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抗战时黄埔生无人投敌? 实情其实不然

抗战时黄埔生无人投敌? 实情其实不然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20 更新时间:2024/1/23 20:25:23

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是国民政府“中央军”的根基,因校长是蒋介石,又有“天子门生”之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作为军队中坚骨干的黄埔生们纷纷开赴前线保家卫国,不少人因此壮烈牺牲,谱写出一幕幕悲壮英勇的事迹,黄埔生在抗战中的地位也因此不断提升。不知从时开始,有一个说法逐渐流传起来,并获得不少人的认同,即抗日战争时期的黄埔军校毕业生没有一个人投降日伪。这一说法甚至还被不久前访问大陆的某退役台湾将领公开宣讲。那么,抗日战争时期真没有任何一位黄埔生投敌吗?我们不妨来一探究竟。

黄浦生为何投敌

翻阅汪伪国民政府发行的公报或会议纪要时,总能在一些提请人事任命对象所附的学籍信息中看到“黄埔军校”或“中央军校”等字眼。经过梳理,可以得出黄埔一、二、三、四期各有多少人投敌,他们分别是:刘明夏(一期)、寄梅(一期)、黄子琪(一期)、刘夷(二期)、刘雄(二期)、陈孝强(二期)、张海帆(二期)、金亦吾(三期)、高鹤飞(三期)、苏玉衡(四期)、李炳南(四期)、钱新民(四期)、蒋先启(四期)、唐生明(四期)、熊子浩(四期),以上总计十五人。其中一期生三人,二期生四人,三期生两人,四期生六人。此外,在伪军中发展较好的五期生有汪步青,六期生有邹平凡等人。

这些人放着好好的中央军嫡系骨干不当,为什么要选择走上汉奸的道路呢?细究之,会发现他们投敌的原因各不相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在战场上与日军作战时被俘虏了。刘启雄,江苏江宁人。在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时任第87师第260旅少将旅长。南京沦陷时,刘启雄的部队溃散,他本人也被日军俘虏。起初刘启雄隐瞒身份,被日军征做挑夫,但很快就被曾在第260旅当兵、同样被俘的部下认出。被举报后,刘启雄不得不日军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刘启雄的身份不一般,他不仅是战争全面爆发后第一名被日军俘虏的中国将军,还是堂堂黄埔军校的学生。更特殊的是,刘启雄长期在国民政府警卫军效力,属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日军如果能够擅加利用,那将会给中央军一个沉重的打击。问题是刘启雄在承认自己的身份之后很不配合,他拒绝了日军请其出面组织伪军的要求。事情在1940年发生了变化。汪精卫的南京伪国民政府成立后,收拢大批失意军人和地方军阀,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了伪军的建军道路。在此背景下,已经对抗战前途产生悲观心理的刘启雄决定“出山”,就此走上“曲线救国”的道路。此时的刘启雄重整军容,官拜和平建国军第2军中将军长,已经不再是三年前那个小小的少将旅长了。

同刘启雄类似的还有师长刘明夏、陈孝强、旅长高鹤飞、挺进纵队司令金亦吾等人,他们都是在战场上被日军俘虏之后转入伪军效力。与刘启雄等人被俘投敌不同的是,另有一些人是主动投敌。主动投敌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出于自身利益真的主动投敌人,还有一种则是执行任务,奉命“投敌”。刘夷,江西吉安人。抗战全面爆发后任第167师少将副师长。在1938年的马当战役中,第167师被日军击溃。刘夷虽然跟随残部突围而出,但等待他的却是军法审判。

更多文章

  • 一战后德国经济困境 纳粹煽动民情夺权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后,德国,经济,困境,纳粹,煽动,民情,夺权,如果说

    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德国纳粹党的崛起紧密相连,那么探寻德国纳粹党崛起的国内政治经济根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战争赔款与鲁尔危机纳粹的崛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一战结束后的十余年间,德国经济呈现倒“U”型起伏,德国纳粹党的命运也随此起伏波动。一战后,德国的政

  • 盘点:成吉思汗一生中最经典十大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盘点,成吉思汗,一生,中最,经典,十大,战役,野狐,之战,集

