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赤壁之战中有哪四大疑点?真相是什么?

赤壁之战中有哪四大疑点?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897 更新时间:2023/12/31 13:51:04

赤壁之战中有哪四大疑点真相是什么?赤壁之战结束以后,曹、刘、孙三家的发言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各执一词,其新闻报道及时事评论尽管有所不同甚至互相矛盾,但在明眼人看来,通过这些内容的互相印证,还是不难弄清历史的真相。陈寿在《三国志》的《魏志》、《吴志》、《蜀志》中,就分别录人了三方之声。《吴志•吴主传》说,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刘备共同迎击曹操,结果是“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至于赤壁破曹的战略、战术及主要过程,《周瑜传》的记载更加具体。与此大致相同的记载是,《蜀志•先主传》说,孙权派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刘备并力,起先,联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接着,刘备“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然而,曹操一方的说法则与孙、刘两家出人很大。《魏志•武帝纪》说:“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这种说法不但隐瞒了曹军惨败的真相,而且对周瑜所代表的一方竟然只字不提,似乎赤壁之战只不过是曹、刘之间一场小小的遭遇战,跟孙权毫无关系。如果孤立地阅读这么一段,读者就难免发生这样那样的疑问。例如清代学者姚范在《援鹑堂笔记》中问道:“此不言吴人使周瑜,何也?”当然,这一类问题,今天已不难解决,因为我们只需了解《三国志》“互文见义”的笔法,进而参考常璩《华阳国志》、袁宏《后汉纪》、范晔《后汉书》、许嵩《建康实录》等有关内容,就不会被某些历史人物的政治烟幕所迷惑。

不过,由于《三国志》等历史文献只能勾勒史事的梗概,而小说《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又大量采用虚构的艺术手法,再加上自然地理的演变及历代传说的歧异,有关赤壁之战的地点、时间、规模及战争的诸多细节,历来众说纷纭。最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学术事业的发展,在三国历史和三国文化的研究上出现了一系列著述,例如卢弼《三国志集解》(1957年),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1990年),李纯蚊《三国志研究)(2002年),张大可《三国史研究X2003年),张靖龙《赤壁之战研究X2004年),天行健《正品三国》(2006年),于涛《三国前传》(2006年),盛巽昌《三国演义补证本》(2007年),沈伯俊《三国演义大辞典》(2007年)等。参考上述论著,我们至少在讨论以下四个问题时,能够从最新的起点出发。

赤壁之战疑点一

赤壁是一座山的名称,还是某一地段的名称?传说赤壁的遗址现有五处,哪一处跟真迹更为接近?在历史研究与旅游事业与时俱进的今天,人们对此特别关心,是可以理解的。其实,赤壁遗址早在宋代已有五处,即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所谓“薄圻”(后来写作“蒲圻”,今湖北赤壁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谓“嘉鱼”、唐《汉阳图经》所谓“汉川”、宋苏轼所游“黄州”及宋代传说的“江夏”。现在看来,最接近三国时代的《荆州记》和《水经注》可信度较高,唐《汉阳图经》以下的三种传说均与事实不符。关于这一点,卢弼在《三国志集解》里对前人的论述作了很好的总结。最值得参考的是,近年出版的《赤壁之战研究》论证了《荆州记》“蒲圻”之说的可信性,并说明“赤壁”绝不是一座山的名称,因为它所指的范围是沿江百里的南岸地区。

赤壁之战疑点二

火烧赤壁的具体时间,究竟是十月还是十二月?过去也有不同的说法。《中外历史年表》(翦伯赞主编)的著录是:“十月,曹操以舟师攻孙权,权将周瑜大破之于乌林、赤壁,操败退南郡,留兵守江陵而还。十二月,刘备攻占武陵、长沙、桂阳、零陵诸郡。”这个著录是误解南朝宋范晔所撰《后汉书》的结果。《后汉书•孝献帝纪》在建安十三年的末尾记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另一件是“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如果参考比《后汉书》撰写时间更早的《三国志》、《后汉纪》等书,就可以断定,《后汉书》在根据旧史记录第二件大事时省略了“十二月”等文字。在这方面,《后汉纪•孝献皇帝纪》的记载最为详细,今摘录如下:“九月,刘琮降曹操……时孙权军于柴桑,刘备使诸葛亮说权,权大悦,即遣周瑜将水军三万,随亮诣备,并力拒操。冬十月癸未,日有食之。十二月壬午,征前将军马腾为卫尉。是月,曹操与周瑜战于赤壁,操师大败。”这段记载跟《魏志•武帝纪》相合,可见孙、刘联军早在九月份已经备战,而赤壁交锋及曹军败退的时间是两个多月以后的十二月份。

