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太平天国杀进南京有60万大军,北伐却只有2万人?是什么让他们执意北伐,又为何最终失败?

太平天国杀进南京有60万大军,北伐却只有2万人?是什么让他们执意北伐,又为何最终失败?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370 更新时间:2024/2/9 9:40:04

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是晚清时期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说到太平天国的运动就不得不说到它们的战争了,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太平天国杀进南京有60万大军,北伐却只有2万人?是什么让他们执意北伐,又为何最终失败?

1853年3月,杀到南京城的太平军总数有60万不假,战船近一万艘也有,这在许多有关太平天国史的著作中都持此观点。不过,这60万大军并不全是战斗力量,而且是将随军家属(老者、妇女、小孩)全部计算在内;青壮年估计有十来万,但精锐士兵估计6万左右。战船1万艘也不假,毕竟太平天国水营力量基本上都是由民船改造而来,将长江渔船安上两门火炮就是战船,其数量规模不大才怪,但战斗力就堪忧了。

那么,为何能确定这60万大军是包括随军家属呢?在此,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太平天国的两项特殊制度,即是“团营制度”和“圣库制度”。

洪秀全闹革命与陈胜吴广刘邦、朱元璋、李自成不同,他几乎是完全无视中国传统之儒家思想;洪秀全既不用其做斗争武器,也没想过要遵守。在洪秀全看来,中国传统宗教与神灵、偶像都是“妖”,都是必须给予消灭之对象;宇宙之内唯一“真神”就是上帝耶和华。

为此,他自创“拜上帝教”,自称上帝二儿子、耶稣基督亲弟弟,代表上帝来到人间“斩妖除魔”,为大伙创建人人平等、生活美满的“人间天国”;天国的一切子民,均是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

那么,如何才能体现“人人平等”与“按需分配”呢?即是推行“团营制度”和“圣库制度”,大搞平均主义和公有制。

团营首先在金田组建,这既是一个生活组织,也是一个军事组织。但凡参加拜上帝教的群众(基本上是全家、全族参加),根据性别、年龄,组建“男营”、“女营”、“男馆”、“女馆”、“牌尾馆”,各司其职,人尽其力。

既然全部教徒已经分别进入各“营”、各“馆”,参加革命前家中田产及值钱东西均已贩卖充当起义“资金”,那就得建立一个专门管理大伙钱财的机构,即是“圣库”。当然,参加革命了,钱财就不是自己了,而是一律充公;平时所需之粮、油、盐等则一律由“圣库”按照实际拨给。

可以说,太平天国起义,是全家、全族闹革命的典范,这是其他农民起义所不具备的特点。

1853年1月,罗大纲、林凤祥等从岳州出洞庭湖,攻克武昌,这是太平军兴起以来攻占的第一座省会城市。武昌是华中重镇,有“九省通衢”之称,是长江流域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南京。太平天国在武昌继续推行“团营制度”,城中居民一律编入各“营”,太平军数量顿时涨到百万级别。

太平军是1853年1月攻克武昌,2月离开,3月攻入南京,4月北伐。所以,这就是所谓的60万大军之由来,将战斗力量、老者、妇女、儿童等一律算上了。按照五口之家计算,可投入战斗之力量,估计就是10万左右。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军事上实际负责人,可以节制西王以下诸王。杨秀清不是一般人,烧炭出身的他却是打仗的一把好手,善于谋划,更善于治军。与石达开李秀成等将领随意扩充军队,大量招募天地会、散兵游勇用,甚至是地痞、流氓不同。杨秀清搞“精兵路线”,军队在精不在多,这也就是为何杨秀清时代太平军一两万人就敢西征,且攻到武昌之原因。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如果将武昌、南京两地的青壮年都编入军队,估计也就20万人。不过,真正具有战斗力量的不多,算是精锐的满打满算就6万。为何如此说呢?要知道,太平军蓑衣渡惨败后,广西老兵不过四千人,湘南招收天地会五六万,总计约7万。但是,从湘南一路杀向长沙、岳州、武昌、南京,太平军也损失不少,尤其是长沙一战,萧朝贵都阵亡了。所以,定都南京后堪称精锐的就是广西那几千老兵,以及湘南入伙的五六万人;其他新加入或者被裹挟而来的新兵,需要训练,更需要“思想改造”,不能立刻投入战斗。

可以说,杨秀清能派出2万精锐北伐,已经是所能出动战斗力量之极限了。要知道,太平天国的重头戏——西征,也就是四万左右。

所以,太平军杀入南京有60万(全体成员),北伐时只出动2万,其原因就是兵力缺乏,实际可用之战斗力量太少。那么,既然可用之兵如此稀少,为何太平天国还要执意北伐呢?

