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益州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益州之战的过程及结局历史影响

益州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益州之战的过程及结局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49 更新时间:2023/12/4 17:54:59

益州之战(公元212年-214年)是东汉末年刘备与益州牧刘璋争夺益州的一场战争。

自赤壁之战后,刘备领有荆州,为实现《隆中对》跨有荆、益的计划,已有意图进攻益州。此时刘璋受制于据守汉中的张鲁,又有强大的曹操意图攻取汉中,对蜀地构成威胁,张松于是劝刘璋欢迎刘备入蜀,以增强实力自保,刘璋于是请刘备入蜀。刘备入蜀后初期与刘璋关系良好,刘璋更给兵士予刘备和让他督白水军,让他进攻张鲁,刘备到了葭萌后就不再前进。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并发动战争。刘备一直向成都逼近,诸葛亮、张飞和赵云亦入蜀助战,但刘备军队在雒城时受阻一年,直至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刘备围困成都,刘璋才向刘备投降。

背景

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荆州四郡,即等待机会进图益州。汉中张鲁的官职原本是刘璋的父亲刘焉所授,刘焉死后,张鲁以刘璋暗弱,不再听从刘璋的号令,刘璋为此将张鲁的母亲及弟弟处死,又派庞羲攻击张鲁,但多次被张鲁击败。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刘璋派张松前往与曹操交好,但张松没有受到曹操礼待,回蜀后劝谏刘璋与曹操断绝,而与刘备交好。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闻曹操要率军进取汉中,非常担忧,张松建议刘璋邀请刘备入川,让其攻打张鲁,防卫益州。刘璋于是派遣法正、孟达领兵四千人迎接刘备,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卓膺等将领入川。刘璋设宴款待刘备之后,派兵增强刘备的军力,又让刘备督白水军,让其攻打张鲁。刘备率军进驻葭萌,并未立即发动对张鲁的战事,而是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攻打孙权,孙权向刘备求救,刘备于是向刘璋请求增兵一万,但刘璋只答应给刘备兵四千。张松见刘备要回荆州,写信劝刘备留下,但被哥哥张肃发现,张肃将张松举报后,刘璋将张松处死,刘璋下令守关将领之文书不要再送达刘备。刘备召白水督杨怀、高沛,责备他们对客人无礼,把这两人处斩。刘备率领军队直接进驻关头,吞并了杨怀、高沛的部队。继续进军,占领涪城。双方关系彻底破裂。

过程

初期

建安十八年(213年),益州从事郑度听到刘备起兵的消息,对刘璋说:“左将军刘备孤军深入,远道来袭,他部下士兵不到一万人,而且将士并未全心归附他,军队又没有辎重,只能靠抢掠田野的庄稼为食。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把巴西与梓潼境内的百姓全部驱赶到内水、涪水以西,把巴西与梓潼仓库中的粮食物资以及田野里的庄稼全部烧掉,咱们高垒深沟,静待变化。刘备率军前来挑战,咱们坚守不出。他们无处抢掠粮草,不过一百天,必然会自动撤退,等他们后退时咱们再出击,一定可以捉到刘备。”刘备听到消息后,十分忧虑,向法正询问对策,法正说:“刘璋最终不会采用郑度的计策,您不必担心。”刘璋果然对部下说:“我听说过抵抗敌人以保护百姓;从未听说要迁徙百姓来躲避敌人的。”不用郑度的计策。刘璋派部将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等抵抗刘备,都被击败,退守绵竹,吴懿向刘备大军投降。刘璋又派护军南阳人李严、江夏人费观统帅驻在绵竹的各路军马,但李严、费观也率领自己的部下向刘备投降。刘备军队的势力更加强大,分派部下将领去占领周围各县。刘璝、张任与刘璋的儿子刘循退守雒城,刘备进军把雒城围住。张任率军出城,在雁桥与刘备军大战,张任军战败,张任战死。

中期

建安十九年(214年),诸葛亮留关羽留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兵溯长江而上,攻克巴东。至江州,打败并生擒了巴郡太守严颜。张飞呵斥严颜:“我大军已到,你为什么不投降,而敢率军顽抗!”严颜说:“你们无理夺取我江州,江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大怒,命令左右部属把严颜拉出去斩首。严颜形容举止不变,说:“砍头便砍头,发什么火!”张飞佩服严颜的胆魄,将他释放,并让他做自己的宾客。诸葛亮派遣赵云经外水出兵平定江阳、犍为,派张飞平定巴西、德阳。

刘备围攻雒城近一年,庞统被流矢射中而死。法正写信给刘璋,分析了形势强弱,并说:“左将军刘备起兵后,对您仍有旧情,实际上没有恶意。我认为您应改变态度,以保住家门的尊贵。”刘璋未予答复,刘备攻破雒城,进而包围了成都,诸葛亮、张飞、赵去也率兵前来会合。

后期

马超知道张鲁是个不值得与其计议大事的人,张鲁的部将杨昂等人又多次诋毁他的才能,因此心中忧郁。刘备派建宁督邮李恢前去游说马超,马超便从武都逃到氐人部落,秘密写信给刘备请求归降。刘备派人制止了马超,但暗中派兵给以帮助。马超来到成都,刘备命他率军驻扎城北,成都城内的人非常震惊,心中恐惧。

