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71 更新时间:2023/12/21 16:23:49

班超简介: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汉族,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永元十二年(100年),因年迈请求回国。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抵达洛阳,被拜为长水校尉。同年九月,班超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

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汉明帝时,班超听说匈奴又联络了西域的几个国家,经常掠夺边界上的居民和牲口,气愤得再也坐不住了,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闷在书斋里写文章呢?”他把笔杆扔了,就投军(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从戎”就是从军)去了。

班超的父亲名叫班彪。当年汉光武帝知道他有学问,就请他整理 历史。班超的哥哥叫班固。汉明帝叫班固做兰台令史(汉宫藏书的地方叫兰台,兰台令史是在宫里校阅图书、治理文书的官,后来史官也叫兰台),编写 历史。以后班超也做了兰台令史。

公元73年,执掌兵权的窦固派班超为使者,先去联络西域,斩断匈奴与西域的联系,再去对付匈奴。班超带着三十六个随从人员到了鄯(shàn)善。鄯善王归附了匈奴,但匈奴还是不断地向他勒索财物。这会儿汉朝派使者来了,他们殷勤接待。从张骞通西域以来,西域和汉朝不相往来又有65年了。班超住了几天,匈奴的使者到了。鄯善王怕得罪匈奴,故意冷淡班超他们。

班超打听到匈奴的使者住地离这儿才三十里地,知道鄯善王又是恨他们,又是怕他们,正为难着。班超不让透露风声,就把随从他的人全召集在一块儿喝酒。

正喝得兴高采烈时,班超站起来,说:“你们跟我千辛万苦来到西域,想的就是为国立功。没想到匈奴的使者来了。要是鄯善王把咱们抓起来送给匈奴,咱们连尸骨都还不了乡了。”

班超又说:“如今只有一个办法,趁着黑夜去袭击匈奴使者住的帐篷。咱们杀了匈奴使者,鄯善王一定吓破苦胆,还能不归顺汉朝吗?”大伙全都赞成。

到了半夜里,班超率领的十个壮士拿着鼓躲在帐篷后面,二十人埋伏在帐篷里面,他带着六个人顺着风向放火。火一烧起来,十个人同时擂鼓呐喊,其余的大喊大叫,杀进帐篷里去。班超手起刀落,一下子砍死了三个匈奴兵。壮士们跟着班超杀了匈奴的使者和三十多个随从,把帐篷都烧了。班超他们回到营里,正好天亮。

鄯善王听到匈奴的使者给杀了,亲自来到班超的帐篷里,说今后一定听从汉天子的命令。班超安慰了他一番。鄯善王表示真心和好,就叫他儿子到洛阳去学习汉朝的文化。

班超回到洛阳,窦固向汉明帝奏明了班超的功劳。汉明帝派班超再去结交于阗。

班超带着原班人马到了于阗。于阗王早就听说班超厉害,出来接见。可他那儿还住着个匈奴派来的军官。于阗王左右为难,回到宫里,就把巫师请来求神问吉凶。

那个巫师向着匈奴,他装神弄鬼地对于阗王说:“你为什么要跟汉朝人来往?汉朝使者骑的那匹马,赶快拿来给我。”

于阗王就派人去向班超要马。班超对来取马的人说:“大王要我的马敬神,我怎么能不乐意呢?可不知道要的是哪一匹,请巫师自己来挑挑吧。”

取马的人回去一说,那个巫师真的来挑马了。班超立刻拔出宝剑把巫师杀了,然后提着巫师的脑袋去见于阗王,对他说:“这个人头跟匈奴使者的人头一个样。你跟汉朝和好,两国都有好处;你要是勾结匈奴侵犯汉朝,看看我们的宝剑吧。”

于阗王连连说:“愿意听汉天子的吩咐。”他派兵杀了匈奴的军官,也把儿子送到洛阳去学习。班超把带来的绸缎等送一份给于阗王和他手下的大官。这以后,西域龟兹(Qiūcí)(今新疆库车一带)、疏勒(今新疆喀什一带)等国也跟着和东汉交好了,恢复了张骞当年的局面。

公元75年,汉明帝害病死了,太子即位,就是汉章帝。

班超接到了诏书,准备动身回汉。疏勒国的一个将军流着眼泪说:“汉朝扔了咱们,咱们用什么来抵挡匈奴呢!与其那时候死,不如今儿就死了吧!”说着就自杀了。

班超经过于阗,于阗王和大臣们抱住班超的马腿不放。班超只好上书给汉章帝:西域各国如果失去了依靠,只好去投靠匈奴,再来侵犯中原。汉章帝看了奏章,就让班超继续留在西域。汉章帝病死后,太子即位,就是汉和帝。

