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越南战争介绍

越南战争介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180 更新时间:2023/12/17 9:28:20

越南战争今天仍然是近代历史上最令人难忘最持久的冲突之一,美国的参与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将讨论并强调越南战争发展过程中的某些要点,从开始到现在,它对国家政治生活和国际力量平衡产生的影响社区。

正如我们将在本文中看到的那样,越南战争不是由任一个升级到国际争端级别的因素引起的。事实上,这场战争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发的,这些因素共同将这一问题推上了国际政治的舞台,因此值得其他国家的关注和随后的干预。然而,有一件事仍然很清楚:越南战争主要是1960年代美国反共外交政策的结果。

这本身就值得学术界对美国政府卷入战争的兴趣,以及美国选择卷入该国地方政治冲突到如此程度的真正原因。在越南崎岖的丛林和村庄进行的多年苦战游击战最终导致了北越的胜利和越南的统一。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和越南人在战争中丧生,在战争对其经济、土地和人民造成破坏之后,今天的国家仍在努力重建自己。

一、美国政府在战争中的作用

越南在1954年被一分为二,作为日内瓦协议的一部分,目的是安抚不同的利益相关国家,这些国家担心在韩国之后开始另一场大规模冲突。它在北部有一个共产主义政府,在举行全国大选后将统一为一个民主的南部。一系列事件导致了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不仅包括越南人,还包括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的人。

美国人支持广受欢迎的南方政权,尽管一开始他们试图限制他们的参与,但他们还是派遣了数百万士兵前往越南作战,以防止共产主义的蔓延。美国不愿在战争中做出任何重大承诺,但很快就很明显,法国军队需要帮助与一个愿意“愿意吸收巨大的人力损失,以便在等待等待期间拖延战争”的敌人作战。法国人感到厌倦”。

作为法国在战争中的盟友,美国为了通过帮助法国打击北方游击队来保护法国的利益,处境艰难,但它还没有准备好致力于可能成为第三世界的世界战争。这是一个危险的情况,因为它开始看起来像法国没有能力粉碎共产主义游击队。

来自美国的财政支持不足以在战争中帮助法国军队,看起来必须做点什么,这是由哈里·杜鲁门总统与1950年首次发起的,目的是帮助法国保持对包括老挝在内的印度支那殖民地的控制,柬埔寨和越南。

美国也非反对让越南以北纬17度线分裂的想法,以适应管理该国不同方面的不同政治观点。正是在这一点上,美国巩固了对该国南部地区的控制,并对那里的政府行使直接控制权,从而预示着美国实际卷入冲突的开始。它让吴庭艳得到南越政府的帮助,该政府本应为该国的反共情绪集结支持.

二、美国实际介入战争的开始

根据纳尔逊的说法,美国对越南的介入与其参与的其他事件有很大不同,因为它没有确定的开始。美国实际上是从1950年到1965年逐渐参战的,甚至在愿意法国提供支持方面也经历了转变,从单纯的对欧洲盟友的财政和经济援助,到真正的军事占领和与法国的接触。那里的游击队。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美国向法国提供了26亿美元用于其印度支那殖民地的恢复和重建,但这几乎不足以弥补战争不断增加的成本和法国人所经历的人力损失.由于对南方的持续军事进攻以及美国随后的参与,北方政府和越南人民的损失要大得多。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美国甚至没有对越南正式宣战,它只是开始向该国南部派遣军队,从1961年约翰肯尼迪总统部署的2,000名士兵开始琼斯指出,战的加剧只会促使肯尼迪将越南局势放在他的清单上,并对游击队采取更严厉的平叛行动。

林登·约翰逊总统在完成被暗杀的约翰·肯尼迪的未满任期并于1965年当选总统后,将国家带入了战争。在他的领导下,部署在越南的美军人数增加,并更多地参与监督南方政府打击游击队的行动。

派往越南服役的美国士兵总数为270万,战争费用超过1.4亿美元。这可能是美国有史以来代价最昂贵的战争,其参与的首要原因仍然令人怀疑。美国政府在保护自由世界利益方面的主和信念的真实性存在很多疑问。

三、1960年代美国的反共政策

监督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的不同总统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认为该国的北方派系是“全球共产主义的代理人,因此在追求与美国所拥有的一切截然相反方面是反对者亲爱的。美国决策者认为,共产党人反对人权、民主和自由贸易,尤其是反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传染病,一旦它在一个国家蔓延,邻国很容易被共产主义理想所渗透,也变成这样的国家。

出于这个原因,美国加入了这场战斗,并通过抵御越南北部的共产主义运动,对亚洲共产主义的发展发动了战争。它创建了某种受其直接监督和控制的傀儡军政府。

如前所述,美国直接参与越南争端的首要地缘政治目标是坚信必须阻止共产主义的蔓延。然而,阻止共产主义的真正承诺很快就被遗忘了,因为美国政府意识到战争可能永远不会结束,因为他们的敌军没有变得更小或更容易战斗。

游击队善于采用旨在混淆在面对面战斗中更有效率的美国士兵的战术。此外,北越军队得到了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力支持,这使他们能够像他们一样进行长时间的进攻。

与此同时,人们对美国政府介入战争的理由的真实性产生严重怀疑。然而,总统们害怕退出战争并承认他的前任的错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行为会在本国造成巨大的政治反弹。首先,尽管美国政府对战争的第一步只是金融和经济性质的,但这仍然掩盖了他们坚信越南的问题主要是军事性质的,而不是经济或政治问题的观点.

