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皇太极发动的大凌河之战,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皇太极发动的大凌河之战,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910 更新时间:2024/1/23 14:33:57

对大凌河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凌河之战,是公元1631年(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由后金皇太极率领的五万军队进攻明朝辽西大凌河城的战争。在大凌河之战前,后金皇太极一方的进攻,遭到了袁崇焕的顽强阻击。比如在公元1627年的宁锦之战中,袁崇焕就重创了皇太极,让后金一方损失惨重。

但是,到了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皇太极率军号称10余万,避开宁远、锦州,分兵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今属河北),直逼京师(今北京)。明廷急令各地兵马驰援。督师袁崇焕统领诸路援军,阻拦后金军于广渠、德胜等门外。皇太极进攻受挫,遂施反间计,中伤袁崇焕。到了公元1630年,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斩杀。在袁崇焕被杀后,皇太极发动了大凌河之战。对于这场战役,后金一方旨在彻底消灭明朝在关外的精锐,从而为入主中原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己巳之变(后金攻明京畿之战)后,老臣孙承宗临危受命,不负皇帝之托,很快收复了永平四城,然后对关内军事防务作了认真的调整,于1631年(崇祯四年)正月,以古稀之年再次挂帅关外军务,并按既定方针抢第三次抢筑大凌河。

袁崇焕时就曾两次修筑大凌河,但皇太极都没让他修完。大凌河城在今天的凌海市,凌海市过去叫锦县,大凌河古称渝水、龙川、白狼水,辽代以后改称凌河(灵河)、大凌河。全长398公里,是古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齐国北伐山戎、曹魏征讨乌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大凌河城可谓兵家必争之地。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凌海市位于锦州东三十余里,是屏蔽锦州的重要城池。明朝大军若要固辽,就必修此城;与此相对应的是,后金要想攻打明朝,也就必拆此城。从袁崇焕时起,双方对大小凌河二城争夺就非常激烈,已是两建两拆。而在崇祯皇帝斩杀袁崇焕后,皇太极认为这是一个攻打大凌河的机会,于是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日,皇太极从沈阳出发,竖日便渡过辽河,拉开了凌河之战的序幕。

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八月一日,皇太极设筵款待前来参战的蒙古大军,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由贝勒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率兵两万,经义州屯住于锦州和大凌河之间,切断锦州与大凌河的联系。皇太极亲自率大军经黑山、广宁从正面压向大凌河城。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大凌河之战前,皇太极就已经制定了围点打援的策略,这是其可以获得胜利的关键。

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八月六日,两路大军会合于大凌河城下,大凌河之战打响了。对于镇守大凌河的祖大寿,当时正在修建城池,因为皇太极大军迅速到来,所以,祖大寿只好关闭城门,仓促应战。在前面几次进攻大凌河的时候,皇太极和后金往往采用了强硬进攻的方式,这其实是比较低效率的,并且没有取得较好的战果。

于是,皇太极主动求变,这一次他没有强硬攻打城池,而是将大凌河包围起来。在此基础上,皇太极命令后金的八旗将士环城挖了四道壕沟,并筑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墙,将个小小大凌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明朝将士根本没有想到后金将士会采用这一计策,尤其是城中的粮草本来就比较短缺。对此,祖大寿进行了几次试探性的突围,都被后金大军杀了回去。无奈之下,只好坐困愁城,盼着援兵。对此,在笔者看来,祖大寿盼望援军到来,实际上正中皇太极下怀,因为他的目标就是消灭赶来的援军,也即清除明军在山海关之外的精锐力量。

对于祖大寿这位名将,皇太极十分重视,围困十天后,便开始了劝降工作。但祖大寿不为所动,对皇太极根本不予理睬。

围了不到半个月,公元1631年八月十六这一天,松山守军两千前来增援了,由于众寡悬殊,被金兵没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第一次救援失败。在此之后,明朝又组织了几次救援。但是,这些援军都被后金大军消灭了。而这,意味着皇太极围城打援的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从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八月六日围城到农历九月十九日的假增援,大凌河城已被围困了四十八天,城中早已断粮。皇太极于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月七日和十月九日这两天先后致书祖大寿、何可纲、副将张存仁,劝其速降。但仍遭到祖大寿的拒绝。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九月二十四日,明朝四万人组成的援军终于到了。率领这支部队的是监军张春。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一支援军,无疑是祖大寿最后的希望了。如果连这一支援军都不能打破僵局,那么,祖大寿确实没有坚持下去的底气了。

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张春率领的大军过小凌河直逼大凌河城,在距大凌河城十五里处时,与后金大军相遇。张春为了扼制骑兵,动用了许多战车,战车上配有火器,双方交战开始,八旗兵吃了些亏,冲了几次都未能成功,战车阵缓缓向前推进。

