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在嘉庆皇帝接手清朝后,清朝为何一步步走上没落的道路?

在嘉庆皇帝接手清朝后,清朝为何一步步走上没落的道路?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084 更新时间:2024/1/25 10:53:12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朝。在经历了十二个皇帝后的清朝,有过繁华的康乾盛世和在衰败中的同治中兴。

嘉庆皇帝作为清朝的第七位皇帝,承接着繁华的康乾盛世。当时的情况看,按理来说,在嘉庆皇帝统治下的清朝,或许比不上之前的康熙乾隆,但也可以使清朝保持现状。

但是在嘉庆皇帝接手清朝后,清朝却一步一步地走上了没落的道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嘉庆皇帝是一个贪图享乐,不顾百姓的昏君,那么清朝的衰落也情有可原,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嘉庆皇帝却一生勤勉。

嘉庆皇帝在继位的时候,诛杀了权臣和珅,并且积极听取大臣们的意见、褒奖因为字狱获罪的官员,倡导黜奢崇俭等等政策。

那么为什么如此勤奋勉励的嘉庆皇帝,却还是挽救不了当时清朝走衰败的脚步。

在嘉庆皇帝在位的时,曾有一次出宫祭祀的时候,发现兵部把象征着兵部大权的大印弄丢了。可是在清查过后,令人想不到的是,代表皇家威严、保护皇帝安全的大印早在三年前就已经丢失。可是兵部的官员因为害怕被责怪,却一直都隐瞒不报。最后这件事情却不了了之。

兵部大印象征着皇家的威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保护着皇帝的安全。兵部大印丢失,理应是头等大事,可是嘉庆皇帝却选择让此事不了了之,可见嘉庆皇帝的无能。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兵部大印的丢失是对皇权的蔑视,可见当时的官员对皇帝权力的不重视。

官员对皇帝的不重视,还可以通过几件小事来看出。

在嘉庆二十三年的时候,有一次武举考试后,嘉庆皇帝早早地起床为册封状元、探花的典礼做准备,但是左等右等也没有等来武状元和探花的身影,嘉庆帝派人去调查这是为什么后,却发现是看守宫门的老太监,在册封典礼的这一天忘记把宫门打开,使得武状元和探花迟迟没有找到宫门的入口。

如果你认为这件事就这么去了,那你就太天真了。谁也没想到,在一年之后,有一个平民百姓趁着没人注意,悄悄地溜进了皇宫。这个平民百姓进入皇宫后,直到进入皇宫深处才被一名小太监所发现。

丢掉的官部大印、忘记开城门的老太监、进入皇宫深处的平民百姓,这些无一不显示出嘉庆皇帝的软弱和皇权的衰弱。

清朝在嘉庆皇帝继位期间的衰落并不仅仅体现在百姓与官员对皇权的蔑视,还有皇帝宗亲的腐朽。

在嘉庆皇帝继位期间,皇室宗亲不仅吸食鸦片、还利用自己的身份进行招摇撞骗,全然不顾自己的宗亲身份,只顾自己享乐。

而看到这一现象的嘉庆皇帝,心里虽然万分着急。但是他也只是一味地去看书,在书中寻找自己的祖先是如何做的,而不去思考。嘉庆皇帝只是一味地遵循先人的做法,从不考虑这一做法是否使用在当时。

像在嘉庆四年的时候,宫中起了很大的火,宫里的太监为了避免坏人乘虚而入,并没有打开宫门,让侍卫进入灭火。这件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避免了皇帝出现危险。可是嘉庆皇帝却认为,他们并没有遵循乾隆皇帝所留下的规定,而对这些救火的太监进行了处罚。

通过这几件小事不免可以看出,嘉庆皇帝的平庸、软弱和无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从根源上处理问题,但是嘉庆皇帝却始终没能做到这一步。

嘉庆皇帝虽然异常勤勉,但官员和百姓对皇权的蔑视,皇室宗亲的贪图享乐、腐朽的行为,嘉庆皇帝自身的平庸等问题,这些都使得清朝逐渐走上衰败的道路。

标签: 历史嘉庆清朝

更多文章

  • 如果李成器不让太子之位,他会与李建成是同样的下场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李成器,李建成

