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面对汉武帝实施的推恩令,诸侯王们真的心甘情愿吗?

面对汉武帝实施的推恩令,诸侯王们真的心甘情愿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503 更新时间:2024/2/3 4:32:31

计谋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它源于上古时代的“道家”,主要被分为“阴谋”、“阳谋”两类。如何区分这两类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刘邦帐下有两大谋士,其中张良善用阳谋,陈平善用阴谋。

阳谋就是很直白地告诉你,我给你设了个坑,你跳进去就将灰飞烟灭,可你不得不跳那个坑,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步步走向灭亡,却又无可奈何;阴谋就是出其不意,乘着别人没有防备之时,或是找到别人的弱点,找机会“耍阴招”,让你一失足成千古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自古提倡“君子之道”,自然更提倡阳谋。且阳谋的“施法难度”更大,毕竟等于直接安排好了别人将来的命运,若没有远超世人的智慧和谋略是很难成功的。汉武帝就有一个很厉害的阳谋,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推恩令,他让那些手握重兵、骜不驯的诸侯王们,都心甘情愿且很主动地自掘坟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皇权独尊。

刘邦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王朝的稳定不能只靠那些看似顺从的大臣,赵高李斯的倒戈,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他们毕竟都是外人,哪里有自家人可靠呢?汉朝建立时内忧外患不穷、统治基础脆弱,于是刘邦大封天下,把汉朝一大半的天下都封给了刘氏子弟,而皇帝和朝廷控制的土地只占天下小半。

诸吕之乱的平定、七国残余势力的消失,这都是大封同姓产生的好处。分封是把双刃剑,虽能给刚建立时的王朝带来安定,但诸侯王们何尝又不是王朝安定的最大隐患呢?

举几个很有名的例子,吴王刘濞二十余年不上朝、勾结百越势力,已经犯了谋反罪,可文帝和景帝都拿他无可奈何;淮南王刘长骄恣不法,无视汉朝的律令和天子的尊严,文帝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文帝欲伐匈奴,胶西王刘兴居便乘机起兵要夺取皇位;景帝刚登大位,刘濞就带着半个天下的军队自立为“西帝”……

汉武帝接手的汉朝,就是一个烂摊子,外有强敌匈奴,内有不安分的诸侯王,是内外交困的局面。

推恩的想法在汉文帝时就有贤人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贾谊建议改革分封制,在之前诸侯王的嫡长子可以完整地继承整个国家,贾谊建议给诸侯王所有的儿子继承权,让他们一代代把大国继承成无数个小国;贾谊的建议有激进的地方,假设楚王只有两个继承人,按他的建议还是要把楚国拆成五份,三个没有王的国家先由朝廷代管,等楚王添了子孙后再还给楚王室。

因为大臣们集体排斥贾谊,所以汉文帝也无法完全信任他,且他的建议还是太过激进,易让诸侯王有意见,汉文帝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不过他在位时还是把能与朝廷匹敌的齐国拆成了五个国家。若文帝当年没拆散齐国,七国之乱汉朝必败。

后来武帝拾起了贾谊的建议,与他的智囊主父偃进一步完善,推出了“推恩令”。

推恩令就是一个利用人性来削弱诸侯王的阳谋,汉武帝规定从此诸侯王的二儿子、三儿子和嫡长子一样都有继承权。最初分封制沿用嫡长子继承制,人有七情六欲,谁能保证某个诸侯王不喜欢嫡长子只喜欢小儿子呢,谁能保证某个诸侯王希望所有儿子都有土地呢?按照律令大部分孩子分不到土地,实在让人死而有憾呐!

汉武帝心里打的算盘是削弱诸侯国,表面上却道貌岸然地表示,我颁布这条命令完全出于对你们的同情,看你们死而有憾我心里也难受,不然它为啥叫推恩令呢?

如果某个诸侯王有远见,非要沿用嫡长子继承制呢?汉武帝就直接找个借口,你这个堂兄很有才能,我要封他为侯,土地就从你封地里拨出来吧!……你的小儿子立了个大功劳,我要封他为王,土地也从你封地里拨出来吧!反正你们都是一家人,是近亲,这点土地不可能让我出吧!

你自己不舍得把封地拆散,我就替你拆,让你把土地全部零碎地封给子孙。汉武帝出面让你给自己儿子封地,你能拒绝吗?人就是这样,在亲情面前都很脆弱。

汉武帝可不止是通过推恩令把诸侯国拆散了,他还有进一步的攻势。到后来,数千里的诸侯国成了无数个星星点点的小国,汉武帝借口有诸侯王反叛,很直白地告诉诸侯王,你们现在已经威胁道大汉了,我要让你们变得没有威胁!于是先后剥夺了诸侯王的军权和行政权,诸侯国的一切事务,全部由朝统派过去的“国相”管理。

这样一来,诸侯王就变成了有名无实的“空架子”,他们名义上是王,实际上没有任何权力,实权都掌握在国相的手上,而国相实际上和汉朝的郡守没啥两样!诸侯国等于变成了汉朝的普通郡县,直接接受天子委派人的管理,唯一与郡县不同的就是,诸侯国的税收不收归朝统而是交给诸侯王,租税成了诸侯王获得封国的唯一实际上的好处!