后来,汉和帝派中朗将任尚为西域都护去接替班超。公元102年8月,七十一岁的班超回到洛阳,9月里病故。

更多文章

  • 垓下之战项羽曾率楚军激烈反击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刘邦,司马迁,项羽,汉宣帝,史记

    “垓下之战”是我国古代 历史上的一个经典战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甚至与“汉族”的诞生有某种内在联系。但由于《史记·高祖本纪》中有“项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这么一句述评,因而自《汉书》以来,对垓下之战中的项羽及其将士的表现产生了诸多误解。如近期张剑锋先生于《学习时报》

  • 中国历史上三个才高命薄的亡国之君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孔子,杨坚,杨广,赵匡胤,梁武帝

    萧绎萧绎(508-554年)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小名叫七符,于承圣元年(552年)在江陵即位,史称梁元帝。然而仅仅两年,江陵城就被西魏攻破,萧绎兵败出降。虽然仍有西魏扶持的傀儡萧�在,但梁朝实际上已经灭亡。元帝出降后,先被幽囚,然后就被侄子萧�派人用土囊给压死了,终年47岁。萧绎生长在一个文学氛围

  • 最后的铁帽子王 大清庆亲王奕恋纳意经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李鸿章,宋孝宗,荣禄,载沣,溥仪

    文/靳鹏 1917年,清廷授封的最后一个铁帽子王奕了涝谔旖颍时年七十九岁。庆王府按惯例,向北京紫禁城中的小朝廷讨谥号,为其评定一生功业,故而停尸不殓。 内务府大臣初拟谥“哲”,按谥号解,知人曰哲。溥仪不同意,亲选四字,让内务府选择,为“谬、丑、幽、厉”。谬丑者,南宋孝宗憎秦桧之恶,封以此谥;幽厉者,

  • 司马炎为何将皇位传给白痴儿子晋惠帝司马衷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晋武帝,房玄龄,司马伦,吕思勉,晋惠帝

    中国古代史上最动荡、最复杂时期的到来,牵扯到一个有名的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他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儿子,也是西晋皇室的第一任继承人。因为白痴,司马衷在位的16年形同虚设,司马氏祸起萧墙,朝政废弛。国内的纷争,边疆的不稳,最终导致北方民族的趁机涌入,开始了北方长达130多年的纷争乱世。客观上说,

  • 七国之乱,西汉中央与诸侯王国间的一次关键性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刘邦,汉文帝,汉景帝,晁错,刘濞

    吴楚七国之乱的发生早已埋下祸根,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立兄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吴王刘濞开铜矿,铸造“半两”钱,煮海水制盐,设立官家集市,并且免去 赋税,于是吴国经济迅速发展,刘濞的政治野心也开始滋生。文帝时,吴世子入朝,与皇太子刘启(即景帝)下棋,因为争棋路发生争执,皇太子抓起棋盘将吴世子砸

  • 鄢陵大战,晋由于鄢陵之捷威震诸侯,欲霸天下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晋文公,春秋,晋悼公,楚共王,战争

    鄢陵大战周简王十一年(前575),郑背叛晋国,郑子驷与楚君盟于武城。郑背晋与楚盟,晋怒,栾书认为不可失信于诸侯,于是发兵,晋厉公亲征。五月,渡黄河。郑国向楚告急,楚共王率军救援。晋范文子闻楚来救,劝厉公还。�S至却认为见强避之,无以令诸侯。于是晋楚战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晋射中楚共王眼睛,楚兵败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春秋,阖闾,历史,文种,王夫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后,成了南方的霸主。越国是吴国的临国,它与吴国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为了征服越国,吴王发兵攻打越国。两国在��李地方展开了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

  • 抗清名将袁崇焕的故事,宁远大捷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努尔哈赤,皇太极,袁崇焕,毛文龙,魏忠贤

    袁崇焕简介: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汉族广府人,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

  • 冯道:中国历史上的的"政治完人"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唐太宗,司马光,周世宗,刘知远,后唐庄宗

    冯道(882——954),自号“长乐老”,赢州景城(今河北沧州)人。他先后辅佐了5个朝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契丹)的11位君主,而且朝朝公卿,最后全身而退,这不得不说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个奇迹。冯道是如何在乱世政坛中得以“长乐”的呢? 善变而不失职守长期以来,许多史学家因为冯道没有在王朝交替的时

  • 有关湖广填川的历史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张献忠,乾隆,太阳,历史,战争

    似乎是公元1642年,大明崇祯十五年,冬月傍晚。暖昧的太阳余晖把月亮染得像绣楼小姐那一半嫣红一半洁白的花绷子,别样的明净与祥和。大巴山南麓的金山寺内,百岁高僧汝悟大师已闭关修练多日,算算也该这几日出关了。主持汝悔引领全寺僧侣为他打坐颂经,时至傍晚也未觉知。忽然,北风低啸,天色渐暗,暮霭沉沉而下。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