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朱元璋作为在苦难中成长的帝王,他的亲戚还有着哪些人?

朱元璋作为在苦难中成长的帝王,他的亲戚还有着哪些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066 更新时间:2024/2/12 6:29:29

朱元璋是一个在苦难中成长的帝王,

至正四年(1344年)一场大旱灾和相继而来的瘟疫,夺走了父母和大哥的生命,也改变了一个种田娃的一生。朱元璋称帝,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的亲人除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外,还有一个大嫂,一个侄女,一个侄孙,一个堂侄女,一个姐夫和一个外甥活在人世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元璋对大哥朱重五一家人的感情是复杂的,提到大哥,朱元璋曾经说过:“幼因皇考惜之甚,及状,无状甚焉,其非奉父母之道,有不可胜言。”朱元璋和大哥一家从小生活在一起,可哥哥对父母和朱元璋的态度不怎么好,所以对哥哥一直心怀怨恨。可对嫂子王氏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嫂子入门两个月,朱元璋出生,嫂子带大,感情深厚。大哥死后,嫂子迫于生计,带着儿女回了娘家。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已经在起义军小有名气,领兵滁阳,嫂子带着儿女前来投靠。亲人相见,泪眼汪汪,抱头痛哭。当时的心情:“其不胜之喜,复何言哉!”

朱元璋称帝之后,封大哥为南昌王,嫂子王氏为南昌王妃。嫂子和孙子朱守谦生活在南京,朱元璋对寡嫂一家也是照顾有加。孙子长大后,跟着孙子前往广西桂林就藩。洪武十三年,孙子犯错被朱元璋贬回老家凤阳种田,嫂子怕孙子受苦,找人悄悄代替孙子种田。嫂子去世后,祔葬皇陵。但由于朱元璋对大哥、侄子、侄孙的特殊感情,嫂子死后无法享受“配食”

的待遇。

朱元璋的大哥大嫂诞下两儿一女,可惜大儿子很小就死了,只剩下儿子驴儿和女儿。朱元璋很喜欢驴儿,把驴儿收为干儿子,取名朱文正。文正跟着叔叔南征北战,在洪都保卫战立下赫赫战功,只可惜后来因封赏不公,心态失衡,为非作歹,甚至想投靠张士诚,扎小人诅咒朱元璋,被朱元璋失手打死了。尽管对大哥和侄子的感情复杂,称帝后的朱元璋还是封侄女为福成公主,允许侄女以旁系亲属的身份享受着直系公主的待遇。公主后来嫁给了王克恭,驸马王克恭曾经是福建行省参政,后改福州卫指挥使。

守谦小名“铁柱”,一个很可爱的名字,可是长大后的铁柱一点都不可爱,反而成了一个人人害怕的混世魔王。父亲文正被朱元璋打死的时候,铁柱才四岁。朱元璋摸着铁柱的小脑袋安慰到:“铁柱,不要怕,你父亲虽然犯了很多错,但我不会怪你,等我打下天下,给你加官进爵。”朱元璋称帝后,确实履行了他的诺言。洪武三年,大封诸王,铁柱被封为靖江王,藩地广西桂林,唯一一位非直系子孙为王,这一年,改名

“朱守谦”,有“守礼谦虚”之意,用意显而易见。

朱元璋对于守谦父亲朱文正的死,一直心怀戚戚,很害怕守谦重蹈父亲的覆辙。可偏偏怕什么来什么,守谦在广西当藩王期间:“所游处,不过强淫人妻女,强取人财物。即目见尔宫中金银之类,多系非礼之财。”惹得当地百姓怨声载道,朱元璋将其召回南京亲自教导。守谦不服气,写诗埋怨讽刺叔公。叔公很生气,打发侄孙回老家凤阳种了七年的田。本以为经过历练的侄孙会有所改变,派侄孙镇守云南。不料到了云南的朱守谦变本加厉,不仅骗朱元璋的钱,把宫殿建得比南京的皇宫还要豪华,还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朱元璋对这个讨债鬼根本没有办法,只好将其囚禁在京,几年后朱守谦郁郁而终,享年三十一岁。

庆阳公主是朱元璋堂兄朱重四的女儿。因为战争、饥荒、瘟疫,朱元璋的叔叔一脉,几乎死绝,只剩一人。庆阳公主在朱元璋革命时期,就前去投靠了。朱元璋对这个堂侄女也是好得没话说。朱元璋身边有一个叫黄琛兵马副指挥,做事特别谨慎,为人也比较厚道,朱元璋负责牵线搭桥,促成了彼此的姻缘。洪武元年,册封为庆阳公主,授予黄为驸马都尉,不久迁淮安卫指挥使。靖难时,朱棣挥师南下,庆阳公主到军中和朱棣议和。一个女子,可见其气魄!

