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崖山海战有多惨烈?为何此战后,南宋彻底灭亡了?

崖山海战有多惨烈?为何此战后,南宋彻底灭亡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22 更新时间:2024/1/24 16:44:00

崖山海战是南宋的最后一战,战况十分惨烈。此次战役后,南宋皇室不复存在,南宋也彻底灭亡。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南宋这最后一战,可以说是相当的惨烈了。虽然说国家即将灭亡,但是南宋的将士们却仍是死战不退。他们做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

在襄阳城被元军攻破以后,元军在1276年成功逼近南宋首都临安。当时年仅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求和不成,没办法只能投降,南宋就此宣告灭亡

南宋虽然宣告灭亡,但是南宋军民的抵抗决心,并没有因为朝廷的正式投降而消亡。

当时宋度宗的杨淑妃,在杨亮节的保护之下,成功地带着她的两个儿子逃了出来。并且在金华与张世杰陈宜中陆秀夫、文天祥等人会和后,接着就开始进封赵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 ,并且封赵昺副元帅,组成了一个逃亡小朝廷。

在元军一路乘胜追击下,这个逃亡小朝廷一边想着逃跑,一边还在重新组织着抗元的工作。没过多久,年仅7岁的赵昰就登基成为皇帝,他们一路逃跑跑到了福州。然而屁股还没坐热呢,仅仅两年时间之后,福州也沦陷了。这个流亡的小朝廷只能逃亡到泉州。

当时张世杰准备借船,然而却遭到了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寿庚的拒绝。这些完蛋的玩意当时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要投降,最后没办法,张世杰只能夺船,然后出海开往广州。

但是,成功夺船并没有改变什么,此时的南宋,大概真的是气数已尽了。他们出海就遭遇了台风,帝舟倾覆,年幼的宋端宗(赵昰)差点溺死,好不容易被救了上来,也因此得了重病,没过多久就病死了。

赵昰死后,他七岁的弟弟赵昺继承他哥哥登基,也就是宋少帝了。当时的这个小朝廷已经无处可逃,所以最后只能逃到了崖山。他们准备以此作为据点,继续抵抗元朝。在这期间,文天祥率领的部队,在赣州这一带阻击蒙军的进攻,曾一度取得了胜利。但是中路蒙军源源不断地进行增援,很快就打败了文天祥的小分队。文天祥一边战斗一边后退的,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被元军给抓住了。

祥兴二年(1279),元军大将张弘范率领大批军队,进攻崖山的南宋小朝廷。崖山一战,正式拉开序幕。

当时宋军虽然说有20万军马,但其中有十多万都是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小宫女,太监这些人,都是非专业打仗选手。而敌军元军当时兵力大概在10万以上,战船也有数百艘那样。在这场战役打响之前,有人提建议说应该先占领了楼海湾出口,然后保护向西的撤退路线。但是当时张世杰为了防止士兵们逃跑,否决了这个建议,并下令放火烧光了陆地上的所有据点。把上千的宋船用绳索一字型给连了起来,护卫小皇帝的龙舟放在了中间。

战斗打响以后,元军用小船装满了茅草和油脂等易燃物品,乘风想要放火烧掉宋军的船。但是宋军也不是智障者,早就想到了他们会用火攻击,所以他们对火攻早就做好了防备。他们在船身的外层涂满了淤泥,并且在每条船上横放一根长竿,以抵抗元军的火攻快船。

元军看进攻这么多次都没成功,于是改变了战术,开始围困宋军。元水师封锁整个海湾,断绝了宋军汲水以及砍柴的道路。宋军只能被迫吃干粮,十多日靠捕捞鱼来充饥,淡水开始缺乏。在这种对于宋军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张世杰为了摆脱这种困局,决定首先发起进攻,他当时以6万的兵士,向元军海湾封锁线发起进攻。

双方就在珠江的入海口海湾外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激战了数日以后,宋军损失惨重,却没能打破元军的封锁。

与此同时,文天祥也被元军的士兵押送到崖山,元臣李恒当时以死威胁文天祥,让他写下书信劝张世杰投降,这个时候文天祥豪迈了挥笔写下了那首我们上学时候学习的那是千古名诗《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的这股英雄气节,千古长存,流芳百世!

李恒一看让文天祥劝降不成,只得让张弘范对几乎没有什么威胁力的宋军,发起了全面的进攻。

公元1279年二月初六,当时大海上烟雾弥漫,张弘范决定兵分四路,以奏乐为总进攻的信号。他们在总攻之前,元北军的军队乘着涨潮之际,佯装进攻,假装被宋军击败。而当元军当奏乐进行总攻时,宋军则还因之前的小胜,以为元军不会再发起进攻,以为蒙古人正在宴会,所以防备变得松懈了。

就在这个时候,张弘范水师进行了正面的进攻。他们用帆布做隐蔽,把预先埋伏好的的伏兵船放在雾雨天气的掩护下行驶进宋船。当两边船舰即将接近的时候,元军就撤下帆布。这个时候,突然出现的元军舰船,让还不知道发生什么情况的宋军阵脚大乱。一瞬间七十多艘大船就被冲破,四个方向的元军军队深深地重创了宋军军队。

很快,宋军的中央旗舰,就已经在敌弓箭射杀的范围之内。

在这一战里,作为主将的张世杰早在陷入被围的局面时,已经就心存退意了。他最开始的时候,将所有人集中在船上打算孤注一掷。但是元军当时火攻不成,反而不急于速战速决,反而转变战略开始封锁宋军,断水源。

发动突围战不成功,本来就是瓮中之鳖了,失败本来就是注定的了。当元军迫近小皇帝的船舰的时候,张世杰就知道,是时候该撤了。或许他们可以撤退到占城那里去,继续进行抵抗。但是,当时有一个人不想在逃了,这个人就是陆秀夫。

他从襄阳到临安,又从临安来到福州,又在从福州逃亡到了泉州,最后从泉州逃到崖山,神州陆沉,他却总是看不到驱逐元寇的希望。他当时四目望去,只看到了战火弥漫,不是说抵抗没有意义,而是他们再逃还能逃到哪里去呢?

