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如果当时关羽并没有出战,那么哪位武将可以斩杀华雄?

如果当时关羽并没有出战,那么哪位武将可以斩杀华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44 更新时间:2024/1/26 0:27:29

“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句话断送了冀州刺史韩馥手下大将潘凤的性命,而在最近几年潘凤还走红在网络之上,他与华雄战不过几回合,就被华雄斩于马下,可以说十分失败,也正是潘凤的被斩,惊呆了当时十八路诸侯。

之后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关二爷提着大刀“温酒斩华雄”,从而让刘备三兄弟开始崭露头角。

如果当时关羽并没有出战,那谁可以斩华雄呢?

华雄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的关西猛将,他也是董卓手下四员猛将之一,可以说在当时华雄的水平也是准一流的武将。

第一镇:南阳太守袁术

袁术的话,在这场战役中典型的“出工不出力”,而在自己的骁将俞涉被斩后,更是不愿再卖命,其实袁术手下有人能与华雄一战,那就是纪灵。要知道纪灵有着跟关羽三十回合不败的记录,这样的能力,战胜华雄的概率很大。

可惜的是袁术并没带他来。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韩馥手下大将潘凤就是被华雄所斩,而此时的韩馥手下其实还有一个猛将,那就是张郃,但是张郃也没有随着出征。

而下面的几镇基本上都没有没出力,而且也都实力一般: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这个哥们虽然不咋积极,但是好歹人家贡献一员河内名将——方悦。

只不过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他还真的跟华雄好好干了一场,因为他派自己的弟弟鲍忠去抢头功,很不幸的是,自己的亲弟弟被华雄一刀就给劈了。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孔融是一个文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孙,所以在武力上他并不行,但是他手下也有一员猛将,那就是——武安国。

其实武安国战斗力不错了,但是他碰到不是华雄而是吕布,他与吕布斗了十回合,这就算不错了,虽然丢了一只手臂,但是性命没有丢。如果他战华雄的话,应该可以斗上一斗,不保证稳赢,但也可以一战。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

马腾本是汉羌混血,史书记载:他身长八尺有余,身体洪大,面鼻雄异,性格贤良忠厚,受众人尊敬。

并且马腾的是自己从募集勇士,一路征战有功才被提拔到西凉太守,所以马腾自己身武功就不差,我认为可以与华雄一战。

马腾帐下还有两员猛将——马超和庞德

马超此时年纪尚小,所以不能与华雄一战,如果在晚三四年,那时候马超甚至可以说超过华雄。

庞德的话,这时应该已经跟着马腾,但是并没有崭露头角,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已经跟随马腾出征,如果庞德在场,我认为可以与斩杀华雄。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公孙瓒本人就是一名武将,而且武功了得,常年与北方游牧民作战,并且作战勇猛,是威震边疆的一员猛将,以他的武力应该可以与华雄一战。

公孙瓒手下并没有多少猛将,至于赵云此时也没有跟随他,但刘关张三兄弟是跟随公孙瓒来的,而关羽、张飞二人,我相信他俩其中任何一人都可以斩华雄。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孙坚在《三国演义》中可以说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实力,作为江东的奠基人,可以说十八路诸侯真正卖命的两个诸侯就是孙坚和曹操,但是孙坚遭人嫉妒,从而败于华雄之手。

但是历史上真正斩杀华雄的人,还就是孙坚。

至于孙坚手下的四员大将: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前三个不能说胜华雄吧,但是都可以与华雄一战,而至于祖茂,他就是被华雄一刀劈死的。、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袁绍在当时可是盟主,本应该带领大家一起击败董卓的,可是却管理的让人稀碎,失去了众人对他的信任。

再有一点,袁绍当时很强的,但他却偏偏不带自己手下最重要的两名武将——颜良文丑。

这个哥们嘴上说着: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

可是等到孙坚拿到玉玺之后:坚大怒,拔所佩之剑,要斩那军士。绍亦拔剑曰:“汝斩军人,乃欺我也。”绍背后颜良、文丑皆拔剑出鞘。

这不难让人怀疑,袁绍是保存实力,故意让颜良文丑来晚了啊!这不摆明坑诸位诸侯啊!

但就事论事,颜良文丑是当时的河北名将,应该胜华雄一筹。

第十八路:曹操

曹操没有被封为“一镇”,因为他是活动的发起者,虽然是十八路诸侯,但是此时的曹操并没有“名头”,但是曹操手下的实力并不弱。

刚刚成立的曹操军团,手下有六员猛将:乐进,李典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

可有一个问题就是,此时的曹操军团刚刚成立,而这六个人基本上都是战场上的小白,没有上过战场,连杀人这事也仅仅只有夏侯惇干过,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六人以后的实力,但是就汜水关之战时,我认为能够斩杀华雄的,曹操阵营也就是夏侯惇能做到。

根据《三国演义》记载:

