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刘渊明明是匈奴族的首领 刘渊为何自称汉家皇帝

刘渊明明是匈奴族的首领 刘渊为何自称汉家皇帝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826 更新时间:2024/1/7 6:45:03

对刘源和西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晋掘墓人刘渊,出身匈奴为何自称汉家皇帝?

作为十六国时期,汉赵政权的开创者,刘渊是匈奴族的首领,但是建国之后,却自称为汉皇帝。而他之所以自称为汉家皇帝,主要原因其实有两个。一是为了争夺民心,给自己一个逐鹿天下的名分;二是因为,刘渊确实有一部分刘家皇族的血统,确实是刘家的后代。

刘渊生年不详,但据史学家考证,应该是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之后的几年里。刘渊是匈奴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不过,当年匈奴被汉朝打败之后,一部分选择西迁,向欧洲那边迁移,而另一部分,则是南下中原,和中原地区同化了。

而到了三国时代,曹操为了稳固北方的边境安全,便让南匈奴单于,前往洛阳朝拜,而后软禁了这位单于,并且将南匈奴一分为五,进一步削弱了南匈奴。在这其中,刘渊的父亲刘豹,被封为左贤王,带领部族生活在今天的山西忻州一带。

身为匈奴人的首领,刘豹和刘渊父子,为什么会姓刘呢?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有趣的历史小知识。话说在汉朝初年的时候,汉高祖刘邦为了和匈奴和亲,将一位刘家的公主,嫁给了匈奴的冒顿单于。按照匈奴人的规矩,单于一族姓‘栾提’。但是单于所有的儿子当中,只有继承单于之位的那个儿子,能继续姓‘栾提’。至于其他的儿子,都是随母姓的。

而刘渊他们家这一支,恰好正是那位汉朝公主的后代,所以就姓刘了。另外,按照汉朝这边的规矩,凡是投降汉朝的匈奴高级成员,都被赐姓为刘,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正是因为祖上的那段关系,导致刘渊他们家的身上,确实有老刘家的血脉。

刘渊出生之后,曹魏这边已经是司马家掌权的时代了。少年时代的刘渊,十分聪慧,而且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对于《史记》、《汉书》、《孙子兵法》之类的书籍,更是倒背如流。再加上匈奴人天生擅长游牧,所以刘渊长大之后,可以说是文武双全。

另外,少年时代的刘渊,还曾作为人质,在洛阳生活过一段时间。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刘渊再次深深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美好。与此同时,刘渊还深受曹魏权臣司马昭的欣赏。后来司马昭去世之后,司马炎接班,并且篡取皇位建立了西晋,依然对刘渊十分欣赏,甚至还打算让刘渊带兵,去参与平定东吴的战事。后来还是大臣们坚决反对,才被阻止了。

公元279年,刘渊的父亲刘豹去世。此后,西晋册封刘渊为左部帅,继续统领匈奴左部。此后的十年当中,刘渊将匈奴左部治理得井井有条。并且利用自己所学,将匈奴左部进一步汉化。后来,匈奴五部中的有志之士,甚至幽州那边的儒生,都开始来投奔刘渊。

如果历史就这样顺利发展下去的话,也许再过几十年,在刘渊的治理下,左部甚至整个南匈奴,都会彻底被中原化,也就没有什么异族之说了。但惋惜的是,公元290年,司马炎死了。司马炎死后,著名的痴呆皇帝司马衷即位,历史由此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司马炎临死之前,曾命令外戚杨骏辅政。但是杨骏本人,并不是一个有远见有能力的大臣。掌权之后,为了拉拢刘渊,直接让刘渊统领匈奴五部。如此一来,刘渊不费吹灰之力,便重掌整个南匈奴。

就在刘渊重掌南匈奴的同时,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联合司马家的几个王爷,突然发动了政变,干掉了杨骏。此后十年里,贾南风开始把持朝政。相比历史上其他几位女性执政者,贾南风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执政期间坏事做了一大堆,好事基本上是一件都没做过。在这十年当中,司马炎在位时的所有成果,被毁得干干净净。整个西晋,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九年之后,随着贾南风干掉了太子,司马家的其他王爷们,终于再也忍不了了,纷纷开始起兵自立,前往京城夺权。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几位司马家的王爷,为了取得胜利,还主动联系那些边疆游牧势力,借助他们的大军参战。

这场混战,持续了整整七年时间。再加上之前贾南风掌权的九年,总计十六年。整整十六年的混乱,彻底耗尽了西晋的国力,同时也让那些边疆游牧民族,开始纷纷南下,攻城掠地。

在此期间,执掌整个南匈奴的刘渊,自然也参与其中。公元304年,成都王司马颖,任命刘渊为北部单于,全权统领整个南匈奴,希望刘渊能够帮他击败政敌。但是,刘渊返回匈奴之后,马上起兵,自立一方,拉开了西晋灭亡的大幕。

因为刘渊早就已经深得南匈奴各部的支持,所以刘渊起兵之后,短短二十天之内,便募集了整整五万大军。此时的刘渊,已经完全有了建立国家的能力。

不过,想要立国,刘渊还得找一面大旗,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在古代,名分这种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十分重要。而此时的刘渊,便选择了‘恢复汉室’这杆大旗。

