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太监和宦官有什么区别 所有宦官都是太监吗

古代太监和宦官有什么区别 所有宦官都是太监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421 更新时间:2024/2/8 20:13:04

对古代太监和宦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宦官和太监,很多人容易混为一谈。

我对于太监最初的印象,是小时候看电视剧,一旦皇上下了圣旨,就会有太监去传旨。

镜头再一转,开始出现我们耳熟能详的场景:太监打开圣旨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想必大家读起这些词来也都是朗朗上口,因为实在是太经典了。

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谈谈历史上的宦官和太监有什么差别。

01宦官和太监的差别

1.宦官在古代是皇室役使的男性奴仆。

宦官也称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等。主要负责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成员。

中国最早在夏商时期就出现了宦官。周朝及其诸侯国均设置了宦官。

在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并非全都是阉人,但到了东汉,宦官就全是阉人了。

原则上,宦官不参与朝政,但因为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和皇室关系密切,能博取皇帝的信任,有时也能谋得一官半职。

2.“太监”在古代是官名。

唐高宗时期,把掌皇帝生活诸事的殿中省改为中御府,让宦官充任太监、少监。

明代时期,宫廷外设有国子监,钦天监,上林苑监,分管教育、气象、畜牧种植。宫廷内设有司礼监,内官监,司设监,御马监,尚膳监,御用监,直殿监,印绶监,尚衣监,都知监,神宫监,尚宝监等十二监,均由宦官管理。

十二监里总领事叫作提督太监,掌管事务的宦官才叫太监,位居四品。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宦官专权,利用司礼监干预朝政,影响极大。像冯保、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人,均出自司礼监。

清代宦官统称为太监,太监一词才完全与宦官同义。太监隶于内务府管辖之下,担当洒扫、传膳等杂役。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严禁太监干预朝政。

02历史上著名的宦官

1.赵高

秦朝二世皇帝胡亥时期丞相。

他本是秦始皇时期的一名宦官。由于为人勤奋,又精通法律被提拔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

秦始皇死后,他发动沙丘政变,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迫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自杀,辅佐他们能掌控的秦始皇的幼子胡亥为帝,然后自任郎中令。“管事二十余年”。

任职期间,赵高结党营私,铲除忠良、掌握大权、施行暴政,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2.蔡伦

说起蔡伦,大家都不陌生,中国四大发明,其中造纸术的发明人就是蔡伦。据说蔡伦少年时期就已经满腹经纶,他熟读《周礼》、《论语》,而后由京城某官员推荐,进皇宫做了宦官。

他刚入宫时,只是一名普通的官宦,但几年后他就被皇上提升小黄门宦官。随着皇上越来越知道蔡伦,便逐渐发现他的才华,而后越来越器重他。

等到了东汉时期,他被升级为中常侍。当时的中常侍的职责就是每天为皇上传递文件,为皇帝出谋划策,类似皇上的机要秘书,他负责传达诏令、掌理文书、还能参与朝政,属于最高等的宦官。

3.郑和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在15世纪初叶,他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壮举,对我国经济、文化、外交,都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郑和之所以能够七次下西洋,和他拥有的超强的外交能力、军事谋略、敢于冒险的精神密不可分。

郑和在靖难之役中有功,被升迁为内官太监。郑和前六次是以正使太监的身份下西洋的。在洪熙元年后,郑和被任命为为南京守备太监,于是后来就有了第七次下西洋。

4.王振

王振被称为明代十大太监之一,他的影响力在当时也是非常大的。他还是明代第一代专权太监,根据历史记载,王振善于伺察人意。深得宣宗皇帝的喜爱,当时他被任命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的起居。

皇太子英宗登位后,英宗称王振为先生,任他为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太监。所有的大臣呼他为翁父,争相攀附他。他就凭借着皇上的信任,私底下勾结内外官僚,建奢华豪宅,还草菅人命的忠臣。

当时的王振还被太皇太后压制,直到1442年太皇太后病逝,失去了对王振最有控制能力的人,王振就开始谋划擅权。最后,王振因为好大喜功,擅权独断,最终恶有恶报,死在了土木堡之变中。

5.魏忠贤

魏忠贤的名字是在他在万历年间为秉笔太监时,明神宗给他赐的名字。

明熹宗时期他极受皇上的宠信,于是他就利用这一点,极力排除异己,专断国政,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直到朱由检继位后,他主张打击惩治阉党,于是给魏忠贤判重罪,当人们逮捕他时,发现他自缢而亡,他的同伙也都全部被清除。

