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在官渡之战中,各个势力都是什么样的表现?

在官渡之战中,各个势力都是什么样的表现?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765 更新时间:2023/12/21 1:05:46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官渡之战决定了东汉末年历史的走向,这场决定袁绍和曹操两家命运的大决战,让他们倾注了最大的努力。在这场战役中,天下除了袁绍和曹操两家割据势力外,还存在着许多比较强大的势力。那么在这场战役中,他们的表现又如何呢?

一、刘备。

刘备一直是曹操的心腹之患,他才能过人,又深得部下忠心。因此,曹操在青梅煮酒论英雄时,说出了“天下英雄,唯吾与使君耳。”在官渡之战前,刘备突袭夺取了徐州。曹操不顾袁绍的进攻在即,马上亲自率军击败刘备,解除了自己侧后的威胁。

刘备在徐州失败后,只得去投奔袁绍。袁绍对刘备的到来十分高兴,给了他极高的礼遇。但是袁绍此人志大才疏,并不能发挥刘备的才能。刘备在袁军营中休养生息,趁机收集自己的溃兵,准备东山再起。

他在看出袁绍不能成事后,便寻机离开袁营。他向袁绍建议袭击曹操的后方,并主动请缨亲自前往。袁绍并不怀疑刘备的企图,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刘备率领部下迂回到曹操的后方,对曹操的控制区发动进攻。

不过曹操在进行官渡之战时,对后方的防守也十分重视。他派出最得力的谋士荀彧镇守许都,并在各个要地都派有兵力防守。刘备在叶县战斗中击斩了曹操的将领蔡阳,但是在随后的战斗中被曹仁击败,只得南下去投奔刘表。

二、张绣

张绣是一员能力很强的将领,他在和曹操的战斗中多次获胜。在淯水之战中,曹操的儿子、侄子和大将典韦都死在张绣之手。按理说他与曹操的仇恨不共戴天,袁绍也因此拉拢张绣,企图让他夹击曹操。但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张绣却投降了曹操。

在这个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是,张绣手下最重要的谋士贾诩。贾诩作为三国第一毒士,他的计谋阴狠毒辣,让对方防不胜防。在张绣和曹操的战斗中,由于贾诩的出谋划策,让曹操屡遭挫折。张绣对贾诩言听计从,倚为自己的长城。

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张绣对于自己的选择举棋不定的时候,贾诩向他建议去投降曹操。他向张绣论述了投降曹操的好处,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在最合适的时机,将自己卖一个最好的价钱。果然,在张绣投降曹操后,曹操不但捐弃前嫌,还对他封官晋爵,对贾诩青眼有加。张绣也在官渡之战中表现出色,为曹操建立了功勋。

三、刘表。

刘表坐镇荆州,拥有超过十万人的强大军队,他的决策完全可以左右官渡之战的走向。但是,刘表虽然和袁绍早有勾结,却根本没有向曹操出动一兵一卒,根本没有干涉曹操和袁绍的战争。这种情况,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个原因是刘表当年是单骑上任的,他夺取荆州的统治区依靠的是当地的世家大族的势力。这样在他确立起荆州的统治后,就不得不把荆州的权力与世家大族进行分享。这些世家大族没有远虑,对于谁来统治荆州并不关心,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眼前利益。

因此这些世家大族没有出兵境外的野心,但是当有外来势力入侵时,他们可以团结起来一起抵抗。这就使得刘表就算是想支援袁绍,也得不到部下的支持。他只能顺从这些世家大族的意见,盘踞在荆州地区,坐观天下形势。

第二个原因是刘表的境内发生了出乎意外的叛乱。刘表手下的长沙太守张羡出于对刘表的不满,在桓阶的劝说下,起兵反抗刘表。张羡带领长沙周围的四郡地区抗拒刘表,并派使者去报告曹操。由于祸起萧墙,刘表只得全力对张羡进行镇压。

在经过长时间的战争后,由于张羡病死,刘表才得以镇压了这场大规模的叛乱。由于这场叛乱牵制了刘表的大部分兵力,使得他无法对官渡之战进行干涉。后来在曹操夺取荆州后,为此特意将桓阶收入麾下。

四、孙策。

与以上的这些割据势力不同,唯一有能力同时也有决心与曹操决一雌雄的割据势力,就是雄踞江东的小霸王孙策。孙策的军事能力很强,他继承了父亲的部下,渡江恢复父亲的事业。在很短的时间里,孙策席卷江东,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

孙策对于自己的军事能力十分自负,他在临终前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君不如我”。曹操对于孙策的军事才能也十分畏惧,他经常念叨着孙策的名字喃喃自语,说“狮儿难以争锋”。在官渡之战时,孙策决定袭击许都,给曹操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孙策率军渡江,准备袭击许都的消息传来,曹营上下都感到震动。郭嘉在此时站出来,向大家说孙策并不可怕。因为孙策喜欢单独行动,而他在江东击杀了许多豪杰,很快就会死在这些豪杰的复仇之手。不久,孙策在独自出外打猎的时候,被他杀害的许贡的门客所刺杀。

有历史记载说,这些刺客是当时广陵太守陈登召集的,这说明暗杀孙策的幕后黑手很可能就是曹操。不管怎么说,孙策的死使得他的势力一时间陷入混乱,以至于孙策临死前向张昭说出了托孤返回故乡的话。在这种情况下,继任的孙权无力对外扩张,消除了曹操的心腹大患。

