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半小时福建水师全军覆没:马江海战失败原因

半小时福建水师全军覆没:马江海战失败原因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425 更新时间:2023/12/11 0:57:30

马江海战是1884年8月23日发生在福建马江一带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交战双方是清政府的福建水师孤拔率领的法国舰队,这次交战仓促应战的福建水师与法国舰队仅仅战斗了半个小时就全军覆没,福建水师的舰船全部被击沉、击毁,水师官兵大部分战死沙场,下面就说一下马江海战中为国英勇捐躯的管带。

马江海战

马江海战中为国英勇捐躯的管带有:“飞云”管带高腾云,“福星”管带陈英,“威”管带许寿山,“福胜”管带叶琛,“建胜”管带林森林等。

“福星”舰管带陈英指挥官兵击退45号艇后,急令起锚,调转船头攻击敌舰。陈英不顾“弹火雨集,血肉风飞,犹屹立指挥,传令击敌”。他的随从劝他暂避敌锋,他对部下说“此吾报国日矣!吾船与炮俱小,非深入不及敌船”,下令冲敌舰。孤拔指挥3艘军舰围攻“福星”。陈英大呼“大丈夫食君之禄,当以死报!今日之事,有进无退!”指挥所有火力猛击法军旗舰,但因炮小未能击中敌军要害,在望台督战的陈英却不幸中炮身亡。

“建胜”开炮击中孤拔旗舰,轻伤其舰首。敌舰以重炮还击,“建胜”多处中炮,管带林森林阵亡。

管带叶琛指挥的“福胜”舰开战后尾部中炮起火,但仍坚持不退。叶琛战斗中面部受重伤,忍痛督炮连中敌舰,最后饮弹身亡,“福胜”舰亦被击沉。海战开始后,“振威”舰最快做出反应,“振威”管带许寿山,迅速反击,并冒着炮火登上望台指挥,最后32岁的许寿山被敌舰机关炮击中,壮烈牺牲。

马江海战失败原因

马江海战发生在1884年8月23日,在这场战役中清政府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虽然法国人在战前通知了清政府要开战,但是昏聩的清政府闽浙总督璟却对福建水师官兵封锁了这一消息,并且妄图让法军延期开战,最后战役在8月23日这一天爆发,战斗仅仅进行了半个小时福建水师就全军覆没。下面说下一年马江海战失败原因。

马江海战失败原因一:马江海战之所以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造成清政府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的惨重损失,主要的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的。7月12日法军军舰就在孤拔的率领下进入了马江军港,而清政府明明知道法军军舰来者不善,但是还是严令福建水师“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也斩。”“彼若不动,我亦不发。”在这样的命令之下,福建水师官兵只能是眼睁睁看着法国军舰做好各种战斗准备,之后法军通知了闽浙总督何璟要开战,而何璟却妄图改变开战日期,对福建水师封锁了消息,最终导致福建水师在没有准备的条件下仓促应战,最终导致了福建水师的惨败。

马江海战失败原因二:在马江海战中先后进入马尾港的法国军舰有10艘,总吨位约15000吨,装备火炮77门,而中国军舰虽有11艘,但总吨位仅9800吨,装备火炮50余门。且中国舰队的军舰大都采用立式蒸 汽机,机器在水线之上,又无护甲,极易被破坏,装备的火炮又基本都是前膛炮,既没有装甲,威力、射速又都不如法国军舰装备的后膛炮,更为不利的是,法国舰队还装备了当时的新式武器机关炮、鱼雷。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装备上福建水师要远远落后于法国军舰,这也是导致清镇府在马江海战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江海战主要内容

马江海战发生在1884年8月23日,交战的地点就是在福建附近的马江,也称作马尾,交战的双方是清政府的福建水师和法国舰队,交战的结果是福建水师全军覆没,马江海战后清政府被迫对法国宣战。

1884年7月14日,法国军舰在孤拔率领下进入马尾军港,受到了清政府的友好款待。清政府命令福建水师各舰:“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也斩。”法国军舰在马尾军港经过精细的侦查,占据了有利地形,做好战争的一切准备之后,于1844年8月23日向闽浙总督何璟发出战书,何璟却愚蠢昏聩的向福建水师封锁了消息,命精通法语的福建船政著名工程师魏瀚乘船前往法方,要求延至次日开战。而法国舰队旗舰“窝尔达”号看见中国方面驶来一船后,认为是中国军舰来袭,立即向中国舰队开火,马江海战爆发。

马威海战福建水师仓促应战,很多舰船没有来得及起锚就被法国军舰击沉,战斗进行了半个小时就结束了,福建水师兵船11艘、运输船19艘,全被法舰击沉、击毁,官兵阵亡521人,受伤150人,下落不明者51人。法军仅死6人,受伤27人,有两艘鱼雷艇受重伤,其余为轻伤。8月24日上午,法军炮舰用大炮轰毁福州造船厂。8月25日,法海军陆战队一部在罗星塔登陆,夺去了3门克虏伯大炮。之后,法舰逐次轰击闽江两岸炮台,炸毁无数民房,然后鱼而出,退至马祖澳。

以上就是马江海战主要内容,从马江海战主要内容可以看到清政府的昏聩无能,也可以看到法国侵略者的肆行无惮,更是说明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马江海战纪念馆

