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合纵攻秦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如何评价此战?

合纵攻秦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如何评价此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216 更新时间:2024/2/2 3:24:47

合纵攻秦之战,又称五国攻秦之战,发生于周慎靓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元前318—前241年),、赵、魏、韩、燕、齐等国先后组成各种联军,对秦国发起进攻。大致有五次。下面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背景

战国中期,秦、齐两强东西对峙,秦军实力最强。惠王称王改元时(公元前325年),秦已完全据有关中,并在河东占有汾阴(今山西万荣西)、皮氏(今山西河津)等前进基地;在河南占有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及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等重要关塞,控制了关中左中原的战略走廊。黄河天险几乎成为秦之内河.秦进可攻、退可守。各国严重不安,遂策划“合纵”联合制秦。秦为破坏各国的联合,亦派人四处游说,拉拢各国实行“连横”。当时外交与作战手段结合,普遍为各国采用。各国利害不同,各种联盟无法持久。但要威胁在秦。合纵攻秦之战亦有多次。

评价

在群雄逐的复杂环境中,充分运用外交与军事结合的合纵或连横战略,使战略发展到新的水平。中原各国合纵攻秦失败,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只顾暂时利益而不能建立牢固的联合。秦国改革彻底,国富兵强,以强大军事实力为后盾,再结合连横战略,获得最后胜利。特别是“远交近攻”这一战略,对最后的胜利起重要的作用。可见,没有实力的外交,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战争胜利。

标签: 历史合纵攻秦之战秦国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第三次河西之战?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河西之战,秦国

    战国时期,秦国与魏国为争夺关中河西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前后反复交战数次,秦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恰逢魏国精锐丧失殆尽国力大损,最终秦收复河西,史称河西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三次河西之战背景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即位,在秦国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废止人殉、迁都栎阳、扩

  • 第一次河西之战是怎么回事?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河西之战,秦国

    战国时期,秦国与魏国为争夺关中河西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前后反复交战数次,秦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恰逢魏国精锐丧失殆尽国力大损,最终秦收复河西,史称河西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次河西之战背景东部及河南中部北部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 即墨之战:一场以弱胜强的典型战役,燕国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即墨之战,乐毅

    公元前284年至前279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军与齐国在即墨城开启一场攻防战争,史称即墨之战。齐国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即墨之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齐国虽然凭借此仗复国,但是其实力已江河日下。而燕

  • 伊阙之战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最终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伊阙之战,白起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史称伊阙之战,这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

  • 伊阙之战:战神白起的成名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伊阙之战,白起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史称伊阙之战,这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

  • 垂沙之战造成了哪些后续影响?楚国的后续发展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垂沙之战,楚国

    公元前301年,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与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垂沙之战,以联军获胜,楚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影响垂沙之役的第二年,公元前300年,楚攻韩之庸氏,秦即遣庶长奂(非华阳君芈戎,宣太后同父弟)攻楚,大破楚军,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攻占了襄城(新

  • 后世如何评价垂沙之战?此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垂沙之战,楚国

    公元前301年,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与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垂沙之战,以联军获胜,楚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斗过程公元前301年(周赧王十四年),根据《编年纪》、《史记六国年表》和《史记秦本纪》的记载,秦将是芈戎,这年,秦使将军芈戎攻楚,取新城。齐将章

  • 垂沙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垂沙之战,楚国

    公元前301年,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与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垂沙之战,以联军获胜,楚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前301年,秦将芈戎(非庶长奂)、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领四国部队进攻楚国,楚国派大将唐眛率军抗击秦、齐、韩、魏四国军队。秦军攻取新

  • 宜阳之战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宜阳之战

    宜阳之战,是秦武王三年(前308)至秦武王四年(前307),秦国名将甘茂率军在韩国的国中重镇宜阳一带同韩国军队发生的战争。韩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宜阳,此战共斩首韩军6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军的这场攻坚战进展的并不顺利。战事经历五月,未能奏效,损兵折将,士气大受影响。

  • 探索宜阳之战的具体经过,最终秦军获得胜利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宜阳之战

    宜阳之战,是秦武王三年(前308)至秦武王四年(前307),秦国名将甘茂率军在韩国的国中重镇宜阳一带同韩国军队发生的战争。韩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宜阳,此战共斩首韩军6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军的这场攻坚战进展的并不顺利。战事经历五月,未能奏效,损兵折将,士气大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