经过十多年的战乱后,大家对司马家的统治,早就心存不满。再加上刘渊确实有一部分刘家的血统,本人也深受中原文化熏陶,已经算是大半个汉人了。所以最终,刘渊不但打出了这杆大旗,而且还尊刘禅为‘皇兄’,声称自己继承了蜀汉政权的正统。

公元304年,刘渊自称汉王,正式建立政权。此后,刘渊指挥大军,一路横扫山西、河南等地。其他起兵的游牧民族,也纷纷尊刘渊为主。到了公元308年,刘渊更是正式称帝,随后兵锋直指洛阳,打算直接灭了晋朝。

不过,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西晋这边,难得团结了一次。掌权的东海王司马越,派兵在宜阳和刘渊方面,进行主力决战。最终,汉赵方面大败,西晋大胜而归。

这次战败之后,西晋这边像是回光返照一样,竟然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逼得刘渊不得不撤军。不久之后,刘渊急火攻心,更是一病不起了。

公元310年,刘渊病重,同年八月去世。刘渊死后,长子刘和即位,但不久之后,刘渊的另一个儿子刘聪,就发动了政变,自立为帝。与此同时,八王之乱的胜利者司马越去世,西晋最后一点余晖也彻底落幕。公元311年,刘聪指挥大军,攻陷了洛阳。公元316年,汉赵大军再次攻陷长安。至此,曾经灿烂一时的西晋王朝,终于彻底被灭了。

标签: 历史刘渊西晋

更多文章

  • 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太后把持朝政后为何要“垂帘”?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太后,垂帘

    封建社会时期,皇帝要亲临金銮殿处理政务大事。但也会由于特殊情况,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就由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那么,太后听政时为何要“垂帘”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稍知历史的人,对“垂帘听政”四字,恐怕都带有深恶痛绝的情绪。是谁在男权社会极严厉的封建社会里发明创造了这么一种专

  • 皋陶架构了最早的司法制度体系,他还有哪些成就?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皋陶,上古四圣

    皋陶(公元前2220年—公元前2113年),偃姓(一说为嬴姓),皋氏,名繇,字庭坚。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圣”(尧、舜、禹、皋陶)之一,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主要成就制典传说我国的第一部《狱典》就由皋陶制定,他把《狱典》刻在树皮上,呈给舜,帝舜看后觉得很好,

  • 古代娶妻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需要经历哪些流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娶妻

    对古代娶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人竟然是这样娶妻的?古代人进洞房前要经过非常庄重的礼节才能结实才算!也许古人结婚的时候有六个礼仪,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迎亲。纳彩是什么?男女终身大事,首先要听父母的话,一定要经过媒人介绍,撮合,如果男女双方都觉得门当户对,

  • 太上皇的称呼由汉朝开始,历代的太上皇又是如何度过余生?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汉朝,太上皇

    皇帝年老之时就会把皇位让给继承人(大多是自己的儿子),自己退到幕后。垂帘听政的事情当然是太上皇不喜欢做的,那么中国历代的太上皇是如何度过余生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刘太公刘邦的老爹是第一个享受太上皇尊号的人。刘邦在当皇帝以前,老爹刘太公没有跟着这个儿子

  • 宋朝在主动寻求招安的时候 宋朝为何要带上一众兄弟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宋江,招安

    还不了解:宋江招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江为何要带上108将主动寻求招安?大多数读者读完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基本都会对宋江的行为江嗤之以鼻,甚至会认为他奸诈虚伪,为了自己能重回体制内,不惜踏着众多好汉的尸骨上位。然而,最终换来的是,宋徽宗的一杯毒酒,命送黄泉。那么

  • 张骞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北方的匈奴为何要囚禁他?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张骞,匈奴

    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令人不解的是,匈奴为何要囚禁张骞?作为东西方文化的纽带,匈奴曾经扣押他很久。扣押期间他曾出逃,但是逮

  • 北宋面积和秦朝面积差不多 北宋为何不算大一统王朝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秦朝,宋朝

    对宋代和秦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北宋的面积和秦朝不相上下,为何不能算是大一统王朝?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王朝。在疆域规模上,北宋基本一统了华夏地区,在面积上和秦朝相当;在经济上,达到了中国古代王朝的高峰;在文化上,市民文化空前繁荣,思想活跃。然而,如此一个昌盛繁

  • 八旗兵堪称清朝最好的“精锐部队”,他们后来是怎么衰落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八旗,清朝

    如果说中原君主是圈中狼,那么以铁骑起家的游牧民族应该不属于这个种群。然而中原王道虽说对外不威武,但在“入内同化”方面却拥有“奇效”,塞外夷狄一旦进了中原,“着了此道”,其退化速度比当初他们战胜的中原部队还快。那八旗铁骑是怎样丧失战斗力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譬如所向披靡的

  • 探索大禹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大禹,上古四圣

    禹(生卒年不详),姒姓,夏后氏,名文命,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帝禹、神禹。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后代,鲧的儿子,母为有莘氏之女修己。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轶事典故三过家门而不入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

  • 舜帝:上古四圣之一,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姚姓,一作妫姓,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三皇五帝”之一,“上古四圣”之一。舜为东夷族群的代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舜:传说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姚姓,名重华,建都于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市),为五帝之一。帝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