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如何消灭20万明军

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如何消灭20万明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862 更新时间:2023/12/24 9:03:53

在古今战例上,一般大兵团作战,都喜欢“四面合围”或者“分进合击”的方式,然而,作为兵力较弱的一方,也会利用地形,机动作战,钻进敌人各部之间的空隙,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发生在明朝后期的萨尔浒之战,就是这方面的经典战例。

萨尔浒之战

在明朝万历后期,大明与后金已成明显敌对的双方,在辽东一带经展开战争,互有胜败。明朝方面觉得必须彻底解决后金这个麻烦,于是决定兴大兵,以数量上的优势击败后金。而后金方面呢,努尔哈赤也觉得必须击败明朝,尤其是歼灭其精锐兵团,以便在今后的交战中占上风,双方都在寻找一场决战。

公元1619年正月,决战机会来了,明朝方面集中47万兵力辽东发起进攻,由镐坐镇指挥,明朝方面真实的兵力,一直说法不一,有的说不过11万,有的说约20万,反正数量远多于后金。都是强有力的军队,但强有力的军队组合起来,未必是强有力的团队,因为战斗力不等于简单的加法或者组合,还得看各路军配合。明军当时从四个方面进军,从北面进军的是马林兵团,从西面进军的是杜松兵团;南面是刘綎兵团,西南面是如柏兵团。整个作战部署是“分进合击”的思维,看上去似乎稳妥而全面,然而,似乎没有考虑到战争条件的多样性和地理的复杂性。

而作为敌对的一方,后金的总指挥努尔哈赤说:“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是说不管你明朝来多少人马,我都不会去一一应对,而是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你一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其实,努尔哈赤说这话的时候,未必胜券在握,他作为较弱的一方,也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迎敌,计谋其实也是逼出来的。

明朝军队虽然规模庞大,但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各路人马之间的进军速度不协调,各有参差,这样一来,就给了后金钻空子的机会。出发一段时间,漏洞就出现了,西面杜松兵团已经突飞猛进,上了前线,南面刘綎却还迟滞在路上。努尔哈赤慌忙率军重点进攻杜松兵团,三月,两军在萨尔浒遭遇。明军与后金军队展开激战,从早至晚,前一阶段不分胜负,但一到黄昏,后金熟悉地形的优势显示出来了,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后金占领了河畔、山脚等战略要地,以密集的射击向明军发动摧毁性的进攻,明军外无援军,内受强攻,终于全线崩溃,死伤惨重,杜松战死。

萨尔浒之战

在其他三路军队还在路上的情况下,明朝的西边人马已经被解决掉,不仅战斗力丧失,而且重重地动摇了明军军心。正在前进的北路军得到消息,不敢进攻,只好就地布防。但北路军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他们当时配备了足够的火器火炮,如果驻守不动,倒还可以和后金战一个平局,而北路军总指挥马林对敌军人数估计不够,命令阵营移动,想发动进攻,但正当移动之际,各部之间前后不相应,稍有混乱,失去防御的阵营,后金军队从高地俯冲而下,发动突袭,明军猝不及防,全军覆灭,只剩下马林少数几个逃跑。北路军被解决之后,明军人数上的优势丧失殆尽,接着便是刘綎军队和南路溃败,努尔哈赤大获全胜。萨尔浒之战是后明与后金战争逆转的关键,从此后金转入攻势。

竞争对手虽然强大,但如果将其分拆来看待,针对其虚弱的部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说不定就能取胜,当然,前提必须是快、准、狠。

标签: 努尔哈赤萨尔浒之战

更多文章

  • 半小时福建水师全军覆没:马江海战失败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马江海战

    马江海战是1884年8月23日发生在福建马江一带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交战双方是清政府的福建水师和孤拔率领的法国舰队,这次交战仓促应战的福建水师与法国舰队仅仅战斗了半个小时就全军覆没,福建水师的舰船全部被击沉、击毁,水师官兵大部分战死沙场,下面就说一下马江海战中为国英勇捐躯的管带。马江海战马江海战中为

  • 安庆保卫战死了多少人 李秀成为何不救援安庆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安庆保卫战,李秀成

    安庆保卫战安庆保卫战是太平天国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太平军投入数十万兵力,而湘军的兵力也有六七万,数据显示,此战中光是太平军伤亡人数就达到了32000多人。安庆对太平天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陈玉成死守不成被俘虏,而很多人就好奇,当时刘秀成为何不救援安庆呢?安庆保卫战死了多少人安庆保卫战是曾国藩领导

  • 安庆保卫战的失误 安庆保卫战太平军战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庆保卫战

    安庆保卫战安庆是天京的西大门,安庆失守后,天京的西面完全暴露在清军的面前,天京岌岌可危。安庆保卫战中太平军之所以战败不仅仅是因为其对手湘军的强悍,还因为太平军在这场战役中犯下的不少失误,这才致使数十万太平军被六七万湘军打得落花流水。安庆保卫战的失败,有多方面原因。客观上讲,太平天国的对手湘军是在镇压

  • 安庆保卫战时间 安庆保卫战中与湘军大战的太平天国将领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安庆保卫战

    陈玉成安庆保卫战发生于1859年夏,由于安庆的重要战略地位,清军死攻,太平军死守,两军伤亡极大,尸骨成山、血流成河。安庆保卫战中与湘军大战的太平天国将领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陈玉成。与湘军大战后败走的陈玉成被手下出卖成为清军的俘虏,但他至死不降,最后被残忍地凌迟而死。安庆保卫战时间安庆是1853年

  • 昆阳之战胜败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评价昆阳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胜败的原因是什么在昆阳之战中,王莽军的兵力有四十二万人,而更始起义军守城和外援的总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过二万人。然而在兵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起义军竟能取得全歼敌人的辉煌胜利,这决不是偶然的。归结其要旨,大约有这么几条:政治上反抗王莽暴政统治,符合广大民众的愿望和要求,因而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

  • 昆阳之战指的是什么 昆阳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指的是什么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

  • 什么是马邑之围 马邑之围发生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邑之围

    什么是马邑之围马邑之谋一般指马邑之围,马邑之围又称马邑之战、马邑之谋,是公元前133年,西汉在马邑策划的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军臣单于贪图马邑城的财物,亲率10万大军进入武州塞(今山西省左云县)[1],就在匈奴单于快要进入汉朝的埋伏圈时,守卫烽火台的亭尉,向匈奴单于透露了汉军包围计划,致使匈奴军未

  • 特洛伊战争:红颜祸水只是战争借口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特洛伊战争

    在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王国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而跟小亚细亚西南沿海的国家发生冲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特洛伊战争。相传,征战特洛伊的统帅正是当时迈锡尼王国的国王阿伽门农。特洛伊战争经过10年的战争,迈锡尼终于征服了特洛伊,然而这个胜利却没能改变迈锡尼文明衰落的历史命运。10年的特洛伊战争消耗了迈锡尼大量的

  • 火烧赤壁:赤壁之战的火到底是谁放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万千木船到底是谁烧的?赤壁之战大家都很熟悉了,典故就不在重复,今天我们来探讨赤壁之战里的万千木船,到底是谁烧的?真烧还是假烧?为什么要烧?烧了多久?我们先百科一下知识,木头是实物,古代造船99%以上是木头做的,当然还包括铆钉一些工具等1%左右的材料构造而成。赤壁之战然而木头是易燃物品,现代科

  • 汉朝的虎贲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虎贲军战斗力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虎贲军

    退避三舍意思是指主动退让90里,常用来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舍是古代的计程单位,在古代的时候,行军以30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晋文公重耳,该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虎贲军退避三舍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