天下这么大,但自己的故土难离,即便离开了以后,就算能苟且地保全自己的性命,等安稳下来之后,又有多少人还会继续的抵抗元朝呢?

是时候以身殉国了。

于是陆秀夫背着年幼的小皇帝,慷慨赴义,投向大海。在他跳河死了以后,十数万的军民,战死的战死,自杀的自杀,没有一个投降的。张世杰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本来打算以杨太后的名义,再找他们赵宋的宗室继续抵抗元朝。但是杨太后听到了小皇帝死讯以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奔赴大海自杀。张世杰虽然带着残部成功从战场撤退,但不久之后,他也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根本看不到希望了。

一君死了,又立一君,现在又死了。他之所以还能活着,是希望看到敌兵撤退,能够再次拥立赵氏。然而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再来抵抗的赵氏子孙了。于是,张世杰在大风雨之中,选择了自溺,死于平章山下。

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八,文天祥这位南宋最后的抵抗者,拒绝了忽必烈的最后一次以宰相官位的劝降,被押赴刑场。文天祥从容地对屠夫说:“我的事情都已经做完了!”然后文天祥坚持要求面向象征南宋的南面跪下磕了一个头,慷慨赴义。

至此,南宋彻底成为历史。

标签: 历史崖山海战南宋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中,秦国为何没能直接消灭赵国呢?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长平之战,赵国

    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和赵国在长平爆发战争,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平之战以后,赵国战败,整整四十万大军,被秦国主帅白起,坑杀殆尽。这一战之后,赵国几乎损失了全国所有的精锐军队,军事体系已经彻底崩溃了。但有趣的是,当时赵国虽然国力大损,但秦国却

  • 秦赵两国长平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此战有多惨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后世称之为长平之战。此战规模极大,赵军几乎全军覆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中国是历史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留下了许多文化瑰宝,而这些伟大历史文化留给了后人无数的珍贵财富。2020年7月15日山西省高平市的一位农民在玉米地里

  • 既然夷陵之战如此重要,刘备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夷陵之战,刘备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同年七月,刘备亲率蜀军主力,进攻东吴。孙

  • 阴晋之战的经过如何?魏国是如何以少胜多的呢?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战国,阴晋之战

    我们都知道,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她的“几”字形河道在地图上非常特殊,今天我们要说的地方就是洛水汇入黄河那块三角形地区。这里土地肥沃自然是不必多说,最为关键的是这里是连接关中平原和河东地区的重要枢纽,咽喉要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黄河日出春秋战国时代,这一片地区被人们称为“河西地区

  • 夷陵之战刘备差点输光家底 蜀汉到底还剩下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夷陵之战,蜀汉

    还不了解: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结束后,蜀汉实力大减,蜀汉到底还剩下多少兵力?说起汉末三国,这段历史可谓是妇孺皆知,就连公元树下乘凉的老大爷也能津津有味地说上半个小时,其中确有这段时期确实波澜壮阔,英雄豪杰辈出,这当然也多亏了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普及,看

  • 夷陵之战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刘备损失有多严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刘备,夷陵之战

    还不了解: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刘备惨败而归,刘备到底输的有多惨?其中损失了哪些大将?一提到小说《三国演义》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战役,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场规模庞大的经典战役。二者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前者为曹

  • “八里桥之战”中咸丰的主力军为什么会全军覆没呢?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清朝,曾国藩

    在距离京师仅8公里的八里桥曾发生过一场重要的战争,这次战争导致咸丰的最后一只主力军队全军覆没,史称“八里桥之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清军身后就是王城,他们誓死抵抗,表现的前所未有的坚强,但是仅凭肉身,怎么能打得过现代化的火枪大炮!天津大沽口失守后,清廷与英、法谈判破裂,英法联军80

  • 汉中之战东吴在做什么 东吴为什么不帮助蜀汉这个盟友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汉中之战,蜀汉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中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中之战蜀汉和曹魏打得不可开交,东吴作为蜀汉的盟友,东吴为什么没有出来帮忙?东吴到底在做什么事情?这个盟友为何没有出现?曹操在官渡之战后,逐渐一统了北方,中原地区整个范围内都在曹操的地盘里。由于曹操的强大,后来又是南下攻吴,进行了赤壁之战。

  • 开禧北伐是如何开始的?对南宋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开禧北伐,韩侂胄

    对开禧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绍兴和议,一场让南宋彻底蒙受屈辱的和议,一个用名将岳飞的生命换来的和平。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这里面丢掉的不再是宋高宗赵构的面子,更是断绝了宋代收复中原的希望,尤其是大散关。本以为南宋就这样走向终结,但无奈南宋朝中有几个人按耐不住内心的狂野

  • 都说刘秀的昆阳之战很诡异,那白沟河之战又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刘秀,昆阳之战

    我国战争史上,两军交战时出现过非常诡异的事情,最著名的莫过于公元23年的昆阳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昆阳之战是刘秀的成名战,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之一,当时王莽的新军近四十万,而守卫昆阳的义军只有不到两万人。四十万围攻两万,似乎胜负已见分晓,但刘秀可是位面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