,因为,一个

    二宫之争起因孙权因为二宫之争杀了一个儿子,流放了一个儿子。二宫之争泼及朝内多名官员,很多官员被罢免,有些还因此丧命,二宫之争起因却各有看法。图为孙和的画像有人说二宫之争起因是孙权太宠爱儿子了,孙权不是从一而终的宠一个儿子,而是刚立完这个儿子为太子就转而宠爱另一个儿子。本来孙登为太子,不过他英年早逝。

  • 五四运动是在哪里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五四运动,在哪里,生的,五四运动,在哪里,发生,其实,对于

    五四运动在哪里发生其实对于五四运动在哪里发生这个问题来说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为五四运动虽然是从北京开始的,但是它的发生地有很多,辐射了大半个中国,五四运动前期北京天津等地工人学生运动非常火热,而在五四运动后期主要阵地就转移到了上海广州等地,所以中国的南北方都曾经参与过这次著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五

  • 五四运动第一阶段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五四运动,第一,阶段,怎样,五四运动,第一,阶段,1919年

    五四运动第一阶段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由北大学生引起的一次爱国主义运动,五四运动第一阶段毫无疑问就是以学生为主力,以陈独秀胡适李大钊毛泽东等人为领袖的一次爱国运动,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罢课给当地政府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五四运动第一阶段也是为后来五四运动成功奠定基础的一个阶段。陈独秀与李大

  • 揭秘国民革命的意义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揭秘,国民,革命,意义,在哪里,国民,革命,意义,深远,当时

    国民革命的意义国民革命的意义深远,对当时,甚至如今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发起的北伐战争,击溃了盘踞在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几个大军阀,基本上结束了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打开了民主主义的新局面。1926年,以北伐总司令蒋介石为首的北伐军,对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的军阀进行战争,

  • 徐达北伐背景介绍 徐达北伐过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达,北伐,背景,介绍,过程,徐达,北伐,背景,1367年

    徐达北伐背景1367年到1369年,两大军队在中原和西北广大区域内展开了一次大战,也就是徐达北伐,这次战役充分显示了徐达在军事上的能力,取得了巨大胜利,那么徐达北伐背景是什么呢?徐达画像朱元璋是在他24岁时起兵的,然后经过几年的努力,在1356年拿下了集庆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后,自立为王。修建了自己的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