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盐的售卖为什么会被朝廷垄断呢?

古代盐的售卖为什么会被朝廷垄断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28 更新时间:2024/2/9 5:59:24

古装电视剧里经会提到,在封建时期盐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商品,只能由官府或者指定的商贾盐行销售,如果私下贩卖食盐要处以严重得刑法,为什么在古代盐的售卖会被朝廷垄断,有深意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食盐的作用,盐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之一,人体如果连续几天不摄入盐就会感到浑身无力,抵抗力、免疫力降低,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在古代人们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而体力的消耗需要摄入更多的盐,虽然仅仅只是调味料,但其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否则人将会失去劳动力甚至生活能力。所以朝廷掌握盐的销售是为了让老百姓们依赖于国家的统治,如果发生暴乱事件,官府暂停盐的销售,人们买不到盐,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只能偃旗息鼓,顺从于统治者。

对于民间禁盐的历史要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在此之前盐仍然可以在百姓、普通商人之间流通、交易,但当时内忧外患不断,特别是与匈奴的战争持续数十载,国库亏空,在大臣们的提议下,汉武帝开始整顿盐市,禁止贩卖私盐,只有朝廷才拥有卖盐的权力。盐并不像粮食一样人人都可以播种、生产,只有沿海地区才能够产盐,并且在古代食盐的产量低、利润大,如此暴利的行业官府富商垄断盐市将可以无限制的提高自己的利益,特别是对于朝廷而言,官盐的销售占了国库收入很大的比重。

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无论是从财政的角度出发还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盐的销售成了一种治国手段和商业手段,民间禁盐、官府掌握盐运、盐售增强了皇帝的统治权力,让各地的富商填满了腰包,而平民百姓却苦不堪言,昂贵的盐价难以承受,贫富差距十分巨大。

在现代社会,食盐成为了一种非常常见的调料商品,随处都可以购买,还可以挑选各式各样不同成分和营养价值的食盐,如果菜里不放盐或者盐味过淡,做出的食物都如同嚼蜡,由此便可以体会封建时期普通老百姓经常吃不上盐的痛苦。

标签: 历史汉朝盐业

更多文章

  • 清朝同时存在多个兵部尚书 其中真正掌权的人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清朝,兵部尚书

    还不了解:清代兵部尚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为什么同时存在多个兵部尚书,到底谁才是真正掌权的?兵部,作为封建王朝设置的中央“六部”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曹魏时期的“五兵制”,当时曹魏军制设中兵、外兵、骑兵、都兵、别兵等五兵,长官称五兵尚书。到隋朝,兵部正式成为朝

  • 古代没有现代交通工具 古人从广州到北京需要多久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广州,北京

    还不了解:古代路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从广州到北京需要多长时间呢?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压力是每个年轻人必可少的,它不仅促使着年轻人的成长,也磨练着他们的意志。随着公司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人在工作上都抽不开身,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仿佛成了天方夜谭。旅

  • 为何在古代,商人这个职业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呢?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汉朝,商人

    古代中国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主,那么在经济制度上的表现就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这种经济的特征就是自给自足,统治者只需要定期按时的找百姓收取租税(农业税和土地税)以及人头税,无论是历史上的井田制,青苗法,一条鞭法等等土地所有权改良,本质上都是围绕这一根本特征来进行调整的。而其他重要的战略物资,比如盐铁等,都是

  • 唐传奇系列:娼妓李娃与荥阳公子历经磨难,终于圆满结合获得荣耀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李娃传》,唐朝

    《李娃传》是唐代文学家白行简所创作的一篇传奇(小说)。成书于唐代,收录于《太平广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朝天宝年间,常州有一大户人家,户主荥阳公为常州刺史,在当地很有声望。年近五十,膝下只有一子,才满二十岁,英俊潇洒,才思敏捷,卓尔不群,荥阳公非常器重他,常常对人说,这

  • 古代政治大案为什么都是谋反之多 谋反罪名到底有哪里好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大案

    还不了解:古代政治大案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的政治大案为什么都是“谋反”?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斗争中,“谋反”可以说是各方势力打击政敌最常用的罪名。比如西汉初年的韩信就因“谋反”被杀;武则天时期的酷吏也是用“谋反”制造了无数的冤假错案;直到清末慈禧杀害“八大臣”用得还是

  •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古代皇室宗亲犯罪又会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犯罪

    还不了解:古代犯法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室宗亲违法犯罪的话,在明清两朝的后果严重吗?中国古代有“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说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封建专制下法律制度中有所谓“八议”的说法,即皇帝宗亲(议亲)、有功绩的人(议功)、有才能的人(议能)等八类群体违法犯罪

  • 影视中经常提起的“御林军”,其战斗力究竟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清朝,御林军

    在当今各种武侠小说以及古装影视剧的感染下,想必大家对“御林军”这一职位称呼简直如雷贯耳吧,这支神一般的军队肩负着皇帝以及整个皇宫的安全责任,在影视剧中,每当有人造反就快成功时,最后总是会被调动过来的“御林军”给控制了。在多数人心中,“御林军”里个个都是武艺高强的士兵,精英中的精英,有点类似现代的特种

  • 古代藩王没有坐上皇帝的位置 他们为何喜欢去守陵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藩王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藩王守陵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代,为什么没当上皇帝的藩王们,都喜欢为先帝守灵?在古代,但凡是大统一的朝代,皇帝注定就只能有一个人。哪怕同为上一任皇帝的皇子,除了有一人能有太子之位以外,剩下的最多也就能被恩赐藩王。当一个逍遥王爷,不用管理政务、不用操心国

  • 关于成语的元宵节灯谜大全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关于成语的元宵节灯谜大全1、元宵同返家(打一成语)————众望所归2、元宵节后捷报多(打一成语)————喜出望外3、元宵灯火已阑珊(打一成语)————望多关照4、农产品(打一成语)————土生土长5、无底洞(打一成语)————深不可测6、爱好旅游(打一成语)————喜出望外7、盲人摸象(打一成语)—

  • 关于重阳节的成语 重阳节成语大全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

    关于重阳节的成语 重阳节成语大全明日黄花 (míng,rì,huáng,huā)解 释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出 处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明日黄花,成语,读音:míng,rì,huáng,huā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