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工匠修建完皇陵之后 工匠又是怎么逃生的

古代工匠修建完皇陵之后 工匠又是怎么逃生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137 更新时间:2023/12/25 15:10:23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和工匠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下葬后,为他修陵的工匠是如何逃生的?

在我国古代封建帝制时期,有一种丧葬仪式叫“事死如事生”。封建帝们不仅活着的时候要尽享人间富贵,更想在离世后延续荣光和奢华,就把陵寝修得富丽堂皇,收罗各种金银玉器、奇珍异宝陪葬,让自己即便身在地府,也拥有令人艳羡的财富。

为了使自己身后免受打扰,同时也为了保护那些随葬的贵重物品,他们也会想尽办法给自己的陵寝增加多种防盗措施。其中一个措施,极其残忍,受害者甚众,却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一拨又一拨被征召修筑陵寝的工匠,不得不做了保守秘密的牺牲品。

但是残杀工匠并没有让帝王们死后安宁,反而因为华贵的陪葬总招来“摸金校尉”的青睐,有的补充了某地的军饷,有的填满了某处的府库……

那工匠们的命运呢?只能随着已逝的帝王一起,葬身在自己亲手修筑的豪华地宫中吗?当然不,求生的本能会激发出巨大的潜力,总有聪明的工匠能够为自己和工友们预留后路,完成最古老最原始的密室逃亡,逃出生天。

为了不被惦记,皇家帝陵有多努力

满是珍宝的帝陵,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藏宝地,很容易勾起人们铤而走险的罪恶心理,这是封建统治者们心知肚明的事情。但是在那个乞求长生而不得的年代,给自己一个跟活着时候一样奢华的长眠之地,就成了帝王们最后的倔强。

秦始皇陵为例,据说始皇帝想要把生前所有的山川、河流、宫阙都带到地下陪自己,于是,前后花了39年,合计征集近80万人修建他超规格的皇陵。截止目前,光陪葬坑就发现了400多个,闻名于世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只是其中之一。

后世的帝王虽然没有个个效仿始皇帝陵寝的规模,但很多也是从即位就开始修建,一直修到皇帝驾崩,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这期间还要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填充,有的帝王还会亲自去验收成果。于是,几乎每座帝陵都是美轮美奂、价值连城。

既然不想放弃陵寝的豪华程度,那就只能在加强安保设施方面做章:有的用真假墓冢混淆,让人难辨真伪;有的想尽各种办法进行加固,用积沙或者浇筑;还有传说中的设置机关、放置毒物等等。然后就是最残忍的灭口,参与陵墓修筑的工匠被迫集体殉葬。

《史记》中明确记载了,修建陵墓的工匠“无复出者”;汉景帝阳陵中发现了带刑具的尸骨,被考证其中有当时参与修建的工匠;还有汉武帝的茂陵,陪葬坑里2万殉葬的工匠……几乎每一个皇帝的身后事,都充斥着修筑工匠们被害的事实。

在封建帝制等级森严的统治下,以及从奴隶社会一路延续下来的“人殉”制度,在当时的统治阶层看来,修筑皇陵的卑微工匠,也属于皇家私有物,让他们作为保守皇家最高秘密的牺牲品,不仅理所当然,而且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皇陵工匠们艰难的求生路

修筑皇陵的工匠们是不是只有死路一条呢?既然了解了皇陵的确切位置,皇家自然不会允许秘密泄露。这就意味着,一旦被征召修建皇陵,对于工匠、劳役们来说,很可能就是有去无回。

即便有些朝代有些帝王不会选择杀人保密,工匠们的结局也不会太好,为了守护皇陵的秘密,他们只能有两种结果,要么彻底开不了口,要么没法开口。于是就有了被发配边疆的,被强征上战场的,还有被强制迁居某地监管的,不仅失去人身自由,有的甚至会毒哑弄聋。

有了太多的前车之鉴,工匠们不想白白牺牲,就只能帮自己寻找生路。一遍遍尝试和失败的过程中,工匠们也在与统治阶层斗智斗勇,发展到后来,帝王陵寝的安保级别越提越高,工匠们逃生的智慧和技巧也愈来越高明。

接下来,就要提起一个帝王陵寝中极其关键的物件——自来石,工匠们智慧的产物。

自来石是一块号称“一石当关,万夫莫开”的巨大石条,足有1.6米高,是关闭地宫石门,隔绝外界的最后一道关卡。工匠们留给自己的最佳逃生时机,就在封闭地宫的最后一步。

自来石的原理是这样的:在地宫内侧地面和石门上凿刻出与石条两端相应的凹槽,石条一端先置于地面凹槽内,另一端挨着石门,随着石门缓缓关闭,石条的两端与两处凹槽完成咬合,最终效果就是,多大的力都没法从外面推开石门。

工匠们是如何利用自来石完成逃生计划的呢?首先,利用自来石,工匠们可以从外面关上地宫门,而且有了自来石的强大堵门作用,皇陵被盗的危险就少了几分,工匠们也就没了灭口的必要。