太平军北伐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将清军的包围南京的兵力吸引走,减轻南京的压力;二是以精兵搏一把,万一成功了呢?至于西征的目地则很明确,第一也是吸引清军西调,减轻南京的压力,第二是扩张地盘,有地盘才有兵力和财政收入,才能缩小太平天国与清朝的实力差距。第三是为了控制长江中游,巩固长江下游。

因为自古以来,北方王朝想要灭掉建都在南京的政府,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顺长江东下,一举攻破金陵城。历史上的江南王朝里面,坚守最久的是南宋,其次是东晋。这两个南方政权的战略就是以襄阳为中脊,以江汉为缓冲,串联东吴和西蜀,形成一条完整的防线,让北方政权无处可击。

太平天国当时实力偏弱,虽然号称有五十万之众,但实际上能打的人,估计不超过十万。这些人如果不西征,傻不愣登的待着南京跟江南大营死磕,怕是死的快。而只要西征,纵然力量有限,可能打不到襄阳,但只要能打到武昌或者安庆,再收复淮南地区,先达到三国时期东吴或者南北朝时期南陈政权的程度,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北伐为何会失败?

从战争角度看,其北伐失败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洪秀全志不在远,北伐不过是剽掠之举。早在太平军克南京时,林凤祥等原天地会会众即引兵扬州,欲入河南,并向洪秀全建议,以为河南“进可窥幽燕,退可据武昌,入蜀滇”,建议控制、并建都河南。而洪秀全考虑到河南少水无粮,易为敌困,且顾忌与杨秀清的权力斗争(建都河南则南京一带则受制于杨),选择建都南京(改江宁为天京)。这时的洪秀全已“无志远出”,从他给林的诏书中即可见端倪,洪诏林“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略地,靡时日”。北伐军后来难获支援也与洪秀全的态度密切相关。

其二,太平军不得天时。太平军早期颇有斩获,直至攻克陈留进抵开封城下,太平军一直占据着战场主动。而在兵临开封城下时,本已势在必得,但接连遇暴雨天气,“风雨交注,城外壕水,深至数丈”,林凤祥不得已采纳吉文远的建议,撤围开封,转而奔袭朱仙镇。清军“万难支持”之开封城,竟赖天时得以保全。而这一役竟成了扭转战场形势的关键。林凤祥未攻克开封,只得另谋辗转渡河,却一路遭清军截击,林部渡河者仅二万余众,兵力已分。

其三是林凤祥的战略决策失误。在渡河之际,有将领建议林凤祥趁清军尚未集结完毕,奇袭天津,以获取战场主动,但林凤祥坚持认为应该先取怀庆,控制黄河。但林部因暴雨被迫渡河之际,就已疲惫不堪,且正如上文所述,大水阻碍了部队集结,林部围攻怀庆的部队仅仅两万余众。林凤祥在怀庆采取“长围久困”之法,然而清知府余炳焘率众据城死守,林军虽得以久围怀庆,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围困怀庆五十余日而未破城。相持之下,战争的天平正在悄然倾斜,等到清军主力胜保部援军赶到,太平军就陷入了被动,太平军将领吉文远就是在此役中中流箭战死。而与此同时,清军也在酝酿对林部的反包围。自从怀庆被反包围之后,太平军与清军就已攻守易势。虽然后来太平军战胜了胜宝,稍稍稳定了局势,但毕竟不能挽回大局,之后津沽的相持与直隶的困守都像是在做困兽之斗,最终难免败亡的命运。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政治上越来越腐败 明朝是如何从政治、思想和经济制度上禁锢人民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在明代以前,历朝大体上沿用秦始皇所创立的君主之下设宰相辅政的政治体制框架,只是相权的形式和职权的大小略有不同。后来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君主的权威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逐渐下降。因此,出现了明朝皇帝越来越难以控制文官集团,越来越难以随心所欲。维护君主,打击精英,反历史潮流而

