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下邳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下邳之战的过程及历史影响

下邳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下邳之战的过程及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609 更新时间:2024/1/23 15:02:36

下邳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是东汉末年的一场战争。

背景

195年(兴平二年),曹操在兖州争夺战中成功击败吕布,吕布只好率领部众投奔新任徐州牧刘备。其后曹操迎接汉献帝迁都于许县,开始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时代。

196年(建安元年),吕布乘刘备与袁术的战争相持不下之际,袭取徐州,并自领徐州牧,刘备不得已被迫投靠吕布,暂屯于小沛。但不久后吕布就因为刘备聚集的兵众渐多而感到不安,领兵攻打刘备。刘备兵败,唯有投靠曹操。曹操供给他兵粮,继续屯驻小沛。

197年(建安二年),当时袁绍已经吞并了河朔,控制了冀、青、并三州,如日中天。曹操在宛城被张绣打败,袁绍在写给曹操的书信中态度骄慢,曹操大怒,担忧袁绍的强大会兼并自己,想要兴师讨伐又觉得力量不敌,于是郭嘉和荀彧二人为曹操分析袁、曹双方的十胜十败,同时力劝曹操应先趁袁绍进攻公孙瓒的机会消灭吕布,以免一旦与袁绍开战后,吕布与袁绍联手夹攻曹操。于是曹操作好攻打吕布的准备。

经过

死守下邳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再次与袁术修好,并派高顺和张辽进攻刘备,曹操虽派夏侯惇援救但被击败,沛城最终于当年九月被攻破,刘备妻子被掳,单身逃走。曹操于是在此时正式东征吕布。曹操进逼彭城时,陈宫就劝吕布迎击,以逸待劳。但吕布却认为等曹军过泗水才进攻。十月,曹操屠彭城,广陵太守陈登率广陵驻兵作为曹操先驱,先到下邳,及后吕布亲自领兵对曹操作了多次进攻,但全部都大败而还,吕布于是退保下邳城,不敢出击。

曹操后写信给吕布,陈述祸福,这令吕布畏惧,打算投降。但此时陈宫认为曹操远征,不能打持久战,劝吕布率步骑屯于城外,自己则和其他兵众据守城内,互相支援,几个月后曹操兵粮食尽后就可击败他。吕布亦同意,并打算让陈宫和高顺守城,但吕布妻子此时却称陈宫和高顺不和,吕布出城后,二人若不能同心合力就出了问题。又认为曹操昔日厚待陈宫,但仍叛迎吕布,而今吕布对陈宫不如曹操,却将城池委托给他,恐怕生变。吕布于是打消念头,不跟随陈宫的计谋。

吕布亦派属官许汜和王楷向袁术求救,袁术起初因吕布将女儿追还不嫁为由拒绝,但许汜二人则称吕布败后,袁术失去援助,亦会失败。袁术于是严兵声援吕布。吕布亦怕袁术因嫁女一事而不肯援救,打算亲自将女儿送出城,但与曹操军相遇,不能通过。

引水灌城

曹操军围困下邳一段时间但仍未能攻破,士卒疲累,于是有撤退的意思。但荀攸和郭嘉认为吕布自开战以来已经多次战败,作战的锐气已下降。认为应趁吕布未回复和陈宫的谋略未定,引兵急攻,这就可以攻破下邳。曹操于是引沂水和泗水的河水灌城。灌城一个多月后,吕布十分狼狈,于是向曹操军要求解围并投降。但陈宫坚决反对。

内叛投降

在这时候,吕布部将侯成请一人照顾他十五匹马,但那人却带着马逃走,打算归降刘备。侯成于是自己追还,马匹失而复得。众将于是合资送礼祝贺侯成,侯成亦准备酒和肉庆祝,并在吃以前先送给吕布。但吕布大怒:“我下令禁酒但你却造酒,想以酒醉对我有所图谋吧!”侯成是既忿恨又畏惧,于十二月就与宋宪和魏续等人捕捉陈宫和高顺,率领部众向曹操投降。吕布见此,领麾下登上白门楼,见曹军围困逼切,因而命令身边部下取其首级送给曹操,但部下都不忍心,于是投降。

吕布被杀

吕布投降后被缚见曹操,吕布见曹操后便游曹操让他效命,他领骑兵而曹操领步兵,这样天下将定。曹操听后心动,命人将缚绳解松一点。但一旁的刘备说不可,并以吕布曾效力丁原和董卓,但最终二人都被吕布所杀的事说明吕布不可信。曹操亦同意。曹操又见陈宫,陈宫将母亲和妻儿都交托给曹操。陈宫和吕布及高顺随后都被缢杀,并传首许昌

及后曹操收降原本与吕布有联系的臧霸、孙观、吴敦、尹礼和昌豨等当地势力,并将青、徐二州沿海数郡交给他们管理,稳定徐州。

影响

吕布被杀后,曹操消灭了吕布的势力,掌控了徐州,并免除了后顾之忧。虽然次年刘备在徐州叛变,但力量不如吕布,亦被曹操快速平定。解除了徐州的威胁,曹操能专心迎击于建安五年(200年)发动官渡之战进攻曹操的袁绍,是曹操于官渡之战中以弱胜强的因素之一。

