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顺治初年制定了大清律后,对罪犯的流放作了哪些详细规定?

顺治初年制定了大清律后,对罪犯的流放作了哪些详细规定?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49 更新时间:2024/1/21 23:24:12

许多清朝历史剧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不同时期、不同皇帝动怒时的一句经典台词:将某某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那么,为宁古塔?宁古塔又在何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宁古塔不是“塔”,而是一个城名,是一个清朝时期的关外流放罪犯场所。旧城在今黑龙江省安宁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宁古塔属边远地区,旧时,这里环境恶劣,气候异常,寸草不生,五谷不长,很适合罪犯改造。即不是塔,而为何又称为“塔”呢?相传,清皇族的远祖兄弟六个,曾居住于此。满语谓六为“宁古”,个为塔,古称“宁古塔”。

把罪犯流放到宁古塔,有两层含义:一是惩恶与扬善,让犯了罪的人背井离乡受尽磨难,到关外去自首、自思、自悔,接受风沙洗涤。

二是为清皇族的老家“增砖添瓦”。清时,全国偏远落后的地区有的是,可清朝为什么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改造,而首选宁古塔呢?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宁古塔是满族的发源地,是清皇族的老家。罪犯来到这里不仅要开荒种地,修桥筑路,改变清皇族老家的面貌,而且还要忍饥挨饿,为当地官员、满人当牛做马,沦为家奴,以显示祖上的荣耀。

历史上的罪犯流放最早起源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到了清代有了较大发展,逐步健全了罪犯流配制度,设置了多处罪犯流放点。顺治初年,已制定了大清律,对罪犯的流放作了详细规定,主要是流放人员的起因、种类,流放人员的刑期,流放人员的生活等。

乾隆初年公布的《大清律例》规定:“强盗免死减者,行劫数家止首一家者,伙盗供出首盗即时拿获者,偷盗坟墓二次者……具佥发宁古塔等处。”发往宁古塔的罪犯,一般以10年为期,然后考察他的现实表现,如能悔过自新,改恶从善,又情愿回原籍者准予回籍。但如果被判处无期徒刑,将永远不得入关,除非皇上特批。

根据《中国通史》、《清史稿》等史书记载,发遣到宁古塔的罪犯,除了平民百姓和旗人外,还有朝廷大臣。顺治十二年(1655年)吏科副给事官彭长庚,一等子爵许尔安因上疏称颂睿亲王多尔衮,并要求为多尔衮平反昭雪,并恢复爵号。皇上将此事交给大臣们密议,密议结果,判处二人死刑。但皇上念其二人曾有功于朝廷,便下召免死,流放到宁古塔。

清朝期间,发配到宁古塔的“名门望族”也不计其数。康熙年间,轰动朝野的戴名世《南山集》案、方孝标《滇黔纪闻》案,先后涉及三四百人,包括康熙的宠信江苏巡抚张佰行、名人志士方苞等许多无辜人员受到株连。康熙看过奏折后,认为涉案人太多,有些恻然。再过一个多月就是他的六十大寿了,他也想讨个吉利。据此判决,只斩戴名世一人,并未罪及家人。对方孝标,因其已过世,并未深究,只是将其子及家人一并发往宁古塔。

由此可见,宁古塔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其中有很多讲究,这流放原本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流放的地点是宁古塔那顿时意义就不一样了,反而是为自己家增了光。这满族的习惯还真是奇特,不过通过篇章,我们对宁古塔的了解是不是更深了一些。

标签: 历史顺治罪犯

更多文章

  • 既然刘禅这么无能,诸葛亮为何不听刘备的话取而代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诸葛亮,刘禅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基本上掌握了蜀国的大权,然而蜀国的灭亡,原因最重要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做君主,既然刘禅这么无能,那大权在握的诸葛亮为何不取而代之?为何不敢自己去称帝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是历史上著名的名相之一,杜甫诗赞曰:“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伊尹是

  • 曹操修建铜雀台是为锁二乔,那么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曹操,铜雀台

    我们都知道铜雀台,铜雀台是曹操建造的,传说,曹操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于是发誓要得二乔,以享晚年。为此,曹操修建了铜雀台为锁二乔。那么,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曹操为何要建造铜雀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

  • 刘渊明明是匈奴族的首领 刘渊为何自称汉家皇帝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刘渊,西晋

    对刘源和西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晋掘墓人刘渊,出身匈奴为何自称汉家皇帝?作为十六国时期,汉赵政权的开创者,刘渊是匈奴族的首领,但是建国之后,却自称为汉皇帝。而他之所以自称为汉家皇帝,主要原因其实有两个。一是为了争夺民心,给自己一个逐鹿天下的名分;二是因为,刘渊确实有一

  • 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太后把持朝政后为何要“垂帘”?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太后,垂帘

    封建社会时期,皇帝要亲临金銮殿处理政务大事。但也会由于特殊情况,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就由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那么,太后听政时为何要“垂帘”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稍知历史的人,对“垂帘听政”四字,恐怕都带有深恶痛绝的情绪。是谁在男权社会极严厉的封建社会里发明创造了这么一种专

  • 皋陶架构了最早的司法制度体系,他还有哪些成就?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皋陶,上古四圣

    皋陶(公元前2220年—公元前2113年),偃姓(一说为嬴姓),皋氏,名繇,字庭坚。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圣”(尧、舜、禹、皋陶)之一,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主要成就制典传说我国的第一部《狱典》就由皋陶制定,他把《狱典》刻在树皮上,呈给舜,帝舜看后觉得很好,

  • 古代娶妻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需要经历哪些流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娶妻

    对古代娶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人竟然是这样娶妻的?古代人进洞房前要经过非常庄重的礼节才能结实才算!也许古人结婚的时候有六个礼仪,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迎亲。纳彩是什么?男女终身大事,首先要听父母的话,一定要经过媒人介绍,撮合,如果男女双方都觉得门当户对,

  • 太上皇的称呼由汉朝开始,历代的太上皇又是如何度过余生?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汉朝,太上皇

    皇帝年老之时就会把皇位让给继承人(大多是自己的儿子),自己退到幕后。垂帘听政的事情当然是太上皇不喜欢做的,那么中国历代的太上皇是如何度过余生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刘太公刘邦的老爹是第一个享受太上皇尊号的人。刘邦在当皇帝以前,老爹刘太公没有跟着这个儿子

  • 宋朝在主动寻求招安的时候 宋朝为何要带上一众兄弟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宋江,招安

    还不了解:宋江招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江为何要带上108将主动寻求招安?大多数读者读完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基本都会对宋江的行为江嗤之以鼻,甚至会认为他奸诈虚伪,为了自己能重回体制内,不惜踏着众多好汉的尸骨上位。然而,最终换来的是,宋徽宗的一杯毒酒,命送黄泉。那么

  • 张骞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北方的匈奴为何要囚禁他?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张骞,匈奴

    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令人不解的是,匈奴为何要囚禁张骞?作为东西方文化的纽带,匈奴曾经扣押他很久。扣押期间他曾出逃,但是逮

  • 北宋面积和秦朝面积差不多 北宋为何不算大一统王朝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秦朝,宋朝

    对宋代和秦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北宋的面积和秦朝不相上下,为何不能算是大一统王朝?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王朝。在疆域规模上,北宋基本一统了华夏地区,在面积上和秦朝相当;在经济上,达到了中国古代王朝的高峰;在文化上,市民文化空前繁荣,思想活跃。然而,如此一个昌盛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