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刘裕能建立刘宋王朝 刘裕为何统一不了天下

刘裕能建立刘宋王朝 刘裕为何统一不了天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86 更新时间:2024/1/19 16:01:00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宋王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裕所建立的刘宋王朝,为何没能完成一统?

东晋末期,权臣刘裕各方征战,败桓氏,灭南燕,定荆江,亡谯蜀,攻后秦夺关中,可以说在那个混战的年代,刘裕是很有可能完成大一统的,他所建立的刘宋也是实力强劲的王朝。

如果他实现了霸业的话,那么刘宋必然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南向北完成一统的王朝,可是为何最后刘宋只能成为割据南方的政权,无力一统呢?

简单来说就是天命,有些事情真的就像上天注定一样,个人的努力无法扭转。

刘宋没能完成大一统的第一个原因,就是霸主刘裕崛起的太晚了。

这就有点像三国时期的刘备了,一个落魄的汉室宗亲,打了半辈子仗,还几乎都是败仗,逃亡成了他的拿手好戏,到老了才打下一片基业,结果夷陵之战的大火,生生把刘备的霸业梦燃烧殆尽。

刘裕的军事能力远远高于刘备,战绩可以用辉煌来形容,但是他有着和刘备一样的窘境,那就是崛起的太晚了,大半辈子的时间都浪费了。

刘裕的先祖是汉高帝刘邦的弟弟,早年家境贫寒,砍柴、种地、打渔和卖草鞋都干过,还因为赌博而倾家荡产,这样的人,估计没人看好他会在日后成为一位帝王,但凡他建立刘宋实现了大一统,那么他的名号绝对是可以比肩刘邦的。

话说回来,刘裕早年混生活,他从军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孙恩率众起事,那个时候刘裕才从军,但这就是问题了,刘裕生于363年,也就是说,他从军的时候就已经快40岁了。

《宋书.武帝纪》义熙元年正月,毅等至江津,破桓谦、桓振,江陵平。天子反正。

四年正月,征公入辅,授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徐兗二州刺史如故。

而刘裕成为东晋的权臣,成为实际上的一方霸主,这个时间要更晚,405年,刘裕率军攻入建康,复立晋安帝,407年才彻底掌控东晋的大权,而此时他已经45岁了。

这个年纪放到现在,你还可以说他仍然处于事业的黄金期,可是在古代,尤其他还是一个常年在外征战之人,这个年龄就已经太老了,刘裕是在422年病逝的,也就是说,在刘裕掌权后,他还有15年的时间,可是这对于刘裕来说太短了,他没有足够的经历,既可以整饬内部的前提下,完成对北方政权的逐一征伐。

第二点,也是第一点的延伸,不了解是不是因为刘裕早年太放纵了,因此没人看得上他,导致的结果就是他要孩子的时间太晚了,尤其是那个时代。

刘裕死的时候已经60了,可是他的长子继位时才多大呢?刘义符继位的时候才17岁,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这年龄的差距,别说是那个年代了,就是放到现在,这年龄也是爷孙辈的关系啊,哪里是父子的关系啊?