为何汉初的诸侯王,有刘章、刘兴居、刘濞、刘德、刘安这类才能突出的精英或豪杰,而到了汉末多数的诸侯王都是只会吃喝玩乐的酒囊饭袋呢?这都是汉初时诸侯王要治理一整个国家,即便自身无能也可以获得很好的历练;武帝削弱诸侯国后,诸侯王什么权力都没有了,空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他们也不能练兵、励精图治去实现自己的志向,只能每天吃喝玩乐去过完漫长的一生,除了虚度一生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标签: 历史汉武帝推恩令

更多文章

  • 在嘉庆皇帝接手清朝后,清朝为何一步步走上没落的道路?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嘉庆,清朝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经历了十二个皇帝后的清朝,有过繁华的康乾盛世和在衰败中的同治中兴。嘉庆皇帝作为清朝的第七位皇帝,承接着繁华的康乾盛世。当时的情况看,按理来说,在嘉庆皇帝统治下的清朝,或许比不上之前的康熙和乾隆,但也可以使清朝保持现状。但是在嘉庆皇帝接手清朝后,清朝却一步一步地走上了没落

  • 如果李成器不让太子之位,他会与李建成是同样的下场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李成器,李建成

    翻阅唐朝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李世民与自己的后人李隆基都是发动政变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唯一不同的是,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死了,而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却没有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如果李成器不让位太子的话,他与李建成会是同样的下场吗?大家对李成器很是陌生,为什么呢?因为在神龙政变后,李成器

  • 水镜先生司马徽这么博学,为何不出山为国家出谋划策?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司马徽,水镜先生

    神秘人物水镜先生司马徽,这个人号称是奇门遁甲无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这个人竟然这么厉害,为什么没有金榜题名,为国家出谋划策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有四种说法,这四种说法每个都不一样,当然也都有各自的道理。第一种说法就是司马微并不想找自己的主公,甚至不

  •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赵云为何仅仅只是一个杂牌将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刘备,赵云

    虽然“五虎上将”是民间的说法,但既然有这个说法,就肯定有其出处;其实这个出处还是来自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三国志》中,陈寿是这么评价刘备麾下的五大猛将的:“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马超阻戎负勇……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也因此,后人就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

  • 李渊作为隋炀帝的表兄弟,他为何对隋朝也没有忠心可言?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李渊,隋炀帝

    唐高祖李渊,出身于关陇贵族世家,其高祖父李熙在北魏时代担任金门镇将,镇守武川镇,成为地方权势力量。其祖父李虎为西魏最高军事将领八大柱国之一,成为统治阶级核心成员,北周时代,被封为唐国公。李渊的父亲李承袭唐国公爵位,官至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政治上讲究联姻,李渊的母亲与北周明帝的独孤皇后、隋文帝的

  • 朱允炆继位后停掉了一些严苛政策,但朱棣为何还会造反?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朱允炆,朱棣

    建文帝朱允炆,作为明朝的第二任皇帝,仅在位四年便被自己的亲叔叔朱棣拉下了皇帝宝座。从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来看,朱允炆在治国方面的确算得上是位仁慈之君,那么朱棣为何还要造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作为一位帝王,建文帝继位之后,倒的确对朱元璋时期的一系列严苛政策进行了改革,例如律

  • 面对藩王的威胁时,朱允炆为何采取以雷霆手段去削藩?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朱允炆,削藩

    公元1399年,驻守北平的朱棣,在朱元璋所留的祖训中查到了一个词汇:靖难。随后早就对朱允炆有所不满的朱棣,便以靖难一词作为自己的起兵口号,发动了清君侧的战役。随着朱棣的绝地反击,朱允炆最终被赶下了皇位不知所踪。许多人都认为,朱允炆采取的削藩手段太过激进,如果他能采用刘彻的推恩令,可能会兵不血刃地让各

  • 古代城镇的发展,到北宋时期出现怎样的新转折?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北宋,城镇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出现了新的转折。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线,商店可以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宋时期繁华的工商业在这些城市中培育出

  • 南明当时拥有很多政权,弘光政权为何一年时间都撑不了?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南明,弘光政权

    公元2644年,清军入关赶走了李自成,至此清朝最终代替了明朝入主中原。然而此时的清朝还不敢放松警惕,因为当年朱棣迁都北京,在南京留了一套灾备系统,所以此时的明朝还是有余力的,至少明朝当时在南方还有几十万大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然而事实上,清朝真的是高看了这些人了,从164

  • 潘璋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何关羽和黄忠都奈何不得他?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潘璋,关羽

    刘备凭借个人魅力吸引了不少贤人志士,如号称“武圣”的关羽相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还有诸葛亮、张飞等,都是流传百世的大人物。但是有一人连关羽和黄忠都不能把他怎样,这个人就是潘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很多人很好奇潘璋到底什么来头,为何关羽和黄忠都奈何不得他,他的实力究竟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