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樊城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樊城之战结局及历史影响

樊城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樊城之战结局及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883 更新时间:2024/1/24 14:12:38

樊城之战(公元219年)是蜀魏争雄间的一场著名战役,对三国态势产生重要影响。

背景形势

樊城之战中的蜀汉军队统帅关羽

刘备获得荆州(今湖北湖南大部、河南南部)后,刘备方与孙权方为争夺荆州(指刘备控制的今湖北湖南大部地区),斗争愈发激烈,刘备,亲率主力前往荆州,支援镇守荆州的关羽。

由于曹操从张鲁手里夺取汉中(今陕西南部地区),益州(今四川大部,重庆大部)不稳,刘备只得和孙权签订湘水之盟划分荆州。后来,刘备回师益州,在巴西(今四川东部)张飞率军击退。后刘备发动汉中之战,意图夺取当时曹操控制的汉中之地。

219年,刘备军再度进军汉中,夏侯渊、张郃军与刘备军相持。后夏侯渊被刘备所杀,张郃收兵固守汉中,双方继续相持。而曹操及曹彰的援军未有帮助,最后曹操无功而还,班师长安,于是刘备获得汉中。同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曹仁南征

218年十月之前,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屡受挫折,要求成都的诸葛亮派出援兵。诸葛亮接受杨洪“若无汉中,则无蜀矣”的意见,立即发兵援救。曹仁也在这段时间屯兵樊城准备南征关羽,但同年十月侯音在宛叛魏,曹仁率军平叛并于219年正月屠宛。不过,219年黄忠在斩杀夏侯渊之后,曹军整体陷入被动,曹仁也只好转为守势。

水淹七军

219年7月,关羽率领部队北伐荆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出大将于禁率领七军(合计约三万人左右)援救襄樊。当时连绵大雨,汉水暴涨,水高五至六丈,于禁所率领的七军全为汉水所淹。于禁、庞德上高处回避。于禁未能逃脱,被俘。关羽乘机领水军攻击于禁、庞德,庞德被甲持弓,向关羽的军队射箭,射出的箭箭无虚发,但庞德麾下将军董衡、部曲将董超有意投降,被庞德所处斩。关羽带兵加紧进攻,而庞德的箭亦射尽。庞德对其部将成何说:“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我曾听说过,良将不会怕死而苟且偷生,烈士不会诋毁志节而苟活求全,今天就是我将死的日子。)”庞德愈战愈勇,但最后部下仅剩三人,庞德遂乘小船欲逃往曹仁处,但小船入水而浸,被生擒。

威镇华夏

后来,被俘的于禁投降关羽,关羽亦想劝降庞德,说:“卿兄在汉中,我欲以卿为将,不早降何为?(你的哥哥庞柔就在汉中〈此处指汉中王刘备手下〉当官,我也想用你为我军将领,为什么不尽早投降?)”庞德宁死不降,关羽将其处斩,并留下一句遗言:“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我宁愿当国家的鬼,也不愿当贼人的将领!)”曹操知道兵败后,叹息说:“我认识了于禁数十年,但当有危难时,于禁反而不如刚投靠魏的庞德!”关羽取得重大胜利,获于禁降兵三万,附近盗贼皆投靠关羽,一时威镇华夏。关羽再派兵围攻襄阳,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遂降。陆浑变民孙狼亦杀县政府主簿,投靠关羽,关羽命其作游击工作,骚扰曹操后方。

此时,麋芳、士仁供给军资,不能完全满足关羽大军所需,关羽言:“还当治之”,二人咸怀惧不安。

大军镇压

此时,曹操欲想迁都,避关羽之锐气,但司马懿与蒋济劝阻,他们指出孙权可以牵制关羽。当时关羽面对大军降于自己帐下,粮食供应出现问题,所以派人抢夺东吴孙权的湘关米粮,孙权对此感到十分厌恶,所以曹操派人连络孙权,叫其出兵偷袭关羽后防。

