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真实的龙袍是怎样的?都有哪些讲究呢?

历史上真实的龙袍是怎样的?都有哪些讲究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028 更新时间:2024/1/22 21:58:57

皇帝是历史上非特殊的存在,他拥有无上的权利,他的吃穿住行都非常有讲究,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那一身华丽的龙袍,那么真实的龙袍是怎样的?都有哪些讲究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说起龙袍,很多人的印象中往往是那种明黄色的龙袍,其实这只是后世的样子,其实早期的龙袍并不是这个颜色。我们熟知的秦始皇,他的龙袍就是黑色的,因为当时给布料染色是比较费人费力的,黑色是最难染出的颜色,所以人们往往以黑色,也就是玄衣为尊,而没有染过的白色素衣为贱。

汉承秦制,所以汉朝早期其实是沿用秦朝的黑色龙袍。不过到汉帝的时候,他却把龙袍的颜色改成了红色。而第一次穿上黄色的龙袍的皇帝应该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坚。隋朝之后,大部分朝代的龙袍都采用这个颜色,而且黄色也成了皇家的象征,擅自穿黄色衣服会被视为有谋反之意。

虽然后世的龙袍大体都是明黄色的,但其实就算是同一个时代,“龙袍”也有很多种,毕竟皇帝身份不同,不同场合所需要穿的龙袍自然也不一样。那清朝的皇帝来说,基本上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便服这几类。其中礼服又分为:朝袍、端罩,吉服包括衮服、龙袍,而常服则是介于礼服和便服之间的一种服装,行服则用于外出或打猎,雨服字面意思就能看出来,这是雨雪天穿的。我们最常见的那种“龙袍”,其实是吉服中的一种。

除了龙袍的种类繁多外,我们常见的那种龙袍也不是只是只有“龙”而已,其实上面还有很多别的花纹,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十二章纹样。分别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每种纹样都有特殊的含义。根据不同的季节,又有四季适用的皮、棉、夹、单、纱多种质地,颜色也并不是只有人们普遍认为的明黄色一种,而是有明黄、红、蓝和月白四种颜色。

综上所述,其实龙袍作为封建权利巅峰的象征,可以说是每一处细节都很关键,服饰上哪里出现龙纹、出现的形式和数量也都有严格的规定,有时候要是弄错了可是会犯砍头的大罪。而皇帝自己也不轻松,每天都需要多次更换衣服,自己的一举一动也都需要按规矩来,可以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为所欲为。

标签: 历史清朝龙袍

更多文章

  • 自隋朝建立以来,秀才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秀才,科举

    科举制度自隋朝建立以来,经过不断地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取仕制度,分别有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探花、榜眼、状元八个等级,而且还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六个阶段。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秀才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扮演着什么角色?秀才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不过在东汉时期,为了避讳

  • 《苏孝慈墓志》书法欣赏,刻于大隋仁寿三年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苏孝慈墓志》,隋朝

    《苏孝慈墓志》,全称《大隋使持节大将军工兵二部尚书司农太府卿太子左右卫率右庶子洪吉江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总管安平安公故苏使君之墓志铭》,又称《苏慈墓志》、《苏使君墓志》等。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苏孝慈墓志》刻于隋仁寿三年(603年),墓志正方形,边长八十三厘米,三十七行,行三十七字。清光绪十

  • 历史科普:古代著名典籍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唐朝,宋朝

    如果谈起古代名著典籍,大家应该对《诗经》《论语》接触得最多。那么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著名典籍还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

  • 古装剧常有女子长裙拖地,历史上真的是这样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唐朝,长裙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裙子一直都是非常受女性欢迎的服饰。飘逸的裙子总能把女子温柔似水的一面表现出来。不过,我们经常能在很多的古装剧中看到很多女子穿着非常长的裙子,以至于裙子的大部分都拖在地上。那么他们不会担心弄脏弄坏自己的长裙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首先,裙子出现的非常早,最早可以追

  • 从盛开到枯萎,荷花的一生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荷花

    莲花,又名荷花、水芙蓉,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为世人所称颂,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莲花的一生,和大家一起分享。荷花盛于夏日,而荷的生命,却始于春天。荷莲在季节里穿梭,在流光里成长,终于长成亭亭模样,惊艳了世人。而它的一生,有荣有枯,从平淡走向繁华,又终至枯萎,恰如人的一生。而始终不变的,是它那淡然从容

  • 司马光为何会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司马迁,汉武帝

    西汉王朝的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而且在他的统治期间,西汉的领土疆域扩大了将近一倍,完全不输于唐朝时期万国来朝的气势。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司马光为何会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司马光曾在自己的《资治通鉴》中这样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他认为汉武

  • 历史上第一次“清君侧”发生在什么时候?它又是怎么结束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清君侧,结束

    所谓的“清君侧”是指清除皇帝身边的亲信或者奸臣,《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有云:“此逐君侧之恶人。”而唐·李商隐更是在《有感》一诗种写到:“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历史上第一次“清君侧”发生在什么时候?它又是怎么结束的?早在刘邦建立西汉时,西汉就延续了周朝的分封制,将治下的土地

  • 姬昌的嫡次子叫“姬发”,但嫡长子为什么却叫“伯邑考”?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姬昌,伯邑考

    说到姬昌,他的嫡长子叫“伯邑考”,而嫡次子却叫“姬发”。只看名字,这三个人真的是一家吗?为什么不是一样的姓氏?所以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姬昌、姬发都不是正确的称呼,当时的人们不会这么叫他俩。姬发确实姓姬,名发,但是可不能称他

  • 在的传统文化中,哪三种植物被比喻为岁寒三友?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中国,岁寒三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古人喜欢把哪三种植物比喻为岁寒三友呢?并且还将这个称呼延续了上千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松,生机勃勃,常青不老;竹,虚怀若谷、君子之道;梅,冰清玉洁,傲雪迎霜。生于逆境,在岁寒中共荣,因此在国人的

  • 司马徽与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但为何还会有三顾茅庐?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刘备,诸葛亮

    在三国这个乱世时期,除了曹魏的曹操,蜀汉的刘备以及东吴的孙权,最为知名的就是诸葛亮这个军师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司马徽与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但为何还会有三顾茅庐?首先,诸葛亮将自己比作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与乐毅,而且他在一开始是没有想要出山去扶持人主的心,这在他后来的《出师表》中就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