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揭西擂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在现代是什么制作方法?

揭西擂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在现代是什么制作方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436 更新时间:2024/2/2 11:39:17

南关城就是后来的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擂茶至今都还是那一带的主食。揭西擂茶具有咸、香、甜、苦、甘等多种味道,喝之觉得喉咙清爽,荡气回肠,别有一番韵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揭西的客家人素有煮擂茶的习俗,夏秋季节,天气酷暑,人们劳作之后,经不大想吃饭,往往以擂茶为午餐。中午时候,客人来访,主人家必定要煮擂菜招待。姑娘出嫁之前,凡是接受喜糖的邻居,也要煮一钵香擂茶请新娘吃,以表示祝贺,另外,家中病人新愈,也要煮些邀请曾经照顾过病人的友邻吃,以表示感谢。

制作并不复杂

揭西擂茶的制作并不复杂,主料是大米或爆米花,但配料复杂。先把花生、芝麻、茶叶、金不换或者苦辣芯,放在擂钵里,用擂茶棍擂成糊糊,冲上开水,然后在砂锅里炒些萝卜干、甘蓝菜、大葱、青葱、黄豆、树菜等等。或者再配些瘦肉丝、虾仁米、鱿鱼等,最后混合炊熟的白米饭(或者爆米花)。这样的擂茶吃起来甜、酸、辣、苦、咸五味俱有,大开胃口,饶有风味。特别是到了每年正月初七,家家户户都吃擂茶,因是初七用七种菜,故称“七样菜茶”,也有用十五种菜的,则称“十五种菜茶”。

悠久的历史渊源

揭西擂茶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渊源,陆羽《茶经》卷三“闻南方有一困蜀妪作茶粥卖”,结合河婆地名的传说,此蜀妪可能就是指婆。陆羽是唐朝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他所说的茶粥就是把茶叶碾碎成细米,加上米粉、油盐,制成茶团或茶饼,饮用时捣碎,放些葱、姜、椒、桂等调料,用水蒸煮,煮成一大锅茶粥供大家食用,这就是最初的擂茶。

美妙的传说

揭西擂茶有其美妙的传说。揭西擂茶是广东揭阳揭西一带的传统名点,关于擂茶的起源,目前的说法为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南关城老妇人何婆售卖的街边小吃。当时的南关城是潮汕和惠州经商的必经之路,而何婆的擂茶解决了往来客商的疲劳,因此名声远播。

相传在北时,仁美奉宋太宗之命南下征服南汉朝,派一小分队途经揭西进攻广州。到了河婆因为士兵大都是北方人,加之天气炎热、水土不服,士兵们纷纷上吐下泻,病势严重,将领们心急火燎,却又束手无策。

何婆闻讯赶来,传授了一个秘方,用“三生”一喝擂茶治病。根据需要,她吩咐一些人去摘茶叶,一些人去挖生姜,有些人去碾米,有些人去找擂钵和棒子。等把这些东西办齐以后,很快就制成了大量的擂茶。因用擂钵,而称“擂茶”。何婆说给那些病倒了的士兵每人喝一大碗滚烫烫的擂茶,然后蒙头盖脑睡上一觉。

次日醒来,人人浑身大汗,个个大打喷嚏。说也奇怪,病人们都痊愈了。后来,征南人马有一部分留下来屯田,于是擂茶不但在揭西县,而且在粤北、湘西、赣南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流传下来,成为南方饮食民俗的一大特色。

分类

揭西擂茶很有特色,而且多样化,主要可分以下几种茶,分别是“净茶”、“菜茶”、“饭茶”、“米骨茶”和“烳米茶”,春节期间,有配于小吃“米呈”的“米呈茶”,还有正月初七的“七样菜茶”和正月十五元霄节的“十五样菜茶”。

标签: 历史揭西擂茶现代

更多文章

  • 在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盐商是鲁国的哪位商人?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盐商,鲁国

    秦汉时河东郡地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因黄河流经山西省西南境,山西却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代称为河东。古人从河东盐池中引水至旁边的耕地,每当仲夏时节,遇到刮大南风时,一天一夜耕地中就长满了盐花,当地人把这叫“种盐”,盐的品质非常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氏春秋·本味篇》

