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李治开创的“永微之治”,真能与“贞观之治”相提并论吗?

李治开创的“永微之治”,真能与“贞观之治”相提并论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215 更新时间:2024/2/2 23:34:23

唐太宗除了言传身教之外,还通过书面形式总结自已的领导经验,对治进行教育。贞观二十二年(648),他亲撰《帝范》十二篇,从《君体》、(去谗》、《戒盈)、《崇位)、《赏罚》、《务农》、《阅武》、《崇》等篇目来看,是在系统地总结自己君临天下的统治经验,颁赐给李治,作为他即位时效法的榜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为此,太宗又在《帝范序)中告诚李治必须居安思危,小心谨慎:“战战兢兢,若临深而驭朽;日慎一日,思善始而令终。”并着重指出:“修身治国,备在其中。一且不讳,更无所言矣。”唐太宗在他留给李治的这份政治遗言中,对自己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评价,认为自己并非是“尽善尽美”的全人,而是一个功大于过、益多于损的君主,告诚李治不要学习他的过失,要学习他的长处,确实是有识之见。

唐太宗精心培养太子,目的当然是为了保证“贞观之治”的政治能够延续下去,不致于中断。任何一个封建统治者在寻找自己的接班人时,都会考虑到已行政策的连续性问题,唐太宗当然也不例外。唐太宗去世后,高宗李治即位,他違循太宗的教诲,顺应民心,继续推行贞观末一度中断过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继承贞观之治创造了有利条件。

永徽初,股肱大臣的攻见一致,是形成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均田令的继续贯彻,促使经济进一步繁荣;以诗赋取士的推行,扩大了进士科的人选;《唐律疏议》的颂布,完善了贞观法制;平定西突厥的叛乱,维护了唐朝领土的统一。

这一切都说明唐高宗李治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方面的成果,比贞观时期扩大了,故封建史学家称之为“永微之治”,甚至与“贞观之治”相提并论。

唐容亲景云年间,有个名叫韩琬的官员上疏指出:“贞观、水徽之间,家不动而耕者众,法不施而犯者寡,俗不偷薄,器不行底,吏贫者士耻同到,忠正清白者比肩而立;罚虽轻而不犯,赏虽薄而劝;位尊不倨,家富不奢;学校不励而勤,道佛不惩百戒;土木质厚,裨贩费蚩。”(《新唐书韩琬传》)

“永徽之治”正是“贞观之治”的继续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唐太宗用人策略的一个胜利。对此,司马光赞叹道:“唐太宗不以天下大器私其所爱,以杜祸乱之源,可谓能远谋矣!”

标签: 历史李治永微之治

更多文章

  • 北宋的经济已经空前繁荣了,为何还要进行深刻变革?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北宋,变革

    北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的时期,从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车水马龙,到中学生口中反复念叨的欧阳修、范仲淹、苏轼、柳永等文学名家,再到《清平乐》《知否知否》等影视剧描绘的太平盛世……无不一遍遍地告诉世人北宋的经济文化的昌盛繁荣。经过后世的严谨考证,北宋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并非虚言,除了军事之

  • 周武王为何不选择姜子牙来做辅政大臣,反而是弟弟周公?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周武王,姜子牙

    周公这个名字,很多人一定特别熟悉,但也有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不了解周公到底是谁。在历史上,周公就是周朝时期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同时也是周武王死后的辅政大臣。不过这就让人感觉很奇怪了,周武王死的时候,姜子牙还活着,为什么他不选择姜子牙来做辅政大臣?姜子牙名望很高,为什么周武王没看中他,却选择了自己

  • 赵国接手上党郡明显是引火上身,但事实果真是如此吗?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赵国,上党郡

    东周末年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数十万乃至近百万规模战争的纷争之世,在那个出兵十万都是小当量战争的年代里,我们印象最深的大战当属秦赵长平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顶级对决中,秦赵两国先后投入了近百万军队(还不包括外围预备力量),战争规模之大可以说是

  • 曹叡在位14年后,为何要将皇位传给来历不明的曹芳?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曹叡,曹芳

    曹操虽然活了66岁,可他的继承人曹丕、曹叡两父子却并不长寿,一个活了40岁,一个却只活到36岁。曹丕在位仅7年,就不得不忙着寻找皇位的继承人,最后选择了自己并不是很喜欢的曹叡,而曹叡虽然在位14年,最后却只能将皇位传给来历不明的养子曹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叡在位14年,

  • 既然宋朝的经济这么发达,为何不将其转化为军事优势?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宋朝,经济

    一提到两宋,大家基本上都持两极分化的态度。要么夸两宋的社会经济发达,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繁荣王朝,要么就是吐槽两宋的军事羸弱,被周边游牧民族欺负的只能靠割地赔款换取太平。那么,两宋为何不能把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优势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翻阅宋朝的历史,从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

  • 司马师与司马昭为何没有兵戈相向?只因忙于处理内忧外患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司马师,司马昭

    三国历史中,兄弟内斗屡见不鲜。比如最早的袁绍家族,顶着四世三公的名头,却也免不了手足之间的兵戈相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先是袁绍和袁术这两个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之间,因为嫡庶之别而互相看不惯,明明是一家人,却势如水火。要知道,当时的袁绍和袁术两兄弟个个都是一流军阀,实力强横。如

  • 六国为何不效仿商鞅变法,也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六国,商鞅变法

    如果评选对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商鞅变法当稳居榜首。商鞅变法使得秦国逐渐强大,并在以后雄踞天下统一全国。商鞅变法改变了中国历史,后来的历代王朝都在延续这次变法的主要精神,形成“百代皆行秦政法”的局面。不过,后人有一个疑问,商鞅变法如此成功,其他六国为何不效仿秦国,也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呢?下面小

  • 在汉武帝晚年时期,巫蛊之祸是怎么牵扯到太子刘据的?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汉武帝,刘据

    西汉武帝时期,一场巫蛊之祸让汉武帝失去了太子刘据,以及皇后卫子夫,还让自己有了不可磨灭的污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汉武帝晚年时期的巫蛊之祸是怎么牵扯到太子刘据的?所谓的巫蛊就是在木偶人身上施法,借此诅咒想要除去的人。这在今天看来,是非常可笑的一件事,但在古代,却是非常让人害怕的,尤其是对皇帝而言

  • 为何说招安是大部分人的意愿,宋江不过是个代表而已?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宋江,招安

    宋江,《水浒传》中水泊梁山的带头大哥,带领着兄弟们把梁山一步步发展壮大,可最后却选择了招安,结果兄弟们是死的死,散的散,惹得各位看官一肚子怨气,说他就是个伪君子,真小人啥的,难堪大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宋是咋灭亡的?是被内部的叛乱势力或是起义军所灭吗?并不是,虽说当时奸

  • 如果夏侯渊不分兵去救张郃,夏侯渊最终还会战死吗?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夏侯渊,张郃

    夏侯渊是曹魏名将,是曹操非常喜欢的宗族大将之一,一直负责曹操的西部军事战线,夏侯渊率军横扫羌氐,虎步关右,一举平定了宋健三十多年的叛乱,连曹操都自叹不如,这充分肯定了夏侯渊的军事才能。然而,一代名将,戎马一生,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最后却在阴沟里翻船了。众所周知,在定军山之战中,夏侯渊因为轻敌,被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