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刘禅曹丕孙权三人如何守住基业?

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刘禅曹丕孙权三人如何守住基业?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792 更新时间:2024/1/23 15:39:01

刘禅曹丕孙权这三个人,虽然这三个人的身份都是三国时期各国的一哥,但是实际上世人对他们三个人能力的评价倒是很统一,认为他们是碌碌之辈,甚至有人会说,比起三国创一代,创二代真的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

那接下来跟趣历史来看看,刘禅,曹丕,孙权这三个人,是不是真的那样不堪。

刘禅在他们三个人当中是被压制最惨的一个,刘邦死后,刘禅以为能大展拳脚,但是万万没想到,刘备在临死前又给他找了个新爹。刘备在临死前就和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意思就是说,你以后和诸葛亮(丞相)一起的时候,你对待诸葛亮(丞相)要像对待父亲一样。

就这样,刘禅这个年轻人的大展宏图,意气风发都被这个新爹给压下来了,他在诸葛亮身边安分地做个副手。

诸葛亮死后,军事上由姜维把控,政务上由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把控,在史书上也就是《三国志》是这么写的,每当朝廷发布善举,老百姓都觉得,这不是刘禅的功劳,就是诸葛瞻的成果,百姓没有蜀国意识,只有丞相意志。

可以想到当时的蜀国,你可能不知道皇帝是谁,但是你肯定知道诸葛瞻是谁,就是这种情况刘禅也没做什么。

如果单看这段历史,刘禅真的就像一个智者,他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他也讨厌战争,但是有些东西不由自己做主,所以他也稳坐在皇帝的位置上,不抢不争,不但不嫉妒他们,还偷偷支持他们,这是有君主气量的一个人。

在一次战争中,诸葛瞻死了,刘禅也终于顺着自己的内心发布了他作为皇帝的最后一个政令,投降晋国。把投降书写完后,刘禅就让人带着棺材,把自己绑了到了晋军的大营表示投降。

如果刘禅换个朝代,那一定是个仁政让人尊敬的皇帝,奈何出生在了三国这个人才辈出,身不由己的年代,才有了扶不起的阿斗这一骂名。

值得一提的是,刘禅对于儿子的教育,刘禅的儿子刘谌在听说蜀国灭亡之后,立刻回到家中,杀了妻子和孩子,然后跑到他爷爷刘备的庙里自杀殉国,这种君主后人以身殉国案例,从古到今极为少见。

可能在当时刘禅不是一个好君主,没办法带领蜀国走向强大,只能说生不逢时,但是他敢于放下皇冠,实现天下太平,也值得歌颂,同时他一定是一个好父亲,教会了孩子成全自己的名节。

曹丕在历史上最大的一个骂名是篡位,就是把原来的皇帝赶下了台,然后自己坐上了皇位,朝代的更迭其实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于曹丕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他的父亲,我们总是觉得曹丕比不过他爹曹操,凭什么曹操都没称帝,你就做皇帝了?

曹丕从小就生活在权势之中,在他的心里这些势力都是我们家的,皇帝就是个傀儡,凭什么我们家的东西,在名义上还要让这个傀儡做主,所以曹丕上位后立刻就让傀儡皇帝下台了。

有人说曹丕心眼小,但是曹丕对于顺从他的汉献帝刘协却给了极大的优待,保持了刘协的天子礼仪。

曹丕和曹操的行事风格稍有不一样,曹操是对于阻拦他大业的人,能忍则忍,实在不行了才去除掉。但是曹丕比曹操更极端一点,曹丕的行事风格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所以才在历史上留下了刻薄寡恩的形象。

如果说曹操的行事风格是一个天下的雄主,那么曹丕就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政治家,在政治家的眼里,你是否需要继续存在,只是看在你是否还有价值。

孙权这个人虽然是一个顺风顺水继承了家族产业的富二代,但是在乱世当中能和刘备,曹操,甚至到后面蜀国灭亡,独自和晋国抗衡了那么久,就不能简单地用有运气的富二代来形容了。

在历史上记载,孙权15岁就担任阳羡的县长,15岁的时候就成了一个县的父母官,在19岁的时候他哥哥孙策去世,孙权就代替了他哥哥孙策的位置,成为一方诸侯。

但是孙权刚上位的时候他所掌管的地方只有六个郡的大小,到了最后东吴在孙权的努力下扩展了五六倍的地盘。

曹操在的时候,东吴的江山,可没让曹操抢到多少啊,常年对峙的局面,才让曹操直挠脑袋,这样的富二代,任谁都不能说他一事无成,你得看看他的对手,就知道他有多强了,这样的谋略恐怕不输于曹操的。

东吴在孙权的领导下,曾经向曹操投降,向曹丕称臣,甚至在抵挡不住曹操的时候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减少外部战争和冲突,安心发展国内经济民生,最后一举称帝,这样的隐忍是不下于刘备的。

