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你知道“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下一句是什么吗?这句诗是谁写的?

你知道“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下一句是什么吗?这句诗是谁写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035 更新时间:2024/1/24 4:40:25

在现在这个社会,相信有很多恋人都经不起异地恋,有很多异地被劈腿的不胜枚举,这也许是被人家给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吧,说到这个近水楼台,你知道它的下一句是什么吗?其中有典故?写这首诗的人又是谁?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指的是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具体到人际关系上来说,比如两个各方面条件都很接近的男孩同时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其中男孩A的家离女孩家更近,或者是男孩A和女孩的座位更近,等等。这样对男孩A来说就比较有利。因为在各方了条件都很相近的情况下,一般人都不会舍近求远的。

不过,”近水楼台先得月“,它的下半句更是精华,这句词出自代苏麟之口,他说这句话原本是想”走后门“,可以让自己有一个升官发财的机会,其中还因此有一个流传至今的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宋朝的时候,范仲淹身居要职,最高职位相当于是副宰相。此外,他还颇有学素养,还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让后代不仅羡慕他的才学,也敬佩他的品格。当时和他往来的人,其中就有文采不错的苏麟,范仲淹还在镇守杭州的时候,对于自己看中的手下,就都会举荐提拔,很多人因此得到了晋升的机会,所以对他很是感激。

但当时一个叫苏麟的小官,他却因为担任巡检,所以常在外,就完美地错过了这个”升迁“的机会,所以心里很是难受。当他放眼一看周围的同事,就更加的伤心了,原本和他官职不相上下的人,此刻都得到了升迁,比自己官高,所以就更难受了。随后他就想通过”自荐“来让范仲淹想起来他,可要是直接过去的话,又怎么开口呢?

他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委婉的办法,写诗暗示,自我推荐,这样即使被拒绝了,也不尴尬不是?于是,他就行云流水的写下了一首《断句》,其中就有“近水楼台先得月,阳花木易为春”这一句。然后他特意就找了一个时机,打着向范仲淹请教的名义,暗示他提拔自己。

范仲淹在读到诗句后,很快地就明白了苏麟的来意,是提醒他:”你怎么忘记提拔我呢?“范仲淹知道他办事能力高,并且尽心尽职,所以就想给他一个机会,很快苏麟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提拔。而关于他”写诗自荐“这件事情,也被记录到了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而”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在靠近水的楼阳台边,没有树木的遮挡,就会更容易看到月亮的影子。春天的时候,迎着太阳的花木因为得到的阳光多,所以能够最早发芽,成为春天的美景。这样一看的话,是不是下半句更是精华呢?毕竟春光易逝,得到的最早就拥有的越多,同时下半句暗示时候,还派上了马屁,比如把自己想要求比做”太阳“。后来,这两句诗在流传开后,还出先了”近水楼台“这个成语,而它原本的含义,也变成了贬义,用来讽刺那些用某种方便,而最先开始获得照顾,并且牟利的情况。

所以啊,异地恋的小伙伴们可不要放松警惕哦,要多关心关心另一半相互体谅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多多换位思考,好好珍惜,可不要让人有可乘之机被别人给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哦。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过河拆桥”的由来是什么?有什么典故吗?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说到过河拆桥,相信大家有会想到张飞长坂坡一战吧,吼退曹操百万大军后还把桥拆了,曹操得知真相后就派大军追赶了,不过有关这个成语的典故却还有好几个,小伙伴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元朝的彻里帖木耳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职,正好逢上省城举行科举考试。他目睹了这场考试,

  • 《水浒传》中的石秀为何被称作拼命三郎?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在水浒传中有一个人的绰号被人们做成了成语,这个人就是石秀,他的外号叫做拼命三郎,石秀为何叫做拼命三郎呢?这个绰号又是怎么来的?拼命三郎,本来是形容石秀这个人喜欢打抱不平,一股侠义风范的。他从不怕死,做起事情来很拼命,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石秀的的确确是这个样子的个性,从来都不是贪生怕死的人

  • 你知道“不寒而栗”的典故从何而来吗?其中有什么故事呢?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经历过一些地方,明明天气是比较热的,但是你就是觉得凉飕飕的,仿佛有凉风在抚摸你后背的毛孔一样,让人不寒而栗,说到“不寒而栗”,你可知道其中有什么故事吗?“不寒而栗”这个成语还得从汉武帝时期说起。西汉汉武帝时,有一个人名叫义纵,他姐姐义殉是个太医。她因医好了皇太后的病,得到了皇太后的

  • 王昌龄最经典的一首诗 情景交融美的让人心醉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说到王昌龄,他可是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我们所熟知脍炙人口的《边塞》《从军行》《闺怨》等等皆出自他的手,其中有这么一首非常经典的诗,美的让人心醉!王昌龄的诗绪密而思清,以七绝见长。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美誉,后来因为王昌龄也是唐代较早并且大量写作七绝取得很高成就的诗人,还被冠有“七绝圣手”的美誉。据

  • 水浒中鲁智深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结局如何了?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水浒中鲁智深的形象可谓是深入人心,生性嫉恶如仇,慷慨大方,豪爽直率,这些我们可以从拳打镇关西中可以看的出来,那么他最后的结局如何了?回顾鲁智深一生,本来可以在渭州过的潇洒自在,无忧无虑,但是因为自己打抱不平,不得不亡命天涯,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鲁智深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在得知翠莲父女的冤情以后,给自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由来是什么?有何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八仙过海”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的很广泛,算的上是家喻户晓了,而八仙也成为了人们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那么,你知道“八仙过海”这个故事的由来吗?有什么典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八仙过海”的形象来源八仙与道教许多神仙不同,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与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

  •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出自和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

    历史上形容读书高尚的,古代都喜欢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么这句话的出处又是哪里,有何典故。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含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指的是: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途。出自《神童诗》(作者汪洙,字德温,宁波人。是北宋年间著名学者。)是一篇影响广泛的启蒙读物.实际上传世的《神童诗》并

  • 人情好似初相见 到老终无怨恨心是什么意思?有何寓意?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人情世故,从文化范畴上来说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比如说“人情好似初相见,到老终无怨恨心”,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和一个人从相逢、结识到交往处事假如能像初次认识时那样彼此以礼相待,互相尊重,那么即使到老了也不会生出彼此怨恨的心思。初次见面彼此容易得到好印象,但是一起住的时间长

  • 百发百中的养由基 最后还是死在自己最擅长的箭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然余有善水者自溺,善火者自燃,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看看,百发百中,百步穿杨的养由基为何最终还是死在了自己最擅长的箭下?养由基,嬴姓,养氏,字叔,名由基(一作繇基),春秋时期楚国将领。养国被楚国灭亡后,养由基成为楚国大夫,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楚国的将领,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射手。养由基的具体出生时间不详,大致

  • 近水知鱼性 近山识鸟音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下半句更经典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在我们生活当中,身边有很多小事都蕴含了些许哲理,就比如说“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这句话又有什么人生哲理呢?这句话的下半句其实更经典。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其实很通俗易懂,经常到水边去观察鱼,才能对鱼的生活习性透彻了解,经常去林中聆听鸟的叫声,时间久了,各种鸟声的细微差别才能辨识出来,这说明要想真正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