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淮海战役:豫东之战的下半场

淮海战役:豫东之战的下半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983 更新时间:2024/1/18 8:32:35

震惊世界的淮海战役几乎是豫东之战的放大版,同样的对手、同样的策略,甚至连作战目标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邱疯子的第5军),如果把豫东战役看成打成平局的上半场的话,淮海战役算得上是大获全胜的下半场,那么中场休息时干嘛了?打个济南战役热热身!

1、作战背景

豫东战役之前主席希望粟裕能带上几个纵队渡江南下吸引国军回防以减轻根据地的压力,粟裕经过认真思考回复了著名的“子养电”,建议暂不渡江,留在中原与刘邓一起打几个打仗,中央经过讨论同意,但是也下达了作战任务:除了歼敌10万外,还要干掉第5军

淮海战役之前华野发起济南战役,14万人攻城、18万人打援,结果济南很快拿下,国军那边由于杜聿明临时被抽调走了没来得及增援,属于典型的“准备了两桌饭就来了一桌客人”,由于各种动员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就准备顺势发起小淮海战役,吸引邱清泉来援,干掉第5军,主席认为很难做到吸引邱清泉兵团,还是要准备大打,于是华野中野联合作战,发起大淮海战役

2、国民党主力兵团动

黄伯韬:豫东战役首先攻克开封,区寿年兵团支援被围,黄伯韬由东向西驰援,遭到重创,淮海战役徐州剿总收缩防线,黄伯韬由东向西撤退回徐州,碾庄被全歼

邱清泉:豫东战役由西向东打,救援区寿年、黄伯韬,除主力与我军阻援部队对峙外,派出小股部队绕过阻击防线,对我军造成较大的损失,淮海战役由西向东打救援黄伯韬,遭遇到了大规模的阻击(徐东阻击战),派出小股部队想绕过阻击防线,与我军小股部队遭遇,最终救援无望撤退,逃跑至陈官庄被全歼

黄维(胡琏):两场战役都带着土木系主力大老远马不停蹄的赶往战场,都遭到刘邓大军阻击,豫东战役胡琏带着小股部队冲出阻击驰援,淮海战役黄维兵团双堆集被全歼

3、我军动向

豫东战役:

华野”吃一个(区寿年),盯一个(黄伯韬),防一个(邱清泉)“

中野:看住胡琏不让增援

淮海战役:

华野”吃一个(黄伯韬),盯两个(邱清泉、李弥),防三个(孙元良李延年刘汝明)“

中野:看住黄维不让增援

4、结局

豫东战役18万对25万,粟裕基本完成中央交代的歼敌任务数,消灭了区寿年兵团、重伤了黄伯韬兵团,安全撤出

淮海战役60万对80万,国民党三大主力兵团(黄、邱、胡)被全歼,顺带干掉李弥、孙元良兵团

5、影响

豫东战役之后国民党军队再也不敢一个兵团单独作战,兵力更加集中使得网口更大,我军作战更灵活,同时打断了国军的斗志,以后制定的作战计划更加保守,缺乏积极进攻精神

淮海战役结束后国军大势已去,只想守住长江防线,同时士气全失,开了战场起义的大高潮

标签: 淮海战役豫东之战

更多文章

  • 新编“10哲72将”(中唐至晚清)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武庙名将

    唐代武庙名将,上至春秋战国,下至唐朝中期。而唐朝中期,至五代、宋、元、明、清(包括辽国、金国),一千多年历史兴衰更替,多少名将安内靖外,功在当世,名垂青史,皆无缘进入代表武将最高荣誉之武庙,实为历史憾事。假设按照唐代武庙评选标准,选择十哲七十二将,媲美唐朝武庙,比翼齐衡,前后辉映,并列其生平功业为佐

  •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14位名将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抗日名将,正面战场

    谈论抗战名将,众说纷纭,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其实凡事必须尊重历史,按照当时国民政府及盟国,向抗战中功勋卓著之将帅颁发各种勋章,最高等级勋章主要有三种:青天白日勋章、总统自由勋章、抗日胜利勋章。而众多抗日名将之中,集三大勋章于一身,只有14位名将获此殊荣。(以下按照抗日胜利勋章名单中次序排名)1.

