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李世民在柏壁之战中,为何能轻易战胜刘武周?

李世民在柏壁之战中,为何能轻易战胜刘武周?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757 更新时间:2023/12/6 5:06:14

柏壁之战中,秦王李世民消灭了刘武周割据势力,让李世民的战争生涯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619年十月,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传入长安。李渊起兵的老巢,山西太原地区,竟然被北方的刘武周攻陷了。

这个消息,对于当时刚刚建立一年的唐朝来说,无疑是一声惊雷。而山西地区的变故,也让唐朝统一天下的战略,再次出现了变化。

早在一年之前,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刚刚在长安登基,建立了唐朝。唐朝开国后,李渊本来想先取洛阳,然后再平定各地。然而就在李渊登基后不久,陇西的薛举,突然来犯。薛举来犯之后,李渊只能改变自己的战略规划,选择先派李世民去收拾薛举。

唐朝和薛举的这场战争,持续了近半年的时间。最后因为薛举在战争期间暴毙,唐军才艰难地打败了陇西政权,将陇西地区收入囊中。打败了薛家之后,李渊干脆决定,再向西北进军,直接将河西地区的李轨也给收拾了。

如此一来,唐朝的势力范围,便囊括了整个西北、关中等地。在李渊交好突厥和吐谷浑的情况下,唐朝北方和西方的压力,骤然降低。接下来,李渊便可以集中精力,收拾其他的中原割据势力了。

然而就在李渊刚刚平定了西北,派官员入驻当地后不久,山西地区便传来了噩耗:山西北部的刘武周,竟然直接攻下了太原。

太原丢失后,唐朝在黄河以东的地区,接连丢失。当时李世民刚刚从陇西地区返回,麾下的很多精锐也都还在陇西。所以,李渊只能派宰相裴寂,领兵前往山西。结果裴寂抵达山西之后,根本不是刘武周的对手,不但损兵折将,而且丢失了更多的地盘。

山西地区的失败,让李渊不得不面临着一个新的抉择:接下来到底是先收复山西?还是先进攻洛阳?

这个选择,对于当时的李渊而言,其实很难做。山西是李渊起兵的地方,可以称得上是李渊的老窝。但是当李渊占据关中之后,山西地区的重要程度,已经有所下降了。而此时的刘武周,已经几乎占领了整个山西,又有突厥的支持。想要重新收回山西,难度很大,而且得利有限。

至于洛阳那边,因为就在不到一年之前,洛阳的王世充刚刚击败了瓦岗军,此时正在疯狂兼并瓦岗军遗留下来的地盘,实力开始迅速提升。李渊也怕再给王世充一些时间,王世充的实力会更强,唐朝想要拿下洛阳的难度也会更大。而从战略角度来说,洛阳地区的战略价值,明显比山西地区要更大。

这个抉择,确实很难做。

不过,就在李渊左右为难的时候,李世民却站了出来,坚决表示,必须先打山西。李世民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山西刚刚丢失,而李渊在山西经营多年,群众基础比较好。这个时候如果要打的话,收复也会比较容易。

最后,李渊还是听了李世民的话,选择先打山西。就这样,李渊再次任命李世民为统帅,让李世民负责收复山西。

十一月,李世民领兵渡过黄河,进驻柏壁。此时唐朝在山西的地盘,只剩下柏壁地区极小的一部分。当李世民渡过黄河之后,刘武周也派麾下大将宋金刚前来,率军与李世民对峙。

就这样,柏壁之战爆发。

柏壁之战爆发后,李世民再次使出了对耗粮草的计策。因为此时的李世民,身后有整个关中做支撑,粮草充足,补给不成问题。反倒是刘武周,虽然占领了整个山西,但因为时间太短,还没有对山西地区形成有效的控制,补给供应能力有限。所以,李世民打定主意,先和宋金刚进行对峙,耗光宋金刚军队的粮草,然后再和宋金刚战斗。

接下来,李世民在柏壁地区,和宋金刚对峙了整整五个月的时间!期间刘武周也曾主动率兵,进攻其他地区的唐军,希望能够打开突破口,结果依然是无功而返,反倒是让唐军截断了宋金刚的粮道。

公元619年11月,李世民渡过黄河,和宋金刚开始对峙。五个月之后,公元620年四月十四日,宋金刚终于耗光了所有的粮草,不得不率领主力军队撤退。李世民在确认宋金刚粮草耗尽后,率领全军进行追击。

最终,李世民率军在雀鼠谷附近,追上了宋金刚的主力军队。宋金刚只能暂时停止逃窜,选择和唐军正面一战。然而当时宋金刚麾下的军队,早已因为粮草不足,而战斗力锐减。所以,双方交战之后,唐军直接以碾压的姿态,战胜了宋金刚。一日之间,唐军冲锋八次,将宋金刚麾下的数万精锐,几乎消灭殆尽。

雀鼠谷之战结束后,宋金刚仅率领少数残余军队,得以逃脱。最后逃到了介州城,与刘武周合兵一处,打算在介州城一带挡住李世民。

李世民率军追到介州城之后,先是派麾下将领李绩,主动出战,然后佯装不敌,诱使宋金刚率领主力出城。等到宋金刚彻底走出介州城之后,李世民直接率领精锐,从背后袭杀宋金刚主力。宋金刚麾下军队,顿时阵脚大乱,很快就被唐军打败了。