结果就是,年少的刘义符,根本就不是刘宋功臣集团的对手,当了两年当皇帝就被人家给撸了。

《宋书.少帝纪》其朝未兴,兵士进,杀二侍者于帝侧,伤帝指。扶出东皞,就收玺绂,群臣拜辞,送于东宫,遂幽于吴郡。

刘裕的次子刘义真,更是一个坑货。

想当初,刘裕最后一次北伐,气势如虹,灭了后秦,入主长安,夺取了关中,大有一统天下的态势,但是因为后方生变,刘裕只能班师。

当时刘裕是留下自己次子刘义真,带领众多名将精锐,镇守关中的。

《宋书.武三王》年十二,从北征大军进长安,留守栢谷坞,除员外散骑常侍,不拜。

沈田子既杀王镇恶,王修又杀田子。义真年少,赐与左右不节,修常裁减之,左右并怨。

高祖遣将军硃龄石替义真镇关中,使义真轻兵疾归。诸将竞敛财货,多载子女,方轨徐行,虏追骑且至。

但是刘义真跟随大军进入关中的时候,他才12岁,哪里有那么多少年雄主啊,他留守关中,镇不住那些悍将,还有意挑起人家之间的矛盾。

面对来势汹汹的赫连勃勃,他无力抵挡,撤军时,还大肆收敛财物,好家伙,统兵打仗不行,搜刮钱财倒是很拿手,结果被赫连勃勃追击,自己差点把命丢了。

可以说刘义符和刘义真作为刘裕死后强有力的继承者,在刘义符被废后,刘义真也被权臣徐羡之派人杀害,两人都太年少了,根本就不是那些老油条的对手。

在各方混战,局势不稳的年代,需要有像刘裕这样的霸主才可以稳住局势,但是他的继承者即便是幼虎,但终究还是太小了,因此刘裕死后,刘宋的国运就像被拦腰斩断了一样。

第三点,那就是刘裕集团的重臣刘穆之在关键时刻病故。

《宋书.刘穆之传》刘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莒人,汉齐悼惠王肥后也,世居京口。

刘穆之是刘肥的后代,刘肥就是刘邦和那个情妇的儿子,可以说刘裕和刘穆之都算是西汉宗亲的后代。

而刘穆之在刘裕集团中,绝对是核心中的核心,只有刘穆之镇守在后方,刘裕才可以放心大胆地在前线打仗,刘穆之和刘裕,就像是萧何和刘邦的关系。

《宋书.刘穆之传》穆之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拥滞。

简单来说,有刘穆之的存在,刘裕才可以无后顾之忧,不用担心刘穆之权势过大而在后方自立,他在前方打仗,也不用担心后勤补给不足的问题。

这里要说一下,不要以为一位将领,带着十几万大军在外面就可以高枕无忧,的确,身处乱世,大军是争夺天下最重要的一把剑,但问题是大军是有无数个将士组成的,是人就要吃饭啊。

因此,即便刘裕在外领军,兵力最盛,可是如果后方出了问题,粮草供应不上了,在强悍的大军也即刻土崩瓦解,那个时候,割据后方的人只需要振臂一呼,没准刘裕的脑袋就被下面的人砍下来,去换粮食吃了。

可是,如此重要之人物,却在刘裕打下关中后就病逝了。

《宋书.刘穆之传》高祖在长安,闻问惊恸,哀惋者数日。本欲顿驾关中,经略赵、魏。穆之既卒,京邑任虚,乃驰还彭城,以司马徐羡之代管留任,而朝廷大事常决穆之者,并悉北谘。

当时刘裕是准备对北魏动手的,以此实现对北方的一统,毕竟已经拿下关中了嘛,大军士气正盛。

可是刘穆之一死,他就必须回建康了,因为他要去稳定后方,对于刘裕来说,一面一统北方,一面是赶紧回去,先把称帝的事情办了,孰轻孰重,自然不用多说了吧。

但刘裕这一撤,局势瞬间逆转,关中得而复失,还折损了精兵强将,回到建康后,忙活了几年谋朝篡位的事情,刘裕称帝后没几年也挂了,也就没有时间北伐了。

而刘裕是那个时代的雄主,他死后,刘宋的北伐态势就不再那么凶猛了,刘义隆的北伐,只留下一句“元嘉草草”。

第四点,北方有强势的实力存在。

在刘裕的晚期,北方的实力也不是说处于劣势,他们也有争夺天下的资本。

一个是建立胡夏的赫连勃勃。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勃勃善之,以子璝都督前锋诸军事,领抚军大将军,率骑二万南伐长安,前将军赫连昌屯兵潼关,以买德为抚军右长史,南断青泥,勃勃率大军继发。璝至渭阳,降者属路。

在刘裕攻打关中之初,他可是表现得很恭顺,没有招惹刘裕的意思。

可是在刘裕从关中撤军后不久,他直接撕下伪善的面目,即刻率大军南下,趁刘裕留在关中的诸将发生内讧之际,大举南下夺取了关中,刘裕率军拼命打下的关中,就这么白白便宜了赫连勃勃。

同时对刘裕来说,北方最强劲的对手但是北魏的拓跋氏了。

早在刘裕崛起之前,北方的拓跋珪趁机复立代国,后改国号为魏。

《魏书.太祖纪》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

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大同,北魏就此开始了扩张的道路,更重要但是,拓跋珪虽然晚年沉湎酒色,但是他也做过积极的改革,推动拓跋鲜卑政权进入封建社会,因此北魏逐渐开始汉化,以此才有能力成为最后一统北伐的强大政权。

