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面对李自成围攻京城时,崇祯为何会选择刚毅赴死?

面对李自成围攻京城时,崇祯为何会选择刚毅赴死?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723 更新时间:2024/1/15 11:41:15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拂晓,城外火光烛天,走投无路的崇祯帝朱由检上了煤山,望着昔日葱郁秀美的山河沦陷战火,悲怆高呼:“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后寻了棵歪脖老槐树,上吊自缢而亡,光着左脚,右脚挂着一只红鞋,一派凄凉,终年33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有人说,崇祯上吊是风骨刚烈,也有人说,是崇祯软弱无能,因而以上吊来逃避现实。

纵观时局,与其说崇祯此举是逃避现实,不如说是逃不出现实。

自崇祯登基以来,一直勤勉奋进,为收拾残败的江山,可谓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书有载“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他除魏忠贤、平冤狱、颁《罪己诏》、平定叛乱,做出不少贡献。然而,父辈传下来的江山已是千疮百孔,纵使崇祯励精图治,也很难拯救残局、力挽狂澜。

当时北旱南涝,又起蝗灾,各地饥荒、瘟疫不断,农民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暴乱频发,社会混乱,动荡不安。家喻户晓的闯王李自成便于此乱世崛起,对大明江山是个不小的威胁。又逢金兵南下,边疆战事危急,而朝中军饷不足,只得加征税赋、盘剥百姓,更加重了百姓负担,矛盾愈发激烈。如此内忧外患,崇祯既无雄才大略,也不任人唯贤,自然是分身乏术。

除了局势危急,崇祯本人也存在一定的人格缺陷,也是导致他悲惨结局的一大因素。崇祯虽期盼“中兴”之景,也为之勤勉上进,但他生性多疑、苛刻寡恩,狠毒起来较之于魏忠贤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对外抗击皇太极的战役中,又因崇祯多疑猜忌、轻信诽谤,错杀了抗金重臣袁崇焕。袁崇焕本是崇祯从狱中重新召用的前朝旧臣,虽擅杀东江总毛文龙惹来众怒,但他于大明朝而言,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民族英雄。在袁崇焕的英勇作战下,金兵败退撤军,可后来突发己巳之变,皇太极率军越过层层防线,直逼京城。一时间,上至朝臣下至百姓,不免都对守边重将袁崇焕产生怀疑。而袁崇焕得知消息,千里迢迢赶来救援,本以为能立大功,但因朝中谣言四起,诽谤他与后金暗中勾结、放清兵入关,于是本就疑心重的崇祯自然轻信。崇祯不由分说,果断将袁崇焕下狱,加之魏忠贤遗党伺机报仇,以叛国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给袁崇焕判了死罪。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遭凌迟,终年46岁。

由此可见,崇祯因其性格缺陷,使本就根基不固的明朝江山雪上加霜,随着护国大将接连惨死,时局每况愈下,崇祯缢亡于煤山,大明也最终走向覆灭。而事实上崇祯并不完全是因风骨峭峻而上吊自缢而亡,他曾于李自成攻入京师后,与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欲逃,却被乱箭所阻,又逃至齐化门惨遭成国公闭门不纳,后转向安定门却无法劈开门锁,至此四面楚歌,走投无路,于是追随大明祖训“君王死社稷”,自缢而亡。

无论如何,崇祯自食其果是真,刚毅赴死也是真。我们不能否认明朝在崇祯手中覆灭,但也要看到崇祯励精图治、殚精竭虑的作为。

标签: 历史李自成崇祯

更多文章

  • 都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那么诸葛亮究竟有多厉害?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诸葛亮,卧龙凤雏

    建安六年(201),刘备因为在官渡之战站错了边,被曹操疯狂“迫害”,不仅基业丢了个精光,还不得已投奔到雄踞荆州的刘表处。刘备倒也心大,一边积极练兵,一边结交围绕在刘表身边的荆州名士,无意中结识了有“水镜先生”之称的司马徽。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当刘备前来拜访司马徽询问天下有哪些名士能

  • 历史上虎符最早出现在何时?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虎符,唐朝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在古代,战争是一件很频繁的事情,就算是谋反的事情也并不罕见,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控天下,各位皇帝总是会竭尽全力的将军权牢牢地握在手中,然而,军队始终是要在将军的手里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为了能够方便地调动兵马,便出现了

  • 孙权为何非要杀害关羽?这么义薄云天之人怎能下得去刀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孙权,关羽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一时间风起云涌,天下群雄逐鹿中原。在天下英雄当中,要数影响力,关二哥那是当仁不让。“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但是恰恰是关羽在败走麦城之后,却被孙权谋害,那么孙权为何非要杀害关羽,这么一个义薄云天之人,如何就下得去刀?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还要从一个小事

  • 唐、宋、明三朝的酷刑分别有多残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唐、宋、明三朝的酷刑分别有多残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朝一、竹书夹身用刑手段: 受刑者双手被铐起并固定住,将竹板编织成的书袄围绕在受刑者胸部至腹部,由酷吏转动连接在书袄两侧的绳索,以收缩之力辗压受刑者身体,施刑过后看不出痕迹,但会令受刑者痛不欲生。二、杖杀用刑手段: 受刑者被酷吏用重

  • 司马肜: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为人清静修身,恭敬谨慎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司马肜,字子徽,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之弟。母为张夫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肜为人清静修身,恭敬谨慎。初仕曹魏,封平乐亭侯。建立五等制后,封开平县子。西晋建立后,受封梁王,拜北中郎将,镇守邺城;迁平东将军,镇守许昌;转安东

  • 刘备得知关羽被杀后,诸葛亮说了什么导致刘封被赐死?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诸葛亮,刘封

    《三国演义》中感情最深厚的就是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三人了,他们成为兄弟后,都尽心辅佐大哥刘备建立蜀汉基业,而后更是在战场上拼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后世之人也大多会学这三人来结拜为异性兄弟,他们的友情被千古传诵。谁能料到,在后期战况焦灼之时,关羽由于大意失掉了荆州,最后还败走麦城,被人斩杀。刘备得知噩耗

  • 有哪些与司马肜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司马肜,西晋

    司马肜,字子徽,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之弟。母为张夫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肜为人清静修身,恭敬谨慎。初仕曹魏,封平乐亭侯。建立五等制后,封开平县子。西晋建立后,受封梁王,拜北中郎将,镇守邺城;迁平东将军,镇守许昌;转安东

  • 空城计为何能成功?不成功会让司马家族面临一场大灾难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空城计,司马家

    司马懿明明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选择撤军?其实:他不撤军就输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空城计”这个故事之所以如此流行,而且还被用于三十六计,这与历史上的两个人离不开,此二人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对空城计是这样描述的“‘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 司马昭:晋宣帝司马懿次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

  • 后世对司马师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司马师,曹魏

    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师为人沉着坚强,有雄才大略。少流美誉,雅有风采。与父亲司马懿策划高平陵政变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