五、其他势力。

除了以上的这些直接环绕在战场,可以直接参与战争的势力外,其他的势力都由于真正原因,无法对官渡之战造成影响。远在益州的刘璋虽然有一定的实力,但是他与战场中间隔着刘表的荆州,只顾自保而已。

在关中的割据势力则群龙无首,并且曹操早就对他们有所准备。早在官渡之战前很久的时间里,曹操就和荀彧讨论过关中的形势。荀彧指出关中的将帅上十个,谁都无法统一指挥。他建议派钟繇去关中,拉拢实力最强大的马腾韩遂,让他们保持中立。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的努力没有白费。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关中的将帅们都采取了观望的政策,并不去参与战争。而远在凉州的韦端,更是在使者杨皋归来后,接受他的建议向朝廷缴纳贡赋,依附了曹操。

结语:

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在外交上远远占了袁绍的上风。在战场周围的所有势力中,大多都不与曹操为敌,甚至投入曹操麾下。这一切都为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这些势力中,刘备屡遭挫败,被迫南下投奔刘表。张绣投降了曹操,为他在战场效力。刘表、关中将帅拥兵自保,坐观成败。孙策虽然有着能力和勇气,却在出兵途中被刺客暗算。这一切使得曹操解除了后顾之忧,得以与袁绍在正面战场决一雌雄。

标签: 历史官渡之战汉朝

更多文章

  • 城墙作为防御性建筑,在历史上又是如何发展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城墙,中国

    城墙作为城市、城池和城堡的抵御外侵防御性建筑,中国古代城市的城墙从结构和功能分,主要由墙体、女墙、垛口、城楼、角楼、城门和瓮城等部分构成,绝大多数城墙外围还有护城河。从建筑的原材料分,分为版筑夯土墙、土坯垒砌墙、青砖砌墙、石砌墙和砖石混合砌筑多种类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

  • 古代十分重视社会关系的稳定,那么离婚制度有何历史发展?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离婚制度

    在我国古代婚姻结构还不严密时,离婚相当自由,所谓“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周朝开始,夫权制婚姻家庭制度建立起来。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夫权制家庭的基础并不稳固,如《周易》记载妻子离家出走。秦始皇巡游时发现男子招赘、寄宿女家和死了丈夫的妻子抛弃孩

  • 自秦代以后,“陛下”一词又是如何专用来称呼皇帝?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秦代,陛下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陛”的解释简单明了:陛,宫殿的台阶。如,石陛。在《辞海》中,“陛”字条目下的解释又多了“帝王”二字,即 “帝王宫殿的台阶。同时,举出《战国策·燕策三》:“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蔡邕《独断》卷上:“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显然,“

  • 项梁被围杀时,为什么齐国对此见死不救?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项梁,秦末

    项梁,生年不详,姬姓,项氏,名梁,秦末楚地反秦起义军首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楚汉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争,战争之后,刘邦建立了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抛开短暂15年的秦朝,汉朝才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大一统。如此重要的战争,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遗憾,有过许多假设,比如如果

  • 在古代新人结婚拜堂时,为什么要用到“高堂”这个词?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高堂

    古代新人结婚,拜堂的时候,主持的人都会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拜高堂就是拜父母,那么为什么要用到“高堂”这个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堂”这个字,《说文解字》是这么解释的:“堂,殿也。”也就是说,在最初,堂和殿是一码事儿。但随着封建社会出现,帝王越来越高贵,连字眼都

  • 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一生有过几次败仗?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张辽,三国

    三国时期,曹魏张辽的谋略和战绩可以和关羽比肩,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张辽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有勇有谋,可以说是智勇双全,为曹魏政权立下汗马功劳,功勋赫赫,特别是合肥之战,张辽和乐进、李典以七千人击败孙权十万大军,声名大振。那么,张辽一生中战败过吗?他打过几次败仗?在演义中,张辽武艺高强,几乎

  • “闭门羹”意为拒客,其最早见于唐代冯贽的哪个作品中?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唐代,闭门羹

    众所周知,“闭门羹”意为拒客,但“闭门”何以与“羹”联系起来呢?这还得从唐朝妓女接客的历史典故故事说起。“闭门羹”一语最早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的一段话:“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原来,唐代宣州城出了一位

  • 明朝和清朝相比 哪一个朝代更加好一些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明朝,清朝

    对清代和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客观分析明代和清代,哪一个朝代更好一点?由于《明代那些事儿》的热卖,社会上出现了一大堆的明粉。由于宫廷辫子戏的热映,社会上出现了众多的清粉。那么,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两个朝代,明代和清代,我们应该如何去客观的看待它们呢?如果硬要把二

  • 与唐朝相比,为何还是汉朝女子的幸福指数更高一些?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汉朝,女子

    历史上都说唐朝女子最幸福,其实有点误解。除了几个身在政治漩涡中的公主后妃,留名千古的唐朝女子并不多,那几个标明女诗人的徐惠、上官婉儿、薛涛、李冶无论文名还是影响力都远不如前世后代的女子,实在有点辜负了那个辉煌盛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相形之下,还是汉朝女子的幸福指数更高。检

  • 明朝和清朝享国时间都是276年 这一切都是巧合吗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明朝,清朝

    还不了解:明清享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和清代都享国276年,究竟是巧合,还是天意呢?明代享国276年是没有异议的,从朱元璋1368年在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建立大明起,到1644年崇祯帝自尽,正好是276年。明代共历十六帝,正好适合朱元璋“重八”之名。应该说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