朱元璋有两个姐姐,大姐太原长公主,嫁王七一,早卒。二姐曹国长公主,嫁给李贞。二姐是个持家有道、孝顺长辈的好女人,嫁人后也常常接济娘家,可惜死得早。至正十四年(1354年)大嫂前脚领着文正投靠朱元璋,李贞后脚就带着儿子李文忠前来。朱元璋创业时,带着外甥南征北战,姐夫留守后方,也出力不少。李文忠守严州时,常常需要外出打仗,所以严州的军务都由李贞处理。李文忠攻克桐庐,把俘虏送回严州。俘虏趁着严州防守空虚,想要逃跑,李贞就把他们都灌醉绑了回南京。李贞为人谦卑恭顺,深得朱元璋喜爱,朱元璋赐予李贞高官美宅。建国后,李贞依然保持谦卑恭顺的初心,曾说道:“富贵而忘贫贱,君子不为也。”洪武十二年冬去世,朱元璋亲自为其写祭文,赠陇西王,谥恭献。

文忠小名“保儿”,也是一个很萌的名字,可他却是一个“猛”将。保儿跟着父亲李贞前来投靠舅舅朱元璋时,朱元璋饱受郭子兴猜疑,急于培植亲信势力,收文忠为干儿子。文忠在多年的实战中,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成为朱元璋定鼎中原的左膀右臂。建国后,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洪武三年,获封曹国公。1379年(洪武十二年),明太祖又诏命李文忠主持大都督府(最高军事机构),兼主管国子监(全国最高学府)。洪武十六年,文忠因病去世。李文忠是真正的“儒将”,带兵打仗,勇猛无比,闲时在家手不释卷,颇有儒家风范。只可惜儿子李隆景不争气,只会纸上谈兵。

总而言之,朱元璋称帝之后,虽然亲戚所剩无几,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元璋对他们是真的不错。

标签: 历史朱元璋亲戚

更多文章

  • 楼异是什么人?史书上为何没有他的记载?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楼异,汉朝

    楼异,东汉末年曹操属下的司马,曾在濮阳之战中协助曹操脱逃。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英雄辈出,其中便包括了曹操,此人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因此有一定的威望。后来,曹操凭借自己突出的能力,在乱世之中闯下了一片天地。曹操还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

  •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萧何为何对还没出名的韩信如此重视?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萧何,韩信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韩信仗剑投奔项梁,项梁死后归入项羽麾下,因不得重用而转投刘邦,仍然不受重视之下便想逃走,于是便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典故,那么萧何对于此前默默无闻的韩信为何如此重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

  • 如果刘封改回寇姓,诸葛亮还会建议刘备将他赐死吗?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刘封,刘备

    公元219年,受封前将军的关羽率军北上攻打曹魏,当时关羽率军围攻了襄樊两城,并主攻樊城,虽然当时关羽几乎以一己之力打得曹仁抬不起头,同时还水淹七军,声势威震华夏,以至于让曹操都不得不迁都以避其锋芒,但对于关羽来说,当时的处境也是及其艰难的。毕竟在这个时候,关羽手中的兵力并不多,而此时后方江陵空虚,他

  • 明知面对曹魏要处于绝对下风,诸葛亮为何还要“穷兵黩武”?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曹魏,诸葛亮

    刘备死后,诸葛亮曾在数年内发动五次北伐,其后继者姜维也完全延续了这一路线。那么,为何明知面对曹魏时出于绝对下风,诸葛亮还要如此“穷兵黩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小国寡民、穷兵黩武”,对于诸葛亮主政后疯狂北伐的行为,别说我们现代人,即使在当时蜀汉朝廷内部,反对声也从未消停过

  •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元璋又是如何对待他的亲戚?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朱元璋,亲戚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元璋出生在八辈贫农的家庭,却通过努力,成为了一国之君。所以之前的穷亲戚看到朱元璋成了皇帝,当然是纷纷的来要官做了,朱元璋会怎么做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是论功行赏,抛头颅洒热血为大明朝开国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还没封赏明白呢,你们这些亲戚倒是来的挺快

  • 欧阳修在北宋文坛是领袖身份,但为何说他曾科举“落榜”了?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欧阳修,北宋

    宋朝古装大剧《清平乐》播出,让人眼前一亮,从目前的来看,这部剧充分展现了“仁宗盛世”初期的盛景。随着剧情的发展,在“太平宰相”晏殊、三朝宰相韩琦、北宋名士范仲淹陆续登场后,很多历史文学爱好者纷纷猜测,后面你会不会有欧阳修的戏份。果然不出众人所料,“六一居士”欧阳修终于在第四集出场,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 在我国古代糖最早出现在何时?占据什么地位?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糖,战国

    中国最初的糖出现在西周时期,叫做饴。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糖”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甜味剂,随着科技的发展,糖的种类也是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它固有的“甜”味而成为人类最喜爱的食品之一。但在古代吃糖可没有现代这样容易,究竟奢侈到什么程度,说出来你

  • 传说“竹林七贤”的阮咸和猪一起喝酒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竹林七贤,魏晋

    众所周知“竹林七贤”的阮咸才华很高,但是纵情任性,传说他和猪一起喝酒是真的吗?确实是真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阮咸曝裈阮咸、阮籍居住在路南,其他阮姓人住在路北;住在路北的阮姓人都很富有,住在路南的都很贫穷。七月七日,路北的阮姓人大晒衣服,都是绫罗绸缎。阮咸就用竹竿在庭院中挂了一条粗布做的犊

  • 韦应物送女出嫁,《送杨氏女》寄托了什么样的期望?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韦应物,唐朝

    韦应物送女出嫁,《送杨氏女》寄托了一个老父亲对女儿什么样的期望?全诗情真语挚,至性至诚。慈父之爱,骨肉深情,令人感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送杨氏女唐代:韦应物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

  •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仕途命运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竹林七贤,魏晋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的故事。早而夙慧王戎出身于魏晋高门琅玡王氏,祖父王雄,在曹魏官至幽州刺史;父亲王浑,官至凉州刺史,封贞陵亭侯。王戎自幼聪颖,神彩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