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1932年,日本侵占东三省后,又扬言四个小时拿下上海,谁知蔡廷锴领导的19路军勇猛杀敌,日本内阁直跺脚!

1932年,日本侵占东三省后,又扬言四个小时拿下上海,谁知蔡廷锴领导的19路军勇猛杀敌,日本内阁直跺脚!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55 更新时间:2023/12/17 9:29:53

1932年,日本侵占东三省后又打起了坏主意,扬言“四个小时拿下上海”,不料,国军却在蔡廷锴的领导下勇猛杀敌,气得日本内阁直跺脚!

蔡廷锴出生于1892年,家境贫寒,吃苦耐劳,从小就承担了生活的重担。也许正是因为过过苦日子,他才更懂得什么是责任担当

1910年,18岁的蔡廷锴参军成功,他始终希望自己能像赵子龙一样保家卫国。战场上他勇敢无畏,屡立战功,很快就成为19路军的指挥官。

1931年11月,他被调往上海,负责上海的安全工作,正好碰上了日本打算攻占上海。

为了加快占领上海的进程,日本领事馆南京政府提出无理要求:“19路军向后撤退15公里。”

尽管日本打算侵略我国,南京政府却没有丝毫抵抗意愿,他们派出军政部长应钦与蔡廷锴协商撤退事宜。

何应钦说:“蔡将军,日军装备精良,不如放弃上海,蓄积力量,来日再战。先撤退15公里,委曲求全,也是保全之计。”

蔡廷锴听后,难以置信,一个军政部长如何能在大敌当前说出撤退的话?瞬间气血翻滚,当即表示:“上海是我国的领土,国之寸土,身死必守。别说15公里,就是一寸都不能让,身为战士,绝不退缩。”

何应钦看到自己无法说服蔡廷锴,便气急败坏地指责蔡廷锴道:“真是目无军纪,身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无论怎样,你们不得擅自行动。”

虽然收到了不能行动的命令,但是蔡廷锴仍然决定迎战日军,绝不后退。

1月28日晚,日军率先发起进攻,派出20多辆装甲车为先锋,兵分五路向上海闸口突然袭击。为了迅速结束战斗,日军直接派出了飞机狂轰滥炸,野心十足的鬼子指挥官盐泽少将狂妄扬言:“我们将在四小时内解决战斗。”

日军炮火猛烈,蔡廷锴率领19路军奋勇反击,战士们不畏生死,更不怕流血牺牲,因此士气高涨。

日军的装甲车外壳坚硬,不好对付,子弹手雷都不顶用,怎么办呢?

蔡廷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一个手雷威力不够,难道十个手雷的威力还不够吗?于是他指挥战士们,把十个手榴弹绑成一捆,再接上一根长长的导火索,提前埋伏在路中央。

当鬼子开着坚硬无比的装甲车经过时,战士就拉动导火索,装甲车里面的鬼子就被炸得血肉横飞了。

这种方法屡试不爽,破坏了装甲车后,大部队人马再出来和日军步兵短兵交接,我军战士一个个英勇无畏,日本步兵落荒而逃。

然而,一不小心,蔡廷锴的左侧肋骨不慎被子弹穿透,流血不止,身边的战士担心他的安危,让他到安全的地方指挥。但他却说:“指挥哪有离开现场的道理。”

战火声轰鸣不断,漫天炮火照亮了夜空,19路军虽然人员不多,但是个个英勇无畏,日军损失惨重。

接下来的两天里,日军又派出了两个特战队和一个舰队来支援上海。然而多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彻底打击了日军的嚣气焰。

但是日军为了占领上海,可谓是不惜血本,接着又增派了两个师的兵力,100多架飞机的支援。此时,日本的兵力已经达到了10万人。

然而,我军的所有兵力才3.5万人,兵力差距显而易见。日本再次对上海发起全面进攻,我方在兵力数量和装备上差距悬殊,最终只好全线撤退。

虽然19路军撤退了,但是经过33天的血战,他们坚守上海,让日本侵略军遭受重创,死伤人数上万。

这场战役是我国对日作战以来从未有过的大捷,打压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向世界证明了我们反抗侵略的决心。另一方面,使抗日全面战争延迟了五年,为我国赢得了更多的准备时间。

蔡廷锴面对侵略,坚决抵抗,始终铭记自己参军的初衷是保家卫国,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我们的国家需要每一个人来保护。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