  • 历史上究竟有几个八贤王,赵德芳是不是其中之一呢?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优质的文学作品,其中说到最令人敬佩的人物,八贤王绝对算的上家喻户晓,那么历史上是不是确有其人?又究竟有几个八贤王,赵德芳是不是其中之一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许多戏曲小说中,将八贤王的名字记为赵德芳。赵德芳为宋太祖的小儿子,《宋史·宗室传》载,赵德芳为太祖第四子,曾任山南西道节

  • “大盗不盗”是何意思?原来古代政府都是这么坑老百姓的!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许多政府都是收支不平衡的,这也导致了许多政府坑老百姓的事件,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大盗不盗”是何意思?原来古代政府都是这么坑老百姓的!货币历史由来已久,它的诞生是为了方便人们之间进行交易,货币本身或许不值钱,古代用了许多东西当作货币,但它们在交易中都可以衡量物品的价值,是市场赋予

  • 民间最神秘的组织“赊刀人”,号称鬼谷子传人,卖刀不要钱只留一预言,它究竟是何来历?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民间有许多传闻非常神秘的组织,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中国民间最神秘的组织“赊刀人”,他们号称鬼谷子传人,卖刀不要钱只留一预言,究竟是何来历?这群人很奇怪,他们身背数把菜刀,走街串巷,嘴里吆喝着“卖刀来、卖刀来”。当你买他刀的是,他却分文不取,只是给买刀的人留下一句谶语,便将刀留给你,

  • 历史上车辆的发展演变,房车的出现早在明朝时期就诞生了!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现代汽车作为人们出行的常用工具,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汽车。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中国历史上车辆的发展演变,房车的出现早在明朝时期就诞生了!在远古时候,人类最早的运输工具是木棒。后来人类从渔猎时代进入了畜牧时代,某些野兽经过驯化成为家畜,供人役使。驮运物品的驮兽便成了人类的重要运输工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

  • 清朝的官员规矩究竟有多少?简直让人难以想象,就连下跪前拍两下袖子,里面都有这么多门道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

    自古以来各个朝代的官员规矩都有着些许的差别,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清朝时期官员的规矩,究竟有多少?简直让人难以想象,就连下跪前拍两下袖子,里面都有这么多门道。先说说清朝的跪拜礼,臣子们在跪拜皇帝之前都会先拍两下袖子,很多人看到这个场景都会疑惑:为何下跪之前要拍两下袖子?根据专家对史料研究,发现这个“拍两

  • 重阳节的由来以及习俗,你知道多少?唐朝的大诗人们曾这样过重阳节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是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那么关于它的由来以及习俗,你知道多少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唐朝的大诗人们曾这样过重阳节。重阳节是什么意思重阳节寓意:一元肇始,长久长寿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

  • 永贞革新:一场仅持续100多天的失败改革 改革者借改革之名大肆谋私 永贞革新为何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

    永贞革新是唐顺宗永贞年间官僚士大夫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的改革。改革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持续时间100多天。最后因俱文珍等人发动政变,幽禁唐顺宗,拥立太子李纯,而以失败告终。在中国历史上,有两场“百日革新”比较有名。大家最熟悉的,是戊戌变法,该变法虽然失败了

  • “烈女”与“列女”的区别,什么样的女人才能被称为列女?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但是也同时诞生了许多不为人们所众知的知识,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烈女”与“列女”的区别,什么样的女人才能被称为列女?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人物?最初读文献的时候,对“烈女”与“列女”的明确界限和区分联系,并没有更多更明确的概念,直观印象就是其中记载的都是各个时

  • 韩国人为何被称作“高丽棒子”?这个词从何而来?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在国内,对韩国人有个众所周知的称号,就是“高丽棒子”,那么这个词是从何而来的呢?有为何将韩国人称作“高丽棒子”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有人说,“棒子”一词是指朝鲜人种的玉米。这个说法的可信度不高。玉米的确是广大北方农田里常见的粮食作物,种植条件简单,而且晒干后容易保存,因此在土地资源不算很丰富的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