    一、野狐岭之战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1211年,成吉思汗进攻金国野狐岭。主持军事的完颜承裕将兵力遍布野狐岭长城各个地方,他则坐镇中央,凭借山势和长城之险要,阻挡蒙古人。山势和长城固然能加强军队的防御能力,但同时也分散了兵力。成吉思汗大军一抵达野狐岭就发动了进攻。蒙古骑兵全部下马,木华黎亲自率领敢死队

  • 抗日战争:左权巧用一战术就拖垮日军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抗日战争,左权,巧用,战术,拖垮,日军,抗日战争,时期,八路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曾进行过一次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自战役打响一个半月来,在八路军连续大规模破袭和攻击下,华北日军损失惨重。而 心气正旺、一直想“有一番作为”的日军司令多田骏接连“出丑”,不禁恼羞成怒,叫嚷着要给八路军“加倍回击

  • 中国为何拒绝与越南联手削弱美日同盟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为何,拒绝,越南,联手,削弱,美日,同盟,中越,自古

    中越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联系,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两国却由“同志加兄弟”一变而为“最直接和最危险的敌人”。苏联在1970年代推行的全球扩张战略对中越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越南请苏联专家打道回府越南抗美战争之初,中国即给予坚决的支持。1962年夏,中

  • 荒唐岁月里:数以千计的知青埋骨缅甸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荒唐,岁月,数以千计,知青,埋骨,缅甸,昆明,冬天,并不,总

    昆明的冬天,并不总是温暖如春。一个阴郁的冬日,王曦蜷缩在蓝色将校呢大衣里,抱着电暖气,讲起了那段不入正史的知青往事。故事在缅甸的热带丛 林中展开,九死一生的异国征战,无奈的结局,让眼前这个年近六旬、并不挺拔的老人,眼中闪过切·格瓦拉一般的骄傲。金三角搏命15载,能活着回来,他是荒 唐

  • 林彪被友军枪击下马 一子弹换十车子弹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林彪,友军,枪击,下马,子弹,十车,平型关,激战,威震天下

    平型关激战威震天下,“常胜将军”美名一夜遍神州。八路军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五台山五师分兵经略三晋。林彪喜极而悲,阴沟里翻船,挨了影响他政治生涯的一粒冷枪。骁将自有骁将的礼节,卫立煌探望林彪的礼物与众不同:一百万发步枪子弹、二十五万枚手榴弹和一百

  • 苏联战胜小国芬兰付出代价 伤亡百万人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苏联,战胜,小国,芬兰,付出,代价,伤亡,百万人,20世纪

    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拥有巨大的军事实力:军队人数多达500万,以及包括空军的强大的各军种部队,看起来似乎是不可战胜的。1939年8 月,苏联和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使得苏联可以在波罗的海地区大干一场。在尽力迫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妥协(这是将它们吞并到苏联的 前奏)以后,苏联

  • 1941年斯大林为何对德军的侵犯闭口不谈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1941年,斯大林,为何,德军,侵犯,闭口不谈,本文,载于

    本文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2期,原标题为“1941年夏苏军惨败的不解之谜”严秀老先生曾撰文谈及发生在1941年的咄咄怪事:希特勒全面进攻苏联的前一周,苏联塔斯社正式发表声明,称德国决不会进攻苏联,且言之凿凿。以下是1941年6月14日延安《解放日报》刊登的声明(有删节

  • 抗战中牺牲的将领为何曾背负汉奸骂名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抗战,牺牲,将领,何曾,背负,汉奸,骂名,到底,是以,明志

    到底是不是以死明志1940年5月16日下午,湖北省宜城市南瓜店十里长山,这绝对是一场惨烈的鏖战,日军第39师团在第3飞行团独立轻轰炸第44战队、第75战队和20余门大口径重炮的直接掩护下,投入5000余兵力。这天是晴天,但从早到晚整个战场都笼罩在炸弹、炮弹和手榴弹的爆炸硝烟中,战斗几乎全都是在烟雾中

  • 中国军官亲历美航母 起降体验逮捕着舰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军官,亲历,航母,起降,体验,逮捕,着舰,当今,参观

    当今参观过航母的大有人在,然而乘军用飞机在航母上起降过的人,则寥若晨星。我在泰国工作期间,曾乘坐美军“灰狗”运输机在“独立”号航母上起降,并极为罕见地对航母核心区域进行了参观。美军在此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塑造公众形象和对外展示武力的做法,令我印象深刻。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