其次,自来石封锁后的地宫门从外面靠蛮力无法打开,但里面是可以的。如果工匠们被封锁在地宫内,只需要合几人之力挪开自来石,然后再照着原样放下去,缓缓关门就能逃出。

如果被挪动后从外面单靠人力没法完全还原怎么办?聪明的工匠还可以用“拐钉钥匙”将自来石复原。

据说崇祯皇帝下葬时,因为明代已经灭亡,李自成就决定把崇祯和皇后一起葬入田贵妃陵中,打开地宫门靠的就是“拐钉钥匙”。

后来在定陵发掘的过程中,“拐钉钥匙”也顺利完成了石门的开。原理也很简单,把一根钢筋的头部做成“N”字形,就可以卡住自来石,推至竖起,石门就能打开。使用的时候从石门外缝隙伸入,转动N字形头部,使其卡在自来石上,轻轻一推就可以了。

帝王陵寝逃生,工匠们用智慧救了自己。自来石和“拐钉钥匙”,一个是绝处逢春的千斤一挡,一个是妙手转圜的四两一推,就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这就叫高明!

可工匠们的逃生,终究是在多少牺牲之下逼就的智慧,就因为封建帝王的陵寝内藏有珍宝,又怕被人惦记盗掘,就牺牲了为自己辛苦修筑陵寝的工匠。在这种逃不开的怪圈中,工匠们为了自保,只能一辈更比一辈聪明,听起来就止不住的悲哀。

标签: 历史古代皇帝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到底是怎么死的 所谓死于妃子侍寝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成吉思汗,妃子

    对成吉思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成吉思汗的真正死因是因为妃子侍寝吗?公元1227年的一个夜晚,成吉思汗的帐篷内传出一声惨叫,紧接着,一名女子满嘴是血地从里面跑出来,侍卫进去一看,大惊失色。次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带着未完成的事业殒命于他所依赖的草原。一直以来,对成吉思汗死

  • 李绅本来是个悯农诗人,为什么被后世所唾骂?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李绅,唐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悯农诗人李绅的故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悯农》是唐朝诗人李绅所作。意思就是:春天播下一颗种子,秋天可以收获很多粮食。四海之内、普天之下,没有荒田,但劳苦的农民仍然要饿死。当然

  • 古代皇帝是如何选妃的 判断标准又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选妃

    还不了解:古代选妃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到底是如何选妃子?美女的判断标准一直都在变化,如今的女孩子以清瘦和个性为美,而在古时这种判断标准很大程度上受帝王的喜好所影响,比如著名的典故说楚王喜欢腰肢纤细的女孩子,很多女子听说后就疯狂节食,甚至有饿死的人。而要成为妃

  • 古代皇帝死后妃子被选为殉葬的话 妃子不同意怎么办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对古代皇帝和妃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驾崩后,一般会选妃子陪葬,可选定的妃子不同意该怎么办?在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的几千年的历史中,殉葬是中华文化中一种非常残忍的陪葬文化,在明代时殉葬制度被短暂废除,清军入关以后建立的清代,又恢复了殉葬的制度。殉葬制度起源于殷商时期

  • 古代讲究百善孝为先 唐朝时期又是怎么赡养老人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赡养

    还不了解:古代赡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代如何赡养老人?衙门监督,尽孝免劳役赋税,家有百岁者重奖。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的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应该被重点关注的。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每个朝代对于老人的问题都有各种政策。对于老人的赡养问题,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社

  • 古代皇帝临死前才让位 皇帝为什么不年轻让位给太子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对古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何皇帝不愿意在自己年轻时禅位?一定要等死后让位,有何猫腻?熟读历史的小伙伴可能会有所疑惑,为什么古代封建王朝帝王统治延续的时候,一定要等这个皇帝死去之后,新皇帝才能继续当皇帝。这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不对吗?毕竟在这个皇帝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

  • 郎中令是什么官职?权利大吗?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郎中令,秦朝

    郎中令是什么官职?权利大吗?这个官职是九卿之一,掌宫廷侍卫。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初沿置,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职。郎中令的属官有负责议论的大夫;负责宾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谒者;供奉宫廷、等待受职的诸郎;以及期门、羽林等禁卫军。郎中令的职掌也比较复杂,职掌主要有

  • 易经里的晋卦初六“晋如,摧如,罔孚,裕”是什么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易经,晋卦

    易经里的晋卦初六“晋如,摧如,罔孚,裕”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晋卦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意思就是:晋卦初六。进展的样子,拥挤的样子,正固吉祥。未受信任,宽裕,没有灾难。《

  • 易经里的晋卦六二“受兹介福,于其王母”应该怎么理解?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易经,晋卦

    易经里的晋卦六二“受兹介福,于其王母”应该怎么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晋卦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意思就是:晋卦六二。进展的样子,忧愁的样子,正固吉祥。从王母那里蒙受这样的大福。《象》说:蒙受这

  • 易经的家人卦六二“无攸遂,在中馈”是什么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易经,家人卦六二

    易经的家人卦六二“无攸遂,在中馈”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家人卦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意思就是:家人卦六二。不可随心所欲。要主持家庭中的饮食。正固吉祥。《象》说:六二的吉祥,是柔顺且随顺的原因。“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