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蒙古军队真的战无不胜吗?蒙古军队行军布阵方式

蒙古军队真的战无不胜吗?蒙古军队行军布阵方式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74 更新时间:2024/2/24 5:20:04

蒙古军队到底有多厉害?这是世界历史学家们十分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传统的观点认为,蒙古军队最善于的就是以战养战,屠城增加物资。当然,在这里边他们的行军布阵也是战力凝聚的重要方式。

蒙古军队

蒙古士兵的装备情况,也是历史学家热衷于讨论的问题。总的来说有两种观点,其中一种认为,蒙古兵的装备与10至11世纪的辽国(契丹)兵类似,以复合弓为主,但装备算得上比较精良。

这种观点是基于卡皮尼的出使报告。卡皮尼是天主教方济各会修士,13世纪40年代,他曾奉罗马教皇英诺森四世之命出使蒙古帝国首都哈剌林。对于这次出使,后将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卡皮尼在出使报告中如此写道:

他们(指蒙古兵)至少携带下列武器:两到三弓,或至少一张良弓;满满三箭袋的箭;一把斧子;若干尺用来拖拉战争器具的缰绳。那些富裕的士兵则配备刀剑,他们的战马配有马甲,他们有头盔和胸甲。

而依《辽史》记载,每名辽兵要配马三匹,铁甲九件,还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配备马鞍垫、缰绳、马甲皮、马甲铁;每人要配弓四张,箭400支,长短枪、铁骨朵、斧、钺等各一件,还要准备系马绳200尺。

相比之下,蒙古兵携带的装备要比辽兵要少,但是,他们也因轻便而获得了机动性。这一点至关重要。

另一种观点认为,蒙古帝国刚开始时并不强大,只有少数人才配备武器。除了复合弓以外,其的武器装备都是在战场上斩获的战利品。直到后来,蒙古人才有一套专业的装备其军队的体系。

蒙古人使用的主要武器是复合弓。这种弓由干、角、筋、胶、丝等材料制成,其最大射程能达到500米,有效射程为300米左右。这种弓比西欧十字军使用的十字弓要好得多。十字弓虽然穿透力也比较强,但有效射程只有75米左右。十字弓最大的劣势是无法兼顾射程和准确度。直至14世纪,威尔士人和英格兰人才制作出可与复合弓匹敌的长弓,其有效射程为220米。

与持长弓和十字弓的弓箭手不同,蒙古人和其他游牧民族,以及中东的弓箭手在拉弓时都会使用拇指环,以减轻弓弦对拇指产生的压力。《十字弓》一书作者、公元19世纪的历史学家、工程师加尔韦说,使用拇指环会使拉弓变得更轻松,从而可以加快拉弓的频率。

复合弓的杀伤力还取决于箭头。制造箭头的材料有铁、钢、角或骨,它们因士兵的经打磨而锋利无比。箭头的长度在2英寸左右,每种都有不同的功能,有的用来射穿盔甲,有的用来发射信号。

但复合弓也有缺点。其主要的缺点是,潮湿的天气会降低它的效用。如果在雨天使用,复合弓可能就毁了。因此,如果游牧民族不得不在雨中与农耕民族作战,他们将要么选择混战要么选择逃走。游牧民族通常会选择撤退,他们的马上骑射功夫虽然名闻天下,但是,地面上的刀枪功夫却不如农耕民族。

蒙古军队善于充分发挥武器的优势。由于复合弓的射程远,蒙古人往往用它来震慑敌人,经常制造“箭雨”以破坏敌军的阵形。如果蒙古弓箭手想追求命中率,他们会选择在150米以内开始射击。蒙古军队也会使用标枪、长矛、刀剑、套索等武器,但这些武器并非主要武器,因此在这里不作介绍。

兵器时代,战马和弓箭是最强大的武器,而偏偏蒙古军队都占据了。

标签: 蒙古

更多文章

  • 宋元战争的结局改变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元战争

    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弱宋”二字似乎是把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盖棺定了论。的确,按中国传统对王朝的评

  • 樊城之战徐晃对战关羽是怎么赢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樊城之战,徐晃,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时,关羽围攻樊城,借着汉水暴涨。关羽水淹七军,让曹魏的兵马几乎全军覆没。关羽围困樊城,曹仁岌岌可危之际,曹操派了徐晃前去协助曹仁对抗关羽。这一战徐晃在对上关羽时打赢了,那么徐晃是怎么赢了关羽的呢?关羽樊城是曹魏在荆州的重要据点,一旦樊城失守,那么由此以北的广袤平原无险可守,曹魏只得退回宛

  • 函谷关之战为什么秦攻五国而齐不救?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函谷关之战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在合纵攻秦之战中,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军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进攻秦军的作战。函谷关之战秦国的东向扩张和张仪的连横策略,严重威胁到东方各国。二年,在齐、楚、燕、赵、韩等国支持下,魏王驱逐张仪,改用公孙衍为相,行“合纵”之策。次年,在公孙衍

  • 东魏西魏间的沙苑之役过程介绍 沙苑之役的结果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沙苑之役

    沙苑之役,发生于东魏天平四年,也即公元537年,当时处于南北朝时期的东魏西魏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沙苑之役的参战双方分别是东魏丞相高欢亲率的二十万军队,西魏宇文泰领兵的不足万人的轻骑军队,双方在沙苑一带展开激战,西魏宇文泰一举得胜,大败东魏高欢率领的二十万大军,高欢公带随从数骑逃脱。沙苑之役 路

  • 官渡之战曹操赢袁绍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官渡之战,曹操,袁绍

    简述官渡之战,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

  • 马拉松战役的胜利对希腊的意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拉松战役

    马拉松战役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雅典以微小的代价战胜了十倍于己的敌人。对希腊联军来说,马拉松战役具有积极的战役战略意义:首先马拉松战役中希腊联军取得了胜利,这为希腊的反抗战争树立了信心,带来了希望;其次,马拉松战役结束后希腊人民更加团结,提高了希腊人民的凝聚力;最后这场战役为希腊人民提供了一个打败波

  • 长平之战如果赵括没有代替廉颇结局会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参战人数赵军45万人,秦军保守估计也在百万以上。从国家战略到具体战术,军事家直到现在都在探讨它的得失。长平之

  • 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称霸的关键战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文公

    春秋时期的诸侯王大多都与周王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也不例外,据《左传》记载,晋文公本名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后来的晋国国君,也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图片来源于网络除了任用管仲顺遂朝野而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中第二位称霸的帝王。历史上著名的“齐桓晋文&rdq

  • 手取川之战到底是真的假的?手取川之战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手取川之战

    之所以有手取川之战真的假的这样的争议是有原因的,因为这场战役发生在1577年,对于现在而言,是一场历史性的战斗,对于这场战斗的规模以及经过等只能通过历史记载来了解,历史记载是了解手取川战争的重要线索,然而历史上关于手取川之战的记载并没有那么清晰明了,在历史记载中并没有详细说明手取川之战的规模,甚至连

  • 沙苑之战的失败:由一错再错铸成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沙苑之战

    沙苑之役,发生于东魏天平四年,也即公元537年,当时处于南北朝时期的东魏西魏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沙苑之役的参战双方分别是东魏丞相高欢亲率的二十万军队,西魏宇文泰领兵的不足万人的轻骑军队,双方在沙苑一带展开激战,西魏宇文泰一举得胜,大败东魏高欢率领的二十万大军,高欢公带随从数骑逃脱。沙苑之战在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