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蓝田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蓝田之战对秦国和楚国有何影响?

蓝田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蓝田之战对秦国和楚国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269 更新时间:2024/2/2 4:03:24

蓝田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蓝田之战的结果是什么?楚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蓝田之战简介

蓝田之战,又称秦楚丹阳、兰田之战,指公元前312年,秦国和楚国的一场战役。

前312年,秦国张仪欺诈楚怀,许割地六百里,楚怀王信以为真,与齐国绝交。张仪却说,他答应给楚国的只是六里土地,楚怀王不由得怒火冲天,楚国和齐国断交,楚国发动大军进攻秦国,樗里疾率秦军与韩军在雍氏击败楚国景翠的军队,继而与韩国魏章的部队会合。

秦、韩联军与楚军在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丹水和淅水交汇处一带)作战,楚军被斩首八万,楚将屈匄等七十余名将领被俘。

秦军在楚国汉中之地六百里设立汉中郡。楚怀王大怒,调集全国军队发动进攻,于蓝田大战秦军,秦军再胜。

秦楚丹阳,蓝田之战,实是公元前313年秋七月(楚怀王十六年)到公元前312年秋九月(楚怀王十七年),整个战局的一部分。

战争前一阶段是秦、魏、韩,联盟对楚齐联盟,战争的后一阶段是齐军反戈,变成楚战六国。蓝田之战,以楚军败退,楚军先撤退宣告结束。

蓝田之战的背景

春秋时期,出于遏制强大晋国的需要,秦楚保持了长期的联姻同盟关系,这种同盟关系一直延续至战国中期,被秦国变法打破。

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秦封卫鞍于商、於。此地本为楚地。此举对秦楚两国的地理形势影响很大,两国本来以秦岭东段为界,秦有蓝关而楚有武关,然而秦取商於之地后,秦国得以独占武关之险,同时武关以东的商於地区亦成为攻楚的重要前进基地。

这样从地缘上看,秦就对楚形成了居高临下的有利形势,依据武关退可闭关自守,进则以商於之地为跳板,沿丹水、汉水而下。

楚国为了应对秦国的攻势,积极与齐国结盟。并于周赧王二年,秦惠王更元十二年,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以柱国景翠统帅大军驻屯于齐、鲁边境和韩魏两国的南边,同时派三大夫统帅九军向北围攻函谷关以东的曲沃和於中。

秦国如果打算进攻楚国,则必须设法瓦解齐楚的联盟,从而各个击破。这样,张仪作为使者前往楚国,以重要战略基地商於之地为诱饵,游说楚怀王。楚王中计并放弃了与齐国的联盟,但秦国方面拒绝交出商於之地。

周赧王三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丹阳之战爆发,楚国大败,士兵战死超过八万,高级军官,包括主帅屈匄、裨将逢侯丑以下七十多人被俘。

蓝田之战的过程

楚国大败可能使得当时的秦国君臣认为楚国短时间内不会再次开战。而且事实上丹阳之战是当时系列大战的一部分,在秦楚激战的同时,齐国趁机联合宋国攻魏,形成了以齐宋联军对秦韩魏联军的东线战场。

齐宋联兵攻至魏煮枣。秦国派大庶长樗里疾与韩将韩冯率领秦、韩两军迅速回攻救魏,齐军在濮上遭遇惨败。这在客观上减弱了秦国可以动员的兵力。

此时的楚国,面对败局并不甘心,在丹阳之战后不久,即“悉国兵复袭秦”,这意味着集中了几乎所有精锐的孤注一掷,这十分冒险,因为其余国家完全可能趁机偷袭。

但楚国的军事冒险取得了成功,不仅收回了全部失地,而且击破了武关,到达距离咸阳百里左右的蓝田。蓝田是商於之地北侧的关隘,是防守咸阳的重镇。

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北宋年间出土的《诅楚文》表明当时秦国战局已经很不利,秦王甚至要祭天祈求诸神保佑“克剂楚师”(诅楚文年代等有争议,这里取郭沫若的说法)。

秦国面对危局,一方面从各地调集军队,另一方面,动用外交手段请韩、魏两国出兵进攻楚国后方。蓝田之战的过程缺乏记载,有说楚军大败,也有说秦战不利。

而且此时韩魏等国虽然与秦国是盟国,态度一度也很暧昧,战后据称秦王就曾抱怨韩国先助秦,后秦师不利,又与楚国眉来眼去。

蓝田之战的最终结局并非在蓝田战场上,由于楚军精锐尽出,忽略了南阳的防守(也有可能是实在无兵可调)。韩国、魏国联军攻占召陵(今河南漯河境内),直逼邓(今河南南阳境内),而此时齐国兵败,无力支援楚国。