谋略不输于曹操,隐忍不下于刘备,曹操夸赞“生子当如孙仲谋”,着实不虚。

标签: 历史刘禅曹丕

更多文章

  • 如果让杨勇登基为皇帝,那么这位废太子会比杨广贤良吗?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杨勇,杨广

    今天趣历史要说的是隋朝太子杨勇,我们都知道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的大一统王朝,一共只有两位皇帝,这两位皇帝也是截然相反,一个励精图治号称千古一带,一个昏庸无道葬送了隋朝的江山。我们在聚焦在这两位皇帝身上的时候,一直都忽略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隋文帝时期的太子杨勇。如果当时要不是杨广设计陷害杨勇,那么杨勇

  • 除了曹冲这位神童之外,历史上还有着哪些神童?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曹冲,中国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不缺所谓的神童,这些人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却懂得很多道理,甚至比成年人还厉害,因此被称为神童,而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四个最为著名的神童,其中三个都英年早逝,而唯一活下来的那个却成了世人的笑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相信很多人看过王安石的《伤仲永》,里面描述的就

  • 朱棣为何这么快就动手了?朱允炆做了哪三个愚蠢动作?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朱允炆,朱棣

    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年仅21岁的朱允炆继位,改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建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也就是说朱元璋去世后,绕开了自己的儿子,直接让孙子来接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样的权力继承让大明帝国前途一时间变得不是很明朗,因为朱元璋的儿子们还在,尤其是实力雄厚的

  • 赵云都能杀得七进七出,为什么关羽却是败走了麦城?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赵云,关羽

    东汉末年的纷争,说的直白些就是为了争夺地盘和利益。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种优胜劣汰的长期筛选当中,最终形成了三国的局面。在三国当中,文臣武将可谓是各显身手。各自在为自己的明主效力。在那段岁月当中,值得说道的便是刘备阵营当中的人物。赵云和关羽这两个人,在后世的传颂当中,一个被称为武圣,一个被说成常胜将军

  • 韦皇后为何如此忌恨李重福?以至于逼他走上造反之路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李重福,韦皇后

    李重福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子,唐中宗李显的庶长子。李重福是李显四个儿子中年纪最大的,由于他是庶妃所生,按尊卑,他排在韦皇后所生的嫡子李重润的后面。不过,他爷爷奶奶很疼爱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在李重福3岁的时候,他就被爷爷高宗封为了唐昌郡王。待武则天称帝后,19岁的他又被

  • 项羽在乌江边自刎而死,他究竟是为了什么而不肯过江?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项羽,乌江

    我们对于项羽也并不陌生,他起兵反秦,神勇无敌,但是最终败给了刘邦,在乌江边自刎而死。但是,当时的项羽完全是有机会度过乌江,以图东山再起的,那么,项羽究竟是为了什么而不肯过江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现在最普遍的看法是因为项羽兵败,羞愧难当,又加上自己的士兵死伤惨重,自觉无

  • 胤礽两次立为太子而被废,难道他真的不是当皇帝的料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胤礽,皇帝

    赫舍里总共为皇帝生过两位皇子,不过长子在年幼时就夭折了,而接下来就生了老二胤礽。由于之前老大和皇后都早早离世了,因此康熙就把所有的疼爱都放到了二儿子身上。当年身为次子的胤礽刚满一岁时,就被孝庄太后和君王册封为太子,而此后他就开始学习各种知识,毕竟以后整个王朝的生死都要掌握在他手里了不是么?下面小编就

  • 鄱阳湖战役结束半年以后,朱元璋为何却封陈理为侯?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朱元璋,陈理

    公元1363年的夏天。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鄱阳湖大战结束了,朱元璋在南方割据势力中的排名,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鄱阳湖大战对于朱元璋统一南方,乃至全国都绝对是一场具有重要意义战争。鄱阳湖大战最终以陈友谅战败身死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汉的主力部队在这一战中损失殆尽,根据地被

  • 乐进、徐晃于禁能打得过魏延吗?魏延的武艺和特性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魏延,乐进

    乐进,徐晃,于禁能打得过魏延吗?由于没有直接战例,就得确定一下魏延的武艺和特性,再对比三人的实力。所以,先跟趣历史来看看魏延的战绩:魏延的战斗经历丰富,曾经和几个一流的高手对战过,比如:魏延接刘备入襄阳,文聘杀出和魏延单挑了半天平手,直到手下士兵死光,魏延才撤退;文聘是曹营中的一流高手,但是毕竟部下

  • 秦赵两国各有两位战国名将,那赵国究竟是怎么输给秦国?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战国,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关于四人的高下,各有所长,也各有的说法,然而,就算他们本事一样,难道有名将就能打赢战争,统一天下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子在讨论战争时,提出五个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按顺序下来就是:道、天、地、将、法。从中就可以看出,将并没有排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