他的下一任帝王拓跋焘更厉害了,打得刘宋找不着北了,拓跋焘曾经饮马长江啊,让刘义隆的北伐成为了惨剧。

总的来说,刘裕作为一方霸主,的确是百年罕见,但是他建立的刘宋无法一统天下,只能说是天命使然,一切都像是命中注定了一样。

参考资料《宋书.武帝纪》《宋书.刘穆之传》《宋书.武三王》《宋书.少帝纪》《晋书.赫连勃勃载记》《魏书.太祖纪》

标签: 历史刘裕东晋

更多文章

  • 上古十大魔神各个法力高强,为何却唯独以蚩尤为首?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蚩尤,上古

    中国上古时代的故事很多,诞生了许多不同的神仙。大荒时期出现了大荒十大凶兽,上古也出现了上古十大魔神,但大多都死于逐鹿之战。这上古十大魔神各个法力高强,以蚩尤为首,都是当时的英雄豪杰。不过这是十大魔神里可没有火神。上古十大魔神包括:兵神蚩尤、战神刑天、星神夸父、水神共工、风伯飞廉、雨师屏翳、冥王神荼、

  • 李暠:西凉开国国君,是唐朝皇室认定的先祖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李暠(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人,自称西汉飞将军李广十六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国君,为唐朝皇室认定的先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暠出身陇西李氏。少时十分好学,特别擅长文辞。隆安元年(397年),段业自称凉州牧,李暠被授为效谷县令,后升为敦煌太守。隆

  • 在真实的历史上,秦国人尚黑究竟是有着哪些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秦国,尚黑

    看过电视剧《芈月传》的人,或许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剧中除了秦宫里的女人,无论是秦国的大王、大臣还是普通士兵都喜爱穿黑色的衣服。秦国人似乎有着浓厚的黑色情结。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国人崇尚黑色。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杂役奴仆全都穿着以黑色为主色系的衣服。朝堂之上的大臣

  • 无论哪个朝代都有一些奇案,那么清朝留下了哪些谜题?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清朝,谜题

    无论哪个朝代都有一些奇案,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但是他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谜题。如:孝庄文皇后下嫁摄政王、顺治皇帝出家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太后下嫁太后下嫁就是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是指清太宗皇太极之妃、世祖福临的生母,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谥为孝庄

  • 在历史上,唐宋时期的官员为何会多被贬于海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唐宋,海南

    中国历史上,凡是犯作乱叛国必杀之罪的官员都会贬于海南。贬于海南的名人也不在少数,如苏东坡。那么,在古代历史上为什么犯罪大臣要贬于海南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海口市区与琼山市接壤处,有一座五公祠,被海南人亲切称之为“海南第一楼”,楼里供奉并祭祀着唐宋年间被贬海南的五位贤臣名

  • 后世如何评价大禹?他的一生存在哪些争议?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大禹,上古四圣

    禹(生卒年不详),姒姓,夏后氏,名文命,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帝禹、神禹。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后代,鲧的儿子,母为有莘氏之女修己。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相传,禹治理洪水有功 ,接受帝舜禅让,继承部落首领。在诸侯的拥戴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

  • 大禹:上古四圣之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禹(生卒年不详),姒姓,夏后氏,名文命,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帝禹、神禹。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后代,鲧的儿子,母为有莘氏之女修己。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早期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出生地有争议(一

  • 诸葛亮本是一介文人,他的军师技能究竟师从何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诸葛亮,军师

    诸葛亮本是一介文人,国事政治大多是从前人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可是最后诸葛亮却可以成功转型为军师,指导战争策略。那么,诸葛亮的军师技能究竟师从何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铁血的众多2B

  • 铁铉是什么人?宁死不屈的明朝忠臣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明朝,朱元璋

    今天我们来讲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忠臣硬汉,他就是明朝的山东布政使——铁铉。历史上所谓的忠臣有很多,比他名气大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却偏偏要说这个人呢?其实啊,虽然忠臣很多,但像这位一样,能让敌人在战役胜利后,一点劝降的机会都没给,而是直接被处以极刑的,恐怕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的故事。

  • 顺治初年制定了大清律后,对罪犯的流放作了哪些详细规定?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顺治,罪犯

    许多清朝历史剧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不同时期、不同皇帝动怒时的一句经典台词:将某某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那么,何为宁古塔?宁古塔又在何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宁古塔不是“塔”,而是一个城名,是一个清朝时期的关外流放罪犯场所。旧城在今黑龙江省安宁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