刘备包围成都数十天,派从事中郎涿郡人简雍进城劝降刘璋。此时城中还有精兵三万人,粮食和丝帛可以支持一年,官吏和百姓都愿死战到底。刘璋说:“我们父子统领益州二十余年,对百姓没有什么恩德。百姓苦战三年,暴尸荒野,实在是因为我刘璋的缘故,我怎能安心!”因此命令打开城门,和简雍同乘一辆车出来投降,部属无不伤心落泪。刘备把刘璋安置在公安这个地方,归还他的全部财物,让他佩带振威将军印绶。

结果

刘备入成都,自领益州牧,大宴士卒,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对有功将佐论功行赏、加官晋爵。同时,采纳刘巴建议,铸直百钱,开办官市,稳定物价,恢复生产,很快巩固了在益州的统治地位。

影响

刘备自此夺得益州,领益州牧,将刘璋安置到公安。刘备得益州后,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跨有荆、益”的计策,为刘备建立了一个稳固的基地。刘备夺得益州后,孙权则向刘备索取荆州,刘备只说:“我得到凉州后,定当将荆州给你。”孙权因而忿恨,并且派吕蒙袭取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与刘备争夺荆州,破坏了孙刘联盟;同时种下了日后孙权命吕蒙袭取荆州的祸根。曹操在随后一年(215年)占领汉中,危及蜀地安全,其间亦爆发过一些战役,为著益州的安全,刘备于是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动汉中之战,与曹操争夺汉中。

评价

北宋文学家苏轼评价益州之战:“先主反刘璋,兵意颇不义。孔明古豪杰,何乃为此事。”并力赞严颜的宁死不屈,称赞说:“刘璋固庸主,谁为死不二。严子独何贤,谈笑傲碪几。国亡君已执,嗟子死谁为。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泪。吁嗟断头将,千古为病悸。”

标签: 益州之战

更多文章

  • 柏林战役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柏林战役的过程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柏林战役

    柏林战役,二战中欧洲战场上的最后一场重大战役,时间发生在1945年4月尾至5月初,最终结果苏联获胜,德国投降,欧战结束,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简介柏林会战又称柏林战役(1945年4月16日~5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共集中了白俄罗

  • 下邳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下邳之战的过程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下邳之战

    下邳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是东汉末年的一场战争。背景195年(兴平二年),曹操在兖州争夺战中成功击败吕布,吕布只好率领部众投奔新任徐州牧刘备。其后曹操迎接汉献帝迁都于许县,开始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时代。196年(建安元年),吕布乘刘备与袁术的战争相持不下之

  • 刘备参加赤壁之战时带了多少兵力?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即使没有八十万军队,在前线二三十万人的兵力还是有的,可是孙刘联军却只有三万二千人。周瑜率3万人,刘备和关羽、张飞率2000人,其实当时刘备手下有两万人,为何只带2000人参战呢?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何说赤壁之战前刘备有两万军队。《三国志·诸葛亮

  • 潼关之战哥舒翰为何会输?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潼关之战

    哥舒翰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如果不是最终去守潼关,败给安禄山丢掉一世英名。那么,把哥舒翰列入中国历史上的名将系列中,也不为过。在守潼关之前,哥舒翰也算得上是唐朝的常胜将军。在他守边关的时候,当时边境的百姓中流传着一首民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rdquo

  • 郅支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郅支之战过程及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郅支之战

    郅支之战是公元前36年(汉元帝建昭三年)发生于西汉与匈奴首领郅支单于之间的一次战役,郅支单于战败被杀。经过公元前56年,由于握衍朐鞮单于不得人心,匈奴发生内乱,原为左贤王的呼屠吾斯自立为郅支单于,此时匈奴内部另外亦有多名单于。前54年,郅支先后击败闰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此后呼韩邪单于南下投靠汉朝,郅

  • 彭城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彭城之战的过程及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彭城之战

    彭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5年四月,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战役背景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田荣驱逐齐王田都,杀死田市和田安后,控制齐地,自立为齐王。项羽进兵齐地,镇压田荣。同时,刘邦进入关中,再在好畴击溃章邯,最后围困章邯于废丘。随后,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被迫向汉王刘邦投降。之后几个月,刘邦

  • 井陉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井陉之战的过程及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井陉之战

    井陉之战是公元前204年,汉军与赵军之间的战役,韩信最终以少胜多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战争背景荥阳成皋一带,楚汉两军相持。刘邦决定派韩信和曹参率军北上。韩信与曹参破魏国后,刘邦收回大部分韩信兵权。之后,刘邦派韩信、张耳一同率领精兵三万向北进攻代王陈余及其所扶植的赵王赵歇。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根

  • 固陵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固陵之战的过程及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固陵之战

    固陵之战,汉五年(前202年)十月发生,是楚军为了摆脱汉军追击在固陵发起的反击战。楚汉广武相持近一年,项羽腹背受敌,兵疲粮尽,汉王刘邦遣使劝说项羽请归刘太公讲和。汉四年(前203年)八月,被迫与刘邦订立和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项羽送还太公、吕雉,率军东归。张良、陈平献策趁项羽

  • 垓下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垓下之战的过程及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垓下之战

    垓下之战,是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的一场决战。刘邦背约公元前203年,陈平与张良力劝刘邦撕毁楚、汉鸿沟和约,“击其暮归”。张、陈二人认为:“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rdq

  • 白登之围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白登之围的过程及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的事件,这也是是平城之战中最重要的战役。战争背景匈奴是位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夏代称为荤粥,商代称为鬼方,周代称为猃狁,秦代称为匈奴,其生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