曹操将驻守宛城的徐晃、豫州的吕贡、兖州的裴潜及曹植作援军,再将张辽从合肥调往樊城以抗关羽,自己亦亲征。但行军之日,曹植被曹丕灌醉,无法出兵。曹操的谋臣桓阶认为,曹仁、吕常便足以抵抗关羽,曹操遂至摩坡停下,派将领朱盖、殷署率十二队部队(《三国志》中作十二营,当时一营约1000人左右)增援徐晃。

白衣渡江

已下决心夺取荆州的孙权,决定征讨关羽,先派吕蒙攻打南郡治所江陵、公安。吕蒙以数万精兵埋伏于船,部分士兵则穿着白衣假扮商人,到达烽火台下停船。荆州士兵不觉有诈,吴军袭取烽火台,将烽火台所有士兵缚好,并悄悄地袭取荆州,故关羽未知荆州遭袭。吕蒙顺利到达江陵、公安,守将士仁、麋芳投降。陆逊攻秭归、枝江、夷道,全部皆陷落。而后吕蒙优待荆州百姓,下令军队不可擅取百姓东西,并发放荆州内的储备军粮供给当地百姓,得到了荆州民众赞许。

汉军败走

包围襄樊的关羽军与徐晃率领的曹魏援军交战。由于,徐晃军具有兵力优势,关羽军接连遭到击败,降汉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郡长战死。关羽得知荆州已失,只得退守麦城。

此时,关羽士卒的家属大部分住在荆州。在吕蒙的统战政策下,关羽士卒无心恋战,纷纷逃亡,抵达麦城时,士卒只余下不足数百人。(但根据田福生推算,关羽败退至麦城时,军队应当还有2万左右。因为根据麦城的规模,加上城外有数万吴军围困,仅仅几百人,是无法固守麦城一个月的。)

战争结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二月,关羽决定突围,希望能回到益州。关羽在城头上立幡旗,做假人,假装投降,突围而出,走临沮小路。路上解散军队,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记载:“兵皆解散,尚十余骑。”关羽在夹石被吴军马忠部的绊马索所重伤,最后在章乡被马忠部下所擒,被孙权斩杀。至此,襄樊战争正式结束。

后续

孙权在杀了关羽后,传为了嫁祸曹操,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曹操厚葬了关羽。

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魏王位,是年篡汉,建立魏朝。

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决定起兵伐吴。是年,张飞被部将所害。刘备不听众臣劝告,坚持伐吴,是为夷陵之战,起初进军顺利,但在东吴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后采取坚守不战的策略,蜀汉进军困难。最后于222年被陆逊用火攻击败,退至永安,223年托孤于诸葛亮后去世。之后,汉吴关系缓解。

观点

章太炎在所著的《訄书》中认荆州之失,关羽难辞其责,自身也为孙权所杀。但半年的攻防战中,蜀中竟不派兵往援,任其覆灭:“关羽,世之虎臣,……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以厌人心,不除则易世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以陨关羽之命。”认为诸葛亮因关羽破坏隆中对所需要的“联吴抗曹”政策,宁可牺牲荆州,借东吴之手除掉关羽。但失去荆州及数万将士,无论对刘备集团还是对诸葛亮的隆中对都是重大打击,且并无记载能证明诸葛亮明知孙权有异动而不作为,或其能不经过刘备而自行决定是否出兵援助关羽。关羽除在北伐初期连战连捷时曾向刘封孟达请求增兵外,并未求援于益州,且吕蒙袭取荆州在建安二十四年十月,刘备部下宜都太守樊友等逃走在十一月,此后陆逊即占领秭归,道路断绝,刘备方已难派出援军,而此时距十二月关羽败亡只有一个月了。

