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淮海战役粟裕为何规定华野缴获一粒弹也不留

淮海战役粟裕为何规定华野缴获一粒弹也不留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19 更新时间:2023/12/11 8:32:41

同时,为了弥补中野火力不足,粟裕还特别规定,华野参战部队缴获武器装备一支枪一粒弹也不留,一切缴获归中野。

一切缴获归中野,始终顾全大局

1947年8月7日,遵照党中央和主席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余人在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下,“决心不要后方”,兵分3路,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国民党统治区心脏,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经过4个月艰苦卓绝的斗争,部队从12万人锐减到7万人,但同时也创造了调动和吸引南线敌军90个旅,歼敌19.5万余人,解放县城近百座,创建起新的中原解放区的战争奇迹。

刘邓大军以自身巨大的牺牲,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战略任务,在战略全局上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性转折起了重要的作用。

到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将黄维集团包围于蒙城地区,逐次展开攻坚。但因重武器多在挺进大别山期间损失,攻坚火力不足,一时“啃不下来”。

12月10日,蒋纬国率领战车部队到蚌埠参战,山西、台湾、甘肃国民党军奉调与延年、刘汝明合股北援,桂系宋希濂兵团由武汉东援,被围的黄维兵团如不尽快解决,战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粟裕及时致电中央“建议再由此间抽出一部分兵力,以求先解决黄维”。并于10日当晚,命令华野参谋长陈士榘率领3个纵队和炮兵一部,南下双堆集参战,使华野参战部队达到5个纵队13万人之多(相当于华野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同时,为了弥补中野火力不足,粟裕还特别规定,华野参战部队缴获武器装备一支枪一粒弹也不留,一切缴获归中野。

这种始终把革命利益置于首位,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精神,使中野广大官兵深受鼓舞和感动。从12月13日发起总攻起,至15日全歼敌第十二兵团,生擒黄维。

标签: 淮海战役粟裕华野民国战争

更多文章

  • 新四军将星陨落八里庄:彭雪枫被流弹击中牺牲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新四军,彭雪枫

    一1944年9月10日。夏邑县彭沟涯小学一间教室里,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参谋长张震和政治部主任吴芝圃正在听取九旅二十五团攻打八里庄李光明部作战计划的汇报。二十五团团长徐体山、政委刘坤奎、参谋长李挽伦、政治处主任周吉一及参谋李启栋等个个精神振奋,他们都为这次能担任主攻而流露出按捺

  • 彭德怀被罢官后只有哪一位元帅会去经常去看他?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彭德怀,朱德,元帅

    从庐山回来,朱德常去玉泉山居住。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离彭德怀居住的吴家花园近。朱德闲居在家,经常去吴家花园和彭德怀下棋。他们几乎不谈政治话题,一尺见方的棋盘成了他们的用武之地,棋盘能为他们增添一点生活色彩。庐山会议后,中央军委作了调整,以毛泽东为主席,以林彪、贺龙、聂荣臻为副主席,朱德降为常委,从

  • 官渡战前曹军中的“恐袁症”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官渡之战,三国战争

    曹军中弥漫着“恐袁症”。这可不是好兆头。曹操现在最需要的是做两件事:一是要让大家认识到袁绍是只纸老虎的英明论断;二是要来个首战必胜,初战立威。前件事,曹操早几个月就在做了,去年八月曹操初抵黎阳拒袁军时,将领们就提出过能否战胜袁绍的疑问,曹操详细地介绍了袁绍的为人与本领:&ld

  • 解析三国着名战役官渡之战的历史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官渡之战,三国战争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

  • 解析三国着名战役官渡之战的战争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官渡之战,三国战争

    前期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官渡之战曹军的战略部署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

  • 三国着名战役官渡之战历史评析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官渡之战,三国战争

    胜败原因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使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战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它实现了地区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18]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

  • 官渡之战结果:一个出乎所有人预料之外的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官渡之战,三国战争

    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那时天下大乱,群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有名者可为其主,经过时间的演变,空间的转换,形成三国鼎立态势。既然称它为三国,那么肯定是有三个国家的,那么在三国中资格最老的是魏国,其次是孙吴,势力最为薄弱者为蜀国。而在三国之前,就不可不提出一个人的名字,袁绍,他的实力不容小觑,可

  • 莫须有罪名不只岳飞,他们无罪赐死,无过被杀,最惨挨千刀变肉泥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蒙恬,袁崇焕,彭越,莫须有

    古代“莫须有”罪名不只岳飞,他们更冤更惨,无罪赐死,无过被杀,最冤无故挨千刀,最惨无故变肉泥。蒙恬无罪赐死。蒙恬是秦朝开国大将,在秦朝平定六国战争中,蒙恬功居第三,因而深得秦始皇尊宠。秦朝统一天下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率军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促进了北方各族

  • 三国最逆天的十大猛将,邓艾暂居第二,第一个人搞死三大名将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猛将,邓艾,卫灌,三国历史

    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时代虽然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战乱不断的时代,但不可否认,三国的确有着太多的英雄值得我们去缅怀。特别是三国当中无数位武艺非凡、忠勇无畏的武将们更是为三国增添了另一番美景。在阅读一些三国类的架空小说的时候,很多作者都会将三国里的一些武将进行细致的划分,例如三流武将,二流武将,一流武将,超

  • 一战成名,血战昆阳,两万破四十二万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云台二十八将,昆阳之战,汉朝战争

    云台二十八将(三):一战成名,血战昆阳,两万破四十二万王莽末年南阳形势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农民军起义军大有星火燎原之势,北方农民军以赤眉为主,南方以绿林军为主。王莽认为赤眉军威胁更大,所以采取先北后南的方针,先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北方赤眉军,让南方的绿林军有的发展的空间。当南方的绿林军杀掉大将酎阜立刘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