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项梁被围杀时,为什么齐国对此见死不救?

项梁被围杀时,为什么齐国对此见死不救?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93 更新时间:2024/2/23 12:41:57

项梁,生年不详,姬姓,项氏,名梁,秦末楚地反秦起义军首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楚汉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争,战争之后,刘邦建立了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抛开短暂15年的秦朝,汉朝才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大一统。如此重要的战争,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遗憾,有过许多假设,比如如果项梁不死,结果肯定不一样。

项梁是项羽的叔父,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楚国大将项燕之子,在秦末时有很高的威望,很多人前来投奔。可惜,在定陶与秦将章邯对战时,因为轻敌而战死。其实,项梁原本有机会脱险,可是,齐国之兵却见死不救。都是反秦力量,为何齐国不派兵救援呢?

陈胜吴广起义之时,齐国王族田儋趁机起事,自立为齐王,出兵攻打周市,随后又平定了齐国的土地。之后,魏王向齐王田儋求救,田儋带兵支援时,被秦将章邯击杀,田儋的堂弟田荣收拢齐国残兵撤退到东阿。可是齐国人听说田儋死了,就拥立原齐王田建的弟弟田假为齐王,以田角为相,田间为将。(史料记载:齐人闻王田儋死,乃立故齐王建之弟田假为齐王,田角为相,田间为将。)

章邯一直追杀田荣到东阿,项梁听说田荣有难,领兵来救,击退了章邯。田荣听说齐国立田假为齐王,非常恼怒,带兵回去驱逐了齐王田假。田假逃到了楚国,田荣立田儋之子田市为齐王。虽然项梁打败了章邯,可是章邯的军队却越来越多,项梁派使者通告赵国和齐国,要求共同出兵攻击章邯。(史料记载:田荣之走东阿,章邯追围之,项梁闻田荣之急,乃引兵击破章邯军东阿下。)

可是田荣却提出一个条件:如果楚国杀死田假,赵国杀死田角、田间,齐国才会出兵。楚王和赵王没有答应,田假、田角等人是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来归顺,杀之很不道义,如果这样做了,以后就没人敢来投。因此,齐国对两国非常怨恨,始终不肯出兵攻打章邯,公元前208年9月,项梁在定陶被章邯击杀,而齐国则一直没有出兵。(史料记载:使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乃肯出兵。)

因为此事,项羽开始怨恨田荣。巨鹿之战后分封诸侯,当时的齐王田荣被项羽忽视,而是分封了田都为齐王,定都临淄,分封原齐王田建之孙田安为济北王,定都博阳。(史料记载:齐将田都从共救赵,因入关,故立都为齐王,治临淄。故齐王建孙田安,引兵降项羽,项羽立田安为济北王,治博阳。)

标签: 历史项梁秦末

更多文章

  • 在古代新人结婚拜堂时,为什么要用到“高堂”这个词?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高堂

    古代新人结婚,拜堂的时候,主持的人都会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拜高堂就是拜父母,那么为什么要用到“高堂”这个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堂”这个字,《说文解字》是这么解释的:“堂,殿也。”也就是说,在最初,堂和殿是一码事儿。但随着封建社会出现,帝王越来越高贵,连字眼都

  • 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一生有过几次败仗?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张辽,三国

    三国时期,曹魏张辽的谋略和战绩可以和关羽比肩,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张辽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有勇有谋,可以说是智勇双全,为曹魏政权立下汗马功劳,功勋赫赫,特别是合肥之战,张辽和乐进、李典以七千人击败孙权十万大军,声名大振。那么,张辽一生中战败过吗?他打过几次败仗?在演义中,张辽武艺高强,几乎

  • “闭门羹”意为拒客,其最早见于唐代冯贽的哪个作品中?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唐代,闭门羹

    众所周知,“闭门羹”意为拒客,但“闭门”何以与“羹”联系起来呢?这还得从唐朝妓女接客的历史典故故事说起。“闭门羹”一语最早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的一段话:“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原来,唐代宣州城出了一位

  • 明朝和清朝相比 哪一个朝代更加好一些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明朝,清朝

    对清代和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客观分析明代和清代,哪一个朝代更好一点?由于《明代那些事儿》的热卖,社会上出现了一大堆的明粉。由于宫廷辫子戏的热映,社会上出现了众多的清粉。那么,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两个朝代,明代和清代,我们应该如何去客观的看待它们呢?如果硬要把二

  • 与唐朝相比,为何还是汉朝女子的幸福指数更高一些?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汉朝,女子

    历史上都说唐朝女子最幸福,其实有点误解。除了几个身在政治漩涡中的公主后妃,留名千古的唐朝女子并不多,那几个标明女诗人的徐惠、上官婉儿、薛涛、李冶无论文名还是影响力都远不如前世后代的女子,实在有点辜负了那个辉煌盛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相形之下,还是汉朝女子的幸福指数更高。检

  • 明朝和清朝享国时间都是276年 这一切都是巧合吗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明朝,清朝

    还不了解:明清享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和清代都享国276年,究竟是巧合,还是天意呢?明代享国276年是没有异议的,从朱元璋1368年在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建立大明起,到1644年崇祯帝自尽,正好是276年。明代共历十六帝,正好适合朱元璋“重八”之名。应该说明代

  • 历史上陶渊明的仕宦生涯为什么这么短暂?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魏晋,陶渊明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魏晋陶渊明的故事。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

  • 为什么陶渊明最喜欢菊花?独爱菊花的淡然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桃花源记,陶渊明

    为什么陶渊明最喜欢菊花?这是因为他是个隐士,菊花大多生长在偏僻的地方,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周墩颐在《爱莲说》中写到:“菊,花之隐逸者也”,想那时,陶渊明隐居的地方一定很孤寂,一般娇艳名贵的花也不会在那生生长,只有菊花与他为伴。正因为这些,陶渊明对菊花有着特

  • 陶渊明辞官之后日子真的过得很苦吗?非也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桃花源记,陶渊明

    陶渊明辞官之后日子真的过得很苦吗?很多人觉得他辞官归隐以后,就成了贫下中农,事实真不是这样,人家妥妥的小康生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其实,陶渊明的祖辈已仕宦三世,是浔阳的名门望族,陶渊明出生后,虽家境中落,但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陶家仍不失为有家产田业的官宦门庭。归田后,诗人的居

  • 古代匈奴让中原王朝十分头疼 他们是现在的什么民族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匈奴

    古代让人头疼的“匈奴”,是现在哪个民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很多朋友都在电视剧中看到过有关与匈奴的画面,在很多历史典籍中,笔者都给匈奴人冠上了残暴野蛮的标签。在很多正史中,都有对北方匈奴人的记载。他们表示那些匈奴战士杀人如麻,手段残忍,不断的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