又有沛国谯人夏侯惇,字元让,乃夏侯婴之后;自小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骂其师,惇杀之,逃于外方。

也就说明,夏侯惇不但武艺高强,而且胆识了得。

可从当时的场景中可以看出,曹操并不打算让这六人出战,因为曹操知道他们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此时还不是合格的武将,而华雄早已身经百战,经验方面,此六人远不及华雄,很可能会吃亏。

综上来看,按照《三国演义》来讲最有把握胜华雄的人选是:张飞、孙坚、夏侯惇。也就只有这三人能够做到,再除去孙坚这路诸侯,也就只有张飞和夏侯惇可以。

标签: 历史关羽华雄

更多文章

  • 在宋朝300多年的统治中,为何没有皇子及宗室乱政的现象?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宋朝,乱政

    在我国历朝历代的历史上,大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皇子及宗室密谋夺取皇位,从而引发大规模的宫廷流血,比如我们熟悉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其长兄李建成之间爆发的“玄武门之变”,以及清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更不用说那些短命王朝,父与子、兄与弟之间互相夺权,导致王朝提前灭亡。但是,有一个朝代,在300多年的统治时间里

  • 蜀汉左将军大还是右将军大?历来对此有着哪些争议?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蜀汉,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刘备拿下汉中后,在群臣的劝进下进位汉中王,分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分别为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和后将军。对于前将军关羽排第一,后将军黄忠排最后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对于马超的左将军和张飞的右将军到底谁更大一点或干脆说蜀汉左将军大还是右将军大,历来有不少争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 当我们翻开清朝的历史,皇位为何不按照嫡长子继承制?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清朝,皇位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清朝的皇帝继位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当我们翻开清朝的历史,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大部分长子没能继承皇位,而中间的更容易继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虽然汉民族的宗室继承传统中

  • 面对汉武帝实施的推恩令,诸侯王们真的心甘情愿吗?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汉武帝,推恩令

    计谋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它源于上古时代的“道家”,主要被分为“阴谋”、“阳谋”两类。如何区分这两类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刘邦帐下有两大谋士,其中张良善用阳谋,陈平善用阴谋。阳谋就是很直白地告诉你,我给你设了个坑,你跳进去就将灰飞烟灭,可你不得不跳那个坑,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步步走

  • 在嘉庆皇帝接手清朝后,清朝为何一步步走上没落的道路?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嘉庆,清朝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经历了十二个皇帝后的清朝,有过繁华的康乾盛世和在衰败中的同治中兴。嘉庆皇帝作为清朝的第七位皇帝,承接着繁华的康乾盛世。当时的情况看,按理来说,在嘉庆皇帝统治下的清朝,或许比不上之前的康熙和乾隆,但也可以使清朝保持现状。但是在嘉庆皇帝接手清朝后,清朝却一步一步地走上了没落

  • 如果李成器不让太子之位,他会与李建成是同样的下场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李成器,李建成

    翻阅唐朝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李世民与自己的后人李隆基都是发动政变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唯一不同的是,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死了,而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却没有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如果李成器不让位太子的话,他与李建成会是同样的下场吗?大家对李成器很是陌生,为什么呢?因为在神龙政变后,李成器

  • 水镜先生司马徽这么博学,为何不出山为国家出谋划策?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司马徽,水镜先生

    神秘人物水镜先生司马徽,这个人号称是奇门遁甲无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这个人竟然这么厉害,为什么没有金榜题名,为国家出谋划策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有四种说法,这四种说法每个都不一样,当然也都有各自的道理。第一种说法就是司马微并不想找自己的主公,甚至不

  •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赵云为何仅仅只是一个杂牌将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刘备,赵云

    虽然“五虎上将”是民间的说法,但既然有这个说法,就肯定有其出处;其实这个出处还是来自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三国志》中,陈寿是这么评价刘备麾下的五大猛将的:“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马超阻戎负勇……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也因此,后人就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

  • 李渊作为隋炀帝的表兄弟,他为何对隋朝也没有忠心可言?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李渊,隋炀帝

    唐高祖李渊,出身于关陇贵族世家,其高祖父李熙在北魏时代担任金门镇将,镇守武川镇,成为地方权势力量。其祖父李虎为西魏最高军事将领八大柱国之一,成为统治阶级核心成员,北周时代,被封为唐国公。李渊的父亲李承袭唐国公爵位,官至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政治上讲究联姻,李渊的母亲与北周明帝的独孤皇后、隋文帝的

  • 朱允炆继位后停掉了一些严苛政策,但朱棣为何还会造反?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朱允炆,朱棣

    建文帝朱允炆,作为明朝的第二任皇帝,仅在位四年便被自己的亲叔叔朱棣拉下了皇帝宝座。从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来看,朱允炆在治国方面的确算得上是位仁慈之君,那么朱棣为何还要造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作为一位帝王,建文帝继位之后,倒的确对朱元璋时期的一系列严苛政策进行了改革,例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