其次,坦率地说,美国政府在越南冲突中已经陷得太深,任何动摇竞选信念的迹象都容易被解读为认输。这对于对北越军队发动公开战争的政府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此攻势持续了很多年。美国强烈的反共情绪可能是第一个引发其对共产主义在越南蔓延的敌对反应的因素,但这肯定不是导致战争持续时间远远超过应有时间的唯一因素。

四、家乡的战争

尽管美国政府面临严重困难,影响其在越南的军事行动,但它也面临着真正的国内挑战,特别是美国公众越来越反对继续战争。这场战争给人最深切的感受之一是,它正在吸走纳税人的钱,投入到一场似乎不可能获胜的冲突中。美国1966年的地方和州选举表明,尽管政府声称其军队在越南打败了敌人,但围绕战争对国库的成本问题已经聚集了多少公众异议。

约翰逊想要一场全面的战争,这种战争不会影响到整个太平洋,也不会影响到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不幸的是,这个目标从未实现,因为即使在祖国也广泛感受到战争的影响。例如,在战争开始时,美军几乎没有人手问题,可以定期向越南派兵。

然而,随着对军事行动的信心减弱,志愿者人数急剧减少,直到政府制定了战争草案。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兵阵亡,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继续派人去遥远的国度已经成为无望和无赢的局面是错误的。

纳尔逊指出,这场运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派系随着战争的继续,大学校园、工会、郊区的中产阶级和政府机构都爆发了反战抗议活动。捍卫公?民权利也成为美国人关注的一个问题,他们不仅关心在国外受伤和死亡的同胞,也关心在他们的土地上发生的所有冲突中饱受痛苦的越南人。战争于1973年结束,当时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宣布美国军队撤出,因为民众反对它并且战争努力不可持续。

五、战争的后果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越南战争是美国参与敌对行动时间最长的一次。这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因为人们继续质疑参加一场由盟友发动的战争的适当性,以及美国自作主张成为民主的头号捍卫者是否明智。必须记住,这场战争实际上不是美国的问题,而是法国的问题。它只是在法国开始动摇并且美国担心越南发生的事情会蔓延到其他东南亚国家时才出现。

这场战争在人员伤亡、基础设施破坏和双方经济损失方面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以至于人们普遍认为战争结束后没有人真正获胜。越南军队和美国军队所遭受的损失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衡量,因为战争也对每个国家的民族精神造成了伤害。此外,随后越南在共产主义政权下的统一似乎破坏了美国参战的初衷。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由于约翰逊不愿征税来支付军事行动的费用,战争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平均周期。也有人认为军方通过增加敌人的实际伤亡人数来自己进行一点通货膨胀管理,以表明战争的努力越来越好,而实际上游击队的人数并没有美国军队受到的伤害那么严重在冲突的后期。

这场战争也给美国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后果。公众开始怀疑现任官员的诚实和正直,因为他们之前有过制造的战争统计数据和越南局势报告的经验。这种信仰的缓慢瓦解同样削弱了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形象。如果这个国家训练有素、补给充足、待遇优厚的军队不能打败一群连军事战术都没有受过训练的游击队员,那它能做什么呢?随着美国试图军事干预伊拉克战争等其他国际冲突,这种对美国霸权的怀疑得以延续。

结论

本文追溯了越南战争的发展,从它出现的社会政治背景以及美国政府随后参与防止共产主义蔓延的努力开始。虽然美国军队的行动可能被视为崇高的,并且是有理由的,但这场战争在生命和金钱方面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这一事实使得任何表面上的胜利都显得微不足道。在这场战争中确实没有真正的赢家,因为双方在十年的战斗中都遭受了难以置信的损失。

当公众对越南战争的愤怒升级到使继续的军事行动徒劳无功的程度时,美国撤军并自行结束了战争。巴黎和平协定也为越南的政治生活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无法抹去战争给人民和土地带来的破坏和苦难。如果双方能够和平谈判,而不是将相互发动军事攻击作为主要行动方案,那么这场战斗本可以缩短时间并降低危险性。

标签: 越南战争

更多文章

  • 1945年4月9日,雪峰山战役(湘西会战)是中日战争最后一战,战役十分的惨烈,双方伤亡人数达到了5万人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雪峰山战役,湘西会战,中日战争

