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赵奢指挥的阏与之战,打破秦军不败的神话

赵奢指挥的阏与之战,打破秦军不败的神话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37 更新时间:2024/1/2 5:49:12

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与秦军在阏与(今山西和顺)进行了一次作战,史称阏与之战,以赵军获胜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经过几代君王的奋发图强,国力逐渐称霸于诸侯,被关东六国视为虎狼之国。

白起、司马错等名将的带领下,秦军逢战必胜,杀敌无数,令六国胆魄心寒,楚、韩、魏、赵四个邻居被打得抬不起头。

然而,有一场战争让关东六国看到了希望,打破了秦军不败的神话,这便是马服君赵奢指挥的阏与之战。

当时秦军对赵军的动向早就有探查,因此从关中发兵时便分为两路,一路围困阏与,一路进入中原重地武安,相互构成掎角之势,可以防备赵军大举来攻。

但是,赵奢并非鲁莽之人,在出战之前就对双方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过分析,救援阏与可谓路途坎坷,行军艰难。

此时的秦军,一方面在阏与地区布置口袋,待赵军钻进来就将其围歼;一方面则加速向武安进军,企图挥师到赵军背后,来个两面夹击。

对于这一切,赵奢早已看穿,因此率军出邯郸城三十公里便安营扎寨,故意做出毫无进取,畏惧秦军的姿态。

为了隐藏自己的作战策略,赵奢不顾阏与的困境和军中将士的的心情,下达了一道匪夷所思的军令,“有敢于谈及军事者,一律斩首”。

《史记》记载,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

数万将士不乏热血之士,有位将领不明白赵奢的战略意图,来了个冒死直谏,结果被军法处斩,这件事不仅让军心大定,也让秦军更加搞不清楚赵军的意图。

整整二十八天过去了,面对秦军的挑衅都置之不理,没有什么比未知更加可怕,这一下轮到秦军军心浮动了。

《史记》记载,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于是秦军派出间谍潜入赵国军营查看虚实,可是这一切都被赵奢看在眼里,给秦军来了个将计就计,间谍来到军营后一切如旧。

当时赵奢的意图只有少数几人知道,连大部分赵军将士都被隐瞒,何况被算计的秦国间谍,因此秦军对赵军放松警惕,这种情况与三国时期,周瑜利用蒋干假传消息的形势差不多。

待间谍刚刚离开,赵奢就下令部队急行军,在秦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赵军已经抵达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

消息传到武安的时候,秦军大惊失色,没想到赵军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但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武安秦军开始支援阏与。

虽然赵军摆脱了武安秦军的牵制,但并非高枕无忧,如果应对不及时,有可能会面临前后夹击的险境。

因此,赵奢兵分两路,一路抢占北山这个战略制高点,一路进攻围困阏与的秦军。

秦军一部分继续围困阏与,另一部分仓促应战,结果奔袭北山的秦军很快陷入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境地。

待赵奢杀来,秦军兵败如山倒,很快就四散溃逃,阏与之围就这样解除了。

《史记》记载,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

这场阏与之战,让秦国遭受数十年以来未尝有过的败绩,此后许久都不敢轻举妄动。

凭着这场战争,赵奢一战成名,被封为马服君,地位与蔺相如廉颇比肩,被誉为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

标签: 历史阏与之战赵奢

更多文章

  • 吴越争霸中,楚国惨败的有内外两方面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吴越争霸,春秋

    春秋时期,吴国与越国曾互相征伐,这段时期被后世称为“吴越争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吴侵越时所获战俘刺死吴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大举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又曾攻越,占领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十五年,吴军主力在楚都郢时,越乘机侵入

  • 秦灭齐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此战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秦灭齐之战

    秦灭齐之战发生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是秦军攻灭齐国(今山东境)的作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齐国(今山东境)的作战。 战国末年,秦国军队所向披靡,一一翦除韩、赵、魏等国。齐国远

  • 秦灭燕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秦灭燕之战

    秦灭燕之战发生于秦王政二十年至二十五年(公元前227年—前222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是秦军攻灭燕国(今河北中部北部、辽宁大部等地)的作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背景秦破邯郸、赵公子嘉逃代后,秦军兵临易水(今河北易县南)(参见秦灭赵之战)。燕国统治集团一片惊惶。鞠武主张西

  • 秦灭楚之战存在哪些争议?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秦灭楚之战

    秦灭楚之战,又称灭楚之战,发生于秦王政二十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225年—前223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是秦军攻灭楚国和越国残余势力(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大部等地)的作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结果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

  • 番吾之战造成了哪些影响?如何评价番吾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番吾之战,李牧

    在秦赵两国的交战中,赵国最后一次取得重大胜利的战争是番吾之战。李牧在战前准确判断敌情,是此战获胜的主要原因,但赵国已无力再战,所以此战仅为击溃战,未能围歼秦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争结果尔后,李牧立即回师南进,锐不可当。漳河沿岸的秦军闻讯,不战而走,上党等地的秦军也纷纷撤

  • 番吾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番吾之战,李牧

    在秦赵两国的交战中,赵国最后一次取得重大胜利的战争是番吾之战。李牧在战前准确判断敌情,是此战获胜的主要原因,但赵国已无力再战,所以此战仅为击溃战,未能围歼秦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争背景秦王政十五年,秦王嬴政再次派军兵分两路攻赵,一路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

  • 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有什么争议?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三国,赤壁之战

    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有什么争议?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发生地争议多年来,学术界对于“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讨论,诸说并起,被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

  • 历史上益州之战的经过是怎么样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益州之战,三国

    历史上益州之战的经过是怎么样的?结果如何?历史上益州之战是东汉末年,刘备为夺取益州与刘璋发生的战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自赤壁之战后,刘备领有荆州,为实现《隆中对》跨有荆、益的计划,已有意图进攻益州。此时刘璋受制于据守汉中的张鲁,又有强大的曹操意图攻取汉中,对蜀地构成威胁,张松于是劝刘

  •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相比 曹操和袁绍谁的损失更大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在官渡之战以及赤壁之战中,是袁绍的损失大,还是曹操的损失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从数字来看,曹操的损失明显要严重得多,但是,袁绍的损失是士兵被曹操坑杀了,曹操终归也没占到便宜,而曹操的损失不仅有(瘟疫死北军)这种硬损失,还有(没有瘟疫死的)本地

  • 探索华阳之战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双方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华阳之战,秦国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秦国名将白起。魏冉率军在华阳一带与魏国、赵国军队爆发战争,史称华阳之战。赵魏两国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而占据魏国大片城池,此战共斩杀赵魏联军十五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起因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3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攻打到韩国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