这意味着楚军的后路即将被切断,而秦军的顽强也使得楚军几无可能在后路被断之前击破秦军,楚军面临前后夹击的危险。楚军只能连夜撤退并向秦国割地求和。

蓝田之战的结果

蓝田之战和此前的丹阳之战使得楚国军力损失惨重,楚国几大家族之一的屈氏宗族更是元气大伤,将领被虏,封地被夺。屈氏一族在楚国中的威望也因此而一蹶不振。

而且这两战使得秦国完全控制了汉中,这一带乃秦、楚、巴蜀之间重要的战略地带,秦得汉中后,能加强对巴蜀的监控,进一步将汉水流域与长江流域打通,彻底排除了楚对秦国核心地区关中地区的威胁,并且掌握了对楚军事行动中的战略主动权。

而对于楚,失汉中,几乎等于失去了西边的门户,此后遇秦必败的恶性循环开始上演。在外交上,楚国更是由完全的大国转向了一种混乱和投机。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楚的最后战败正是由丹阳、蓝田两战开始的。

标签: 历史蓝田之战秦国

更多文章

  • 皇太极发动的大凌河之战,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大凌河之战,明末

    对大凌河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凌河之战,是公元1631年(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由后金皇太极率领的五万军队进攻明朝辽西大凌河城的战争。在大凌河之战前,后金皇太极一方的进攻,遭到了袁崇焕的顽强阻击。比如在公元1627年的宁锦之战中,袁崇焕就重创了皇太极,让后金一

  • 官渡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官渡之战时曹操为什么能取胜?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官渡之战,曹操

    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官渡之战曹操取胜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

  • 睢阳之战: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阳坚守10月之久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睢阳之战,唐朝

    唐朝睢阳之战经过是怎样的?唐朝睢阳之战有多重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朝睢阳之战简介睢阳之战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发生在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张巡撤出雍丘后,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素有江淮屏障之称的战略要地睢阳(今

  • 宁远之战中明朝的主要将领是谁?后世如何评价宁远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宁远之战,明朝

    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宁远之战详解一、明军准备努尔哈赤乘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亲统八旗军

  • 东汉末年爆发的易京之战,对当时的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易京之战,东汉

    对易京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其中,就公孙瓒和袁绍来说,是当时比较强大的两个诸侯。对于公孙瓒来说,地盘主要在幽州地区,而就袁绍来说,所在的冀州正好位于幽州的南部一带。因此,双方可谓唇齿相依,相对应的冲突和较量自然是在所难免了。在界桥之战后,公孙瓒和

  • 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是怎样的?夷陵之战对三国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夷陵之战,三国

    夷陵之战简介:夷陵之战的背景是什么?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是怎样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夷陵之战简介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

  • 东汉与羌人的赤亭之战结果如何?战争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东汉,赤亭之战

    赤亭之战的背景是什么?赤亭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赤亭之战的结果如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赤亭之战简介赤亭之战是元初二年(115年),在东汉与羌人的战争中,武都(郡治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太守虞诩击败西羌于赤亭(今甘肃成县西南)的著名作战,使羌人惨败。赤亭之战的背景东汉元初二年(

  • 播州之役:明朝万历三大征之一,背后竟是劳民伤财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播州之役,明朝

    播州之役是明朝万历年间打败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一场战争,是明神宗万历三大征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播州介于川、贵、湖之间,远于王化,山川深阻,地势险要,方圆二千里,为西南夷中之最大者,民悍而财富。唐朝末年杨端设计打败南诏的穆星天,继而受唐朝册封播州,世袭官位,历经两宋与元

  • 赤壁之战双方的实力差距那么多 东吴联盟为何会选择背水一战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赤壁之战,曹操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XXX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一看到滚滚流水,就想起那场令无数人至今仍在探讨推演的战役——东吴与蜀汉联手迎战曹军。这场战争对于曹孟德来讲此,若胜,便能扫除阻碍,一统天下。若败,称霸天下的伟业便要徐徐图之。反观孙仲谋,此战若胜,可保全父兄辛苦建立的东吴政权凭借天,隔江而治。若败

  • 龙湾战役:朱元璋以弱胜强,一举击溃威胁最大的陈友谅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龙湾战役,朱元璋

    陈友谅仰仗兵力和实力强大,要东取朱元璋的老巢应天(今江苏南京)。龙湾(在应天郊外,今天江苏南京城郊)之战爆发了。由于陈友谅势力太强,而且他的战船非常大,大得惊人,远远胜过朱元璋,而朱元璋担心一旦陈友谅和张士诚联合,自己腹背受敌,那就糟糕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时正是盛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