  • 从春秋战国齐国开始,盐专卖制度在是如何发展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盐专卖制度,中国

    封建社会的盐专卖制度,使其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财政收入工具,为其封建统治掠取民众财富,赚取巨额利润。在盐专卖的实施过程中,统治阶级为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方面极大地增加了制度执行成本。降低了制度运行效率,减少了盐专卖净利润收入;另一方面,因为官吏的腐败,各级官吏贿赂已成风气,严重损害了统治集团在人

  • 在古代龙袍最早出现于何时?是如何清洗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龙袍,清朝

    龙袍是中国古代皇帝参加劳师、受俘、赐宴、祝寿等一般庆典活动时所穿的礼服,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无论是从电视还是电影中,只要是有皇帝这个角色的存在,那么就一定会有龙袍的出场,可以说龙袍就是皇帝尊贵身份的象征,而全国上下也只有皇帝一个人才能穿他,地位崇高可见一斑,而这龙袍皇帝每天都穿,这么

  • 按照明代“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多少个纲?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明代,纲盐制

    按明代的“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0个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300斤,或银六钱四厘,称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运输)银三两。以“圣德超千古,皇风廓九围”命名,未入纲者,无权经营盐业。《明史·盐政议》指出,当时的盐业内资本非常集中,“在广陵者不啻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生九百万

  • 高湜:北齐神武帝高欢第十一子,滑稽多智,不守礼法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高湜(538-560年),字须达,勃海蓨人也。北齐宗室大臣,神武帝高欢第十一子,文襄帝高澄异母弟,母为游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天保元年,封为高阳王。天保十年,迁尚书令。滑稽多智,不守礼法,颇受宠信。乾明二年,文宣帝高洋病逝后,兼任司徒,负责送葬事宜,大违礼度。武明太后娄昭

  • 诸葛亮明知不可为,为何还要坚持五次北伐曹魏政权?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诸葛亮,北伐

    说到诸葛亮北伐,其实就是诸葛亮对曹魏发起的进攻,一共有五次。不得不说,诸葛亮对于北伐的这个事情可是非常的坚持啊。而且在最后一次北伐的过程中,病死在五丈原前线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诸葛亮对于北伐这么坚持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坚持北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小国蜀汉争

  • 才华横溢的谢道韫,婚姻为何不尽人意?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东晋

    才华横溢的谢道韫,婚姻为何不尽人意?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谢道韫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她和另一位大家闺秀结婚,但这场看似般配的婚事,却是一件很让人失望的事情。这是因为谢道韫平日里对自己的夫君并没有什么好感,她对自己的夫君嗤之以鼻,回到自己的母亲身边后,她还感慨了一句:“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 历史上钟会的一生都经了什么?最后的下场是如何造成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钟会,三国

    钟会,字士季,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书法家。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对一般人而言,天赋过高,并非什么好事,因为历史上太多例子证明,那些“才华横溢”之人,都难免“霸气纵横”,或树敌无数最终成为众矢之的,或骄纵失蹄落得身首异处,悲剧收场。今天小编要讲的历史人物,就是这样

  • 在南北朝时期,乞活军这样的部队活跃在北方战场上?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南北朝,乞活军

    一个“乞”字,一个“活”字,我们从中能读出那个时代所有流民的凄惨和不幸。乞活军的出现和存在,充分见证了那个历史大动荡时期的悲壮与凄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十六国时期,北方战场上曾经活跃着这样一支特殊的部队乞活军。说它特殊,因为它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特殊产物。部队的组成

  • 赵匡胤率领大军进入开封后,为何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赵匡胤,开封

    在五代时期,奉行“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信条。只要谁兵强马壮,就能当皇帝。后唐的李嗣源、后晋的石敬瑭、后汉的刘志远、后周的郭威都曾是臣子,结果就因为掌握了兵权,所以在发动兵变当了皇帝的。作为一个职业军人的赵匡胤当然对这种情况听过、见过的太多了。后周世宗郭威病死,继位的是年仅七岁的柴宗训。当时后周背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