介州城失败之后,宋金刚再次侥幸逃脱,逃出了李世民的追杀。然而接下来,就在李世民打算向太原方向进军,收复太原的时候,却忽然听到了一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原来介州城战败之后,宋金刚和刘武周,竟然没有回太原,而是逃往突厥,打算向突厥求救,引突厥救兵来攻打李世民。

没了刘武周和宋金刚,原本刘武周麾下的势力,自然也再没了斗志。就连宋金刚麾下的头号战将,尉迟敬德,都直接投降了李世民。如此一来,介州之战后,李世民很轻松地就收复了整个山西。

至于刘武周和宋金刚,逃到突厥之后才发现,突厥虽然支持他们,但是却并不想为了他们而和唐军翻脸,根本不愿出兵。后来刘武周和宋金刚陆续想要逃离突厥,逃回山西,再次起兵。结果却被突厥人发现,直接给杀了。

就这样,山西终于再次回到了唐朝的势力范围当中。

从李世民的这段经历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当中,其实也打过很多败仗,受到过很多挫折。但最关键的是,失败之后,唐军失败后,仍有再战之力,所以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而从李世民的战斗经过,我们也可以看出,李世民之所以能够轻易击败宋金刚和刘武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李世民没有贸然行军,而是和宋金刚对峙了整整五个月,耗光了宋金刚的粮草,所以才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想要取得成功,足够的耐心,显然是必不可缺的。

标签: 历史柏壁之战李世民

更多文章

  • 秦晋令狐之战是如何发生的?最后结果如何呢?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春秋,赵盾

    春秋战国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段时期社会在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经历了一次长远深刻的变革,对日后有着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同样是在这段时期内,各方诸侯相互攻伐以完成自己的争霸事业,无数著名的战役相继发生,成就了春秋战国一个乱世的名头。而在这其中,作

  • 繻葛之战是怎么回事?对郑庄公而言意味着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繻葛之战,郑庄公

    郑国曾在繻葛大败周王朝联军,后世称之为繻葛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荥阳的郑上路与三公路交叉口,有三尊高达十几米的雕塑,这就是“郑氏三公像”(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荥阳就是郑国发家的地方。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就是三公之一的郑庄公。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率

  • 刘备有没有打赢夷陵之战的机会 如果有,刘备又应该怎么做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刘备,夷陵之战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和夷陵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夷陵之战刘备大败而归,刘备有打赢夷陵之战的机会吗?如果有刘备又应该怎么做?一、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原因。在刘备夷陵战败前,曹丕曾经对他的失败做出过预判。曹丕在得知刘备树栅连营七百余里时,对手下的群臣说,刘备不知晓兵事,哪里有连营七百里可

  • 五国联军共同讨伐秦国的函谷关之战,为什么却没有齐国?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函谷关之战,齐国

    函谷关之战是前318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函谷关的战争。联军战败,各自回国。在战国历史上,齐国和魏国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辉煌时期,但是最后还是秦国统一了天下,创造了之后的王朝。当时的秦国逐渐的发展,日渐强大,于是秦国从战略防守转为战略进攻,秦国被各国认为是个严重的威胁。于是,在魏相公孙

  • 如果刘表出兵攻打曹操的后方,会不会把曹操逼入绝境?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刘表,曹操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 在与曹操的官渡之战中,袁绍究竟错失了哪些获胜良机?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袁绍,官渡之战

    在东汉末年这个群雄割据时期,其中成绩较为突出的就是曹操与袁绍,袁绍掌握青、冀、幽、并四州,雄霸河北;而曹操则是将势力扩张至兖、豫、徐三州、部分司隶、雍州等中原地区。最后,双方暗自决定要消灭另一方,也就有了后来的官渡之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与曹操的官渡之战中,袁绍究竟错失了哪些获胜良机?首先,

  • 汉中之战曹操明明占据优势 曹操是怎么输给刘备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曹操,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曹操兵力强盛,实力又碾压刘备,曹操为什么会在此战中失败?曹操是怎么输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中那地交通太不方便了,曹操除非迅速地击败刘备,否则一旦打成持久战,那曹操迟早会被刘备耗死。想想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再想想诸葛亮北伐中

  • 长平之战后赵国陷入巨大困境,为何还能在鄗代之战中获胜?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鄗代之战,燕国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国力大大削弱,其他诸侯国想趁机入侵获利,燕国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燕赵鄗代之战,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战国的历史上,燕赵两国可以说是一个大冤家。这么说是因为,战国时期的燕国如果想要扩张的话,必然要同赵国兵戎相见。因此,燕赵两国在战国时期,一直都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但是

  • 崖山海战有多惨烈?为何此战后,南宋彻底灭亡了?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崖山海战,南宋

    崖山海战是南宋的最后一战,战况十分惨烈。此次战役后,南宋皇室不复存在,南宋也彻底灭亡。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南宋这最后一战,可以说是相当的惨烈了。虽然说国家即将灭亡,但是南宋的将士们却仍是死战不退。他们做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在襄阳城被元军攻

  • 长平之战中,秦国为何没能直接消灭赵国呢?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长平之战,赵国

    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和赵国在长平爆发战争,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平之战以后,赵国战败,整整四十万大军,被秦国主帅白起,坑杀殆尽。这一战之后,赵国几乎损失了全国所有的精锐军队,军事体系已经彻底崩溃了。但有趣的是,当时赵国虽然国力大损,但秦国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