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秦灭六国之战:首次完成了统一,此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秦灭六国之战:首次完成了统一,此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84 更新时间:2024/1/22 0:32:48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国统一战争,指的是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秦国进行消灭其他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秦朝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背景

秦国崛起

秦国地处西陲,原为关中地区的一个小国,春秋时期远较中原地区各诸侯国落后,春秋各国称霸中原盟会争雄时,秦常被摈斥于外。但自秦孝公起励精图治,任用商鞅变法革新,废除旧奴隶主贵族特权和世卿世禄制度,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政权。对内实行“奖军功、教耕战”,对外则连横而战诸侯国。司马错又南并汉中、巴蜀,北灭义渠、陇西,巴蜀广大地区先后为秦所有。后白起率军攻拔楚都郢,击溃赵魏联军于华阳,歼灭赵军于长平,中原地区的大片河山几乎都在秦国的控制之下。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新兴地主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到了秦王政即位时,关东六国都已衰败,唯独秦国越来越强。

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来长期的争霸、兼并,天下逐渐向统一的方向发展。六国日渐没落、秦国国力蒸蒸日上,秦国统一天下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当秦王政刚即位时,李斯就在向秦王政的上书中指出:秦国已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六国实际上已降到秦的郡县的地位了。这说明秦国统一天下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关东六国衰落

齐国向为东方之强国。但到秦王政初年,齐政权传至齐王建时,齐威王时期建立起来的霸业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齐国实已徒具东方强国的虚名。它政治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国无贤臣良将,军无奋进战斗之志,面对强秦即将发动的并灭六国的战争,竟毫无准备,坐以待毙。

韩国本来就是三晋中最弱的一方。到韩桓惠王时,韩就已臣服于秦国。秦王政初年,韩国的疆域更加缩小,只剩下都城阳翟与其周围10多个中小城邑,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魏国虽然也曾经历过战国初期最强盛的时期,它据有河东、河西、河内、河外广大地区,疆域之内山河纵横,形势险要,但由于它阻扼秦东出函谷之咽喉,多年均为秦之首要对手,特别是自魏惠王以来,不断被秦战败,疆域日渐缩小。秦王政初年,正当魏安厘王晚期,国势更加衰弱。信陵君窃符救赵,联合各诸侯国合纵抗秦,取得河外大捷,大大提高了魏的威望,本应乘胜恢复魏国旧疆,然而安厘王昏聩无能,听信秦国离间挑拨,罢黜信陵君,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赵国地处中原之北方,方圆2000里,也是北方之强国。在赵武灵王时,倡导胡服骑射,革新政治,富国强兵,国势为之一振。赵国北拒匈奴,南抗强秦,成为可与秦相抗衡之国。但赵武灵王死后,赵屡被秦兵攻伐,对本国良将廉颇、李牧等不予任用,竟听信谗言妄加诛黜,赵王的这种昏庸无能,使赵终于为秦所破。

燕国春秋初期尚属极弱小之国,到燕昭王时,励精图治,疆域扩大,国力日强,曾北至辽东,西至上谷,南与齐、赵接壤。到燕王喜当政时期,非但不与近邻赵、齐修好,且常常发动混战,劳民伤财,国力损耗巨大,成为六国之中略强于韩的弱小之国。

楚国自春秋至战国始终未失其南方大国之地位,领有疆域5000里,带甲百万,地大物博,粟支10年,为诸侯国中具有相当实力的大国。但自秦将白起攻陷楚都后,楚国势力大大减弱,国都被迫迁于陈地,以后又再迁于巨阳与寿春。都城多次被迫迁移,大大挫伤了楚国的民心士气。楚考烈王当政的前后,楚国实际上已徒具强楚之名,远远无法与秦相匹敌。

更多文章

  • 合纵攻秦之战是怎么回事?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合纵攻秦之战,秦国

    合纵攻秦之战,又称五国攻秦之战,发生于周慎靓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公元前318—前241年),楚、赵、魏、韩、燕、齐等国先后组成各种联军,对秦国发起进攻。大致有五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过程首次攻秦著名连横鼓吹者张仪入秦后,受惠文王重用。秦派张仪至魏,游说魏惠王(即子罃)连横

  • 合纵攻秦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如何评价此战?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合纵攻秦之战,秦国

    合纵攻秦之战,又称五国攻秦之战,发生于周慎靓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公元前318—前241年),楚、赵、魏、韩、燕、齐等国先后组成各种联军,对秦国发起进攻。大致有五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背景战国中期,秦、齐两强东西对峙,秦军实力最强。惠文王称王改元时(公元前325年),秦已完

  • 如何评价第三次河西之战?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河西之战,秦国

    战国时期,秦国与魏国为争夺关中河西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前后反复交战数次,秦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恰逢魏国精锐丧失殆尽国力大损,最终秦收复河西,史称河西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三次河西之战背景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即位,在秦国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废止人殉、迁都栎阳、扩

  • 第一次河西之战是怎么回事?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河西之战,秦国

    战国时期,秦国与魏国为争夺关中河西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前后反复交战数次,秦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恰逢魏国精锐丧失殆尽国力大损,最终秦收复河西,史称河西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次河西之战背景东部及河南中部北部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 即墨之战:一场以弱胜强的典型战役,燕国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即墨之战,乐毅

    公元前284年至前279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军与齐国在即墨城开启一场攻防战争,史称即墨之战。齐国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即墨之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齐国虽然凭借此仗复国,但是其实力已江河日下。而燕

  • 伊阙之战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最终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伊阙之战,白起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史称伊阙之战,这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

  • 伊阙之战:战神白起的成名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伊阙之战,白起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史称伊阙之战,这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

  • 垂沙之战造成了哪些后续影响?楚国的后续发展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垂沙之战,楚国

    公元前301年,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与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垂沙之战,以联军获胜,楚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影响垂沙之役的第二年,公元前300年,楚攻韩之庸氏,秦即遣庶长奂(非华阳君芈戎,宣太后同父弟)攻楚,大破楚军,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攻占了襄城(新

  • 后世如何评价垂沙之战?此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垂沙之战,楚国

    公元前301年,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与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垂沙之战,以联军获胜,楚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斗过程公元前301年(周赧王十四年),根据《编年纪》、《史记六国年表》和《史记秦本纪》的记载,秦将是芈戎,这年,秦使将军芈戎攻楚,取新城。齐将章

  • 垂沙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垂沙之战,楚国

    公元前301年,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与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垂沙之战,以联军获胜,楚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前301年,秦将芈戎(非庶长奂)、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领四国部队进攻楚国,楚国派大将唐眛率军抗击秦、齐、韩、魏四国军队。秦军攻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