赤壁之战疑点三

关于三方投人赤壁之战的兵力,特别是曹操一方的人数,《三国志》或《三国演义》的读者一向有多种猜测。对此,《三国史研究》在《赤壁之战考辨》中有比较平实的分析,大意如下:曹操号称“80万”,是虚张声势,他南下率30万众,并荆州兵约10万,总计40万。但曹操驻防新得的荆州,分散了兵势,用在赤壁之战的第一线兵力只有一半,且又是“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故周瑜说“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联军方面,刘备有2万人驻夏口,孙权有十万之众屯柴桑。联军用于第一线的兵力,刘、关、张率2000人助阵,共3.2万。孙、刘双方都留有大军为后援。总之,三方动员总兵力50余万,而在第一线阵地上,联军以3.2万之众,对抗了20余万曹军。

赤壁之战疑点四

或者把小说虚构的故事当成历史的真实,或者用正史《三国志》谏校正小说《三国演义》,这种现象的不时出现,说明我们有必要弄清史书和小说的区别:史书的价值在于“实”,史家所追求的是“实录”;小说的精彩在于“虚”,作家的着力点是“虚构”。所以,当我们为《三国演义》“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情节鼓掌时,所赞赏的是小说家的虚构能力。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曹操,曹仁,孙权

    为什么说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

  • 赤壁之战中交战双方各自损失了多少人马?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曹操,刘备,孙权

    赤壁之战中交战双方各自损失了多少人马?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孙权和刘备联合五万大军在赤壁相遇。孙权和刘备联军利用曹军不熟悉水性的弱点,用火攻击败曹操水师,随后水陆并进,大破曹军。赤壁之战后,孙权稳固了江东的统治,刘备则占据荆州和益州,初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南征荆州的时候,从十五六万的北方军

  • 赤壁之战中关羽为什么要放走曹操呢?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曹操,刘备,关羽

    赤壁之战中关羽为什么要放走曹操呢?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

  • 楚汉固陵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项羽,刘邦,项籍

    楚汉固陵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刘邦趁项羽退军之际率领汉军发起追歼在阳夏大破项羽,俘虏楚国大将周将军,汉军光俘虏就有五千楚军。我们可以知道楚军溃败的绝对远远是大于五千的,楚军有可能损失数万。项羽撤退到固陵,汉军在阳夏击败项羽趁胜继续进军在固陵楚汉再一次爆发大战。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

  • 历史上的巨鹿之战有多惨烈?楚军坑杀二十万秦军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项羽,章邯,王离

    历史上的巨鹿之战有多惨烈楚军坑杀二十万秦军?破釜沉舟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月至公元前207年九月)十二月,项羽率楚军到达巨鹿县南的黄河(一说为漳水),立刻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2万义军渡过河,援救巨鹿。二将渡河后初战小胜,赵将陈余又催促进兵。接着,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一说为漳水),命令全军破釜沉

  • 楚汉还定三秦之战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刘邦,章邯,曹参

    楚汉还定三秦之战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刘邦灭秦战争结束,项羽凭借其军事实力,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为困锁可能与其争夺天下的刘邦,将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汉中(今陕西秦岭以南及湖北西部三郡)封于刘邦,迫其离开关

  • 楚汉京索之战带来的历史影响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刘邦,项羽,靳歙

    楚汉京索之战带来的历史影响有哪些?楚汉京索之战历史背景汉王刘邦在彭城战败后,刘邦被迫率兵退回荥阳,刘邦父亲刘太公、母亲刘媪和妻子吕雉被楚军虏获,被拿住做人质,诸侯本来见刘邦势大而投靠见战败纷纷脱离汉军选择中立,本来地盘军队因都让刘邦兼并的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也乘机投靠项羽。彭城之败后,刘邦为了使汉军

  • 楚汉京索之战的主要过程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刘邦,英布,项羽

    楚汉京索之战的主要过程是怎么样的?刘邦派出随何游说英布,英布决定归顺刘邦,起兵反抗楚国。楚国被逼派龙且攻打英布。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刘盈(即汉惠帝)被立为太子,被刘邦命令驻守栎阳,不久汉军水攻废丘,废丘城投降,雍王章邯自杀。同时,英布与龙且战争,不得胜利,与随何往见刘邦。刘邦收取士卒,会合

  • 楚汉京索之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灌婴,刘邦,项羽

    楚汉京索之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资治通鉴》卷九对京、索之战记载道:“楚起于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楚骑来众,汉王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秦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汉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愿得大王左右善骑者傅之。’乃拜灌婴为中大大,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骑兵击楚

  • 赤壁之战曹操号称80万大军,曹操真实兵马到底有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曹操,孙权,刘备

    赤壁之战曹操号称80万大军,曹操真实兵马到底有多少?《三国演义》里面关于赤壁之战的描述是:曹操带着80万大军南下,攻打刘备、孙权。在曹操的重压之下,孙刘组成了联盟,并且通过了借东风将黄盖的火船送到了赤壁岸边的曹营,最终曹操惨败,退回到了北方。事实上小说里面的赤壁之战,与现实当中有着很大的出入。撇开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