  • 败军之将——浙江籍8位名将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名将,浙江名将

    昔留侯张良以为汉高祖开基立国,悉用萧何、曹参一班故旧,而郭伋亦讥讽光武中兴,南阳之地多显贵功臣。其实,自古帝王龙兴,其家乡亲旧皆攀龙附凤,是以曹操得志,而沛国谯县曹氏、夏侯氏贵重一时;朱元璋发迹,而濠州功臣,不可胜数。浙江名将由于历史原因,多出自汉末三国、南朝陈国,而民国时期,由于蒋介石崛起,浙江众

  • 缅北反攻战:中国远征军脱胎换骨,痛揍日军“丛林之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缅北反攻战,中国远征军

    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全境及中国云南怒江以西地区。缅甸丢了,按常理而言,英国人应该最着急。毕竟自打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大英帝国反复被日本按在地上摩擦,可谓颜面尽失。并且,缅甸还是印度门户。一旦日军在缅甸站稳脚跟,然后向西拿下印度,进而与德国会师中东,北非和欧洲战场也会受影响。常言道,人要脸,树

  • 缅北反攻战:日军第18师团集体“玉碎”,新1军一雪前耻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缅北反攻战,玉碎

    1943年10月,为了配合太平洋战场反攻,史迪威制定了名为“人猿泰山”的作战方案。计划以新组建的中国驻印军新1军为反攻主力,翻越野人山,凭借强大火力和包抄迂回战术,突破日军在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的防线,收复缅北重镇密支那,从而打通中印公路。10~12月,新1军新38师在孙立人指

  • 三国之中,平蜀将帅皆不克令终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许仪,钟会,邓艾,邓忠,师纂,卫瓘,牵弘,胡烈,胡渊

    《容斋随笔》有“取蜀将帅不利”之言,纵观历朝历代,如岑彭、来歙、朱龄石、尉迟迥、李继岌、郭崇韬、康延孝、傅友德、廖永忠、豪格、张广泗等,皆立功于川蜀,然而,似乎为某种神秘力量左右,又仿佛历史魔咒一般,俱不克全终。单说三国,刘备取蜀,军师庞德中箭阵亡,而曹魏伐蜀,主将、监军、及

  • 当年对越的自卫反击,可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对越的自卫反击

    1894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击败大清,不仅吞并了朝鲜还逼着大清割让台湾和辽东半岛,1905年日本击败俄国,从此横行于东亚直到二战结束,1919年作为一战战胜国强占德国原来在山东的权益,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整个东北,1937年全面侵华1954年北越打败法国,1975年美军撤出南越,北越统一南越,

  • 长平之战:一将功成万骨枯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长平之战

    前因:在秦昭襄王四十一年的公元前266年,魏冉失去了他在秦国的相位,而范雎却得到了这一重要职务,并被封为应侯。在长平,秦国和赵国曾经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之间。秦军和赵军在这片土地上对峙着,他们互相交锋,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最终,勇敢而顽强的秦军获得

  • 阏与之战:勇者逢险,征程胜利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阏与之战

    前因: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几场重要的战争,对于整个国家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鄢郢之战:该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79年至公元前278年。当时,秦国著名将领白起率领军队进攻楚国,并且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他们攻破了楚国的别都鄢(现今湖北宜城东南)以及都城郢(现今湖北江陵西北)。华阳之战:在公元前273年(秦

  • 四保临江:肖劲光大将指挥的经典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四保临江,肖劲光

    1946年冬至1947年春,长白山下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城,成为国共两党争夺较量的焦点,它就是临江。七道江会议1946年11月,东北局新任命的辽东军区司令员肖劲光和政治委员陈云,风尘仆仆地到了临江。东北局根据敌“先南后北”的战略部署,决定采取“南打北拉,北打南拉&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