马江海战发生在1884年8月23日,在这一天法国军舰向马尾海港的福建水师发起了攻击,战斗进行了半个小时,最终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福建水师在这场战役中796名官兵阵亡,牺牲的福建水师官兵被安葬于马限山麓,1886年,在这里建立了马江昭忠祠,1983年成立马江海战纪念馆。

马江海战纪念馆又名昭忠祠,是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州城东17公里处马尾区马限山东南麓,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为纪念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阵亡官兵,1886年12月建成昭忠祠。1983年重修,辟为马江海战纪念馆。陈列分两大部分:以文物、照片、模型等反映福建船政局的兴衰史;以烈士遗物、碑石、图片等再现中法马江海战的悲壮情景。馆西为烈士冢,馆与冢之间的鱼塘旁新建追思亭,山上有古炮台。1991年被列为青少年德育基地。

马江海战纪念馆馆内主要陈列分为《福建船政》和《中法马江海战》两大部分。《福建船政》部分,通过近200幅的照片、拓片、地图、文字说明及船政模型,系统地介绍了1840年前后西方资本主义利用“船坚炮利”远渡东来,对我国进行侵略的情况。第二部分为《中法马江海战》。其中展示了100多件革命文物、烈士遗物、历史照片、拓片、碑石等,以大量的史实记录了法国侵略者对我国进行野蛮的侵略行经。

标签: 马江海战

更多文章

  • 安庆保卫战死了多少人 李秀成为何不救援安庆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安庆保卫战,李秀成

    安庆保卫战安庆保卫战是太平天国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太平军投入数十万兵力,而湘军的兵力也有六七万,数据显示,此战中光是太平军伤亡人数就达到了32000多人。安庆对太平天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陈玉成死守不成被俘虏,而很多人就好奇,当时刘秀成为何不救援安庆呢?安庆保卫战死了多少人安庆保卫战是曾国藩领导

  • 安庆保卫战的失误 安庆保卫战太平军战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庆保卫战

    安庆保卫战安庆是天京的西大门,安庆失守后,天京的西面完全暴露在清军的面前,天京岌岌可危。安庆保卫战中太平军之所以战败不仅仅是因为其对手湘军的强悍,还因为太平军在这场战役中犯下的不少失误,这才致使数十万太平军被六七万湘军打得落花流水。安庆保卫战的失败,有多方面原因。客观上讲,太平天国的对手湘军是在镇压

  • 安庆保卫战时间 安庆保卫战中与湘军大战的太平天国将领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安庆保卫战

    陈玉成安庆保卫战发生于1859年夏,由于安庆的重要战略地位,清军死攻,太平军死守,两军伤亡极大,尸骨成山、血流成河。安庆保卫战中与湘军大战的太平天国将领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陈玉成。与湘军大战后败走的陈玉成被手下出卖成为清军的俘虏,但他至死不降,最后被残忍地凌迟而死。安庆保卫战时间安庆是1853年

  • 昆阳之战胜败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评价昆阳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胜败的原因是什么在昆阳之战中,王莽军的兵力有四十二万人,而更始起义军守城和外援的总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过二万人。然而在兵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起义军竟能取得全歼敌人的辉煌胜利,这决不是偶然的。归结其要旨,大约有这么几条:政治上反抗王莽暴政统治,符合广大民众的愿望和要求,因而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

  • 昆阳之战指的是什么 昆阳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指的是什么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

  • 什么是马邑之围 马邑之围发生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邑之围

    什么是马邑之围马邑之谋一般指马邑之围,马邑之围又称马邑之战、马邑之谋,是公元前133年,西汉在马邑策划的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军臣单于贪图马邑城的财物,亲率10万大军进入武州塞(今山西省左云县)[1],就在匈奴单于快要进入汉朝的埋伏圈时,守卫烽火台的亭尉,向匈奴单于透露了汉军包围计划,致使匈奴军未

  • 特洛伊战争:红颜祸水只是战争借口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特洛伊战争

    在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王国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而跟小亚细亚西南沿海的国家发生冲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特洛伊战争。相传,征战特洛伊的统帅正是当时迈锡尼王国的国王阿伽门农。特洛伊战争经过10年的战争,迈锡尼终于征服了特洛伊,然而这个胜利却没能改变迈锡尼文明衰落的历史命运。10年的特洛伊战争消耗了迈锡尼大量的

  • 火烧赤壁:赤壁之战的火到底是谁放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万千木船到底是谁烧的?赤壁之战大家都很熟悉了,典故就不在重复,今天我们来探讨赤壁之战里的万千木船,到底是谁烧的?真烧还是假烧?为什么要烧?烧了多久?我们先百科一下知识,木头是实物,古代造船99%以上是木头做的,当然还包括铆钉一些工具等1%左右的材料构造而成。赤壁之战然而木头是易燃物品,现代科

  • 汉朝的虎贲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虎贲军战斗力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虎贲军

    退避三舍意思是指主动退让90里,常用来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舍是古代的计程单位,在古代的时候,行军以30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晋文公重耳,该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虎贲军退避三舍的故

  • 垓下之战楚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垓下之战

    楚军失败原因一、西楚国位于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均已失陷,十万楚军成为绝对的孤军;二、楚军缺粮已经几个月,士兵饥饿,军队根本没有半点补给;三、汉军联兵约七十万,且精力饱满、粮食充足、士气旺盛,而项羽孤军十万,连续久战疲惫,决战之时已是十二月的大冬天,而楚军刚从广武前线上撤下来,未经补给,多为穿着夏秋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