最后,在初次交锋之后,皇太极动用了红衣大炮,并且亲自率军大军冲锋。在此基础上,明军被杀得节节后退。太极早已在明军撤退的路上埋下了伏兵,溃逃的明军们遇到伏兵,大都放弃抵抗选择了投降。张春和他的三十余名将领被生擒,在第四次援军全军覆没之后,崇祯皇帝已经没有援军能调动了,毕竟,当时的起义军也需要崇祯皇帝调兵遣将来平定。

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月初七,皇太极再次致书祖大寿。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祖大寿最后下了决心,他邀后金将领石廷柱进城商议降金事宜。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晚祖可法、祖泽润、刘天禄、张存仁等四人随石廷柱一同到了金兵大营,皇太极亲自迎接,四人跪倒便拜。皇太极急忙上前一步搀扶,以女真人最高贵的礼节抱腰礼相见。然后设盛宴款待。对于皇太极来说,选择厚待这些明朝降将,这有助于瓦解明朝将士的斗志。

到了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一月初九日,大凌河之战彻底结束。总的来说,在大凌河之战中,后金将围城、和谈、攻坚、打援相结合,获得最终的胜利,明朝则又一次遭到了失败。战后明军在关外的精锐已不复存在,这无疑加速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为清朝进入中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标签: 历史大凌河之战明末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官渡之战时曹操为什么能取胜?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官渡之战,曹操

    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官渡之战曹操取胜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

  • 睢阳之战: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阳坚守10月之久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睢阳之战,唐朝

    唐朝睢阳之战经过是怎样的?唐朝睢阳之战有多重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朝睢阳之战简介睢阳之战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发生在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张巡撤出雍丘后,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素有江淮屏障之称的战略要地睢阳(今

  • 宁远之战中明朝的主要将领是谁?后世如何评价宁远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宁远之战,明朝

    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宁远之战详解一、明军准备努尔哈赤乘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亲统八旗军

  • 东汉末年爆发的易京之战,对当时的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易京之战,东汉

    对易京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其中,就公孙瓒和袁绍来说,是当时比较强大的两个诸侯。对于公孙瓒来说,地盘主要在幽州地区,而就袁绍来说,所在的冀州正好位于幽州的南部一带。因此,双方可谓唇齿相依,相对应的冲突和较量自然是在所难免了。在界桥之战后,公孙瓒和

  • 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是怎样的?夷陵之战对三国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夷陵之战,三国

    夷陵之战简介:夷陵之战的背景是什么?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是怎样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夷陵之战简介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

  • 东汉与羌人的赤亭之战结果如何?战争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东汉,赤亭之战

    赤亭之战的背景是什么?赤亭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赤亭之战的结果如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赤亭之战简介赤亭之战是元初二年(115年),在东汉与羌人的战争中,武都(郡治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太守虞诩击败西羌于赤亭(今甘肃成县西南)的著名作战,使羌人惨败。赤亭之战的背景东汉元初二年(

  • 播州之役:明朝万历三大征之一,背后竟是劳民伤财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播州之役,明朝

    播州之役是明朝万历年间打败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一场战争,是明神宗万历三大征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播州介于川、贵、湖之间,远于王化,山川深阻,地势险要,方圆二千里,为西南夷中之最大者,民悍而财富。唐朝末年杨端设计打败南诏的穆星天,继而受唐朝册封播州,世袭官位,历经两宋与元

  • 赤壁之战双方的实力差距那么多 东吴联盟为何会选择背水一战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赤壁之战,曹操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XXX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一看到滚滚流水,就想起那场令无数人至今仍在探讨推演的战役——东吴与蜀汉联手迎战曹军。这场战争对于曹孟德来讲此,若胜,便能扫除阻碍,一统天下。若败,称霸天下的伟业便要徐徐图之。反观孙仲谋,此战若胜,可保全父兄辛苦建立的东吴政权凭借天,隔江而治。若败

  • 龙湾战役:朱元璋以弱胜强,一举击溃威胁最大的陈友谅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龙湾战役,朱元璋

    陈友谅仰仗兵力和实力强大,要东取朱元璋的老巢应天(今江苏南京)。龙湾(在应天郊外,今天江苏南京城郊)之战爆发了。由于陈友谅势力太强,而且他的战船非常大,大得惊人,远远胜过朱元璋,而朱元璋担心一旦陈友谅和张士诚联合,自己腹背受敌,那就糟糕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时正是盛夏时

  • 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是怎么发生的?其过程又是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赤壁之战,三国

    赤壁之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赤壁之战在大家的认知中是奠定了三国鼎立局势的最终之战,从书中可以看得出来十分的惊心动魄与刺激,但是要知道,这是小说啊,小说里面总不会是完全真实的,那么真实的赤壁之战是什么样子?可能和大家想的不太一样,甚至记录不超过百字……说起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但凡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