    1945年4月9日,抗战大决战雪峰山战役打响,这是中日战争最后一次战争,这场战役十分的惨烈,双方伤亡人数达到了5万人。这次战争,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达到了30余万人,战线长度更是延长到了200多公里。很多人对于本次战争了解很少,其实在这次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1942年初,国民党组建成立

  • 赛约河之战:蒙古大军西征匈牙利之战,敲开欧洲的大门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赛约河之战,蒙古,匈牙利

    13世纪初,蒙古帝国的统治者成吉思汗已经将其帝国扩展到了亚洲大陆的边缘,他的征服目标开始转向欧洲。匈牙利王国位于蒙古帝国的前沿,拥有战略重要性和丰富的资源,因此成为了蒙古征服的目标之一,蒙古军队以其精湛的骑射技巧和卓越的组织能力而闻名于世,他们对于征服附庸国的能力让整个欧洲国家感到恐惧。匈牙利王国并

  • 东晋苏峻之乱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峻之乱

    苏峻之乱,又称“苏峻、祖约之乱”。公元327年,东晋历阳太守兼内史苏峻因猜忌朝廷征召欲加害自己,串通寿春守将祖约以讨伐外戚重臣庾亮为名义共同叛乱。叛军攻陷东晋皇城建康,大肆劫掠,“宗庙宫室,尽为灭烬”。史称“苏峻之乱”。一、苏峻

  • 淮海战役:豫东之战的下半场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淮海战役,豫东之战

    震惊世界的淮海战役几乎是豫东之战的放大版,同样的对手、同样的策略,甚至连作战目标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邱疯子的第5军),如果把豫东战役看成打成平局的上半场的话,淮海战役算得上是大获全胜的下半场,那么中场休息时干嘛了?打个济南战役热热身!1、作战背景豫东战役之前主席希望粟裕能带上几个纵队渡江南下吸引国军

  • 新编“10哲72将”(中唐至晚清)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武庙名将

    唐代武庙名将,上至春秋战国,下至唐朝中期。而唐朝中期,至五代、宋、元、明、清(包括辽国、金国),一千多年历史兴衰更替,多少名将安内靖外,功在当世,名垂青史,皆无缘进入代表武将最高荣誉之武庙,实为历史憾事。假设按照唐代武庙评选标准,选择十哲七十二将,媲美唐朝武庙,比翼齐衡,前后辉映,并列其生平功业为佐

  •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14位名将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抗日名将,正面战场

    谈论抗战名将,众说纷纭,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其实凡事必须尊重历史,按照当时国民政府及盟国,向抗战中功勋卓著之将帅颁发各种勋章,最高等级勋章主要有三种:青天白日勋章、总统自由勋章、抗日胜利勋章。而众多抗日名将之中,集三大勋章于一身,只有14位名将获此殊荣。(以下按照抗日胜利勋章名单中次序排名)1.

  • 败军之将——浙江籍8位名将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名将,浙江名将

    昔留侯张良以为汉高祖开基立国,悉用萧何、曹参一班故旧,而郭伋亦讥讽光武中兴,南阳之地多显贵功臣。其实,自古帝王龙兴,其家乡亲旧皆攀龙附凤,是以曹操得志,而沛国谯县曹氏、夏侯氏贵重一时;朱元璋发迹,而濠州功臣,不可胜数。浙江名将由于历史原因,多出自汉末三国、南朝陈国,而民国时期,由于蒋介石崛起,浙江众

  • 缅北反攻战:中国远征军脱胎换骨,痛揍日军“丛林之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缅北反攻战,中国远征军

    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全境及中国云南怒江以西地区。缅甸丢了,按常理而言,英国人应该最着急。毕竟自打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大英帝国反复被日本按在地上摩擦,可谓颜面尽失。并且,缅甸还是印度门户。一旦日军在缅甸站稳脚跟,然后向西拿下印度,进而与德国会师中东,北非和欧洲战场也会受影响。常言道,人要脸,树

  • 缅北反攻战:日军第18师团集体“玉碎”,新1军一雪前耻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缅北反攻战,玉碎

    1943年10月,为了配合太平洋战场反攻,史迪威制定了名为“人猿泰山”的作战方案。计划以新组建的中国驻印军新1军为反攻主力,翻越野人山,凭借强大火力和包抄迂回战术,突破日军在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的防线,收复缅北重镇密支那,从而打通中印公路。10~12月,新1军新38师在孙立人指

  • 三国之中,平蜀将帅皆不克令终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许仪,钟会,邓艾,邓忠,师纂,卫瓘,牵弘,胡烈,胡渊

    《容斋随笔》有“取蜀将帅不利”之言,纵观历朝历代,如岑彭、来歙、朱龄石、尉迟迥、李继岌、郭崇韬、康延孝、傅友德、廖永忠、豪格、张广泗等,皆立功于川蜀,然而,似乎为某种神秘力量左右,又仿佛历史魔咒一般,俱不克全终。单说三国,刘备取蜀,军师庞德中箭阵亡,而曹魏伐蜀,主将、监军、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