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1920年毛泽东为了给赴法留学的湖南学子凑生活费,找章士钊借了2万元,40年后才还给其女儿章含之!

1920年毛泽东为了给赴法留学的湖南学子凑生活费,找章士钊借了2万元,40年后才还给其女儿章含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771 更新时间:2023/12/5 18:56:58

1963年冬的一天,主席正与章含之散步,突然想到了一件往事,笑着对她说道:“40多年前欠你父亲的钱还没还。”章含之听后愣住了。

她疑惑地问道:“什么?主席,您不会记错了吧?我怎么从来没有听父亲提起过!”

毛主席认真地说:“是我之前忘记了,你回去问问你父亲,明天我让人把钱送去。”

章含之回到家后,立刻询问了父亲章士钊,章士钊仔细地回想了一下,笑着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主席还记着,你去告诉主席,不用还了,当初就是送给他的。”

原来,1920年5月,毛主席到了上海为赴法勤工俭学的湖南学子送行,可来到以后却发现,很多学子连基本的生活费用都凑不齐,毛主席随即开始筹措起了经费。

只是,该找谁借钱呢?毛主席仔细思考着办法,突然,他想到从北京南下之前,恩师昌济曾给好友章士钊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毛泽东蔡和森)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既然是老师专门介绍的,毛主席就寻着地址来到了章士钊的住处,想着看能不能找他借些。

章士钊见毛主席侃侃而谈,胸怀大志,就毫不犹豫地利用自己的名望在上海各界筹起了钱,最后把筹到的2万全部送给了毛主席。

是的,章士钊给他钱的时候就没想着要回来,可毛主席一直是个重情义的人,他当即打了欠条,还说等革命胜利了一定归还。

不过,由于后来革命任务繁重,毛主席就忘记了这件事,直到1963年,章含之给毛主席当了英老师,毛主席才又想了起来。

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章含之对父亲的无私和毛主席的重情义都很敬佩,她也觉得这笔钱不该拿,因为她在教毛主席英语的过程中,见识了毛主席生活的俭朴。

可还没等她找毛主席开口,毛主席的秘书就把钱送到了家里,说:“主席说他欠的钱无论如都是要偿还的,从他的稿费中出,一年还两千,十年还清,您就收下吧。”

章士钊听后非感动,也就收了下来,几天后,章含之又到了中南海给毛主席讲英语,期间,她再次问起了还钱的事,因为他明白为何要分十年给。

毛主席笑着说道:“其实这是我用稿费给行老(章士钊,字行严,行老是尊称)的一点生活补助啊,我要是直接说补助,他肯定不会收的,你就让他放心的收下吧,行老为革命作出的贡献,大家都看在眼里。”

章含之恍然大悟,对毛主席更加敬佩,转眼间就过去了10年,2万元也都还完了。

不过,当秘书毛主席交差的时候,毛主席想了想,还是把章含之叫到身边真挚地说:“怪我当初没说清楚,这笔钱是对行老的生活补助,虽然两万元还够了,可也还不够,以后只要行老还健在,每年都让秘书去送些补助,就当作是这笔钱的利息吧,这样他面子上也过得去。”

原来,毛主席多年来也一直关心着章士钊的生活,知道他晚年的生活遇到了困难,就想着多帮助一些,章士钊得知后更加感动。

1973年,章士钊病逝的时候,毛主席还亲自前去悼念,两人的友谊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向毛主席致敬!

更多文章