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人情好似初相见 到老终无怨恨心是什么意思?有何寓意?

人情好似初相见 到老终无怨恨心是什么意思?有何寓意?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522 更新时间:2024/1/24 6:57:52

人情世故,从化范畴上来说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比如说“人情好似初相见,到老终无怨恨心”,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一个人从相逢、结识到交往处事假如能像初次认识时那样彼此以礼相待,互相尊重,那么即使到老了也不会生出彼此怨恨的心思。初次见面彼此容易得到好印象,但是一起住的时间长了关系就很难处好了。

一般来说,人们初次相识的气氛是很融洽的。每个人为了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都会极力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而把自己的缺点隐藏起来。也因为相处时间短暂,彼此也不太了解,交往态度大都是尊敬、谦和的。对于对方犯的小错误,也能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所以,初次相见的气氛大都是和谐的。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彼此渐渐熟悉起来,心中的戒备一放松,自身的缺点很容易暴露出来。再加上对方在自己心中的美好印象已经先人为主,对于他的缺点从心理上很难接受,有一种被骗的感觉,也因此对他的印象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矛盾就很容易产生,如果谁也不退让的话,矛盾越来越大,彼此怨恨的心理也就越来越重。

那是不是就是说“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很有道理呢?当然不是,试想,假如人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始终要像初次相识那样,极力掩饰自己的缺点,总是把自己彬彬有礼的一面展现给对方,他们的关系也不会长久,因为这是不现实的。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优缺点的综合体,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当然,没有矛盾的世界也是不存在的,人与人的关系要想进一步发展,不可避免会产生很多矛盾,有了矛盾并不可怕,有了怨恨之心也不足为惧,关键是要有恰当的解决办法,能让彼此关系在怨恨消除之后变得更融洽,有多少人的关系就是在不断地摩擦、碰撞中变得日益密切的。

既然人情恰似如初见是最为理想的交际状态,那么又该如避免人心背,饱受人性丑恶的一面呢?这就需要我们来反思,如何正确的看待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人不应该是自私的,应该永远的保持最开始的状态,这样才能够保证最美好的人生状态。我们需要这种美好的人生状态,这是人际交往的需要。

但这样的发展才是正的,与人的交往相处不就是这样么,在不停的进一步相处了解对方更多。而且人都是会变的,没有谁会永远是以前那个自己,一个人经历的越多就会变化越多,所以在之后的深交觉得一个人和自己第一次见到的不一样,可能他经历了很多事情。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那种感觉没有第一次相见时那么美好,可这期间的过程还是很美好不是,你们之间互相了解,看到彼此更多的优缺点,对互相认识也更多,清楚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值不值得以后继续交往相处下去。

所以说,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就有弊,自然有弊也会有利,古人早就看透了这些问题。作为一个现代人, 虽然今天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古时更是有天壤之别,但是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影响不会就此消失,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关系也不会因此割裂。 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中仍有许多光辉和精华的东西值得今人去借鉴和学习。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百发百中的养由基 最后还是死在自己最擅长的箭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然余有善水者自溺,善火者自燃,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看看,百发百中,百步穿杨的养由基为何最终还是死在了自己最擅长的箭下?养由基,嬴姓,养氏,字叔,名由基(一作繇基),春秋时期楚国将领。养国被楚国灭亡后,养由基成为楚国大夫,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楚国的将领,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射手。养由基的具体出生时间不详,大致

  • 近水知鱼性 近山识鸟音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下半句更经典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在我们生活当中,身边有很多小事都蕴含了些许哲理,就比如说“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这句话又有什么人生哲理呢?这句话的下半句其实更经典。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其实很通俗易懂,经常到水边去观察鱼,才能对鱼的生活习性透彻了解,经常去林中聆听鸟的叫声,时间久了,各种鸟声的细微差别才能辨识出来,这说明要想真正了解

  • 在棉花被引进以前,古代都是靠着什么来御寒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在现代到了冬天,家家户户都是用棉被开空调来御寒的,可是在古代还没有引进棉花之前,那么古人又是怎么御寒的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人类利用棉花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000年甚至公元前7000年前,中美洲已开始利用,在南亚次大陆也有5000年历史.我国至少在2000年以前,在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已

  • 周武王姬发承天命伐纣 建立周朝 开创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伟大措施 影响长达三千多年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

    周武王姬发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进攻商纣行在朝歌,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是为牧野之战。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古来朝代更迭,看似因某些人物

  • 早期的朱元璋称作吴王,那么为何称帝后,国号不叫“大吴”反而叫“大明”呢?这些原因绝对不容忽视!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王朝,其中明朝绝对是鼎鼎大名的存在,其开国皇帝朱元璋从一介平民百姓到统治阶层的顶端,一生的传奇让人惊叹不已,然而早期的朱元璋称作吴王,那么为何称帝后,国号不叫“大吴”反而叫“大明”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朱元璋自起义以来,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等人,洪武元年正月初四(公元1

  • 庚戌之变是明世宗的昏愦腐朽和严嵩的贪鄙奸横导致的 掀开了明朝庞大军事力量的遮羞布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庚戌之变是明世宗在位时期的一次蒙古的侵犯明朝事件。庚戌之变是蒙古对明朝发动的大规模战争。战争的起因、经过、结局无不与明、蒙双方贸易联系的恢复及发展息息相关,故明蒙之间的经济贸易交流作为维系双方和平交往的纽带是无法斩断的。这正是庚戌之变的实质所在。皇帝其人16世纪中前期的明朝,处于嘉靖皇帝的统治之下。

  • 廖永忠为朱元璋勤勤恳恳,为何却成了朱元璋大杀功臣时,第一个死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是传奇的,然而与之相对的他爱杀害开国功臣,也是同样著名,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廖永忠为朱元璋勤勤恳恳,为何却成了朱元璋大杀功臣时,第一个死的?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虽是皇帝,但他的幼年可真是惨,因为家里几代人都付不起每年的税收,所以一家老小四处逃串来躲债,家里的孩子除了几个已经

  • 河阴之变:一场改变南北朝历史的血腥屠杀 对北魏统治集团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对北朝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河阴之变发生于公元528年,是北魏权臣尔朱荣策划并实施的、针对北魏皇族和百官公卿进行屠杀的政治事变。因事件发生于河南河阴县,因而得名。尔朱荣借助河阴之变,将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的汉世族大家消灭殆尽,完全控制了北魏朝政,彻底改变了北朝统治集团的素质结构,最终改变了北朝社会的历史走向。尔朱荣

  • 古代皇子们的“房事老师”,在教会了皇子后,她们下场竟然是这样!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子作为皇帝的子嗣,其生活的质量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尖,但是于此同时他们也被许多的制度所约束,就连自己的私生活也是如此。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古代皇子们的“房事老师”,在教会了皇子后,她们下场竟然是这样!如今的网络十分的发达,想要了解一些事情完全可以靠网络查询,而在那样的封建社会中人们想

  •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西方的商道 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丝绸之路是怎样产生、开发与形成的?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丝绸之路”一词是19世纪70年代由著名的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中国》一书中提出的。他把“从公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