6.李莲英

李莲英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他生性圆滑,两面讨好、八面玲珑,在宫中深得慈禧太后的器重,慈禧太后甚至为他打破皇规,封其为正二品总管太监,统领全宫所有宦官。

综上所述,“宦官”这一名词出现的历史早于“太监”。“宦官”是指人,“太监”是官职名称,这就是二者的本质差别。

标签: 历史古代太监

更多文章

  • 李贞: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曾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政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李贞(627年-688年10月12日),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第八子,母为燕德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擅长骑射,爱好文史。贞观年间,先后任安州、徐州、扬州、相州和绛州刺史,封为越王。唐高宗即位后, 历任左卫大将军、绵、相、蔡州刺史。唐中宗李显即

  • 李恽: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子,他为何在家中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李恽(?~ 674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子,母为王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五年(631年),册封郯王。贞观八年(634年),出任洺州刺史。贞观十年(636年),改封蒋王,出任安州都督,多造器用服玩,虚耗民力。唐高宗即

  • 李愔:唐太宗李世民第六子,常无故殴打官员,打猎不知收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李愔(?—667年),唐朝宗室,唐太宗李世民第六子,母隋炀帝女杨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初封梁王,授襄州刺史。广制封建时,改封蜀王,转益州都督。贞观十三年(639年),赐实封八百户,授岐州刺史。李愔时常无故殴打官员,打猎不知收敛,多次非法,在太宗朝与高宗朝数度被贬官作为惩罚

  • 李嚣: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生母为燕德妃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李嚣(?~632年),祖籍陇西成纪,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唐高宗李治异母弟,生母燕德妃。631年进封江王,翌年去世,谥号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李嚣,祖籍陇西成纪,生年不详,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唐高宗李治异母弟,生母燕德妃。631年,李嚣进封江王,632年去世,谥

  • 李祐: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谋反失败后被废为庶人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李祐(?—643年),字为辅,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 ,母为阴妃。武德八年,封为宜阳王。玄武门之变后,封为楚王。贞观二年,授幽州都督、燕王。贞观十年,封齐州都督、齐王。贞观十七年(643年),举兵谋反,事败被擒,废为庶人,赐死于内侍省,以国公之礼入葬。下面小编

  • 李续:纪王李慎长子,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李续(?~689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之孙,纪王李慎长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父亲李慎七子,李续与李秀最知名。李续为东平郡王,历和州刺史,迁徐州刺史,早薨,赠银青光禄大夫,宗正少卿,弟弟多为武后所杀。师从大儒王元感,

  • 曹操已然决定处决吕布,为何还多此一举问了身旁的刘备?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曹操,刘备

    吕布,作为三国时期第一武将,其武力超群,骁勇善战,更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勇。当然,也正是因为吕布如此勇武,三国时期诸多诸侯王储纷纷想将吕布招致麾下为自己效力,然而当吕布不听陈宫之言在下沛落入曹操之手时,曹操当时决心除掉这位三国第一猛将,以绝后患,这里面的个中缘由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下面小编就为大家

  • 俗话说“成王败寇”,后人为什么更喜欢刘备而不是曹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刘备,曹操

    人们常说的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其实并不是说势均力敌,其中曹操统一了北方大片的土地,占据了中原腹地,名副其实的中原霸主,而刘备仅有的不过是四川及周边的少数地区,刘备在政治上是远远比不上曹操的,俗话说“成王败寇”那为什么后人更喜欢刘备而不是曹操呢?甚至后人唾骂曹操为窃国贼,奸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曹操对关羽的态度很好,但孙权为何却非要杀死关羽?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曹操,关羽

    关羽第一次当俘虏是被曹操生擒,但是曹操对关羽的态度却是很好,他对关羽采取了重赏的方式,而且明知在关羽要离开自己投奔自己的敌人的时候,却还是对他抱有宽容的态度。第二次关羽落到了孙权的手中,在逃亡中的关羽被抓,吴军主将潘璋也是当即就将关羽父子斩首了,因为这是孙权的命令。那么这就不禁让人发出疑问,为什么曹

  • 三国时期的君主,其实手里都有怎样属于自己的特种部队?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三国,特种部队

    三国时期的君主,其实手里都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特种部队,比如说刘备的白眊兵、无当飞军,孙权的锦帆营、解烦兵,当然还有曹操的虎豹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身处乱世,如果手底下没有一支完全嫡系的部队,那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为此这些君主都会把手里的精兵强将选拔到这支部队当中,使得这支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