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在抗美援朝第二战役中,开国中将匡裕民将军的长子不幸壮烈牺牲

在抗美援朝第二战役中,开国中将匡裕民将军的长子不幸壮烈牺牲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83 更新时间:2024/1/5 0:55:16

我们都知道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其实当时还有不少高干子弟参加了抗美援朝,开国中将匡裕民将军便把长子送到了朝鲜,也同样经历着中年丧子的巨大悲次痛。

在抗美援朝第二战役中,匡裕民将军的长子不幸壮烈牺牲。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可想而知,匡裕民是一位父亲,得知儿子的牺牲,他沉痛不已,但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位高级将领,他忍着悲痛,坚毅地说:“他是为祖国而死,为朝鲜人民而死,死得光荣!”

彭司令员知道后,钦佩地赞道:“这就是老红军的本色,将军的胸怀!”

而说起匡裕民将军的一生,不可谓不传奇。

匡裕民将军1907年生于江西万安,在家排行老三,因为家境贫寒,没上过学堂,自幼跟着父母、哥哥、姐姐做农活,十几年的风吹日晒,练就了一个硬朗的身板。

1926年,北伐大军途经万安,也搅动了匡裕民的心,也决心开始革命,于是19岁的他随哥哥匡裕镜加入万安的农军,不久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但革命就会有牺牲,次年11月,在一次起义中,哥哥匡裕镜不幸中弹身亡。

匡裕民怀着悲痛之情将兄长掩埋,但并未就此退缩,随即带领农军自卫队敌人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以一架松树做成的大炮,击垮了泰和城内的敌军,开始展露头角。

1930年春,匡裕民加入了红军,进入炮兵连,后在广昌一战中,名扬红军。

1931年5月,红军挺进广昌,当时做好攻城部署,以林彪红四军为左翼,罗炳辉红十二军为右翼,分两路攻打广昌县城。以彭德怀红三军团为攻城总预备队。

但奈国民党凭借山头坚固的工事和精良的武器,负隅顽抗,企图阻挡红军的进攻。战斗陷入了白热化,红军数次进攻,最后被敌人的机枪压在山腰进退不得。

前线指挥员心急如焚:“我们的炮弹呢?我们的炮弹怎么就打不下这个火力点?”

但由于当时迫击炮精准度难以把控,射击完全凭个人经验。前面几位炮手打了几发,都没有命中。

炮声停止后,敌人的机枪依旧响着。匡裕民看见眼前的这一幕,挺身而上,先是稳住炮身,随即瞄准敌人的机枪火力点,只听“砰”的一声,炮弹在敌人的火力点上炸开了花,敌人血肉横飞,机枪也哑了。

“放!”……匡裕民连续打出炮弹,敌军火力点被夷为平地,山腰上的红军战士见势发起冲锋。杀声震天,敌军溃不成军,县城被攻破。

此战后匡裕民被称为“神炮手”,朱总司令还亲自接见了匡裕民,夸赞他:你小子的炮可真神。至此,匡裕民“神炮手”的名声在红军传开。

他这个“神炮手”之后不仅多次帮助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还让日本鬼子连连叫苦,发出哀叹:“如果八路军没有炮兵火力,我军不会蒙受如此巨创!”

而后又在解放战争中,指挥炮兵参加了辽沈、平津、太原战役,打得敌人鬼哭狼嚎。1950年,身为军区炮兵司令的匡裕民来到了朝鲜战场,还将儿子送上了抗美援朝战场,后得到彭司令员高度赞扬说:“匡裕民父子参战,功不可没!”

对于儿子的牺牲,匡裕民心里悲痛,为儿子感到自豪的同时,他依然认为自己的儿子和其他战士没什么区别,这源于他爱兵如子的情怀。

说:无论元帅,还是将军,如果没有千百万战士的鲜血,就不会有他们的勋章,我们应该关心和爱护战士!事实上他也是如此做的,也受到了身边工作人员和战士们的敬爱。

1977年4月9日,匡裕民将军与世长辞,亲人们在替他换衣时,全身十三处伤疤,赫然在目,这无疑是将军无私无畏、英勇奋战一生的“功勋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