人物评价

下邳之战,曹操在《孙子注·谋攻篇》做注解时将其引用,说:“以十敌一则围之,是将智勇等而兵利钝均也。若主弱客强,不用十也,操所以倍兵围下邳擒吕布也。”

在213年(建安十八年),曹操进爵魏公时,汉献帝在诏书里褒奖曹操下邳之战的功绩时说:“回戈东征,吕布就戮,乘辕将返,张杨殂毙,眭固伏罪,张绣稽服,此又君之功也。”

曹魏文人缪袭曾作《获吕布曲》,言曹公东围临淮,生擒吕布也,曲曰:“获吕布,戮陈宫。芟夷鲸鲵,驱骋群雄。囊括天下,运掌中。”

元朝曲作家张思廉作《缚虎行》,描绘了吕布下邳兵败后的穷途末路,曲曰:“白门楼下兵合围,白门楼上虎伏威。戟尖不掉丈二尾声,袍花已脱斑斓衣。捽虎脑,截虎爪。眼视虎,如猫小。猛跳不越当涂高,血吻空腥千里草。”

标签: 下邳之战

更多文章

  • 刘备参加赤壁之战时带了多少兵力?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即使没有八十万军队,在前线二三十万人的兵力还是有的,可是孙刘联军却只有三万二千人。周瑜率3万人,刘备和关羽、张飞率2000人,其实当时刘备手下有两万人,为何只带2000人参战呢?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何说赤壁之战前刘备有两万军队。《三国志·诸葛亮

  • 潼关之战哥舒翰为何会输?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潼关之战

    哥舒翰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如果不是最终去守潼关,败给安禄山丢掉一世英名。那么,把哥舒翰列入中国历史上的名将系列中,也不为过。在守潼关之前,哥舒翰也算得上是唐朝的常胜将军。在他守边关的时候,当时边境的百姓中流传着一首民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rdquo

  • 郅支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郅支之战过程及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郅支之战

    郅支之战是公元前36年(汉元帝建昭三年)发生于西汉与匈奴首领郅支单于之间的一次战役,郅支单于战败被杀。经过公元前56年,由于握衍朐鞮单于不得人心,匈奴发生内乱,原为左贤王的呼屠吾斯自立为郅支单于,此时匈奴内部另外亦有多名单于。前54年,郅支先后击败闰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此后呼韩邪单于南下投靠汉朝,郅

  • 彭城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彭城之战的过程及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彭城之战

    彭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5年四月,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战役背景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田荣驱逐齐王田都,杀死田市和田安后,控制齐地,自立为齐王。项羽进兵齐地,镇压田荣。同时,刘邦进入关中,再在好畴击溃章邯,最后围困章邯于废丘。随后,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被迫向汉王刘邦投降。之后几个月,刘邦

  • 井陉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井陉之战的过程及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井陉之战

    井陉之战是公元前204年,汉军与赵军之间的战役,韩信最终以少胜多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战争背景荥阳成皋一带,楚汉两军相持。刘邦决定派韩信和曹参率军北上。韩信与曹参破魏国后,刘邦收回大部分韩信兵权。之后,刘邦派韩信、张耳一同率领精兵三万向北进攻代王陈余及其所扶植的赵王赵歇。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根

  • 固陵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固陵之战的过程及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固陵之战

    固陵之战,汉五年(前202年)十月发生,是楚军为了摆脱汉军追击在固陵发起的反击战。楚汉广武相持近一年,项羽腹背受敌,兵疲粮尽,汉王刘邦遣使劝说项羽请归刘太公讲和。汉四年(前203年)八月,被迫与刘邦订立和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项羽送还太公、吕雉,率军东归。张良、陈平献策趁项羽

  • 垓下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垓下之战的过程及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垓下之战

    垓下之战,是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的一场决战。刘邦背约公元前203年,陈平与张良力劝刘邦撕毁楚、汉鸿沟和约,“击其暮归”。张、陈二人认为:“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rdq

  • 白登之围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白登之围的过程及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的事件,这也是是平城之战中最重要的战役。战争背景匈奴是位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夏代称为荤粥,商代称为鬼方,周代称为猃狁,秦代称为匈奴,其生活以

  • 赵灭中山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赵灭中山之战的结果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山

    赵灭中山之战,是战国中期的一场战争。从公元前307年打到公元前296年结束,共计12年的时间。背景赵国方面中山国位置图当时赵国除了有强秦的威胁外,中山国也是赵国的一个心腹之患。中山自魏文侯时期复国后,便雄据在河北中部一带,几乎将赵国一分为二。在赵武灵王即位以前,就依持齐、魏两国的支持,侵略赵国,成为

  • 垂沙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垂沙之战的结果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垂沙之战

    垂沙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01年,是齐国、韩国、魏国联军攻打楚国的一场战争。历史背景垂沙之战战国中期,齐与楚,本来坚持“合纵”,但是楚怀王改变联齐抗秦政策,转而与秦昭王联合。齐国便伺机报复楚国。齐在孟尝君执政时,继续采用“合纵”之策,并远交近攻,联合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