标签: 樊城之战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夷陵之战结局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Xiāotíng](今湖北宜都北)之战)是发生于三国时期的一场战役。战争背景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趁关羽北伐樊城的空档,背盟偷袭刘备控制的荆州地区,进而擒杀刘备部下大将关羽,正式与蜀汉方撕破脸。隔年,远在洛阳的曹操去世,刘备听到消息后,为了探取

  • 中国古代武器之连弩设计原理 连弩图片模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连弩

    连弩,又称为“诸葛弩”,相传是诸葛亮所制,可连续发射弩箭。简介由于连弩用箭没有箭羽,使铁箭在远距离飞行时会失去平衡而翻滚,且木制箭杆的制作要求精度高,人工制作难度大,不易大量制造使用。明朝以后,由于火器迅速发展,弩便不再受重视。介绍连弩又称“诸葛弩”,

  • 赤壁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赤壁之战的过程及结局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发生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南取荆州曹操经200年官渡之战、207年北征乌桓,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建安十三年正月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后,立即开始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准备向南用兵。208年7月秋,曹操南下,以下荆、吴。不久,刘表在8月间病逝,而曹操接受

  • 长坂坡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长坂坡之战的过程及结局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坂坡之战

    长坂坡之战发生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地点在今宜昌当阳附近的长坂坡,战斗双方是刘备和曹操。历史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亲自率军南下荆州。当年八月,刘表病逝,次子刘琮即位后即不战而降,却不敢将此事告知给刘备,刘备对此事也并不知情。刘备有所发觉后,遣人去问刘琮,刘琮令宋忠召刘备宣旨。而当时曹

  • 益州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益州之战的过程及结局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益州之战

    益州之战(公元212年-214年)是东汉末年刘备与益州牧刘璋争夺益州的一场战争。简介自赤壁之战后,刘备领有荆州,为实现《隆中对》跨有荆、益的计划,已有意图进攻益州。此时刘璋受制于据守汉中的张鲁,又有强大的曹操意图攻取汉中,对蜀地构成威胁,张松于是劝刘璋欢迎刘备入蜀,以增强实力自保,刘璋于是请刘备入蜀

  • 柏林战役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柏林战役的过程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柏林战役

    柏林战役,二战中欧洲战场上的最后一场重大战役,时间发生在1945年4月尾至5月初,最终结果苏联获胜,德国投降,欧战结束,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简介柏林会战又称柏林战役(1945年4月16日~5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共集中了白俄罗

  • 下邳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下邳之战的过程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下邳之战

    下邳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是东汉末年的一场战争。背景195年(兴平二年),曹操在兖州争夺战中成功击败吕布,吕布只好率领部众投奔新任徐州牧刘备。其后曹操迎接汉献帝迁都于许县,开始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时代。196年(建安元年),吕布乘刘备与袁术的战争相持不下之

  • 刘备参加赤壁之战时带了多少兵力?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即使没有八十万军队,在前线二三十万人的兵力还是有的,可是孙刘联军却只有三万二千人。周瑜率3万人,刘备和关羽、张飞率2000人,其实当时刘备手下有两万人,为何只带2000人参战呢?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何说赤壁之战前刘备有两万军队。《三国志·诸葛亮

  • 潼关之战哥舒翰为何会输?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潼关之战

    哥舒翰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如果不是最终去守潼关,败给安禄山丢掉一世英名。那么,把哥舒翰列入中国历史上的名将系列中,也不为过。在守潼关之前,哥舒翰也算得上是唐朝的常胜将军。在他守边关的时候,当时边境的百姓中流传着一首民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rdquo

  • 郅支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郅支之战过程及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郅支之战

    郅支之战是公元前36年(汉元帝建昭三年)发生于西汉与匈奴首领郅支单于之间的一次战役,郅支单于战败被杀。经过公元前56年,由于握衍朐鞮单于不得人心,匈奴发生内乱,原为左贤王的呼屠吾斯自立为郅支单于,此时匈奴内部另外亦有多名单于。前54年,郅支先后击败闰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此后呼韩邪单于南下投靠汉朝,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