    翻阅唐朝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李世民与自己的后人李隆基都是发动政变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唯一不同的是,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死了,而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却没有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如果李成器不让位太子的话,他与李建成会是同样的下场吗?大家对李成器很是陌生,为什么呢?因为在神龙政变后,李成器

  • 水镜先生司马徽这么博学,为何不出山为国家出谋划策?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司马徽,水镜先生

    神秘人物水镜先生司马徽,这个人号称是奇门遁甲无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这个人竟然这么厉害,为什么没有金榜题名,为国家出谋划策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有四种说法,这四种说法每个都不一样,当然也都有各自的道理。第一种说法就是司马微并不想找自己的主公,甚至不

  •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赵云为何仅仅只是一个杂牌将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刘备,赵云

    虽然“五虎上将”是民间的说法,但既然有这个说法,就肯定有其出处;其实这个出处还是来自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三国志》中,陈寿是这么评价刘备麾下的五大猛将的:“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马超阻戎负勇……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也因此,后人就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

  • 李渊作为隋炀帝的表兄弟,他为何对隋朝也没有忠心可言?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李渊,隋炀帝

    唐高祖李渊,出身于关陇贵族世家,其高祖父李熙在北魏时代担任金门镇将,镇守武川镇,成为地方权势力量。其祖父李虎为西魏最高军事将领八大柱国之一,成为统治阶级核心成员,北周时代,被封为唐国公。李渊的父亲李承袭唐国公爵位,官至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政治上讲究联姻,李渊的母亲与北周明帝的独孤皇后、隋文帝的

  • 朱允炆继位后停掉了一些严苛政策,但朱棣为何还会造反?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朱允炆,朱棣

    建文帝朱允炆,作为明朝的第二任皇帝,仅在位四年便被自己的亲叔叔朱棣拉下了皇帝宝座。从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来看,朱允炆在治国方面的确算得上是位仁慈之君,那么朱棣为何还要造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作为一位帝王,建文帝继位之后,倒的确对朱元璋时期的一系列严苛政策进行了改革,例如律

  • 面对藩王的威胁时,朱允炆为何采取以雷霆手段去削藩?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朱允炆,削藩

    公元1399年,驻守北平的朱棣,在朱元璋所留的祖训中查到了一个词汇:靖难。随后早就对朱允炆有所不满的朱棣,便以靖难一词作为自己的起兵口号,发动了清君侧的战役。随着朱棣的绝地反击,朱允炆最终被赶下了皇位不知所踪。许多人都认为,朱允炆采取的削藩手段太过激进,如果他能采用刘彻的推恩令,可能会兵不血刃地让各

  • 古代城镇的发展,到北宋时期出现怎样的新转折?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北宋,城镇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出现了新的转折。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线,商店可以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宋时期繁华的工商业在这些城市中培育出

  • 南明当时拥有很多政权,弘光政权为何一年时间都撑不了?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南明,弘光政权

    公元2644年,清军入关赶走了李自成,至此清朝最终代替了明朝入主中原。然而此时的清朝还不敢放松警惕,因为当年朱棣迁都北京,在南京留了一套灾备系统,所以此时的明朝还是有余力的,至少明朝当时在南方还有几十万大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然而事实上,清朝真的是高看了这些人了,从164

  • 潘璋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何关羽和黄忠都奈何不得他?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潘璋,关羽

    刘备凭借个人魅力吸引了不少贤人志士,如号称“武圣”的关羽相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还有诸葛亮、张飞等,都是流传百世的大人物。但是有一人连关羽和黄忠都不能把他怎样,这个人就是潘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很多人很好奇潘璋到底什么来头,为何关羽和黄忠都奈何不得他,他的实力究竟如何呢?

  • 随着时间的流失,历朝历代的王爷权力各有哪些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王爷,权力

    在古代爵位制度中,王爵作为最尊贵的一级,自两汉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清末。不过,严格来说,传统意义上的王爵其实直到魏晋之后才开始出现,两汉时期的王爵并未纳入爵位制度,而只是作为诸侯国王存在。当然,王爷的权力,各个时期也略有不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朝以前,“王”乃是对诸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